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小学活动上的县领导讲话稿

关于小学活动上的县领导讲话稿

来源:爱问旅游网

  各位领导: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县教育事业坚持“学前教育抓普及,义务教育求均衡,高中教育再提升,职业教育谋发展,民办教育促规范”的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突出抓好中职招生、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骨干特色专业建设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重点工作,不断加快发展步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下面我就景泰县职业教育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中职学校2所,景泰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景泰兰海职业技术学校。景泰职专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景泰兰海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经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民办职业学校。全县现有注册学生783人,其中:景泰职专498人,兰海技校285人。有教师110人,其中:景泰职专94人,兰海技校16人。

  二、主要措施和成效

  (一)不断优化教育资源,为职业教育发展创造条件。

  景泰职专创建于1984年,多年来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目前已形成了融中等职业教育、成人学历教育、远程开放教育及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为一体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办学格局。学校建有计算机、汽车维修、电子技术、维修电工、焊接、车工、钳工等专业实训室及琴室、书画室、形体训练室、化妆室等,保证了各主干专业教学及实习实训的需求。目前学校开设有汽车维修、电子技术、焊接、机电技术、学前教育、民航服务等专业班和“三校生”高考班及成人电大开放教育本、专科班,目前学校各类在籍学生20xx人,其中中职一二年级在校生800余名,顶岗实习学生360多名,电大学员850多人。近年来,学校举办职称计算机培训,新教师培训、教师新技能培训、教师新课程培训、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职业技术鉴定培训、电力部门职工计算机操作培训、计算机等级考试培训、会计电算化培训,共培训6000多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成为景泰县重要的技能培训机构。

  景泰兰海技校始建于1993年,是我县最早成立的一所民办职业教育培训学校。20xx年8月,经市教育局批准成立景泰兰海职业技术学校。学校现有教学楼一栋,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计算机100多台。学校开设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外设与维修专业,电子技术专业等。学校始终本着“办特色职校、育创新人才”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的办学方向,着力培训实用技术人才,凭特色发展,以实力办学,现已形成教学、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办学新格局。

  (二)不断创新办学模式,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

  随着我县初升高比例大幅度攀升,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不协调的矛盾愈加凸现。主要表现在招生难,面对困境,景泰职专坚持“面向市场,突出特色,扩大规模,注重质量”的办学思路,不断创新办学模式,拓宽就业渠道,目前与上海龙工集团、长江航运集团南京金陵造船厂、三星重工业(宁波)有限公司、天津三星LED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德国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等国内大中型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开展订单招生、定向安置。

  景泰职专系“甘肃省贫困地区两后生职教集团理事单位”、“甘肃省再就业培训定点机构”、“白银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白银市SIYB定点培训机构”、“白银市第十一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白银市特种行业上岗培训基地”、“白银市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等。近年来,我县充分发挥职专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龙头作用,努力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过培训后95%的农村劳动力实现了稳定就业。

  (三)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一是切实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县委、县政府坚持把职业教育放在与基础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予以重视,建立了“政府统筹、教育主管、部门联办、各负其责”的职业教育机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每年坚持到职专听汇报、现场办公,研究发展措施,科学制定规划,积极争取政策,为职业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县教育局坚持对职专实行目标管理,将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效果、教育质量与校长年度考核挂钩,实行奖惩,强化校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充分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积极为学校创建宽松的外部环境,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四是狠抓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近年来,积极充实教师队伍,现基本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结构相对合理、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

  (四)不断增强办学实力,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积极争取项目,建成2400平方米的实训大楼和465平方米的学术报告厅,并克服了资金困难,装备了电子技术、电工和计算机实训室及多媒体教室。二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学校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我县部分企业的资源,在校外建成机电、汽修、宾馆服务、焊接等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保证了各专业的教学和实习的需求。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学校建有“景泰职业教育网”和“景泰电大在线网”,建成校园局域网,并为每位教师和各处室配备了教学用计算机,形成了拥有卫星电视接收系统,校园信息管理系统、多媒体教学和投影系统,实现了教学和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农科教中心,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农业科技培训为重点,紧紧围绕当地农业结构调整、高效农业开发、新技术、新产业的推广等农民关心的热点问题,以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农科教中心为阵地,采取专家授课、上门指导、播放科教片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广泛的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培训,每年各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兴办各类培训约80余期,培训5000人次以上,农村劳动力培训率近30%,极大地提高了科技助农的效果。

  三、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利因素

  1.部分干部群众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还到不到位,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扶持力度不够,重普高、轻中职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影响了我县职业教育的发展。

  2.我县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缺乏先进一流的实训设施和基地,长期以来职教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3.专业建设不优,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县域内产业企业结合不够紧密,缺乏骨干专业、精品专业和品牌专业,学生就业门路较窄,专业设置不够科学规范,缺乏标准,不能很好的可持续发展。

  4.双型师型教师、专业教师严重缺乏,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和期望存在一定差距。

  5.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综合效益和功能未充分开发。农村实用技术推广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化。

  6.联合办学、自主办学和灵活办学不能有机结合,办学路子不宽,缺乏市场竞争优势。

  四、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加快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我县职业教育工作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今后的工作思路是:

  1.加大宣传力度,狠抓生源组织。积极动员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单位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板报、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大力营造全社会关注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努力调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两后生”参加培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思想上提高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2.按照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要求,加大资金投入,落实县级职业教育发展经费。积极争取国家或省上职教发展项目,建成机电、电子技术、计算机、焊接、汽修等骨干专业的实训基地。

  3.大力招聘职业教育所需人才,引进骨干教师,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专业互补的“双师型”队伍。

  4.发挥政府的就业导向作用,在我县企业用人单位大力推行劳动准入制度,以促进职业教育培训的发展。

  5.继续扩大职专办学规模,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设置骨干专业,打造特色品牌。建成计算机、机电二个省级骨干专业,电子技术、焊接、汽修、宾馆服务、旅游服务等五个市级骨干专业。加大联合办学力度,推行工学结合、校企联合的职教办学模式。不断拓宽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职业学校的合作领域和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丰富合作内容,扩大联合办学规模。不断创新培训模式,突出培训重点,努力做到使初中和高中毕业后不能继续升学的所有学生得到培训,绝大多数实现就业。统筹全县职教资源,将景泰职专建成全县各类培训基地,努力开创技能型人才培养、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成人再就业培训的新局面。

  6.大力推进“一网两工程”。进一步建立健全以县职教中心为核心,以乡镇农科教中心、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普通中小学以及其它培训机构为基础的农村职成教网络,继续加强“三教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推动建立政府扶助、多元办学、农民受益的教育培训机制,推动我县职业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