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含答案)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 A.蔗糖
B.花生油
C.面粉
D.冰块
2、向原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制成“环保煤”,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 + mSO2 + O2 = mCaSO4,则m的值是( ) A.1
B.2
C.3
D.4
3、下图所示的装置有很多用途,下列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由a口进气 B.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 C.排水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 D.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由a口进气
4、在“一带一路”伟大战略实施中,代表中国智造的高铁走在了前列.高铁动车与电路连接的石墨电刷没有用到石墨的性质是( ) A.稳定性
B.滑腻感
C.还原性
D.导电性
5、下列各组物质不能验证M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 A.稀盐酸
C.Mg FeSO4溶液 Cu
B.MgSO4溶液Fe Cu
D.MgSO4溶液 Fe Cu(NO3)2溶液
6、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1 / 9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不能发生
7、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Ca(OH)2+2HCl=CaCl2+2H2O C.Na2CO3+2HCl=2NaCl+H2O+CO2↑ 8、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碘酒
B.矿泉水
C.白醋
D.蒸馏水
B.Fe2O3+6HCl=2FeCl3+3H2O D.Ca(OH)2+CO2=CaCO3↓+H2O
9、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原子序数是28 C.原子中的质子数是28
B.属于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 g
10、利用盐酸和硝酸银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顺序,下列实验可以不需要进行的是( ) A.铁+稀盐酸
B.铜+稀盐酸
C.银+稀盐酸
D.铜+硝酸银溶液
11、关于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元素 C.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
B.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 D.焊锡的熔点比纯锡的熔点低
12、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B.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C.单质含有一种元素,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硅
B.氧
C.铁
D.铝
14、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 ) A.分子的质量变大
B.分子的体积变小
2 / 9
C.分子的数目减少
D.分子的间隙变小
15、考古学家通过测定碳14的含量等方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6
B.8
C.14
D.20
16、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 错误的是( )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
B.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 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D.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分子不断运动, 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17、不使用其它试剂,利用物质间两两混合反应将物质区别开(提供的物质可重复使用),也是物质鉴别的常用方法。下面四组物质利用上述方法可鉴别开的是( )
A.H2SO4、Na2SO4、BaCl2、FeCl3 C.Na2CO3、HNO3、NaNO3、BaCl2
B.BaCl2、HCl、NaNO3、AgNO3 D.H2SO4、NaOH、MgCl2、Ba(NO3)2
18、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O2
B.CO2
C.N2
D.Ne
19、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推测出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 A.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 B.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2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出现大量白烟
B.将一氧化碳通入装有灼热氧化铜的玻璃管,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向蒸馏水中加入适量肥皂水搅拌,产生大量泡沫
3 / 9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近年比较流行的“自热火锅”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自热火锅”主要由料包和发热包(主要成分为生石灰、焙烧硅藻土、活性炭、铁粉、铝粉、碳酸钠等)组成,食用方法如图所示。请回答:
(1)发热包发热的原理是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生石灰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焙烧硅藻土、活性炭都有__________的结构,能起到吸附作用。 (3)“自热火锅”的内、外盒由聚丙烯塑料材质制成,随意丢弃会带来__________问题,聚丙烯塑料属于________(填字母)。 A金属材料 B有机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2、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序号和名称按要求填空。
(1)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 (2)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______________。 (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________。 (4)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 (5)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加热的是______________。 (6)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时需用______________。 3、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
(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4 / 9
A.铂金饰品 B.铁锅 C.铝导线
(2)为了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___________(填 序号) ①将铝、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②将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 ③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④将铜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硝酸银溶液中
(3)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①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②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4)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4900t含Fe2O376%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Fe98%的生铁的质量是___t。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测定了实验装置图中图1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三条曲线变化如图2所示。
(1)X曲线表示的是 _____ (填“温度”或“氧气的浓度”)。
(2)结合X、Y两条曲线,解释图2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 _______ 。 (3)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 实验前 实验后 5 / 9
测量项目 烧杯中水的体积 体积/mL 80.0 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 46.4 瓶中剩余气体的体积 126.0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_____ (列出计算式即可)。
(4)若测得的实验结果明显偏小,可能的原因是① ______ ;② ________ 。 2、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探究过程如下:
①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向装置Ⅰ中的锥形瓶加入2.0g的铜锌合金样品粉末,由注射器缓缓注入稀硫酸,待到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时,准确读取注射器内读数,减少10.5mL稀硫酸,同时立即夹紧弹簧夹,移出装置Ⅲ中的导管,准确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为214.0mL.(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③装置Ⅰ中剩余固体物质经过适当处理后,准确称量其质量1.4g。
④该小组的三位同学利用实验过程测得不同数据,计算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甲同学利用装置Ⅰ中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进行计算; 乙同学利用装置Ⅰ中加入稀硫酸的量进行计算;
丙同学利用装置Ⅲ中量取水的体积进行计算,并查得: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9g/L。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实验过程中须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目的是_____。
6 / 9
(2)步骤③中称量剩余固体之前的正确操作是_____、洗涤、干燥。 (3)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上述三位同学中_____(填“甲”、“乙”或“丙”)同学无法进行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4)化学小组同学发现:按照丙同学的方案进行计算,致使实验结果出现较大偏差。以下因素可能造成偏差的有_____(填标号)。 A 移出装置Ⅲ时,导管内留存了一部分水 B 实验测量前,没有排除装置Ⅰ中的空气 C 数据处理时,未排除加入稀硫酸所占的体积。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样品,为了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取45g石灰石样品,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45g这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_____g
(2)本实验是否可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完成实验,并说明理由_____。 (3)列式计算45g石灰石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2、某同学取铜、锌、银三种金属的合金,质量为10g,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为0.2g (1)求合金中锌的质量?
(2)如果取的合金是镁、铁、铜20克,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气体0.6克。过滤反应后的液体,得到滤渣10.4克。求此合金中镁、铁的质量?
7 / 9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A 2、B 3、A 4、C 5、B 6、A 7、A 8、D 9、D 10、C 11、A 12、C 13、B 14、D 15、A 16、B 17、C 18、C 19、C 20、D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CaO 疏松多孔 白色污染 B
2、②试管夹 ⑤药匙 ①胶头滴管 ⑥酒精灯 3、C ①④ MgCl2 Cu、Fe 2660
8 / 9
④试管⑩集气瓶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温度 红磷燃烧放热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同时消耗氧气,使气压减小;
BC段燃烧放热造成的压强增大强于氧气减少造成的压强减小
80mL-46.4mL80mL-46.4mL+126mL×100% 红磷的量不足 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2、Zn+H2SO4=ZnSO4+H2 使样品中的锌完全反应 过滤 乙 AC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40g;(2)不能,因为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硫酸钙覆盖在碳酸钙的表面阻碍碳酸钙与稀硫酸的接触导致不能继续反应,使反应慢慢停止;(3)30%
2、6.5g;镁的质量为5.4g ;铁的质量为4.2g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