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与人际关系 (总分45,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 安德森认为影响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人格品质是( )。 A. 内向 B. 外向 C. 包容 D. 真诚
2. 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要经过哪四个阶段?( )
A. 定向阶段→情感交流阶段→情感探索阶段→稳定交往阶段 B. 定向阶段→情感探索阶段→情感交流阶段→稳定交往阶段 C. 情感交流阶段→情感探索阶段→稳定交往阶段→定向阶段 D. 定向阶段→情感交流阶段→稳定交往阶段→情感探索阶段 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原则的是( )。 A. 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B. 平等性原则 C. 强化原则 D. 相互性原则 4. 朋友之间交往的距离被称为( )。 A. 个人距离 B. 公众距离 C. 亲密距离 D. 社交距离
5.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 )关系。 A. 行为 B. 心理 C. 物质 D. 交换
6. 学生在排定座位后,同座的和邻座的同学就有了更多的接触机会,因而多半能够互相吸引,成为好朋友。这符合人际吸引的条件中的( )。 A. 相似性 B. 互补性 C. 接近性 D. 个人品质
7. 主动情感式人际关系的取向是( )。 A. 喜欢控制他人,能运用权力 B. 期待他人引导,愿意追随他人
C. 对他人显得冷淡,负性情绪较重,但期待他人对自己亲密 D. 表现对他人的喜爱、友善、同情、亲密
8. 在一个北美人和一个***人面对面的友好交往中,***人步步紧逼,而北美人却连连后退,这种现象说明( )。
A. 比起北美人,***人待人更热情 B. 和***人比起来,北美人更喜欢独处
C. 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 D. 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受到性别差异的影响
9. 社会心理学家多伊奇提出一种解释产生竞争和合作的理论,叫( )。
A. FIRO理论 B. 认知失调论 C. 社会交换论 D. 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 10. 人际关系的特点,不包括( )。 A. 个体性 B. 直接性 C. 角色性 D. 情感性
11. 提出人际需要三维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 马斯洛 B. 弗洛伊德 C. 舒茨 D. 奥尔波特
12. 拥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又称之为( )。 A. 信息源 B. 通道 C. 关系网 D. 反馈者
13. 某家的父亲很有生活情趣,经常会将一些自己的感受写在及时贴上,分散于家中各处,与妻子儿女分享,这属于( )。 A. 单向沟通 B. 口头沟通 C. 下行沟通 D. Y型沟通
14. 支配型的男性和服从型的女性能相处得很好,爱唠叨的女子也许会嫁给一个少言寡语的男子而生活显得安宁,这体现了下列哪种因素对喜欢的影响?( ) A. 报酬 B. 相似 C. 熟悉 D. 互补
15. 除目光接触外,( )是另一种可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体语形式。 A. 面部表情 B. 姿势 C. 身体运动 D. 人际距离
16. 在人际关系中,双方交往频率与彼此喜欢之间成呈( )。 A. 正比关系 B. 反比关系 C. 相互促进关系 D. 倒U型(曲线)关系
17. 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指的是( )。 A. 包容需要 B. 合群需要 C. 支配需要 D. 情感需要 18. 人际互动在结构上强调( )。 A. 自我互动 B. 角色互动 C. 社会互动 D. 行为互动
19. 人在触摸和( )时情感体验最为深刻。 A. 身体接触 B. 身体运动 C. 目光接触 D. 面部表情
20. 人际吸引是个体之间在情感方面相互亲近的状态,是人际关系国的一种肯定形式,包括①喜欢、②亲和、③爱情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按照吸引强度由高到低依次为( )。 A. ①②⑧ B. ②①⑧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21. 社交距离指( )。 A. 12~25英尺 B. 4~12英尺 C. 1.5~4英尺 D. 0~18英寸 22. 讲话风格是属于( )。 A. 言语沟通 B. 非言语沟通
C. 身体语言 D. 表情
23. “酒逢知己干杯少”,反映了人际吸引中的( )条件。 A. 互补性 B. 接近性 C. 熟悉性 D. 相似性
24. 个体有控制别人或被别人控制的需要,个体有在权力关系上与他人建立或维持满意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种需要是( )。 A. 包容需要 B. 合群需要 C. 支配需要 D. 情感需要
25. ( )是指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 A. 合作 B. 竞争 C. 让步 D. 妥协
26. 彼此没有任何关系的人,也可能达到完全的自我暴露,这是自我暴露的一个( )。 A. 过度暴露现象 B. 例子 C. 特例 D. 通常情况
二、多项选择题
1. 沟通是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 )。 A. 言语沟通 B. 人际沟通 C. 大众沟通 D. 非言语沟通
2. 舒兹的基本人际关系取向理论中,人际需要指的是( )。 A. 包容需要 B. 安全需要 C. 自尊需要 D. 支配需要
3. 喜欢作为一种常见的人际吸引形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 )。 A. 相似性 B. 个人能力 C. 互补性 D. 邻近性
4. ( )是竞争的基本条件。 A. 对同一目标的争夺
B. 可能出现零和冲突或双赢结局 C. 应按社会规范进行 D. 互相交流与感情分享
5. 人际互动主要的形式有( )。 A. 感情相容 B. 利益冲突 C. 合作 D. 竞争
6. 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的三维指的是( )。 A. 包容需要
B. 支配需要 C. 成就需要 D. 情感需要
7. 群体整合性原则是指,在群体分解时,经过( )几个阶段。 A. 感情不和 B. 失控 C. 难于包容 D. 心理冲突
8.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下列属于人际沟通的是( )。 A. 眉目传情
B.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C. 鸿雁传书 D. 道路以目
9. 属于正式沟通网络的是( )。 A. Y式
B. 全通道式 C. 流言式 D. 轮式
10. 2003年在部分地区“非典”流行期间,家庭中人际关系比以往和谐,这是因为( )。 A. 悲惨情境刺激了人们的亲和行动 B. 群体面临较大的压力 C. 人们的恐惧较高
D. 政府号召全力战胜“非典”
11. 网络成瘾的种类大体上可以分为( )等。 A. 网络交友成瘾 B. 网络游戏成瘾 C. 聊天成瘾
D. 网络色情成瘾
12. 沟通的结构包括( )等因素。 A. 信息 B. 通道 C. 反馈 D. 背景
13. 沟通的功能包括( )。 A. 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 B. 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
C. 协调群体内行为,促进目标实现 D. 信息交流与感情分享
14. 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是人际沟通的两种方式,根据莱维特(K.Levitt)对二者的比较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单项沟通的速度比双向沟通快 B. 双向沟通比单项沟通准确
C. 单项沟通比起双向沟通更能增强接受者的自信心
D. 双向沟通中,由于接收者可以向信息源提出不同意见而使信息源常感到有心理压力
15. 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有( )。 A. 趋利性原则 B. 相互性原则 C. 交换性原则
D. 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16. 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浅到深的水平包括( )。 A. 情趣爱好 B. 态度 C. 自我概念 D. 隐私
17. 以下( )互补关系会增加吸引和喜欢。 A. 感情的互补 B. 需要的互补 C. 社会角色的互补 D. 人格特征的互补
18. 目标手段相互依赖是指( )。
A. 个体行为的目标或手段与他人行为目标与手段间如存在相互依赖关系,他们之间就会产生相互作用
B. 当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积极的、肯定性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采取某种手段实现目标时,个体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合作关系
C. 当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积极的、肯定性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采取某种手段实现目标时,个体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竞争关系
D. 当不同个体的目标手段存在消极或否定性的依赖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不能达到目标或实现手段时,自己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竞争关系
19. “远亲不如近邻”说的是人们更倾向于喜欢与自己邻近的人,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由于( )。
A. 人们彼此之间的某些相似特征是导致喜欢与吸引的重要因素 B. 由于人们的积极性偏见,倾向于对邻近的人产生喜欢
C. 由于邻近的人们因频繁接触而熟悉,而熟悉是喜欢的重要条件,所以倾向于互相喜欢 D. 当两个人的特征可以互相满足对方的需要时,两个人就趋向喜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