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策的造句是:熙宁四年(1071)二月,王安石罢诗赋及明经诸科,以经义论策试士。
论策的拼音是:lùn cè。注音是:ㄌㄨㄣˋㄘㄜˋ。结构是:论(左右结构)策(上下结构)。
论策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论策详细内容】
⒈犹策论。宋代以来各朝常用作科举考试的项目之一。引宋周密《齐东野语·方翥》:“昔忝知举,祕监赋重叠用韵,以论策佳,輒为改之,擢寘高第。”明归有光《三途并用议》:“今进士之与科贡,皆出学校,皆用试经义论策。”清朱之瑜《安南供役纪事》:“宋朝试士以论策,此外各有明经、韜鈐、宏辞、茂才等科。”
二、网络解释
论策论策,又写作策论,宋代以来各朝常用作科举考试的项目之一。
三、网友释义
lùncèㄌㄨㄣˋㄘㄜˋ论策犹策论。宋代以来各朝常用作科举考试的项目之一。宋周密《齐东野语·方翥》:“昔忝知举,秘监赋重叠用韵,以论策佳,辄为改之,擢寘高第。”明归有光《三途并用议》:“今进士之与科贡,皆出学校,皆用试经义论策。”清朱之瑜《安南供役纪事》:“宋朝试士以论策,此外各有明经、韬钤、宏辞、茂才等科。”
四、汉语大词典
犹策论。宋代以来各朝常用作科举考试的项目之一。宋周密《齐东野语·方翥》:“昔忝知举,秘监赋重叠用韵,以论策佳,辄为改之,擢寘高第。”明归有光《三途并用议》:“今进士之与科贡,皆出学校,皆用试经义论策。”清朱之瑜《安南供役纪事》:“宋朝试士以论策,此外各有明经、韬钤、宏辞、茂才等科。”
五、关于论策的成语
三十六策,走为上策 论千论万 鞭驽策蹇 搏手无策 策马飞舆 策名委质
六、关于论策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