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省的解释是:中书省,中国古代中枢官署之名,封建政权执政中枢部门。⒈官署名。始设于魏晋,是奉皇帝意旨掌机要、发政令的中央机构。隋代改为内史省、内书省。至唐代,国家政令由中书省制定,经门下省审复,交尚书省执行。元代废门下、尚书两省,由中书省总领百官,成为国家政务中枢。明初袭元制,1380年中书省被革去。
中书省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辞典修订版 【点此查看中书省详细内容】
古代掌理国内机要大事的官署。魏、晋始设,历代沿置,唐武后时曾改为凤阁,明洪武十三年废。各代名称不一,职掌、组织亦略不同。简称为「中书」。
二、其他释义
官署名。始设于魏晋,是奉皇帝意旨掌机要、发政令的中央机构。隋代改为内史省、内书省。至唐代,国家政令由中书省制定,经门下省审复,交尚书省执行。元代废门下、尚书两省,由中书省总领百官,成为国家政务中枢。明初袭元制,1380年中书省被革去。
三、关于中书省的成语
尽信书不如无书 大书特书 伴食中书 中书君 寝馈书中 晨参暮省
四、关于中书省的词语
中书省 行中书省 省省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中共中央书记处 尚书省
五、关于中书省的造句
1、纵使断案是以圣人敕令和中书省判例为准,但我相信,中书省判例中绝不会允许公主私下里随意将人刑死,阁下不要虚张声势大而化之。
2、许师可,字可臣,号可斋,元朝资善大夫、京兆提学、太子太保、国子祭酒、议事中书省、集贤大学士、教领太史院事。
3、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4、师道便请徽宗着中书省定了程限,发十道公文,要这十路军马如期会集汴京。
5、著作郎三国魏明帝太和中始置,掌编撰国史,属中书省。
6、中书省已定了程限,发十道公文,要这十路军马如期都到郓城。
六、关于中书省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