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卷第4期
JOURNALOFBEIJ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SEDITION)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18No.4
Jul.2018
电子商务进农村推动精准扶贫的机理与路径
张夏恒
(西北政法大学商学院,西安710122)
摘摇要: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成为一种农村贫困地区精准扶贫方式。我国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扶贫脱贫任务更加艰巨,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电商扶贫目标备受关注。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定性研究法,结合对淘宝村成功案例的分析,对传统扶贫的痛点进行梳理,并尝试探究适合电商扶贫工作的理论支撑。通过研究认为,实施精准扶贫,辅助供应链理论、协同理论与生态系统理论,能有效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促进电商精准扶贫。在电子商务进农村的推进过程中,要关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与电商扶贫的协同推进以及政府、企业与个人的示范效应,还要依托平台、技术支撑,夯实基础设施,实现多元协同运作。关键词:精准扶贫;电商扶贫;生态系统;大数据;协同理论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0398(2018)04-0026-07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扶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贫困人口规模仍较大,扶贫脱贫难度更大。自2004年起,中央“一号文件冶连续13年聚焦“三农冶问题。国家在2015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加大“互联网+冶扶贫力度,实施电商扶贫工程。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互联网+冶与经济发展相融合的战略构想,并将“互联网+精准扶贫冶,即电商扶贫,列为进一步打好扶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举措。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支持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政策。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推进农村电商发展,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实则是电子商务与农村、农业、农民结合,涉农电子商务发展包括3种形态,即农村电子商务、农业电子商务和农产品电子商务[1]。此外,还涉及农资电子商务。国外文献多关注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电子商务,又多聚焦交易模式与平台[2鄄3]、使用意愿与影响因素[4鄄5]、电子商务与供应网购农资的影响因素[8]、农资企业通过电子商务获链[6鄄7]等;个别文献涉及农资电子商务方面,如农民取消费者信任的策略[9]。国内文献研究面较广,代表性文献的研究内容涉及村民信息消费成长效
收稿日期:2017鄄08鄄06
益[10]、农村流通供应链[11]、落地服务体系[12]、物流[13鄄14]、消费者购买意愿[15]、法律[16]等。个别学者提出新的发展趋势,如涉外农产品电子商务[17鄄18]。电商扶贫作为推动农村地区精准扶贫的国家战略,提出时间尚短,业界仍需加强该方面的相关研究。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与推广,在国家精准扶贫战略下,电子商务成为带动农村消费,引领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策略。旨在从促进电商精准扶贫出发,构建电子商务进农村运行机理,提出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推进路径,为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献计献策。
二、传统扶贫存在诸多痛点
(一)扶贫目标的精准定位问题
我国贫困人口规模庞大,分布比较分散,尤其集中在中西部农村、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偏远山区等地域,加上扶贫的核查工作缺乏深入性,扶贫对象以主观推测为主,常导致扶贫对象缺乏精准度。在贫困人口核查时,贫困人口的识别度较低,主要由于贫困户在逐级指标下派的方式中无法被完全识别,同时贫困标准的不精确也易导致贫困户的贫困程度难以精准定位[19]。由于在贫困帽子下能获取不少资源,加上信息不对称因素影响,贫困县、贫困乡镇、贫困农村与农户更倾向于获得贫困身份,多采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项目资助(17JK0795);西北政法大学青年学术创新团队计划项目资助作者简介:张夏恒(1982—),男,山东省济宁人,西北政法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博士26
张夏恒:电子商务进农村推动精准扶贫的机理与路径第4期
取隐瞒信息等方式不愿意脱贫摘帽,影响扶贫对象的精准辨识。
(二)扶贫理念的推行偏颇问题
传统扶贫理念多聚焦于贫困户解决温饱问题,多以救济式扶贫、输血式扶贫为主,过度注重短期效果,忽略长期效果。传统扶贫理念多关注贫困户收入增长,忽略生存环境、生态保护,忽略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这些理念与精准扶贫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一定差距。传统扶贫理念还多聚焦“漫灌式冶扶贫[20],“漫灌式冶扶贫常导致工资源精准流入贫困重灾区。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或监管落实不到位,加上亲缘与利益趋向等因素,一并加剧了扶贫工作的深入。此外,易导致扶贫资源浪费,甚至滋生腐败问题[21]。由于扶贫开发缺乏激励机制,制度层面的管理缺失更对精准扶贫带来巨大阻碍。
三、电商扶贫运行机理
电商扶贫是“互联网+冶与“精准扶贫冶的结合,电子商务与信息扶贫是互联网时代扶贫工作的新特作效率较低、资金使用缺乏管理等问题,对精准扶贫目标的实现存在较大阻碍。基层部门,甚至基层干部在工作绩效考核驱动下,出于政绩表现需求,习惯性抓示范点,导致扶贫进度放缓,这也不利于精准扶贫工作开展。
(三)扶贫重点的内容偏差问题
传统扶贫重点多聚焦脱贫数字、贫困户收入增长、扶贫资源投入等层面,较少剖析致贫原因,也缺少贫困综合动态管理思维。虽然扶贫模式较多,如对口帮扶、生态移民搬迁、金融扶贫、教育扶贫等,但生态扶贫、长效扶贫模式较少。多以救济式扶贫为主,缺乏造血式扶贫,重物质帮扶,轻脱贫能力培养。在具体扶贫活动中,还易出现对同一扶贫对象重复慰问、重复走访、定点走秀等现象,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干扰了贫困户的正常生产与生活。
(四)扶贫对象的主体意识问题
我国贫困人口多为农民,农民是精准扶贫的对象。由于农民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受传统生活观念限制,安于现状的心理状态等,易导致贫困对象的主体意识相对缺乏。在扶贫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农民对于国家相关政策的惠民性不甚了解,缺乏参与的积极性。传统农村环境下,农民多以家庭、亲族利益为导向,甚至在长期贫困生活状态下,产生对国家与政府的不信任,且农民自主脱贫意识不高。在长久的传统扶贫模式影响下,一些贫困地区形成了“等、靠、要冶的风气,部分贫困户更不愿摘掉贫困帽,有的地区甚至跑路子占据贫困指标,从而造成“年年扶贫年年贫冶的怪像。
(五)扶贫主体的监管考核问题
政府作为我国扶贫工作开展的主体,在扶贫对象筛选、扶贫政策执行、扶贫效果考评等工作中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导致扶贫对象筛选出现偏差,扶贫资源高投入但未形成高回报,扶贫工作进展慢等诸多问题。传统扶贫开发方式更难使扶贫政策与
点[22]准扶贫。,以互联网促进扶贫开发实现扶贫工作的新跨越,[23]以电子商务推动精新常态,对精准扶贫产生各种影响,。给精准扶贫提出我国经济进入新的更高要求,从近两年的精准扶贫实施情况看,存在一些影响精准扶贫效果的突出问题[24]贫为实现扶贫工作提供了一条全新途径,。将其纳入电商扶扶贫工作体系的条件已经成熟[25]互联网以其极具优势的速度、广度。、宽度与深度渗透在信息社会中,
到社会很多角落,电子商务又是一种极具互联网特征的新经济模式、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并迅速扩散到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日益成为农村地区生产、生活与消费的重要媒介。电子商务联通了农村、农户、消费者与市场,使得农户作为生产者能更方便地购买生产资源、销售农产品,作为消费者购买各类生活用品,也为农户获取信息、知识、技术与生产资料提供新渠道。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农村与农民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还是拓宽增收致富的渠道与改善生活质量的载体。电商扶贫不仅可以提高贫困户的经济收入,更多的价值在于提升贫困户的脱贫能力与生活质量。在国家扶贫战略推动下,电商扶贫作为农村地区精准扶贫的一个突破点,逐渐受到诸方关注。
(与管理采购流通John一)供应链思维打通电商扶贫商品流通链条TMentzer,从全系统视角控制材料等(2001)认为:供应商是整合,多功能与多层次的供应商扩展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提出将最终用户纳入供应链成员中[26]研究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供应链不再局限于价值。随着理论流通、链条结构及管理思维,而是扩展到一个系统范畴,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力流等资源控制,从商品供应的源头到用户的端口,实现系统内关联企业、组织或个人的整体价值增值。供应链运行机理更多强调要立足于供应链条上的核心节点企业,依托信息技术与
27
2018年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管理方法,整合供应链条上各类资源,推动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及企业与环境间的协调运转,旨在抑制或削弱供应链条上的各类问题,刺激供应链的整合优势,实现供应链整体效能最大化。电商扶贫实则是依托互联网络载体实现商品流入或流出农村市场。伴随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企业间、商业活动各环节间的交流愈发紧密,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供应链思维与价值也愈发重要。电商扶贫旨在实现农资产品高效流入农村市场,实现农产品高效流出农村市场。传统市场活动运行中,农资(三)生态系统思维打造电商扶贫系统效益商业生态系统[30]。经多位学者完善与阐述,构建了商业生态系统理论体系[31鄄32];国内学者也逐渐关注商业生态系统,将其引入国内研究领域。电子商务生态系统衍生于商业生态系统,起初有网商生态系统的提法[33],随后个别学者提出并研究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34鄄35]。根据生态系统演进轨迹,将其应用在电商扶贫中具有可行性。农村电子商务除依托电商平台贯通供应与需求两端外,离不开硬件设施、网生态系统源于生态学,被引入商业领域,提出了
采购与农产品销售多依托线下传统渠道,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农民购买的农资产品价格、质量方面都存在较多风险,农产品成熟后销路不畅既降低了农村经济收入,也易导致农村入不敷出,甚至出现瞬间返贫的情况。通过导入供应链运行机理,依托互联网络载体,可以有效打通农资产品与农产品商业流通链条,实现信息无缝对接,使产品高效流通。
(二)协同学思维塑造电商扶贫协作效应协同学较早由赫尔曼·哈肯(HHake)提出并创立,认为整个环境的各系统之间或系统各要素之间项目协调,使得整个系统形成个体层面所不存在的新的结构与特征[27]素或子系统间的协调与同步思想
。协同思维是构建系统的要[28]
等(2007)从价值生产视角提出“协同效应。此外=,共用效邱国栋
果+互补效果+同步效果冶的理论分析框架
[29]
商扶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参与主体。电
,从单点或环节开展都无法实现系统效益最大化。就电商扶贫工作而言,应在点—点协同、点—线协同、线—线协同基础上形成系统的综合运作协同效应。所谓点—点协同,既包括电商扶贫工作具体业务层面上各动作的停顿点间的运作协同,还包括各活动运作层面上节点企业间的关系协同。所谓点—线协同,是将电商扶贫工作从横向面切分为许多工作链条,不同链条上各业务动作的停顿节点或各节点上的企业与该链条协同运作。所谓线—线协同,是将电商扶贫工作所切分的各活动链条视为单一完整活动线,追求不同活动线间关联或协调活动的协作运行。促进电子商务进农村推动精准扶贫,该项工作从线条层面分为商品流动线、资金流动线、信息流动线等多线条。协同思维开展电商扶贫工作,通过点—点协同、点—线协同、线—线协同,旨在实现综合线条构建的系统网络协同运作。
28
络基础等基础设施,还需要依托物流、支付、人才等关联环节,所有围绕电商平台实现农村商品流入与流出的配套服务都是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农村因其地理条件、农民观念、基础设施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电子商务进农村存在很大阻碍,物流成本、支付成本、交易成本相对城市市场都会有所增加,各类风险也比城市市场多。在电商扶贫工作中,需要关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协同效应,尤其要聚焦农村基础设施、物流、支付等对农村商品流入与流出活动产生重要影响的环节。
四、电商精准扶贫推进路径
(一)产业扶贫、教育扶贫与电商扶贫实现协同在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过程中,电子商务为农村带来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带来脱贫致富的新思路,但是电子商务更多体现为一种交易模式或商品交易场所,无法脱离商品要素,以及包括人才在内的其他关联要素。电商扶贫需借助产业扶贫与教育扶贫,尤其追求彼此间协同,实现在农村精准扶贫中的协同效应。通过分析诸多“淘宝村冶的成功经验,在发展电子商务时,淘宝村无不立足于产业基础或产业优势,比如河北清河的毛纺织产业、江苏沙集的家具产业、山东曹县的儿童演出服饰产业、甘肃陇南的农特产业等。借助于电子商务流通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地区优势的产业资源,将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与传统工业经济相比,电子商务更适合低自然资源依赖度的地区,在贫困农村地区,工业经济偏少,自然条件不好,更多依赖于第一产业,这也为电子商务进农村提供了天然的便利条件。依托产业经济,形成产业集群,结合本地资源,形成商品特色,更利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36]独特性与稀缺性,行业竞争程度尚不很激烈。特色化商品具有市场。这些商品经过长期发展,已具备一定规模,从商品供应链、商品知名度、区域影响力以及从业人员优势等方
张夏恒:电子商务进农村推动精准扶贫的机理与路径第4期
面,都利于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实现精准扶贫。诸多淘宝村的成功验证了产业经济,尤其是特色商品经济形成的竞争优势,如福建安溪的滕铁、山东博兴的草柳编与老粗布、浙江丽水的青瓷与宝剑、江苏沙集的板材家具等。特色产业经济效应的形成,有的是依据当地资源禀赋形成传统的产业优势,如浙江义乌的小商品产业、河北清河的毛纺织产业等,有的则是后天建设成的特色产业经济模式,如江苏沙集的家具产业等。传统资源进行产业化发展,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推动农村当地资源优势转向产业优他们采用各种方式对周边群体的帮扶与培训。通过教育扶贫与电商扶贫的结合,为电子商务进农村发展提供各类人才,弥补就业人群的整体能力短缺,补充现有的人才缺口。
(二)政府支撑、企业牵引与个人示范形成合力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政府需要承担重要的角色,尤其在一些基础性资源建设中,都需要由政府为主体来建设。在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政府是重要的支持物种,政府是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的重要推力,也是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健康良性发展的势,实现产业扶贫与电商扶贫的结合,在精准扶贫中实现协同效应。
造成农村贫困的原因既有自然资源等客观因素,也有人力资本等主观因素,而自然资源并非导致贫困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尤其是人的能力与素质是决定贫富的关键因素。精准扶贫要立足于人力资本层面,通过教育扶贫提高人口质量。从农村电子商务商品供应链到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所有环节或活动都无法脱离人力资本,必须依托人来完成各项活动。就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看,人才短缺的问题尤其突出,这与农民较低的文化水平现状有关,也与农村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现状有关。在农村地区,农民群体的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因受传统落后观念的限制,农民群体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度较低,与外部环境接触较少,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也较低。除了农民群体外,从事其他关联活动的群体文化水平也不高,整体的人口质量与城市相比存在很大不足。人才更易于流向城市,只有极少的人才流向农村地区,或返乡从事创业活动。较快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对于各类人才的需求数量与质量都在快速增长,与人才供应现状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通过教育扶贫,可以有效缓解甚至解决电子商务进农村过程中的人才短缺问题。教育扶贫需要在普惠政策基础上施行特殊政策,扩大农村教育资源。在贫困农村地区,普及学前教育,推行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实现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发展。职业教育是实现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在推进教育扶贫时更要加强职业教育向农村地区倾斜。在推进职业教育实现教育精准扶贫时,要以造血式扶贫为主,以适龄贫困农户为精准帮扶对象,以职业能力教育为主,主推培训周期短、培训效果高、见效时间快的职业教育。此外,还应提高农村地区师资的整体水平,扩大资助扶持覆盖面,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鼓励外出务工群体与毕业生返乡就业或创业,并激励
重要支撑,尤其基层政府部门的作用更加凸显,以县、乡镇、行政村形成的三级基层政府机构以及各行政职能部门对于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电商扶贫工作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更对精准扶贫负有重要责任,尤其在一些活动中,有无政府的支撑结果会差异很大。政府需要推出许多政策或措施,需要对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进行引导与推进。在交通设施、金融设施、信息网络、教育资源等方面,政府是建设主体,也是资源投入的主力军。
企业是市场活动的主力军,尤其是大型企业的马太效应更加显著,对整个行业发展产生巨大的拉动效应。在电子商务进农村发展过程中,以阿里巴巴、京东、苏宁为代表的传统电子商务巨头纷纷起着重要的示范与牵引作用。众多企业将农村视为电子2015商务发展的重要市场。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早在
要战略年就已将开发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作为公司重。尤其阿里巴巴近2年的表现十分显著,据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方建生表示,截至2016年底,阿里巴巴通过农村淘宝项目,在全国29个省的600161多个县个国家级贫困县和3万多个村建立了电子商务服务体系129个省级贫困县,,包括
立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扶贫体系。不仅如此探索建,阿里巴巴与国家发改委在(团中央启动市、区)的返乡创业试点3年内共同支持“千县万村百万英才,以发展农村电商300余试点县冶项目,计划;与共青3年内将培养100万农村青年电商人才,10万名致富带头人,2000名创业导师。阿里巴巴还与国家部委通力合作,致力于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旨在结合电商扶贫与教育扶贫,以实现农村地区精准扶贫。
农村居民与周围群体的交流更加密切,与费孝通先生提出的“熟人社会冶现象非常吻合。传统社会观念在农村根深蒂固,农民易受到身边邻居、亲朋好友影响。模仿与从众是农村的一大特色。基于这一特征,成功的农村电子商务从业者能够起到示范
29
2018年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与样板作用,易带动周边农民开展电子商务活动,从而推动电商扶贫。在江苏沙集模式中,沙集镇东风村年轻人孙寒既是沙集电子商务的首批创业者,也是沙集模式的重要构建者,以他为代表的电商从业人员对于沙集电商扶贫工程发挥了非常重要的示范与拉动效应。阿里巴巴上市撞钟人之一王小帮,在山西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样本案例。政府、企业与个人协同运作,更能够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建设,如2017年2月,阿里巴巴与河南光山县政府联合举办的“阿里行业小二走进光山培务所需要的诸多基础设施设备、基础资源条件等,这些基础条件是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支持物种,能够推动农村商品供应链的通畅,实现多方协同效应。成熟的淘宝村,大多都积极建设基础设施,为电子商务发展构建基础条件。如陇南在发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实施了“宽带进村流量补助工程冶,对试点贫困村上网流量进行补贴,投资加快乡村网络建设,实现乡镇4G网络全覆盖、试点贫困村宽带网络全覆盖;3年间,硬化通村公路1万公里,行政村公路通畅率在95%以上,有效破解交通瓶颈;加快农村训会冶,旨在培养个人从事电子商务的业务技能。在个人层面,除了返乡青年能扮演示范作用外,驻村大学生、村官、帮扶人员都可以扮演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示范角色。如在甘肃陇南,就涌现出橄榄油书记、花椒县长、苹果乡长……,他们既是政府帮扶干部,也是精准扶贫与互联网+完美结合的代表,目前电商扶贫已成为陇南经济发展的利器。
(三)平台依托、基础先行与技术支持相辅相成从农村所需商品供应链、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视角看,电子商务进农村并非简单地买台电脑、拉条网线、开个网店那么简单。由于农村地区现状与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尤其在基础设施方面短板较多。农村发展电子商务无法回避落后的交通运输网络、金融生态环境、人才供给以及其他配套资源。在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时,急需弥补基础设施不足,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以技术为切入点,深挖技术支持价值,同时依托电商平台。电商平台是电子商务供应链的核心节点,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核心物种,也是联通农村电子商务交易活动的买方与卖方的桥梁。就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看,各类电商平台处于无可替代的优势地位,具有很高的话语权,尤其是具有雄厚实力优势的电商平台,对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与城市相比,广大农村地区在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时都会遇到薄弱的基础设施难题。我国农村地区地域广袤,地理空间差异明显,尤其是一些偏远山区的地理条件更加恶劣。网络基础设施设备不足,电脑保有量低,网络普及率低,网速慢,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发展进程。农村交通网络不足,交通运输道路少,道路质量不高,仓储资源偏少,导致物流时间久,物流成本高,物流效率低。人才也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首当其冲的问题之一。金融机构偏少,银行网点不足一并制约了支付环节的发展。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首先要解决的是农村电子商
30
物流设施建设,整合发展各类物流企业、快递服务站、村邮站,构建了“县区有物流园,乡镇有快递服务站,村里有代办点冶的物流快递服务网络;筹建了西北首家电商职业技术学院,累计培训17万人次,弥补了农村电子商务所需的人才短板。
电子商务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其发展受到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需要依托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其他诸多新兴技术,在精准扶贫方面,更需依托大数据技术与云计算技术等。大数据技术与精准扶贫的有机结合,实现对贫困户的精准筛选与识别,依托云平台与数据管理系统构建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通过数据对扶贫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与动态管理。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对精准扶贫过程中的资源投入、实施效果、腐败问题等进行实时监管,杜绝资源的浪费、提高监管效果。大数据技术还可以帮助农村电子商务分析网络痕迹、消费偏好、产品的市场潜力等,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如贵州的“扶贫云冶以GIS为基础,以移动设备端为载体,构建以建档立卡贫困户和项目资金为重点的扶贫工作移动巡检系统,夯实了精准脱贫的信息基础[37]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精准扶贫工作;甘肃、四川、广东、,广西等地陆续将构建大数据精准扶贫应用平台,效果显著。
五、结论与讨论
通过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在政策推动、思想引导、基础建设、人才培训等多方面形成多方合力,实现电子商务带动农村消费,引领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通过诸多淘宝村的成功案例可见,电子商务具有促进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依托电子商务的特征与优势,电商扶贫较传统扶贫更适合贫困农村地区与贫困农户的脱贫工作。电子商务具有覆盖面广,进入门槛低,时空限制少,复制性高等优势,在电商企业与政府机构推动
张夏恒:电子商务进农村推动精准扶贫的机理与路径第4期
下,电子商务能够充分发挥农村特色商品资源,利用闲散劳动力等特征,实现农产品上行,促进商品流通,不断提升贫困人口利用电商创业,提升就业
参考文献:
能力,拓宽贫困地区特色优质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和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渠道,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
[1]叶秀敏.涉农电子商务的主要形态及对农村社会转型的意义[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4(5):59鄄61.
[2]MONTEALEGREF,THOMPSONSR,EALESJS.Anempiricalanalysisofthedeterminantsofsuccessoffoodand[3]ZAPATASD,CARPIOCE,ISENGILDINA鄄MASSAO,etal.Theeconomicimpactofservicesprovidedbyanelec鄄
359鄄378.
agribusinesse鄄commercefirms[J].InternationalFood&AgribusinessManagementReview,2007,10(1):2鄄32.tronictradeplatform:thecaseofmarketmaker[J].JournalofAgricultural&ResourceEconomics,2013,38(3):communicationinfoodanddrinksectorinGreece[J].InternationalJournalofBusinessInformationSystems,2012,9(1):1鄄25.
ofe鄄readinessandOTEfactors[J].JournalofGlobalInformationTechnologyManagement,2010,13(1):56鄄78.ingagriculturalbatchproductsalongthefoodchain[J].FoodControl,2010,21(2):112鄄121.[J].InternationalJournalofEngineeringBusinessManagement,2013,50(5):1鄄12.pliedEconomicPerspectivesandPolicy,2004,26(4):505鄄520.
[4]TSEKOUROPOULOSG,ANDREOPOULOUZ,SERETAKISA,etal.Optimisinge鄄marketingcriteriaforcustomer[5]MOLLAA,PESZYNSKIK,PITTAYACHAWANS.Theuseofe鄄businessinagribusiness:investigatingtheinfluence[6]RUIZ鄄GARCIAL,STEINBERGERG,ROTHMUNDM.Amodelandprototypeimplementationfortrackingandtrac鄄[7]STRITTOGD,SCHIRALDIMM.Astrategyorientedframeworkforfoodandbeveragee鄄supplychainmanagement[8]HENDERSONJ,DOOLEYF,AKRIDGEJ.Internetande鄄commerceadoptionbyagriculturalinputfirms[J].Ap鄄[9]BATTEMT,ERNSTS.Netgainsfrom“netpurchases冶?farmers蒺preferencesforonlineandlocalinputpurchases[10]郑英隆,潘伟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与村民信息消费成长效应[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1]李芷欣.电子商务环境下农村流通供应链的现状及改善[J].经营与管理,2016(2):115鄄116.[13]孟晓明.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方案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4):55鄄58.
14鄄21.
食,2016(8):47鄄48.(11):25鄄30.
[12]汪向东.落地服务体系是农村电商发展关键———对当前农村电商发展新进展、新趋势的思考[J].黑龙江粮[14]赵志田,何永达,杨坚争.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理论构建及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7):[15]林家宝,万俊毅,鲁耀斌.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消费者信任影响因素分析:以水果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16]刘渝峡.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的法律保障机制建构[J].农村经济,2015(11):95鄄99.
理,2015(5):5鄄15.
[17]洪涛.2015年我国农产品电商发展与2016年展望[J].商业经济研究,2016(13):39鄄55.[18]陈亮.从阿里平台看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趋势[J].中国流通经济,2015,26(6):58鄄64.[20]祝慧,莫光辉.精准扶贫的阶段性成效与创新突破[J].经济纵横,2016(7):53鄄57.
[19]唐丽霞,罗江月,李小云.精准扶贫机制实施的政策和实践困境[J].贵州社会科学,2015(5):151鄄156.[21]莫光辉,张菁.精准扶贫领域的腐败问题及预防机制建构[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7(3):76鄄79.[23]黄云平,冯秋婷,张作兴,等.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推动精准扶贫[J].理论视野,2016(10):73鄄77.[24]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5(5):147鄄150.
gistics,2001,22(2):1鄄25.
[25]汪向东.当前开展“电商扶贫冶条件更加成熟[J].甘肃农业,2015(11):12鄄13.
[26]MENTZERJT,DEWITTW,KEEBLERJS,etal.DefiningsupplyChainmanagement[J].JournalofBusinesslo鄄[27]H·哈肯.协同学———自然成功的奥秘[M].戴鸣钟,译.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88:17.
[28]熊励,顾新建,陈子辰.网络协同商务链的系统方法论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12):99鄄103.[29]邱国栋,白景坤.价值生成分析:一个协同效应的理论框架[J].中国工业经济,2007(6):88鄄95.
31
科学版),2015,15(4):98鄄104.
[22]汪向东,王昕天.电子商务与信息扶贫:互联网时代扶贫工作的新特点[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
[J].AgriculturalandResourceEconomicsReview,2007,36(1):84鄄94.
2018年
(3):82鄄83.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0]MOOREJF.TheevolutionofWal鄄Mart:sawyexpansionandleadership[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3,71[31]ZAHRASA,NAMBISANS.Entrepreneurshipandstrategicthinkinginbusinessecosystems[J].BusinessHori鄄[32]IANSITIM,LEVIENR.Thekeystoneadvantage:whatthenewdynamicsofbusinessecosystemsmeanforstrategy,[33]叶秀敏,陈禹.网商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和他组织[J].系统工程学报,2005(2):148鄄152.[34]刘志坚.基于产业集群的企业生态网络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61鄄64.
7鄄15.
[35]胡岗岚,卢向华,黄丽华.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及其演化路径[J].经济管理,2009(6):110鄄116.
[36]梁晨.产业扶贫项目的运作机制与地方政府的角色[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5):[37]莫光辉,张玉雪.大数据背景下的精准扶贫模式创新路径———精准扶贫绩效提升机制系列研究之十[J].理
论与改革,2017(1):119鄄124.
innovation,andsustainability[M].Boston:HarvardBusinessPress,2004.zons,2012,55(3):219鄄229.
本刊相关文献链接:
(3):54鄄60.
[1]马明,唐乐,刘颖.东北地区与长三角区域物流产业效率比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殷彬,陶安.电子商务核心岗位能力要求分析———基于高校人才培养视角[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3]马明,唐乐,刘颖.中国区域物流产业技术效率差异及演进趋势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张夏恒.流通新常态下我国电子商务移动趋势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40鄄43.
(4):12鄄18.2015(3):14鄄20.
[5]阮平南,李非凡.基于熵和协同学的网络组织节点进退机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版),2016(1):71鄄77.
MechanismandPathofE鄄commerceintotheCountrysideto
PromoteAccuratePovertyAlleviation
(BusinessSchool,NorthwestUniversityofPoliticalScienceandLaw,Xi忆an710122,China)
ZHANGXiaheng
Abstract:E鄄commerceintothecountrysideisconducivetopromotingcountrysidepovertyalleviation,whichisaprecisionpovertyalleviationinpoorcountrysideareas.China忆santi鄄povertyworkhasenteredacrucialstage,andpovertyalleviationtasksareevenmoredifficult,inthiscontext,howtoachievetheelectricitysupplier忆spovertyalleviationtargetsattractedmuchattention.Onthebasisofliteratureanalysis,qualitativeresearchmethodisadopted.CombinedwiththeanalysisofsuccessfulcasesofTaobaovillage,combingthepainpointsoftraditionalpovertyalleviation,thispapertriestoexplorethetheoreticalsupportfortheworkoftheelectricitysupplier忆spovertyalleviation.Throughresearch,combiningwithsupplychaintheory,synergytheoryandecosystemtheory,theimplementationofprecisionpovertyalleviationcaneffectivelypromotethee鄄commerceintothecountryside,andpromotethee鄄commerceprecisionpovertyalleviation.Inthepromotingprocessofe鄄commerceintothecountryside,itneedstopayattentiontothesynergyofindustrialpoverty,educationpovertyalleviationande鄄commercepovertyalleviation,focusingongovernment,enterprisesandindividualsdemonstrationeffect,italsoneedtorelyontheplatform,technologiesandinfrastructure,whichcanachievemultiplesynergies.
Keywords:precisionpovertyalleviation;e鄄commercepovertyalleviation;ecosystem;big鄄data;synergy
theory
(责任编辑摇李世红)
3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