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中的悲剧
作者:张彩芬 张 群 蒋颖异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年第01期
摘要:哈代作为十九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人物,其作品多以悲观色彩为主要基调。处于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从根本上深刻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后期的黑暗与沉痛。本文以苔丝为主要对象,从遗传因素到教育因素,再到社会因素,探析造成苔丝悲剧命运的原因,从而得出苔丝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而是整个社会的悲剧的结论。 关键词:苔丝;悲剧;遗传;教育;社会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2-0024-02
托马斯·哈代,十九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诗人。出生于英国南部的多塞特郡。在哈代的作品中,他常称多塞特郡为威塞克斯,因此哈代的小说也被称为“威塞克斯”系列小说。作为哈代的故乡,威塞克斯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天然的背景。维多利亚后期,正是英国从帝国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浩浩荡荡的工业革命促使西方世界大步迈向资本主义社会。然而,资本主义在给英国社会创造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加深了下层贫苦农民的极度困难。特别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侵入农村,使农村的宗法社会根基彻底崩溃。哈代亲眼目睹了资本主义侵入致使农民破产的情况,并通过创作文学作品来表达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德伯家的苔丝》在一定程度上将这种无论是肉体上还是精神上的悲剧命运表现的淋漓尽致。 《德伯家的苔丝》讲述了一个美丽,纯洁,善良,勤劳,包容……几乎完美的乡村姑娘苔丝的悲惨命运。苔丝的父亲是一个没有追求,酗酒成性的人。他从一位牧师的口中偶然得知他们家是从前名望世族德伯菲尔的后代,为了借机摆脱贫困,他便要求苔丝去德伯菲尔家“认祖”。苔丝因为以为是自己害死了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老马,而心存内疚,于是答应了父亲这个荒谬的要求。其实此德伯菲尔非彼德伯菲尔。苔丝要去的这一家其真正名字叫做斯多克,是一家商人。他们为了扩大自己的名望而花钱买下了德伯菲尔这个曾经尊贵名望的家族姓氏。当苔丝来到这座“大豪宅”时,并没有见到所谓的德伯菲尔夫人,而是他的儿子,亚雷克·斯多克·德伯菲尔。阿雷克,一个道德败坏,喜欢玩弄女性的人。他第一眼见到苔丝就被苔丝的美貌所吸引,进而开始一步步设计圈套,最终在傍晚充满暮霭的树林中诱奸了苔丝。苔丝逃出了德伯家,生下了他和阿雷克的孩子。孩子出生不久便夭折了。由于无法继续忍受身边人们的流言蜚语,苔丝去了一个很远的农场上做挤奶工,并在那里遇见了安吉尔——一个英俊,独立,叛逆的牧师家族的儿子。他(她)们彼此相爱。在新婚之夜苔丝向安吉尔坦白了自己和阿雷克的事情,然而,安吉尔却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他认为苔丝不再纯洁,于是离开苔丝去了巴西。不幸和苦难又降临到苔丝和她的家庭身上。就在这时,阿雷克又出现了,他开始追求苔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丝,走投无路的苔丝不得不答应阿雷克去接受他并和他一起生活。安吉尔经过在巴西的经历明白了苔丝才是他真正值得爱的人。他从巴西回来去找苔丝。而这时已经和阿雷克在一起了的苔丝看到自己等待的安吉尔回来了,认为这一切都是阿雷克造成的。于是她杀了阿雷克,和安吉尔一同逃跑。最后在巨石阵他们被捕,苔丝因杀人罪被执行绞刑。整个小说以苔丝的悲剧命运结束。究其造成苔丝悲剧命运的原因是深刻而复杂的。本文从遗传因素,教育因素以及社会因素来讨论造成悲剧命运的原因,从而得出苔丝的悲剧其实是整个社会的悲剧,是悲剧中悲剧的结论。
一、遗传因素
整个小说中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苔丝的美貌。苔丝继承了她母亲漂亮的外貌和早熟的身体。对于一个农村女孩来讲,贫困已无法改变,而一张漂亮的脸蛋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苔丝的美又是一种纯洁中透着灵气,安静中蕴含从容的美。这样天生的美貌似乎是一件极好的事情,但在苔丝身上它却是灾难的开始。阿雷克第一眼看到苔丝时就被苔丝的天生丽质迷住了。他用“我亲爱的小妹妹”来称呼她,以及后来在农场上看到苔丝时他让苔丝在一根叫十字手的石柱前发誓不再诱惑自己。再说安吉尔,苔丝在远方农场上遇见他,并爱上他。安吉尔也因苔丝的美丽纯洁而动心。两人相爱,却因苔丝已“不纯洁”而没能继续下去。安吉尔去了巴西以后,苔丝仍然无法摆脱阿雷克的纠缠,以至于她不得不剪掉自己眉毛,穿丑陋的衣服来避开那些好色之徒。美丽并不是苔丝的错误,也不是她所能选择的结果。在哈代的笔下,苔丝的美丽成为了她悲剧命运的开门者。被阿雷克诱奸,赢得安吉尔的爱情却又被抛弃,被无耻好色之徒纠缠等。所以,从悲剧命运开始的角度开看,苔丝遗传了她母亲的美貌是一个不得忽视的因素。由漂亮引发的悲剧造成了她悲剧命运的开始。 二、教育因素
苔丝来自于一个贫困农民的家庭,虽然认识并会写几个字,但从未受过任何正规的教育。她不谙世事,对一切都抱着最纯真的想法。对男女之间的性关系更是毫无了解。苔丝的母亲和父亲,更是势力,愚昧,无知,自私的典型代表。当得知是德伯家的后代时,更是欣喜若狂,还声称要让女儿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一番才能去认祖。而苔丝也只是按照父母的安排去做她认为应该做的。苔丝被阿雷克诱奸后才对性有了初步的认识。当苔丝生下孩子,她便成了人们议论的话题,周围村民的冷言冷语更是显得无情,无知,冷酷。他们的思想完全被宗教束缚,愚昧而且冷漠。所以,苔丝受到这样的讽刺与排斥也不足为奇。个人的愚昧不可怕,可怕的是整个民族的愚昧。苔丝缺乏教育,导致她对性保护的无知,从而导致其个人悲剧;苔丝周围的人代表了整个英国社会的人,他们缺乏教育,缺少思想开化,从而加剧了个人悲剧,进一步加剧了整个社会的悲剧。 三、社会因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贫穷和苦难迫使苔丝不得不选择这样的命运。这种命运从一开始便似乎就已是安排好的。维多利亚后期,社会正处于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大变革时期,人们的思想陷入困惑,迷茫之中,个人价值无法实现。苔丝只是想通过自己的双手,尽自己的责任去维持整个家庭的生计,用自己的真诚去赢得爱人的信任。然而在强大的社会压力之下,在工业革命彻底改变社会经济体制之下,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残酷,贫穷农民是不可能实现这种简单的理想的。资本主义在农村侵入只会使这种“理想”越来越远,使下层人民越来越艰苦。所以,苔丝的悲剧也是社会造成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四、总结
《德伯家的苔丝》作为哈代批判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作者以深挚的爱来描写美丽的农家姑娘苔丝的悲惨命运,以愤怒的笔尖来表达社会变革对下层人民造成深重灾难的不满。工业革命的渗透既带来了先进的工业文明又无情的摧残着还未适应这种变化的农村基础。整個社会落后的教育制度,男尊女卑的思想以及贫苦艰难的现状都加剧了悲剧的不断发生。这所有的一切正如哈代所言“悲剧是由人的制度……敌对环境造成的”。因此,苔丝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而是整个社会的悲剧。
参考文献:
[1]德尼兹·加西尔.欧洲文学史[M].马慧译.南海出版社, 2003.
[2]唐晓倩.浅谈《德伯家的苔丝》女主人公悲剧的社会根源[J].科教文汇,201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