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掩袭相关成语

掩袭相关成语

来源:爱问旅游网

掩袭的相关成语是:遮遮掩掩、重金袭汤、重规袭矩。

掩袭的拼音是:yǎn xí。注音是:一ㄢˇㄒ一ˊ。结构是:掩(左右结构)袭(上下结构)。

掩袭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掩袭详细内容】

⒈突然袭击。引《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内相掩袭。”李善注:“《左氏传》曰:‘凡师轻曰袭。’杜预曰:‘掩其不备也。’”《晋书·慕容垂载记》:“臣息农收集故营,以备不虞,而石越倾鄴城之众,轻相掩袭,兵阵未交,越已陨首。”宋李纲《与吕安老提刑书》:“今兹水涸,正可掩袭。”⒉承袭。引章炳麟《与邓实书》:“王壬秋可谓游於其藩,犹多掩袭声华,未能独往。”⒊犹风靡。引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六章第二节:“当时道家言极盛,全国为所掩袭,莫能夺之。”

二、释义

1.突然袭击2.承袭。3.犹风靡。

三、综合释义

突然袭击。《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内相掩袭。”李善注:“《左氏传》曰:‘凡师轻曰袭。’杜预曰:‘掩其不备也。’”《晋书·慕容垂载记》:“臣息农收集故营,以备不虞,而石越倾鄴城之众,轻相掩袭,兵阵未交,越已陨首。”宋李纲《与吕安老提刑书》:“今兹水涸,正可掩袭。”承袭。章炳麟《与邓实书》:“王壬秋可谓游於其藩,犹多掩袭声华,未能独往。”犹风靡。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六章第二节:“当时道家言极盛,全国为所掩袭,莫能夺之。”掩袭[yǎnxí]乘敌不备而袭击之。《宋史.卷二八九.葛霸传》:「浊流砦兵叛,杀官吏溃去,怀敏发兵掩袭,尽诛其党。」也作「掩杀」。

四、汉语大词典

(1).突然袭击。《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内相掩袭。”李善注:“《左氏传》曰:‘凡师轻曰袭。’杜预曰:‘掩其不备也。’”《晋书·慕容垂载记》:“臣息农收集故营,以备不虞,而石越倾邺城之众,轻相掩袭,兵阵未交,越已陨首。”宋李纲《与吕安老提刑书》:“今兹水涸,正可掩袭。”(2).承袭。章炳麟《与邓实书》:“王壬秋可谓游于其藩,犹多掩袭声华,未能独往。”(3).犹风靡。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六章第二节:“当时道家言极盛,全国为所掩袭,莫能夺之。”

五、关于掩袭的近义词

狙击  偷袭  

六、关于掩袭的词语

袭袭  掩袭  掩掩  稠掩掩  遮遮掩掩  掩掩缩缩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掩袭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