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介绍云南概况导游词(4篇)

介绍云南概况导游词(4篇)

来源:爱问旅游网

介绍云南概况导游词

  苍山位于洱海之西,又称点苍山,因其山色苍翠、山顶点白而得名。苍山属横断山脉云南端余脉,北起上关,南达大理市,南北长42公里,东西宽20公里。苍山共有十九峰,其中马龙峰最高,海拔4122米。苍山十九峰,两峰夹一溪,一共十八溪;溪水东流、注入洱海,十八溪由北向南,其排列为:霞移、万花、阳溪、芒涌、锦溪、灵泉、白石、双鸳、隐仙、梅溪、桃溪、中溪、绿玉、龙溪、清碧、莫残、草黄、阳南。苍山景色白以雪、云、泉、石而著称。云,变幻多姿,独具特色;雪,苍山顶上终年白雪皑皑,是大理“风花雪月”四大名景之最。泉,清澈无污,甘甜可口,四季奔流,叮咚悦耳;石,更是苍山之魂。这种瑰丽的岩石世界各地都有,但以大理的为最美,开发也较早,人们便把它叫做“大理石”。

  苍山上古树苍天,翠竹满山,云雾缭绕,飞瀑散花。山顶有黑龙潭等高山冰碛湖泊,湖泊周围有冷杉、云杉等珍稀植物和豹、熊、鹿等野生动物。

  洱海古称叶榆泽。它两头窄,中间宽,略弯曲,形如人的耳朵而得名。洱海北起洱源江尾,南止大理市,长40公里,东西宽4-9公里,总面积240多平方公里,蓄水量30亿立方米,平均水深约11。5米,最深为20米。是中国第七大淡水湖。湖内有“三岛”、“四洲”、“五湖”、“九曲”之胜。湖水清澈碧绿,四周风景如画。洱海主要源于洱源县的黑谷山,北有弥苴河,东南有波罗江,西有苍山十八溪流入,水源比较丰富。西洱河是洱海的唯一出海口,流入漾濞江后又进入澜沧江,最后注入南海。

  到了洱海,最应该到附近的白族渔村里去看看,因为高原上的渔村本就不多见,50年代著名的电影《五朵金花》就是反映这里的生活。

介绍云南概况导游词

  大家好,石林位于昆明市东,是世界罕风的风景名胜,是大自然鬼斧神工杰作。在路南广达4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遍布着上百个黑色大森林一般的巨石群。有的独立成景,有的纵横交错,连成一片,占地数十亩,上百亩不等。只见奇石拔地而起,参差峥嵘,千姿百态,巧夺天工,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奇观”。

  石林的主要游览区李子箐石林,面积约12平方公里,游览面积约1200亩。主要由石林湖、大石林、小石林和李子园几个部分组成,游路5000多米,是石林景区内单体最大,也是最集中、最美的一处。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石林四周的彝、汉等各族群众都要从四面八方汇集到石林欢庆佳节。人们在白天举行摔跤、爬杆、斗牛等比赛活动,夜晚则燃起熊熊篝火,耍龙、舞狮、表演民族歌舞。阿细跳月、大三弦舞则是最受欢迎的传统节日。

  外石林主要指位于大小石林之外的周围风景区。这片风景区方圆数十里。在野岭荒山,鲜花绿树丛中,又有许多奇峰怪石点缀其间。这些异石个体庞大,形象生动,加上周围环境生机勃勃,视野也较为开阔,游览又别有一种情趣和感受。

介绍云南概况导游词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红河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

  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 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元阳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 河、元阳、绿春及金平等县,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20xx年(癸巳年)6月22日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哈尼梯田被 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5处世界遗产,使中国超越西班牙成第二大世界遗产国,仅次于意大利。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位于哀牢山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被誉为“哈尼人的天梯”的元阳梯田。每年晚冬是这里农民最忙的季节,因蓄水养田所呈现的光影色彩,也成为了看梯田最美的季节。元阳县以梯田稻作为主,被明代农学家徐光启列为中国农耕史上的七大田制之一。早在1320xx年前的唐朝, 哈尼族就来到了哀牢山南部沟壑纵横、“地无三分平”的山区定居,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利用这里垂直气候明显、雨量充沛、适合稻种的特点,经过53代人的辛 勤劳作,在山间开垦出了梯田并沿用至今。元阳梯田有四绝:一是形式多,每片山坡上都布满了形状各异的梯田,大的可达10多亩,小者仅有簸箕大。 二是地势陡,我们知道,大于25度的耕地一般都要求 退耕还林,但在这里,从15度的缓坡到75度的峭壁上都能看见梯田,可谓巧夺天工。三是级数多,一面坡上竟能开垦3000多级阶梯,极大地提高了耕地质量 和数量。四是海拔高, 山区地形呈“V”形分布,海拔高度2795米,达到水稻种植的最高点。这里的水稻品种上佳、不施农肥,为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云南连 续3年大旱,这里的山里看不到任何水源地,而梯田中的水是从何而来呢?哈尼人民说“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在低纬度河谷常年高温使江河的水大量蒸 发,到了高空受到冷气团的冷却,形成云雾终年缠绕于山间,云雾钻入全县6万多公顷的森林中,形成水滴汇成小溪,形成骨干沟渠4653条,提供了全县所有梯 田和人畜用水。这一结构被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良性农业生态循环系统。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位于哀牢山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被誉为“哈尼人的天梯”的元阳梯田。每年晚冬是这里农民最忙的季节,因蓄水养田所呈现的光影色彩,也成为了看梯田最美的季节。

  元阳县以梯田稻作为主,被明代农学家徐光启列为中国农耕史上的七大田制之一。早在1320xx年前的唐朝, 哈尼族就来到了哀牢山南部沟壑纵横、“地无三分平”的山区定居,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利用这里垂直气候明显、雨量充沛、适合稻种的特点,经过53代人的辛 勤劳作,在山间开垦出了梯田并沿用至今。元阳梯田有四绝:一是形式多,每片山坡上都布满了形状各异的梯田,大的可达10多亩,小者仅有簸箕大。 二是地势陡,我们知道,大于25度的耕地一般都要求 退耕还林,但在这里,从15度的缓坡到75度的峭壁上都能看见梯田,可谓巧夺天工。三是级数多,一面坡上竟能开垦3000多级阶梯,极大地提高了耕地质量 和数量。四是海拔高, 山区地形呈“V”形分布,海拔高度2795米,达到水稻种植的最高点。这里的水稻品种上佳、不施农肥,为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云南连 续3年大旱,这里的山里看不到任何水源地,而梯田中的水是从何而来呢?哈尼人民说“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在低纬度河谷常年高温使江河的水大量蒸 发,到了高空受到冷气团的冷却,形成云雾终年缠绕于山间,云雾钻入全县6万多公顷的森林中,形成水滴汇成小溪,形成骨干沟渠4653条,提供了全县所有梯 田和人畜用水。这一结构被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良性农业生态循环系统。

  在这直上云天的梯田里,哈尼族广种稻谷及各类杂粮瓜果。哈尼长街宴吃的东西全部都是来自梯田中的产品。每年10月10日左右的昂玛突节是哈尼族人民祭护寨 神、拜龙求雨的节日,妇女们准备近40种风味的菜肴,各家男主人将鱼雀、竹笋、木耳、蘑菇等梯田中的特产和高粱焖锅酒端到指定的街心,一家摆一至二桌,家 家户户桌连桌沿街摆,百来张桌子排在一起,恰似一条长龙,每年慕名而来看梯田美,吃哈尼菜的人络绎不绝。不论谁,只要您愿意都可以融入这浩浩龙宴之中,体 验哈尼风情。哈尼族祖先把伟大力量和崇高人格镌刻于大山,哈尼子孙让幸福的长街宴、和睦亲善的民族品格飘香四方。元阳梯田和哈尼长街宴是哈尼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缩影,是当地民族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家园。听小伙们沿街吹起了牛角号,姑娘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长街宴开始了,咱们看看去!

介绍云南概况导游词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就是一个属于智者的世界—抚仙湖。

  涓涓细流,滋润着一处水如浑玉的湖—抚仙湖,有人说,抚仙湖的每一滴露珠都渗透着画意,每一缕清风都萦绕着诗情,每一纹清波都涌动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各位朋友,请看,我们眼前这碧绿澄清的湖泊就是闻名滇中的抚仙湖。抚仙湖由于大部分水域都在澄江县境内,所以也称它为澄江海。如果我们从地图上看,抚仙湖就像个倒放的葫芦。面积212平方公里,是我省第三大湖,“那有谁知道我省第一和第二湖呢?”对了,这位朋友回答的相当准确,我省的第一和第二大湖,分别是滇池和洱海。尽管抚仙湖为第三大湖,但是却是我省第一深水湖,最深处有157.8米,平均水深87米。湖水容量达189亿立方米,相当于12个滇池的水量,6个洱海的水量,蓄水量居我省第一。

  抚仙湖南窄北宽,南北长31.5公里,东西最宽处11.5公里。最窄处仅有3.2公里,湖岸线总长90.6公里,属于半封闭高原湖泊。抚仙湖湖水清澈透明,透明度平均为8米,最大可达12.5米,是我国内陆淡水湖中水质最好的湖泊之一。

  此湖为什么叫抚仙湖呢?相传玉皇大帝派了石、肖二仙来到人间巡查。他们来到滇中,看见一池碧水,两位仙人被湖光山色所迷倒。忘记了返回天上,变成了两块并肩搭手的巨石,永远的战立在湖边。故名抚仙湖。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抚仙湖南面山间的海门河。这条河仅长一公里,但是却吸引了无数的游人,这是为什么呢?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海门河隔山连着江川的星云湖,河岸石壁上刻有“鱼界石”三字,传说这三个字是清朝乾隆皇帝亲笔。在石壁旁边的那块石碑上,刻有“星云日向抚仙湖,独禁鱼虾不共游,岂是长江限天堑,居然尺水割鸿沟。”的诗句。栖息在星云湖的大头鱼和栖息在抚仙湖的抗浪鱼,每游到此地,就马上调头往回游去,以石为界,互不干扰,不相往来,为天下一奇。正是这奇观,吸引了古往今来的无数游人。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介绍下抚仙湖特有的抗浪鱼。

  抗浪鱼和其他的鱼类比较起来,有许多独特之处,归纳起来有五奇。

  一奇是它奇特的鱼种。抗浪鱼个头不大,只有五六寸长,和其他鱼类比较起来,它更像苗条淑女。据调查了解,全世界所有的海洋湖泊里,除了抚仙湖外,没有任何地方再有抗浪鱼了。

  二奇是它的生活习性,每年立春至立秋这段时间,抗浪鱼便从深水中游向岸边浅滩产卵。此时湖滩银光闪闪,极为壮观。最为奇特的是抗浪鱼游向湖岸还有一个规律,即在鱼讯期,每10天中只有3天游到湖边,另外7天游回深水里,当地居民把这种景象成为“来3去7”。

  三奇,是这儿奇特的捕鱼方式:即不下湖,不用船,不用鱼钩,不用渔网,在岸边捕捞。如抚仙湖东岸的渔民用“香把”捕鱼,抚仙湖西岸的渔民用鱼笼捕鱼。

  四奇,是这儿奇特的吃法,由于抗浪鱼生活在洁净的水中,肚里很干净,所以吃鱼不用清理内脏。于是便产生了许多奇特的吃法。这儿有很多的吃法,至于是什么吃法好吃点呢,还得请各位自己亲自品尝了。

  五奇的是卖鱼的方式,到了抚仙湖,您会发现澄江卖抗浪鱼的方法很独特—数双卖。这是为什么呢?这种独特的卖鱼方式与抗浪鱼的生活习性有关,生长在抚仙湖的抗浪鱼也许是因为环境的清洁,使它们的感情也像抚仙湖水样纯洁真挚,无论在深水中游玩,还是在浅滩上嬉戏产卵,都是成双成对,形影不离,像一对对的水底鸳鸯。尽管它们很小,人们也很尊重和珍惜它们这种难分难舍的真挚感情,即使是捕获后晒成鱼干,煮成咸鱼,卖时也是成双成对的卖,不忍心将它们分离。

  听了以上介绍,想必大家已经大饱耳福了,所以,来到澄江抚仙湖一定要品尝上等抗浪鱼一饱口福呢~

  吃过了鲜美的抗浪鱼,大家一定还想看些更多的有关这个纯净之湖的更多秘密吧?大家随我来。

  请看,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小岛,就是孤山。各位可别小看它哦,此山虽小却内容丰富呢~

  孤山,原名瀛海山。明代以前瀛海山旁边有一座更小的小岛,被称为小瀛海山。两岛之间有一座铁桥相连,可惜的是,明末的一场地震,小瀛海山和铁桥一同沉没。唯独留下了瀛海山,孤山之名由此而来。

  孤山名胜成于宋,盛于明,曾建有八殿五阁三亭一堂一庵一塔。八殿即: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三清殿,活佛殿,子孙殿,雷祖殿,白衣殿等;五阁即:玉皇阁,斗母阁,雄文阁、吕祖阁、凌霄阁等;三亭即:襟海亭,宛在亭,探璃亭等;还有十咏堂,水月庵,铜塔。孤山昔日有“巍然形盛冠南洲”之称,成为滇中名胜之最。

  1988年11月,江川县将孤山辟为旅游风景区,进行了绿化,相继修建了亭台楼阁。在码头建孤山门,往南建七曲桥,建南长廊。在烂柯坪建烂柯亭,鱼乐园建观鱼台;在险峰石建险峰亭,重建天生桥;在舍身崖建舍身亭。在龟极峰建瀛海楼,振衣岗建史碑亭。孤山顶中部建金山清苑,北部建环玉山庄,北麓建浩然榭,西北部建情人廊。

  岛上曲径通幽,林木繁盛,空气新鲜,楼阁巍峨,形成了集游乐、食宿、沐浴为一体的风景区,再现了“巍然形盛冠南洲”的风采。

  各位朋友,游完孤山,此次我们在抚仙湖的游览活动即将结束,如果各位还有兴趣深入了解这里,欢迎再次来到这里感受纯洁之湖的美丽~谢谢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