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绍了债权人追讨欠款的措施和具体流程。债权人可以通过协商、寻求法律帮助或采取其他追讨方式来追讨债务。如果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债权人可以起诉。在起诉后,法院判决对方还钱。如果对方在判决书规定的履行期限内仍不还钱,债权人可以在法院判决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两年内向做出判决的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具体流程包括确定管辖法院、写起诉状、整理证据、立案、交费、等候审理判决、坐等还钱和申请强制执行。
法律分析
如果债务人拖欠了债务没有偿还,债权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追讨欠款:
1. 协商解决:在债务人未能在约定的还款期限届满后偿还债务的情况下,债权人可以与债务人协商分期还款或者采取其他还款方式来解决欠款问题。
2. 寻求法律帮助:如果协商无果,债权人可以寻求法律帮助,包括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向债务人发出追讨函等。
3. 追讨欠款:如果法律途径仍然无法解决问题,债权人可以考虑通过各种途径追讨欠款,例如向债务人的雇主、家庭或者朋友等施加压力,迫使债务人偿还债务。该种方式比较便捷,但是没有强制执行力的保障。
2.诉讼方式:如果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债权人索要无果,可以携带身份证、起诉状和借条等证据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判决对方还钱,对方在判决书规定的履行期限内仍不还钱的,债权人可以在法院判决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两年内向做出判决的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该种方式有执行力的保证,但是用时较长。
3.支付令:债权人也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来索要欠款。该种方式成本较低,但是容易失效继而转入诉讼方式。
二、具体流程是怎样的?
第一步:确定管辖法院
起诉前要确定的首要问题是向哪个法院起诉。原告可以在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向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诉。
如果被告住所地和经常居住地都比较远,也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步:写起诉状
民事起诉状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1、原告、被告基本情况,原告明知被告下落不明的,应当在诉状中注明该情况,并尽可能提供被告的信息以及原户籍地;
2、诉讼请求,内容应当具体明确,如系给付物的,应写明种类和数量;如系给付行为的,应写明为何行为或不为何行为;
3、事实和理由,是民事诉讼原告对其诉讼请求的佐证和支持;
4、署名和时间,由原告签名或盖章,并签署时间。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三步:整理证据
这一步需要我们当事人准备证据资料,制作证据清单。
对于欠钱不还这类案件,我们一般要提供借条、转账记录、催款记录等能证明双方存在借贷关系事实的证据,尽可能完整地还原借款过程、原告是否有催款、被告是否有还款等情况。
证据主要证明两点:一是借款合意,二是支付凭证。
所谓借款合意就是借钱的材料,微信、短信聊天记录,电话录音,借条,欠条都可以。所谓支付凭证就是把钱给他人的材料,比如转账记录,银行流水,收条,证人证言等。
第四步:立案
即到被告人所在地法院提交起诉状并提供证据。
法院立案庭会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第五步:交费
当事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如确有困难,可在预交期内提出减、缓、免交的书面申请,逾期不交或者书面申请缓、减、免交未获批准而仍不预交的,
法院将裁定按自动撤诉处理。
第六步:等候审理判决
立案手续后,案件由法院排期开庭,当事人应服从法院的各项工作安排。
第七步:坐等还钱
没有其他,就等对方在法院判决的规定时间内还款就行。
第八步:申请强制执行
在判决生效后,判决书确定的履行期限届满,对方仍然没把钱全给的,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和立案一样去法院走流程。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拓展延伸
追讨债务的具体流程因国家、地区和债务类型而异,但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催讨债务: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书面或口头通知,要求其还清债务。
2. 协商债务:债务人和债权人可以协商债务的偿还方式,例如分期付款或延长还款期限。
3. 制定还款计划:债务人和债权人达成协议后,债务人应按照协议中约定的方式偿还债务。
4. 采取法律行动:如果债务人未能按照协议偿还债务,债权人可以采取法律行动,包括向法院申请贷款、寻求强制执行或采取法律程序来追讨债务。
在追讨债务的过程中,债务人应该积极配合债权人的追讨工作,并根据协议中的约定履行债务。债权人应该在采取法律行动前仔细阅读债务协议,并了解当地的法律程序和法规。
结语
结语:
在债务人拖欠债务没有偿还的情况下,债权人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追讨欠款。其中,协商解决、寻求法律帮助和支付令是较为便捷的方式。在具体流程方面,债权人需要确定管辖法院、起诉状和证据,以及提交起诉状和预交案件受理费等。在等候审理判决期间,债权人需要耐心等待债务人的还款。如果债务人在判决规定的期限内仍未偿还欠款,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载明的借款金额,一般认定为本金。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为本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条借款人可以提前偿还借款,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人提前偿还借款并主张按照实际借款期限计算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本规定所称的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
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因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适用本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