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是学生调节身心、拓展知识、锻炼能力的良好时机。为切实安排、组织好假期活动,使广大师生过一个安全、健康、和谐、快乐的假期,现安排暑假工作如下:
一、假期时间安排
(一)暑假时间:暑假自20xx年7月4日(星期一)开始,20xx年8月31日(星期三)学生报到,共8周。
(二)开学时间:20xx年9月1日(星期四)中小学生正式上课。
二、强化安全教育,确保师生和校园安全。
暑假是事故易发期,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学校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学校在6月20日发放致家长一封信,提高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安全监护责任,同时对预防手足口传染病的工作提出要求。6月23日请法制副校长对学生集中进行一次珍爱生命、远离危险的专题安全教育,侧重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防意外伤害、防中暑、防溺水、防火、防震等安全问题,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要以安全知识武装学生,以典型事迹警示学生,切实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各班要根据学校制定的地震预防和应急避险方案,在进行相应的教育,严防发生意外。各班要教育学生不到无安全保障的地域活动。各班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法律知识教育,大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防止学生违法犯罪。各班建立学生通讯录,并保证联络畅通。
今年暑假学校进行抗震加固工程,要求各值班人员要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并做好值班记录,保证信息、通讯联系的畅通。
三、规范假期教育行为
(一)严禁假期组织集体上课和统一安排自习。各班不得以任何借口在假期组织学生集体到校上课补课和统一组织自习,不得收费上课和有偿补课,不得参与、动员、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面向在校学生的各类复习班和培训班。
(二)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大力开展师德教育禁止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通知》,签订责任书,引导广大教师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加强师德修养,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自觉抵制违背职业操守、从事有偿家教的行为,维护人民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尚情操和良好形象。
(三)充分利用假期组织教师查漏补缺进行“充电”。在全体教师中开展读书活动,做读书笔记,记录学习体会和感悟,写学习心得,开学后进行汇报交流。
四、科学指导假期生活
(一)各任课教师要严格控制暑假作业总量,对各学科的作业总量要进行合理的整合,使其合理适量,确保学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阅读、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科普活动等开放性作业应成为假期作业的重要内容。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
1. “知党情、学党史、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要求学生利用假期,每天看半个小时党建频道(,观看2部以上爱国主义影片,根据影片撰写征文,做。征文及均开学时上交,每班10份精品。
2.“好书伴成长”暑假读书活动。征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在20xx字以内。用A4纸打印或300字稿纸誊写,稿件请注明作者姓名、学校、年级、通讯地址、联系方式、邮政编码和指导教师姓名(稿件右上角注明“推荐”二字),每班上交10篇。
3. 开展“踏上父母上班路”主题实践活动。要求有条件的学生能跟随家长上一天班,通过完成一份活动日记、写一篇征文、留一张照片,使学生真正从内心感受父母工作的辛苦、对家庭的付出和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提高学生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意识,以积极向上的道德风貌健康成长。
4. 开学后,学校要开展诵读经典古诗词和阅读考级活动。要求每一位学生在假期中继续参加古诗阅读活动,并能邀请家长一起参与,让学生和家长共同走进唐诗宋词, 走进书林年,与经典同行,与大师对话。
5. 开展青少年假期科普实践活动。
(1)科普节能低碳金点子征集活动。要求同学们根据日常观察和实践,提出节能低碳金点子,优秀作品将推荐到区评比。各班上交金点子不少于5个。
(2)科普小制作作品——发动各班学生,利用废旧物品作为材质,自己动手,进行小制作并精选出优秀作品推荐区参加评比。各班征集作品不少于5份。
(3)假期DV科普摄影活动。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健康安全”及“倡导低碳生活”等主题,捕捉身边发生的具有科普意义的小片段和照片。DV短片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拍摄照片尺寸为7 寸,并配有文字说明。优秀作品推荐到去参加评。各班DV短片不少于一个;照片不少于5张。
(三)扎实开展教师家访活动。暑假期间是学校与家长、教师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的有利时机,深入开展“师生和谐共成长”系列师德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爱心助学团队”的作用,志愿为学生服务。深入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让教师走进学生生活,了解、熟悉学生,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问题,增进师生交流。要特别重视经济困难家庭子女、流动人口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农村留守子女、残疾学生的家访和帮扶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救助、心理咨询咨询、义务辅导等。学校进一步完善家访制度,落实家访责任,规范家访记录,把家访工作纳入学校的的考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