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书的主要作用是揭示案件的案由、事实、理由、法律依据、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承担等信息,同时也显示了参与审理的法官和法院的身份。因此,判决书是有用的。
法律分析
判决书作用如下:
1、可以看出案子的的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
2、可以看出判决认定的事实和理由,以及适用法律依据。
3、可以看出本案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承担。
4、上诉期间和上诉法院。
5、可以看出判决书是哪个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参加审理,还有法院的公章。
对于判决书有用吗的问题肯定是有用的。
拓展延伸
法院判决书的重要性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法院判决书是司法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具有重要性和广泛的应用。首先,法院判决书是司法机关对案件的最终裁决结果,具有法律效力,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护合法权益至关重要。其次,法院判决书承载着司法解释和法律适用的功能,为类似案件提供了参考和指导,有助于保持司法裁判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此外,法院判决书还有助于司法实践的监督和评估,通过对判决书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发现司法问题,推动司法改革。总之,法院判决书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
结语
法院判决书承载着案由、事实、理由、法律依据、结果和费用等关键信息,具有重要性和广泛应用。它不仅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护合法权益,还为类似案件提供参考和指导,确保司法裁判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此外,判决书还有助于监督和评估司法实践,推动司法改革。综上所述,法院判决书在司法实践中不可或缺,具有重要意义和广泛应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二十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五十四条 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重新审理,对于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七章 审理和判决 第四节 第二审程序 第八十九条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判决或者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
(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改变原审判决的,应当同时对被诉行政行为作出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