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方式及所需材料:原告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法院立案审查后排期开庭,最终作出判决。起诉需准备起诉状副本、主要证据材料、原被告身份证明,如委托他人诉讼还需授权委托书。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23条。起诉状应记明原被告的个人或组织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证据及来源,证人信息。
法律分析
只知道对方姓名和电话起诉方式如下:
1、原告到法院起诉,要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
2、法院立案审查,审查只是形式上的审查,只要符合立案的标准即可,即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事实请求和理由等;
3、法院排期开庭;
4、法院通知当事人到案,开庭进行审理;
5、作出判决并且宣判民事诉讼的判决结果。
去起诉都需要带什么材料
去起诉都需要带以下材料:
1、起诉状一份并按被告的人数提供副本;
2、主要证据材料,并按被告的人数提供副本;
3、原、被告的身份证明;
4、如委托他人诉讼,另须提交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及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各1份,并同时提供原件供查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四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结语
起诉方式简要概述,包括递交起诉状、法院立案审查、排期开庭、通知当事人、作出判决等步骤。起诉时需要携带起诉状、主要证据材料、原被告身份证明等材料,并如委托他人诉讼需提供授权委托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起诉状应向人民法院递交,并提供副本。如书写起诉状困难,可口头起诉并记录在笔录中。起诉状应明确原告、被告的个人或组织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以及证据和证人信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四章 网络信息安全 第四十一条 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网络运营者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并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与用户的约定,处理其保存的个人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三章 网络运行安全 第二节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行安全 第三十七条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运营中收集和产生的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应当在境内存储。因业务需要,确需向境外提供的,应当按照国家网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办法进行安全评估;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四章 网络信息安全 第四十二条 网络运营者不得泄露、篡改、毁损其收集的个人信息;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但是,经过处理无法识别特定个人且不能复原的除外。
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其收集的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毁损、丢失。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个人信息泄露、毁损、丢失的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按照规定及时告知用户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