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第一次月测
语文试卷
【试卷说明】本试卷共有五大题,另设附加题;全卷总分120分(内含卷面分2分);附加题10分,可做可
不做,计入总分,但试卷最后得分不超过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10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1)憔( ) 悴 (2)匿 ( )笑 ..(3)gān ( )尬 (4)hàn( )萏 2、下面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画出来并改正。(2分)
(1)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概万分。( )
(2)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庇?( )
(3)奇怪的是,王老师说这番话时,竟第一次严肃得面无一丝笑容,一时间满教室鸭雀无声。( )
(4)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患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 3、任选一个词语(“喜出望外”、“不求甚解”)解释并造句。(2分)
4、下面句子有语病,请把修改后的句子抄下来。(2分) 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使我们的校园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5、下面一段话的顺序已经打乱,请把理顺后的序号写下来。(2分) ①但是他们变本加厉地嘲笑他,挑逗他。
②克罗西不是别人,正是那个长着红头发、一只胳膊因残废而垂在胸前、妈妈以买菜为生的孩子。 ③他一个人孤苦伶仃地坐在课桌的尽头,脸色苍白,极力忍受着他们的污言秽语。
④他们用尺子戳他,朝他脸上扔栗子壳儿,模仿他的残臂挂在脖颈上,把他比作畸形人、残废人和妖魔鬼怪。
⑤他气得面红耳赤,浑身直打哆嗦。
二、积累与综合性学习(17分)
第 1 页 共 7 页
6、默写或按要求填空。((1)—(3)小题必答,(4)—(6)选答两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3)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4)绿树村边合, 。(孟浩然《过故人庄》) (5)《<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6)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7、综合性学习(7分)
(1)你参加过《漫游语文世界》的综合性学习吗?下面是小明字参加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现在请你帮助他解决好这些问题。
(2)小明在搜集广告中,见到了这样一则奶粉广告:“没有加进什么,不过提出水分。”但他却不能说出这则广告好在哪里,拿来问你,你认为这则广告好在哪里?(4分)
我的解答: (2)小明的舅舅准备在学校附近开一个书店,便请小明帮他起一个好的店名,而小明一时半刻还未想好,你帮他起一个既好听又寓意深刻的店名,并说说它的寓意。(3分)
我的取名:
三、课内文言文阅读(12分)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期 ②乃 ③否 ④委 ....9、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2分)
第 2 页 共 7 页
10、“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3分)
11、通过学习本文,你认为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3分) 12、学习本文,你明了怎样的道理?(2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29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7题。(17分)
抬起头来做人 梁文福
①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
②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
③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
④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把筹款卡交给老师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 ⑤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
⑥那一天,小男孩说,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⑦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
⑧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 ...⑨妈妈说的那——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第 3 页 共 7 页
13、结合第⑤段说说小男孩在班上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学生?(2分)
14、5肯定比500小,在第⑦段里,小男孩的妈妈为什么说“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呢?(3分)
15、阅读第⑧段,简要回答问题。
(1)说说画线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的深刻含义。(3分)
(2)简要说说加点的两处“抬起头来”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3分) 16、文章说,小男孩学习到了“捐”的意义,这“捐”的意义是什么?
17、文题“抬起头来做人”有何深刻含义?试结合文章内容阐述这一文题中所蕴含的哲理。 1.成绩较好。
2.从“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来看,这个家庭并不富裕;而对拥有百万家产的家庭来说,即使捐出500块钱,对他们的生活也丝毫没有影响。所以男孩的母亲这样说。
3.在经历了这次教育和考验之后,小男孩一直充满自信地做人,以自己的奋斗和成绩骄傲地面对那些拥有金钱的人们。
4.这“捐”的意义首先是量力而为,捐出自己的一份真心;其次,你的品学,你的成绩,是你对社会最好的捐献。
5.一个人即使身处贫困的境地,亦不要自卑,要相信自己的价值,相信通过自己的奋斗,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昂首生活于这个世界上。 (意对即可)
(二)阅读下面名著的片段,完成18—21题。(12分) (甲) (乙) 小小的花, 成功的花,
第 4 页 共 7 页
也想抬起头来,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然而深厚的恩慈,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反使她终于沉默。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母亲啊!你是那春光吗?
18、本诗歌选自《繁星》《春水》,它们的作者是谁?是在哪位诗人的影响下写成的?(2分) 19、试分析甲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3分)
20、《繁星》《春水》用作者的话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总的来说,它们大致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3分)
21、乙诗是一首哲理小诗,请从修辞的角度试分析它的表达效果。(4分)
18、冰心 印度诗人 泰戈尔 《飞鸟集》 19、母亲比作春光,体现了母爱的伟大。
20、爱的哲学 对母爱的深情赞颂 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 对人生的哲理和思考(4分)
21、不要只看到并惊羡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而要了解这成功的后面所蕴含着的艰苦努力。要学习花的奋斗和牺牲,从它的成功中吸取成长的经验。
五、作文(50分)
22、根据题目要求作文。 题目:为自己竖起大拇指
提示:“竖起大拇指”常用来表示鼓励、夸奖、赞美、自豪,也可用来表示有决心,有信心,有志气。
要求:(1)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说真话,抒真情。(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3)字数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附加题(10分)
(一)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语段,完成1—3小题。(6分)
第 5 页 共 7 页
孙叔敖杀两头蛇
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②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见,杀.而埋之矣。”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报以福,汝不死也。”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
【注释】①孙叔敖:春秋时期人,楚国名臣,为楚令尹。②闻:听说。③向:从前。④:阴德:不为人所知的好事。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恐去母而死也: (2)汝不死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2分)
3、从这则故事看,孙叔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2分)
1、离开 你
2、他还没开始治国,但是国人就已经相信他是一个仁义的人了。 3、赞颂了孙叔敖能为别人着想,为民除害的高尚品质。 (二)赏析下面古诗,完成4—5小题。(4分)
钱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这首诗的颔联、颈联通过 四种景物写出了钱塘湖的春色。(2分)
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2分)
第 6 页 共 7 页
4、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5、纷乱的花朵渐渐的将要迷我的眼睛,浅浅的青草刚刚可以埋没马蹄。 形容春天的烂漫景色。生动地描写了诗人身临大自然中被春天的胜景感染的神态、陶醉的心理。
第 7 页 共 7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