嚌字笔画顺序:竖、横折、横、点、横、撇、捺、撇、竖
嚌的笔顺是竖、横折、横、点、横、撇、捺、撇、竖。
嚌字的笔顺图解
共十七画
嚌
1
2
3
4
5
6
7
8
9
嚌的拼音为jì,部首为口,结构为左右,注音为ㄐㄧˋ,ㄐㄧㄝ,ㄓㄞ。
嚌字的具体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本解释 点此查看嚌的详细内容
[ jì ]1. 微微嘗一點,古代行禮時的儀節之一。如“啐”與“嚌”對舉時,則“嚌”特指吸入酒時只到牙齒而止,不吸入口,吸入口則稱啐。2. 吃;吸。[ jiē ]1. 〔嚌嚌〕a.象聲詞,形容管弦之聲;b.象聲詞,形容鳥鳴之聲。[ zhāi ]1. 〔嚌啀〕笑的樣子。
二、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嚌【卷二】【口部】嘗也。从口齊聲。《周書》曰:“大保受同祭嚌。”在詣切说文解字注(嚌)嘗也。見儀禮。从口。齊聲。在詣切。十五部。周書曰。大?受同祭嚌。顧命文。儀禮多言嚌肺啐酒。據周書則酒至齒亦云嚌也。
三、康熙字典
嚌【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4画〔古文〕?《唐韻》在詣切《集韻》《韻會》《正韻》才詣切,?音劑。《說文》嘗也。《書·顧命》太保受同祭嚌。《傳》太保旣拜而祭,旣祭受福,嚌至齒,則王亦至齒。《禮·雜記》小祥之祭,主人之酢也,嚌之。又《集韻》前西切,音齊。鳥哀聲。又居諧切,音皆。嚌嚌,衆聲。《班彪·北征賦》鴈雝雝以羣翔兮,鵾雞鳴以嚌嚌。游子悲其故鄉兮,心愴悢以傷懷。又《集韻》莊皆切,音齋。嚌啀,笑貌。
下面介绍下嚌字的其他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