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育才中学 王丽英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我的第一本书》是新编入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品美文。在本课应完成任务是通过对第一本书的追述,体会当时生活的苦难,培养学生珍爱生活、热爱生活。
2、教学目标:
(1)理解目标:理解“第一本书”的含义。
(2)情感目标:通过本文对第一本书的理解,让学生学会珍爱生活,热爱生活。
(3)能力目标:主要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语言概括表达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主要通过文中的故事情节,理解“第一本书”的含义及双关手法。
难点: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法、学法分析:
通过整体感知,老师朗读(或听录音)使学生进入情境,在教师的启发、诱导、师生互动中逐步理解全文的主旨。欣赏有关特定环境的语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 1 页 共 3 页
一、导入新课: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第一本书,但你对你的第一本书有怎样的印象?(让学生个别作答,引入正文)……的确,有的同学对第一本书的印象已经模糊,但我相信你的第一本书无论是哪一本,最终也是完整地保存着一页的,但在牛汉来讲却是一截两半的第一本书,你们会想原因如何?那就让我们共同走近这“两截”的第一本书。
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二、确立目标:
(出示投影)让学生读,教师强调重点。 “第一本书”的含义 三、课文分析:
1、整体感知课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学生作答后归纳:
作者以“我的第一本书”为线索,展开了丰富的联想,记叙了与第一本书相关的事情:父子之间的亲情、同学之间的友情、人与狗之间的情趣,这都加深了主题,增强了文章的感情色彩。
2、从文中找出体现亲情、友情等感情色彩的句子。
3、结合背景与现今对比理解“第一本书”的非同寻常的意义(讨论作结,提高分析概括力)。
4、理解有关语句含义(进一步把握主题脉络)。 ①、作者介绍“我的第一本书”的惨状有什么作用? 讨论后明确:给我们留下非同一般的深刻印象。
第 2 页 共 3 页
②、作者为何说:“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嵩敬的心灵去赞美”?
分析后明确:因为这第一本书带给作者对苦难的深刻体会和独特感受。
③、文中结尾处:“人不能忘本”中的本指的是什么? 讨论作答:巧妙运用双关语,既指课本(即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东西。
四、拓展与延伸:结合本文,重新整理、回忆第一本书及其感受(或第一句有意义的话及感受),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
请注意:运用语言要连贯,词语恰当。
附:板书设计:
我的第一本书
牛汉
第 3 页 共 3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