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规定,集体产权的房子只能在房屋所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买卖,不得对外村居民买卖。
明确禁止农村房屋向城市居民流转。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流转受到严格限制,违反规定私自流转的,买卖双方签订的合同可视为无效。而且,集体土地上村民住房申请转移登记除了双方同意外,受让人必须为房屋所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办理产权登记时应提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意转移的证明材料。
依据《房屋登记办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申请农村村民住房所有权转移登记,受让人不属于房屋所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房屋登记机构应当不予受理。
1、行为违法,不受法律保护
集体产权房屋对外出售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一旦产生纠纷,法律是不予保护支持的。
2、出现纠纷购房者境地尴尬
如果因面临房屋拆迁、继承等各种因素,如果卖房者对自己的出售行为感到后悔,鉴于集体产权的对外销售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出卖人完全有权利重新要回自己的房子。
3、不能享有房屋的产权
购买这类房屋,不能享有房屋的产权,而是居住使用权。而通常的商品房,购买者享受的是完全独立产权,有自己的房屋产权证。
4、拆迁补偿不归购房者
目前我国尚无对拆迁农村房屋而给予承租人(使用人)补偿的相关法律规定,其补偿对象均为农村土地或地上附着物的人。
5、不能用于抵押和贷款
贷款和抵押的是要登记的,而登记唯一凭证就是房产证,目前集体房产没有房产证不能进行登记。
6、房屋质量存在安全隐患
房子开发首先必须是具有开发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而集体产权房很多是由土地所在村自行开发的,根本没有资质,在质量、信誉方面都没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