仁至义尽的辞典简编版是:形容尽最大的努力,以关怀照顾他人。 【造句】朋友对他已经是仁至义尽,他应该感恩图报才是。
仁至义尽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仁至义尽详细内容】
指对有错误、有问题的人进行劝告、争取和帮助尽了最大的努力。
二、引证解释
⒈原指古时年终极其虔诚地祭享对农事有功的诸神、万物,以为报答,谓蜡祭极尽了仁义之道。后用以形容对人的爱护、关心、帮助尽了最大努力。引语出《礼记·郊特性》:“蜡之祭,仁之至,义之尽也。”孔颖达疏:“不忘恩而报之,是仁;有功必报之,是义也。”宋陆游《秋思》诗之十:“虚极静篤道乃见,仁至义尽餘何忧。”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圣作明述,仁至义尽,臺省诸公尚其知感知畏哉!”冰心《斯人独憔悴》:“况且他们还说和我们共同管理,总算是仁至义尽的了!”
三、汉语大词典
语出《礼记·郊特性》:“蜡之祭,仁之至,义之尽也。”孔颖达疏:“不忘恩而报之,是仁;有功必报之,是义也。”原指古时年终极其虔诚地祭享对农事有功的诸神、万物,以为报答,谓蜡祭极尽了仁义之道。后用以形容对人的爱护、关心、帮助尽了最大努力。宋陆游《秋思》诗之十:“虚极静笃道乃见,仁至义尽馀何忧。”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圣作明述,仁至义尽,台省诸公尚其知感知畏哉!”冰心《斯人独憔悴》:“况且他们还说和我们共同管理,总算是仁至义尽的了!”
四、其他解释
竭尽仁义之道。《礼记·郊特牲》:「葛带棒杖,丧杀也,蜡之祭,仁之至,义之尽也。」疏:「仁之至,义之尽也者,不忘恩而报之,是仁,有功必报之,是义也,蜡祭有仁义之至尽也。」;《宋史·文天祥传》:「其衣带中,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五、关于仁至义尽的反义词
六、关于仁至义尽的成语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