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O卷第34期 2 0 1 4年1 2月 SHANXI ARCHITECTURE 山 西 建 筑 Vo1.40 No.34 Dec. 2014 ・197・ 文章编号:1009-6825(2014)34・0197・02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探索研究与实践 冯倩 030001) (太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摘要:以某绿色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为例,结合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该项目的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措施进 行了分析说明,并研究了该项目的室内环境质量控制方法及运营管理策略,为绿色建筑的设计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环境,资源 中图分类号:TU201.5 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步伐越来 越大,建筑业也蓬勃发展。在建筑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还附带着 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浪费、环境污染,这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是相背离的。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必须引入绿色建筑的理念, 探索研究绿色建筑的管理模式,从而达到“节能、节地、节水、节 材、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的要求。 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给出了这样 的解释: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一个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 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总之,可以将绿色建筑的基 本内涵归纳为: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简称为“四节 一环保”。 1 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市绿色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 2)项目地址:本项目地块周边均有城市道路环绕,交通便利。 3)项目概况:本项目建设用地100 000 in ,小区地上布置 13栋18层高层住宅楼,1栋16层高层住宅楼,2栋l7层高层住 宅楼,地块西侧和南侧布置两层沿街商业等配套公建,地下建筑 规划为地下停车库、设备用房,消防设施及配套人防工程。 4)本项目绿色建筑建设目标是达到★标准。 2技术措施 2.1 节地与室外环境 1)按照××市××新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本项目周边范围为 住宅区和市武装部、、第四中学及××集团,缺少配套商业 服务设施,因此本小区在经十路和南侧规划路沿街一侧设置两层 商业服务设施,建成后可以综合服务周边18.84 ba、六个地块的居 民,与周边地区的已有的公共设施协调互补。 2)根据GB 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居住、文化教育、商业 办公区为声环境1类区,商业或者居住、商业混杂区为声环境2 类区,纬二路、纬一路、规划四路、经十路、经十一路等道路两侧为 声环境4类区。 在小区周边设置禁鸣路段,通过路网和交通组织优化,控制 交通量,抑制噪声源。结合道路绿化,采用侧枝发达、枝叶茂密的 常绿植物乔灌草组合配置构成绿色长廊,形成道路绿色声屏障。 在步行道和建筑之间再配以乔、灌、草结合的植物群落,逐级削减 噪声。 3)在本小区建筑布局上,主要采用南北向行列式布局,并保 持适当的建筑间距,用以加强夏季的自然通风。并通过建筑外 墙、植物防风带等挡风措施来阻隔冬季冷风。 收稿日期:2014—09-26 作者简介:冯倩(1981.),女,工程师 文献标识码:A 4)在绿化植物选择上,大力推广使用乡土树种,绿化建设以 适于本地生长的树种为主,加强本地植物利用,本地植物比例不 低于80%。小区绿化植物必须同时满足:乡土物种种类占绿化物 种种类比例≥70%;乡土物种种植面积占绿化种植面积比例≥ 7O%。 5)透水地面一般分为自然裸露的地面、公共绿地面积、绿化 和镂空面积/>40%的镂空铺地。在本小区绿地率为42%,同时采 用镂空面积i>40%的植草砖,并设置透水垫层,如砾石、砂、砂砾 料或其组合。 2.2节能与能源利用 1)本小区建筑体形规整,均为南北朝向,楼距符合日照要求, 建筑体型系数、窗墙比满足节能要求,住宅前后无遮挡,各户型自 然型采光效果良好。东西向的窗户设外卷帘或百叶窗遮阳装置。 2)本小区在公共部位的照明采用了高效光源和灯具,具体措 施包括:地下室采用T5节能灯,直管式荧光灯采用电子镇流器; 电梯间采用光感声控开关控制,楼梯间采用红外线感应开关控 制。使用太阳能路灯系统,并使用LED灯作为光源,并由智能化 充放电控制器控制。在自然采光的公共场所和部位(如楼梯),为 照明系统配置定时或光电控制设施。 2.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本小区采用在建筑附近设下凹式绿地,采用:屋面雨水一 下凹式绿地一植被浅沟一收集利用或排放的方式;同时小区停车 位和部分路面采用植草砖等透水铺装材质,公共活动场地、人行 道铺地材质选用多孔性材质,提高雨水入渗率;采用渗透管或穿 孑L管用于雨水排放,使其兼具渗透、排放双重作用;同时采用蓄水 池增加渗透量,可作为景观用水。透水地面应设透水面层、找平 层和透水垫层。透水面层可采用透水混凝土、透水面砖、草坪砖 等;透水垫层可采用无砂混凝土、砾石或砂、砂砾料。 2)非传统水源利用应优先绿化用水,当保证绿化用水后有富 余时,尚可用于洗车、冲洗道路、冲洗垃圾间等对水质要求不高的 用水项目。本项目将屋面、地表作为雨水收集面,在绿地中设置 适量的雨水收集池及渗透管,并设置二元供水系统(即自来水及 雨水分别使用之管线)。处理工艺流程:雨水一初期弃流装置一 贮水池一过滤一消毒一清水池一绿化、浇洒。 3)规划范围再生水水源为××市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其供水 水量及水质均满足区内再生水需求。现状沿纬二路设一根 DN300再生水管,沿区内经十路、经十一路敷设DN150 mm市政 再生水管,枝状供水,并加强与周边地区再生水管的沟通。各地 块分别从市政再生水管上接管。依托片区内部绿化带及主次路 网布设中水管网系统,绿化带内管顶覆土按0.3 m~0.5 m,路段 第40卷第34期 建 筑 Vo1.40 No.34 ・198・ 2 0 1 4年1 2月 山 西 SHANXI ARCHITECTURE Dec. 2014 文章编号:1009—6825(2014)34—0198—03 太钢90 t电炉节能环保新技术应用及改进措施 曲朝峰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3) 摘要:对太钢90 t电炉控制粉尘、二嘿英、噪声采用的环保新技术及控制效果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电炉除尘灰、不锈钢渣综合利 用的新措施,并对工艺过程和环保设施中采用的节能技术进行了论述,讨论了目前的节能环保潜力,提出了进一步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电炉,除尘器,噪声,粉尘,节能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太钢90 t超高功率电炉是在淘汰原有6座18 t电炉基础上 1 炼钢过程粉尘收集与处理 实施的清洁生产项目,它采用全冷料废钢化钢,化好的钢水再进 90 t超高功率电炉除尘设备采用了多重收集设施(第四孔+ 行精炼不锈钢。该电炉经过不断改进与完善,其粉尘收集率大于 狗窝+屋顶罩),冶炼过程主要烟尘通过第四孔收集,剩余的烟气 99%,除尘器排放浓度低于20 mg/Nm ,除尘风机封闭间旁噪声低 在狗窝内全部捕集;出钢过程全部在狗窝内进行,全封闭的狗窝 于8O dB,炼钢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实现了综合利用,成为能耗 全部收集;在打开狗窝加废钢过程中使用屋顶罩收集粉尘。另 低、环保优的国际一流不锈钢专业生产线。具体节能环保技术措 外,新电炉配备了扒渣站除尘、上料机除尘等收集设施,使各个部 施如下。 位产生的粉尘都能够有效收集。在烟气产生量较大的第四孔和上 上管顶覆土按0.7 m~1.0 m控制。用作冲厕以及绿化、景观、道 1)本小区在设计初期,重点考虑垃圾站的位置,垃圾站的建 路浇洒、洗车等。 设要和住宅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垃圾站内 2.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应设置中水冲洗和排水设施,存放的垃圾分类、分区,及时清运, 1)本项目中使用和施工现场相距较近的工厂生产的建筑材 防止污染环境。 料约占总材料总重的70%。 2)按照小区的实际使用情况,本小区将根据CT 174居住区 2)本工程住宅多数为18层,8度(0.20g),建筑结构形式为剪 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的相关要求,本小区将设置:闭路电 力墙,采用工厂预制t昆凝土。 视监视子系统;电子巡更子系统;可视对讲及远程控制开锁子系 3)本工程全部采用C30一C50混凝土、HRB400级钢筋。 统;家庭自动报警及紧急呼叫子系统;防火、防煤气泄露子系统; 2.5室内环境质量 三表远距离自动抄表子系统;给排水、变配电集中监控子系统;物 1)窗户是沟通室内和室外空间的桥梁,除此之外,它还兼具 业计算机网络管理子系统。 有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的作用,良好的视野、通风、采光有利于住 3)本小区严格要求采用无公害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生 户保持身体健康、心情舒畅。本小区住宅均为两个单元、三个单 物、仿生物制剂等新技术的应用,规范使用化学肥料、农药等对生 元相拼,前后两栋住宅楼间距在40 in以上,在空间上,设计师最 活有不良影响化学产品的使用,坚持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两者的 大限度地使不同栋楼之间住户在前后左右视线上的相互干扰,每 结合。 两栋住宅之间的水平视线距离都大于18 m,完全满足视线要求。 4)小区园林绿化采用耐候性强的乡土植物,选择适宜的季节 卫生间开设外窗有利于污浊空气的排放,在一个户型有≥ 栽种,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树种的成活率;建立并完善后期的 2个卫生问的前提下,实现了至少有一个卫生问开有窗户,方便自 管理养护工作,定期修剪、浇水等,做好树木的病虫害预防工作, 然通风。 保持园林、草坪的完整性。 2)本小区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将严格按照山西省的节能图 5)本项目中设备机房功能完善、规模布局合理;管井设置在 集对外墙、屋顶、楼板及特殊的热桥部位进行计算。 公共部位且方便维修;管道、桥架的布置合理方便;避免公共设备 3)本小区将严格按照当地节能规范,对屋顶和外墙、楼板等 管道设在住户室内;在设备管道的设计中,避免将电气管道平行 节点进行节能设计。 铺设于水管的正下方和热力管道的正上方,并应当预留足够的安 2.6运营管理 装和维护空问。 The concept of green building design explor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FENG Qian (Taiyuan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Taiyuan 030001,China) Abstract:Taking a green affordable hous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as an example,combining with the GB/T 50378-2006 Green Building Evalua— tion Criteria,analyzed and illustrated the land saving,energy saving,water saving,material saving measures of a project and researched the in— door environment quality control method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strategy of the project,accumulated experience for green building design. Key words:green building,energy saving,environment,resource 收稿日期:2014—09—25 作者简介:曲朝峰(1977一),男,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