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小巷
也许我与小巷有着前世的缘分,我总喜欢漫步在这繁市中的小巷。
传统的红砖房,房檐微微翘起,似极了一对对的牛角。墙角上依着几棵小草,绿油油的苔藓将房子与平地接连在了一块,一幢幢红砖房安静的排开,似乎要诉说一个个美好的故事。
红砖房旁的小径里,几个小孩子玩着弹珠,弹珠击响,激活了沉默的墙,清晨响起悦耳的乐章。往小径看,是红砖墙;往小径走,是静谧与安详,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红砖墙组成了红砖区。原来它们不寂寞!
再往小径走过去,就闻到一股浓郁的奶香,转头看,原来是面包店开门了。没有冰箱、没有桌椅、没有灯光、没有豪华的装潢。只有一个玻璃橱窗和木匣子,玻璃橱窗里头装着一个个、热烘烘、香喷喷的包子。一个小女孩点着脚尖,仰起头,用甜甜的童音说:“换零钱!”小女孩手里拿着100元,但眼睛却没有离开过那个玻璃橱窗。她痴痴的笑着,牙齿在黝黑皮肤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洁白,更加耀眼。面包店老板接过钱,打开木匣子,在那堆零钱里数啊数。他眼睛瞥了瞥小女孩,笑了笑,然后把钱递给小女孩。意外的是,小女孩没有像我想的那样难过与不舍,而是蹦蹦跳跳的回家了。我感到不解,但后来我才慢慢想明白了!
小巷的尽头正是某村村尾。华丽的大理石村碑在这里显得有些突兀。村尾有间杂货店,没有空调、没有琳琅的商品、没有先进的电子设备。陈旧的木板上摆着一些我曾未见过的零食,还有简陋的收银台和嗡嗡作响的冰柜。吸引住眼球的是,店外放着一套结实,但有些年龄的实木家具。三两个老人坐在那儿,桌上摆着一架古老的收音机。收音机里的粤曲夹杂着少许嘶嘶声,在小巷里回荡。老人时不时哼上一两段,他们脸上泛着红晕,与椅子上的朱红色相得益彰。店内有些昏黑,但仍能看见一男子裸露上身,肩上背着一把似乎有着故事的吉他。他面前那台古式电视机闪着微弱的光,微弱的光使我看不清他面前。长长的东西是什么,是衣杆还是麦克风?但那微弱的光使我看见了,看见了那个沉溺在音乐、徜徉在快乐、执着于梦想里的男子。男子与外头的老人似乎是在比赛?也许真的在比,只不过他们都不小心走到一条路上。
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红红的墙。浓郁的奶香,嗡嗡响的冰柜,闪着雪花的电视机。弹珠与墙的合奏,嘶嘶响的收音机与老人的交融,男子与老人的“斗曲”。欢快的小女孩,殷实的面包店老板,快乐的老人,追梦的男子。
钢筋水泥的森林,也许会是现代人的向往,但,昔日的小巷,才是我安静心灵的归处。飞速发展的时代,能在您飞奔时别折皱这美丽的画卷吗?能守住我心的家园,别让我心迷失吗?
守住小巷,守住心灵的归处!
初三(20)班
钟凯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