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合同诈骗罪和一房多卖的相关知识。合同诈骗罪是指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而一房多卖虽然具有合同欺诈的嫌疑,但还需要判断是否构成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两者的区别在于侵犯的客体和客观方面不同。
法律分析
若合同诈骗未遂,则应对其从轻或减轻处罚,合同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一、一房多卖构成诈骗吗
会构成诈骗。一房二卖,就是指将一套房产卖与多个购买者,它除了具有合同上欺诈的嫌疑外,还具有与刑法上的合同诈骗罪极为相似的一些特征。
所谓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一房二卖之所以会涉嫌合同诈骗,是因为它也具有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财物的特征。
二、合同诈骗罪与普通诈骗罪的区别是什么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而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两者的区别在于:
1、侵犯的客体不同。诈骗罪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而合同诈骗罪除了财产的所有权还包括经济秩序。
2、客观方面不同。诈骗罪是采用欺骗行为非法取得财产的行为,而合同诈骗罪的成立要求必须通过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
拓展延伸
购买抵押的房子是不是可以构成合同诈骗罪?
如果行为人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则出售抵押的房屋不构成合同诈骗罪。合同诈骗罪指的是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实施了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结语
合同诈骗罪是指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若合同诈骗未遂,则应对其从轻或减轻处罚。与普通诈骗罪的区别在于,合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以及经济秩序,而诈骗罪仅侵犯财产所有权。诈骗罪采用欺骗行为非法取得财产,而合同诈骗罪则要求通过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