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析《人物外貌描写》作文教学设计及反思

浅析《人物外貌描写》作文教学设计及反思

来源:爱问旅游网
N 2015年第34期(总壳第论27坛4期 ) 浅析《人物外貌描写》作文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花宁 (广西有色地质中学,广西 南宁摘530031) 要作文训练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写作是一个大概念,在写作教学中,只有一点一滴地引导学生积累写作方法, 体验写作的情趣,才能使学生的写作水平逐渐提高。本文就外貌描写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人物外貌;教学设计;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就外貌描写来说,有许多学生不知怎样去描写一个人,把描 写对象从头到脚的进行描写,面面俱到,没有主次,有形无神;或 者是采用贴标签似的,采用套语,千篇一律,给人留下的不是个 性鲜明的形象,让人看着笔下的人物不是俊男就是俏女。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觉到在作文教学当 中,方法的指导非常重要,盲目的写作往往会缺乏必要的表现力 与感染力。对此,我结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学习内容,设计 了一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的课程,为了使学 生把人物外貌写好,我上一节作文课《外貌描写的方法》,试图通 过让学生掌握外貌描写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写作思路的开 放性引导,不急于一步到位,最起码希望能使学生在这节课的学 习中有所收获,使学生学会如下几点: 1.掌握描写人物外貌的要求及方法,能抓住人物特征进行 比较准确、具体的描述人物的外貌。 2.学会观察人物外貌的方法,遵循一定顺序细致观察长相、 衣着等,在整体观察的基础上捕捉人物最突出的特征。 3.学会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根据表现人物的性格的需要, 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描写,能够以形传神。 4.懂得用外貌描写来反映人物的内心感情。 这堂课要在短短的一节课同时落实好这几个知识点的,时 间必须安排得恰到其位。所以这节课我一共设计了七个教学环 节。 第一个环节的导入主要是复习关于人物的描写一般有哪几 种,如: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我 选择其中的外貌描写来进行教学。 第二个环节是朗读2个文段,让学生找出人物外貌描写的 句子,对比一下哪个文段写得好?(第二个段),为什么?(观察细 致)。再出示一个文段,思考作者是怎样观察、怎样描写人物的外 貌的?(长相、衣着、身材、表情等)。你有什么启发?让学生初步 感知描写人物外貌必须依照一定的顺序:从整体到局部,局部描 写时从上到下。 第三个环节是让学生欣赏课文《少年闰土》和《一面》中对闰 土和鲁迅描写的精彩片段,并根据片段描写让学生明白描写人 物外貌时由远及近,由粗到细地进行观察。 第四个环节是从抓住人物特点过渡到怎样通过典型事例写 具体。读一个文段,让学生猜一猜写的是班上的谁?为什么猜不 出?(没有写出人物主要特征,千人一面)。再读一个《西游记》中 的描写猪八戒文段,学生们一下就猜出来了,从而引出描写人物 外貌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就是自己独有的不同于别人的特 点。使认识他(她)的人看到你写的内容能猜出他(她)是谁,不认 识他(她)的人也能想象出他(她)的样子。 第五个环节是让学生欣赏文字片段中对三个人物描写的精 246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34—0246—01 彩片段,并根据片段描写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读三个文段猜猜 她们的性格(①怕羞但天真、活泼。②文静。③聪明、纯真),提问 学生凭什么猜出她们的性格?(她们的外貌)。三个小女孩都有她 们的性格特点,性格决定她们在外貌上与别人有不同,性格影响 外貌。反过来说,根据一个人的外貌能猜出一个人的性格。因此, 外貌描写要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第六个环节是引导学生感知,人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在不 同时期,不同情况下,年龄、职业、心境、感情都在起着一定的变 化,这种变化必然反映到人物的外表上。读三个文段材料,让学 生揣摩文字,谈谈感受。(分别体会到了幸福快乐;着急发愁;伤 心悲痛三种心情),三个例段有什么共同点?(抓住皱纹来刻画, 皱纹是老年人的特征)。作者注意到这个年龄段人物的特征,并 运用了比喻修辞使三段描写都非常精彩,反映了人物的内心感 情。由此说明,描写人物外貌,一定要注意反映人物的内心感情, 透过人物的外貌感知人物的内心活动。 第七个环节是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方法,布置作业,写一写身 边人,希望同学们能借用这堂课作为引子,收集其他方面的有关 材料 进一步掌握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也是对这堂课内容的进 一步巩固。 下课时,我的心情是不错的。因为我自我感觉自己所有的教 学内容都按时完成了,教学目标的重难点也基本得以实现。在本 课教学中,学生一开始就明确了教学目的,参与度高,课堂气氛 比以往活跃,回答问题也比较踊跃,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 我也冷静地回顾了一下这堂课,发现自己教学中还是有不少问 题的。一开始为了赶时间,没有直观的文段展示,做得不够充分, 都是靠读来完成,对于文段的分析效果大大减弱了,没能让学生 相互讨论评析。没有顾及到不同能力的学生,由于激趣不到位, 学生得到的启发没有得到多向性,形式单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节公开课,让我收获不少的经验 和教训,它将促使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得更好,使我在工作中不 断走向成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