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试卷
(课程代码0046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保持心理卫生的原则不
包括(A)
A.情绪状态稳定 | B.自我意识良好 | C.人际关系良好 | D.社会功能良好 |
2.心理健康包括个体的内部协调和外部适应,其中外部适应可以理解为(C)
A.快乐原则 B.道德原则C.现实原则D.社会原则
3. 小王性格内向,他跟老师和同学打交道、交谈时都感到恐惧和不安并会采取回避的行
为,因怕丢脸而尽量不跟人接触,以致学习、生活受到影响。小王最有可能被诊断为
(D)
A.强迫症 B.场所恐惧症C.依赖症D.社交焦虑障碍
4. 小强是一个小学生,上学以来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表现出攻击性、冲动。任性的个性
上课很难安静,常常玩手指、做小动作,课堂上忍不住随意走动。他最有可能被诊断为(
B)
A.焦虑障碍B.注意力缺陷及多动障碍C.自闭症D.特定学习障碍
5. 升学、转学、应试等变化带来的厌学、人际冲突属于(A)
A.成长性危机B.病理性危机C.发展性危机D.境遇性危机
6. 下列不属于心理危机干预目的的是(D)
A.预防自杀、伤人、精神崩溃等 B.使得当事人恢复正常社会功能
C.提高个体心理素质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D.给当事人情感安慰
7. 情绪ABC理论中的C指的是(D)
A.诱发性事件 B.信念C.行动D.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8. 下列属于个体心理辅导问题解决阶段的是(B)
A.建立辅导关系 B.制定目标C.进行评估D.巩固效果
9. “给被辅导者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反省自我,思考其个人成长的问题”,这是个体心
理辅导的(C)
A.探讨技巧 | B.面质技巧 | C.沉默技巧 | D.便听技巧 |
10.提出“替代性强化”概念的心理学家是(B)
A.斯金纳 | B.班杜拉 | C.巴普洛夫 | D.弗洛伊德 |
11.埃里克森提到的“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发生在(C)
A.学龄期 | B.成年早期 | C.青春期 | D.成熟期 |
12.强调工作的自由与自主,不愿意过多被烦杂的组织和规章所束缚,这属于职业锚的(
C)
A.创造型 | B.稳定型 | C.自主型 | D.技能型 |
13.提出将职业适应性分为关注、控制、好奇和自信的人是(B)
A.舒波 | B.萨维卡斯 | C.霍兰德 | D.帕森斯 |
14.记忆术属于学习策略中的(A)
A.精加工策略 | B.复述策略 | C.元认知策略 | D.组织策略 |
15.下列属于外部、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是(C)
A•努力 | B•身心状态 | C •任务难度 | D•能力 |
16.一位初中生,非常叛逆,不愿意接受父母和老师的管束,可是遭遇挫折之后,又非常脆弱,渴望得到父母的保护和支持。这体现了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的(B)
A.生理迅速发展与心理相对迟缓发展之间的矛盾B.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
C.开放性和闭锁性的矛盾 D.渴求感和压抑感的矛盾
17.教师个体对学生态度冷淡、疏远、不关心退缩。这体现出教师职业倦怠的(C)
A.低个人成就感 B.情感衰竭 | C.去个性化 | D.消沉、抑郁 |
18.儿童与养育者分离时无外显焦虑,养育者回来的时候忽视,成人后表现为人际交往退缩,不自信。这是( B)
A.安全型依恋B.焦虑-回避型依恋C.焦虑-反抗型依恋D.混乱型依恋19.宽容型父母是(D)
A•高控制高反应的B•高控制低反应的C•低控制低反应的D•低控制高反应的
20.主张从全人教育的角度阐释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注重学习者的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与经验,肯定自我进而实现自我。这一观点属于(D)
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认知主义学习理论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病与非病的原则包括(ABE)
A.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统一原则 B.精神活动内在协调性原则
C.情绪状态稳定原则 D.人际关系良好原则 E.个性相对稳定性原则22.下列属于焦虑障碍的有(ABC)
A.分离焦虑障碍B.特定恐怖症C.惊恐障碍
D.抑郁障碍E.强迫症23.青少年心理危机的主要表现包括(ABCDE)
A.失败无望感B.躯体性障碍C.厌恶不满感D.自杀意向E.恐慌无助感
24.韦斯勒认为“不合理信念”的特征包括(ACE)
A.绝对化要求B.读心C.过分概括化 D.情绪化推理E.糟糕至极25.团体工作阶段常用的技术包括(BDE)
A.建立关系 | B.角色扮演 | C.建立团体契约 | D.引导参与 E.及时介入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 简述焦虑障碍的基本特征。答:(1)焦虑是一种不快和痛苦的情绪状态,患者基本
的内心体验是害怕,甚至是极端惊恐或恐怖,甚至是有一种死到临头的感觉。(2分)
(2) 焦虑是指向未来,意味着某种威胁或者危险即将来到。(1分)
(3) 实际上并没有任何的威胁或危险,用正常的标准来看,诱发焦虑的事件与焦虑的
严重程度不相符。(2分)
(4) 在焦虑体验的同时有躯体不适感,精神运动性不安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1分)
27. 简述学校心理辅导的内容。答:(1)认知发展辅导。
(2) 情绪调节辅导。
(3) 个性社会性辅导。
(4) 生涯辅导。
(5) 学业发展辅导。
(6) 青春期与性心理辅导。
(7) 精神障碍预防。
(8) 教师心理辅导。
【评分标准】:每点1分,答对任意6点即得满分6分
28.简述赫洛克提出的青春期性心理发展阶段。答:(1)性的反感期。
(2)向往年长者期。
(3)对异性的狂热期。
(4)浪漫的恋爱期。
【评分标准】:每点2分,答对任意3点即得满分6分29.简述学校心理辅导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
答:(1)角色扮演法。
(2)讨论分析法。
(3)游戏活动法。
(4)讲授法。
(6)辩论魅物。
【评分标准】:每点1分,答对5点即得满分30.简述正确共情所依赖的条件。
答:(1)辅导者要放弃自己主观的参考标准、设身处地去从被辅导者的参考标准来观察和感受事物。
(2)辅导者必须踏上一条与被辅导者的体验同步的情感旅程,但又不能对此进行判断或受到它们的感染。
(3)辅导者不仅要体会到被辅导著难以觉察到的意义,而且也不能把这种处于被辅导者潜意识中的意义很快提出来与被辅导者对峙。
(4)辅导者要善于运用言语与非言语行为表现自己的通情。【评分标准】:每点2分,签对任意3点即得满分6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31.(本题10分)论述中小学生学业发展常见的问题。答:小学生常见学业发展的问题有:(1) 注意涣散。(1分)
(2)考试焦虑。(1分)
(3)学习拖延。(1分)
(4)厌学情绪。(1分)(注:具体阐述1分)中学生常见学业发展问题有:
(1)动力不足。(1分)
(2)方法不当。(1分)
(3)意志薄弱。(1分)
(4)学习马虎。(1分)32.(本题15分)论述初中生常见的生涯发展问题及辅导方法。
答:初中生常见生涯发展问题有:
(1)对自我认识过于主观化。(1分)
(2)受外界环境及信息的影响较大。(1分)
(3)缺乏自我效能感。(1分)
辅导策略:
(1)提升自我认识水平(2分);具体阐述(1分)。
(2)增强自我效能感(2分);具体阐述(1分)。
(3)完善生涯认识(2分);具体阐述(1分)。
(4)生涯规划训练(2分);具体阐述(1分)。
五、实际应用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33.请为五年级小学生设计一节45分钟的个性社会性发展的课程。答:(1)确定课程主题:个性社会性的内涵很宽泛,包括气质、性格、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等,只要明确了内容且内容是个性社会性范畴,即得2分。
(2)具体阐述课程目标:阐述1-2条,言之成理即得2分。(3)课程设计的理论依据:言之成理即得2分。
(4)课程设计的学情分析:根据小学生介性社会性发展特点分析,言之成理即得2分。
(5)教学重难点。(1分)
(6)教学方法。(1分)
(7)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设计(5分):包括导入活动、主题活动、延展活动、总结反馈。分为高中低分三档。高分:4-5分;中等:2-3分。低分:0-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