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兔子发情初期表现
1、兔子外阴呈粉红色,但如果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的话,外观可能并不明显;
2、脾气变得烦躁易怒;
3、出现互相爬跨行为;
4、食欲下降,可能出现刨料行为。
二、兔子发情中期表现
原理:黄体完全退化——新生卵泡迅速发育——生殖道供血量增多——子宫颈完全张开。
1、外阴红肿。
2、如把手伸向母兔的背部,它会竖起尾巴。
3、愿意接受交配,有的母兔甚至会爬跨雄兔。
这个阶段是母兔配种最好的一个阶段。
三、兔子发情后期表现
原理:新的黄体开始形成——雌性激素分泌减少——生殖道充血消退——子宫颈逐渐封闭——发情症状消失——黄体形成——分泌孕酮。倘若兔子没有怀孕,则患黄体逐渐退化,进入下一周期。
1、外阴部红肿逐渐消退;
2、粘液分泌减少;
3、不肯与公兔交配;
4、食欲恢复正常。
四、母兔合理配种方式
1、适宜配种时间:
春秋季节宜在早晚进行,夏季宜在夜晚安静的时候进行,冬季宜在阳光明媚的午时进行。总而言之,兔子配种最好选择在温暖、背风和安静的地方及进行,在其配种期间,不要有陌生人围观或出现其它打扰。
2、在交配前的准备:
取出公兔笼内的餐具,将公兔笼打扫干净,然后将母兔放入公兔笼里交配。
之所以要把母兔放到公兔的笼子里而非将公兔放到母兔的笼子里,是因为公兔在自己的笼子会感到安全舒适,如公兔到母兔的笼子里,它会感到新鲜并在笼子里一直闻啊闻,久久不爬跨。
3、合理控制使用公兔配种的繁殖频率:
最好一天仅让公兔配种一次,可连续配2 ~ 3天,然后休息1天;或者也可以让公兔在早上和下午配种一次,但是配一天就要休息一天。对于长期没有配种和以停止配种的公兔,应让试用几次后在做正式配种安排。交配完成后,拍母兔的屁股两下,及时将母兔送回原处。
氧宠博士对母兔发情过程及原理就分享到这里,不知道大家了解得怎么样了呢?如果还有不了解的地方,可给氧宠博士留言!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兔子发情期是什么时候,都有什么表现
发情期的兔兔领地意识、攻击力都很强,食欲会有相应下降,同性易打斗,异性易追逐爬跨,尿味变浓变重变大。
公兔兔发情还有跺后脚, 狂,半夜咬笼,出现破坏性的摔东西摔碗,啃咬用品用具等烦躁不安现象。
脾气跟之前比有变暴躁、有咬人,有改变定点上厕所习惯,出现乱拉乱尿(便便是分散的,而不是一堆)。
有对中意的母兔或其他中意的物件、人,有围着转圈或爬跨行为。
爬跨时为了稳住对方,会咬住对方某地,如母兔的后背。
受到某些刺激会露出生殖器官。
有追逐,有发出低沉而有规律的“呼呼”声,同性有撕咬打斗。
母兔兔会有围着人绕圈圈,用下巴摩擦食碗等物件。
有出现不停嗅及刨地挖洞现象。
外阴颜色有从发情初期变粉红直至末期变暗红色,有水肿现象。
有改变上厕所习惯,出现乱拉乱尿(便便是分散的,不是一堆),有,有的母兔会直接坐在尿液上,把自己弄得气味浓厚。
领地意识变强,在帮其换水喂食手伸进笼内,会出现被咬,被刨的反击现象。
喜欢让人,其背部,有出现停住不动,翘尾作出交配状态。
强的母兔也会对中意的异性兔,幼小的兔子,物品或人做出爬跨行为。
母兔子发期情什么表现
如果母兔子处于发情期,它会胃口不好,情绪不稳定,来回跳跃和关笼。同时,母兔的会阴红肿,初期为粉红色,中期为鲜红色,晚期为紫红色,部分母兔咬掉毛发或吃草。
如果有两只兔子,一只公兔和一只母兔,母兔会主动与公兔调情。
兔子发情期间会表现的极为暴躁,领地意识会很强,不允许任何陌生人进入领地。且食欲下降,尿味变浓变重,半夜咬笼,跺脚等现象。
饲养者需要及时给兔子配偶或者带兔子绝育。建议带兔子绝育,由于兔子繁殖间期短,每窝胎数较多,繁殖能力较强,不加以制止,会大肆繁殖。
希望回答能够帮助到您,有其它问题想咨询宠医,点击下方头像,进行免费1对1咨询
兔子发情的表现是什么呀?
母兔发情主要表现为:兴奋不安,在笼内来回跑动,不时用后脚拍打笼底板,发出声响。有的母兔食欲下降,常在料槽或其他用具上磨擦下颌,俗称“闹圈”。旺盛的母兔主动向公兔调情爬胯,甚至爬胯其他母兔。发情母兔外还会出现红肿现象,颜色由粉红到大红再变成紫红色。但也有部分母兔(外来品种居多)的外并无红肿现象,仅出现水肿、腺体分泌物等含水湿润现象。当公兔爬胯时,发情母兔先逃避几步,随即便伏卧、抬尾迎合公兔的交配。 兔子的发情表现不是太明显,有的表现兴奋不安,食欲减退。主要还是要查看母兔,红肿的时候配种最合适。
母兔子发期情什么表现
母兔子发情期一般为4-5天,平均每21天发情一次。在发情期间,母兔子会表现出以下情况:
1.行为上:母兔子会变得更加活跃,活泼,喜欢寻找雄兔子接近;
2.食欲上:食欲会减弱,甚至完全不吃东西;
3.生理上:母兔子会变得粗心大意,如果在发情期间与雄兔子交配,母兔子会怀孕;
4.分泌物上:分泌物量增加,有时候分泌物会变成白色或者浅,这是正常现象,不必担心。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母兔长时间停食或者不正常活泼,要及时带去宠物医院检查,以免出现其他健康问题。如果您有任何宠物养殖方面的问题,欢迎随时咨询宠物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