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惶诚恐的基础解释是:诚:确实。惶、恐:害怕。原是封建官吏给皇帝上奏章时用的客套话,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现形容小心谨慎、恐惧不安的样子。
诚惶诚恐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综合释义 【点此查看诚惶诚恐详细内容】
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一些成了惊弓之鸟的部员们算也~地先后把那段危险的地面通过了。◎郭沫若《北伐途中》二十一
二、辞典修订版
本为臣子对君上申述时的敬词。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臣吕诲诚惶诚恐,百拜奏于皇帝陛下。」后用以形容内心非常惶恐不安,如:「他那天为啥诚惶诚恐的频频谢罪?平时趾高气扬的神气都消声匿迹了。」也作「诚惶诚惧」、「诚恐诚惶」。
三、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本为臣子对君上申述时的敬词。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臣吕诲诚惶诚恐,百拜奏于皇帝陛下。后用以形容内心非常惶恐不安,如:他那天为啥诚惶诚恐的频频谢罪?平时趾高气扬的神气都消声匿迹了。亦作诚惶诚惧、诚恐诚惶。
四、出处
汉·许冲《上说文解字书》:“臣冲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五、关于诚惶诚恐的反义词
六、关于诚惶诚恐的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