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诤臣其他释义

诤臣其他释义

来源:爱问旅游网

诤臣的其他释义是:1.谏诤之臣。引申指能指正先辈缺失的后辈。

诤臣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诤臣详细内容】

⒈谏诤之臣。引申指能指正先辈缺失的后辈。引《白虎通·谏诤》引《孝经》:“天子有諍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唐白居易《采诗官》诗:“諍臣杜口为冗员,諫鼓高悬作虚器。”王力《中国语言学史》第三章:“段氏就是这样极其精审地进行研究工作的。他是许氏的功臣,又是许氏的诤臣。”

二、综合释义

谏诤之臣。引申指能指正先辈缺失的后辈。《白虎通·谏诤》引《孝经》:“天子有諍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唐白居易《采诗官》诗:“諍臣杜口为冗员,諫鼓高悬作虚器。”王力《中国语言学史》第三章:“段氏就是这样极其精审地进行研究工作的。他是许氏的功臣,又是许氏的诤臣。”

三、汉语大词典

谏诤之臣。引申指能指正先辈缺失的后辈。《白虎通·谏诤》引《孝经》:“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唐白居易《采诗官》诗:“诤臣杜口为冗员,谏鼓高悬作虚器。”王力《中国语言学史》第三章:“段氏就是这样极其精审地进行研究工作的。他是许氏的功臣,又是许氏的诤臣。”

四、国语辞典

能直言规劝国君缺失的臣子。汉.班固《白虎通.卷四.谏诤》:「孝经曰:『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也作「争臣」。诤臣[zhēngchén]⒈能直言规劝国君缺失的臣子。汉·班固也作「争臣」。引《白虎通·卷四·谏诤》:「孝经曰:『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

五、关于诤臣的词语

面折廷诤  良师诤友  骨鲠之臣  贵极人臣  君臣佐使  买臣覆水  

六、关于诤臣的造句

1、他希望,咨询委员会的专家有唐代诤臣魏征“事有必犯,知无不为”的精神,当好新区的参谋和外脑,充分发挥“思想源”的强大作用。

2、做诤臣多苦啊,象寇准半生都在跑路,从陕西跑到山东,从山东跑到河北,马上还要跑到广西、海南。

3、这个诤臣说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而裴矩的本事就在于,他向唐太宗直谏就能为其所接受,切中时弊,一语中的,并不光是脸红脖子粗就能做到的,这是要有胆有识有才的。

4、秦牧这番言论,在他们看来,不但直切要害,关键是他这种敢向最高领导开炮的精神,正是读书人应的品质,是魏征、海瑞等诤臣的傲骨遗风啊!国有诤臣,不亡其国。

5、李煜心里一动,张洎能如此说话,正直刚毅可见一斑,不全然是个碌碌无为之辈,李煜转向潘佑,这位正直之名留之史策的诤臣正全无心肝地嬉皮笑脸,挤眉弄眼呢。

6、君有诤臣,不亡妻国;父有诤子,不亡其家。冯梦龙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诤臣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