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不顾身的其他释义是: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奋不顾身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奋不顾身详细内容】
⒈ 奋勇直前,不顾生命。引: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梁书·武帝纪上》:“復誓旅江甸,奋不顾身……剋歼大憝,以固皇基。”《明史·李钺等传赞》:“胡世寧奋不顾身,首发奸逆,危言正色,始终一节。”徐迟《牡丹》六:“她们都是英勇的,高尚的,奋不顾身的。”
二、网友释义
褒义词,指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与舍生取义的含义相近,多指威胁到生命的情况。
三、辞典简编版
勇往向前,不顾生死。 【造句】车祸发生时,他奋不顾身的抢救受伤的乘客。
四、典故
“奋不顾身”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奋勇向前,不顾个人安危。这个成语来源于《汉书.司马迁传》,然仆观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李陵,字少卿,是汉武帝时的著名大将,很受汉武帝信用,任命他为骑都尉,率军抵御匈奴的入侵。李陵擅长骑射,又懂得兵法,当时很得朝廷信任。不料,李陵在和匈奴的战斗中,由于寡不敌从,无奈投降了匈奴。听说李陵投降,汉武帝很是生气,认为李陵辱没了自己对他的信任,朝中大臣也都纷纷指责李陵没有骨气。只有太史令司马迁不这样认为,他说:“我和李陵一向没什么交情,但我见他为人很讲义气,孝顺父母,友爱兵士。他常常想奋不顾身地解救国家的灾难,所以,我认为李陵这次在领兵不到五千的情况下,与数万名敌兵对阵,最后由于伤亡惨重,弹尽粮绝,归路被切断,才被迫投降,是情有可原的。而且我还认为,他这次投降,并非贪生,而是想等待以后有利的时机再来报答国家。”司马迁说得在情在理,但汉武帝却认为他是替李陵辩护,是非不分,将他关进了监狱,施行“腐刑”。以后,汉武帝还杀了李陵全家。李陵知道后很是痛心,于是在匈奴娶妻成家,至死不回故土,未能实现他奋不顾身、为国捐躯的愿望。
五、关于奋不顾身的词语
奋身不顾 奋不顾身 奋不顾命 奋不顾生 顾三不顾四 顾头不顾尾
六、关于奋不顾身的诗句
常思奋不顾身 以魅力的鹿群拾阶而上拾阶而上小号一跃而出萨克斯展开洋面一波一波都是金属般的阳光小号旌旗在望萨克斯千军万马小号奋不顾身萨克斯啊萨克斯突然回转低哑小号任自己跌下深渊碎成沛雨和珍珠的回声萨克斯立在石喉上长嗥纤着一轮沉沉坠去的夕阳 奋不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