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卓的结构是:散(左右结构)卓(上下结构)。
散卓的拼音是:sàn zhuó。注音是:ㄙㄢˋㄓㄨㄛˊ。基础解释是:即散卓笔。引证解释是:⒈即散卓笔。参见“散卓笔”。引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五:“宣州诸葛氏,素工管城子,自右军以来世其业。其笔制散卓也。”宋黄庭坚《林为之送笔戏赠》诗:“李庆缚散卓,含墨能不洩。”。网络解释是:散卓基本介绍。7、综合释义是:即散卓笔。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五:“宣州诸葛氏,素工管城子,自右军以来世其业。其笔制散卓也。”宋黄庭坚《林为之送笔戏赠》诗:“李庆缚散卓,含墨能不洩。”参见“散卓笔”。8、汉语大词典是:即散卓笔。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五:“宣州诸葛氏,素工管城子,自右军以来世其业。其笔制散卓也。”宋黄庭坚《林为之送笔戏赠》诗:“李庆缚散卓,含墨能不泄。”参见“散卓笔”。《汉语大词典》:散卓笔(散卓笔) 拼音:sànzhuóbǐ毛笔的一种。其笔毫约长寸半,藏一寸于管中,一笔可抵他笔数支,为世所重。宋代宣州诸葛高以善制散卓笔名世。宋苏轼《东坡题跋·书诸葛散卓笔》:“散卓笔惟诸葛能之,他人学者,皆得其形似而无其法,反不如常笔。”。
散卓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散卓详细内容】
即散卓笔。
二、引证解释
⒈即散卓笔。参见“散卓笔”。引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五:“宣州诸葛氏,素工管城子,自右军以来世其业。其笔制散卓也。”宋黄庭坚《林为之送笔戏赠》诗:“李庆缚散卓,含墨能不洩。”
三、网络解释
散卓基本介绍
四、汉语大词典
即散卓笔。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五:“宣州诸葛氏,素工管城子,自右军以来世其业。其笔制散卓也。”宋黄庭坚《林为之送笔戏赠》诗:“李庆缚散卓,含墨能不泄。”参见“散卓笔”。《汉语大词典》:散卓笔(散卓笔) 拼音:sànzhuóbǐ毛笔的一种。其笔毫约长寸半,藏一寸于管中,一笔可抵他笔数支,为世所重。宋代宣州诸葛高以善制散卓笔名世。宋苏轼《东坡题跋·书诸葛散卓笔》:“散卓笔惟诸葛能之,他人学者,皆得其形似而无其法,反不如常笔。”
五、关于散卓的成语
六、关于散卓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