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不失义"这个词语来自中国古代的历史典故。相传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名叫孔丘的学者,他家境贫寒,但却十分勤奋好学。孔丘曾经有一次跟随贵族子弟学习礼仪知识,当时他的家境十分贫困,无法支付学费,于是就把自己戴的金缕带断开卖掉,用来支付学费。
这个故事中的"穷不失义",意味着即使处于贫困困境中,也能坚守正义和道德。孔丘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他为了获得教育,愿意牺牲自己的财产。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贫穷而放弃追求正义和学问,而是选择了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
"穷不失义"在今天的用法中,意味着无论贫富,都应该坚守道义和原则,不可因为个人利益而背离了正义。这个典故提醒人们不要因为贫困或者物质条件的限制而放弃追求真理和公正,同时也告诫人们不要为了利益而背离道义和公正。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