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要求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要求

来源:爱问旅游网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 编制应急预案的目的

针对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引发的伤害和其他影响(如火灾、爆炸、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中毒、特殊气候影响等),必须及时采取抢救和补充措施,使其得到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和损失。

二、 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程序

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的规模性质、特点和条件,确定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并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程序,以保证事故发生时能及时组织实施,提供必要的信息、内部交流和协作。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与之有关的伤害和不利环境影响。

应急救援程序包括:

1、 建立企业应急救援组织体系;

2、 的有效性;

规定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原则,审核各项应急救援预案,以确保应急救援预案

3、 定期组织应急救援的演练;

4、 在演练后或事故发生后,对应急救援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价,必要时对应急救援

工作程序以修订。

三、 应急响应

1、 一般事故的应急响应:

a、 当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应明确由谁向谁汇报,同时采取什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b、 现场领导如何组织处理,同时,在多少时间内向公司领导或主管部门汇报。

2、 重大事故的应急响应:

a、 重大事故发生后,由谁在最短时间内向项目领导汇报,如何组织、由谁指挥、配合对伤员、财物的急救处理,防止事故扩大;

b、 项目部立即汇报:向内汇报:多少时间、报告那个部门、报告内容;向外报告:发生什么事故可以由项目部门直接向外报警;什么事故应由项目部上级公司向有关上级部门上报。

四、 应急救援预案应具有的内容

1、 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

2、 应急期间的负责人和起特定作用人员(如消防员、急救人员等)的职责、权限和义务;

3、 必要应急设备、物资、器材的配置和使用方法,如装置布置图、工作批示和联络

电话等;

4、 应急期间应急设备、物资、器材的维护和定期检测的要求,以保持持续的选用性;

5、 有关人员(包括处在应急场所外部人员)在应急期间所采取的保护现场、组织抢救等措施的详细要求;

6、 人员疏散方案;

7、 企业与外部应急服务机构、立法部门、社区和公众等沟通;

8、 至关重要的记录和相应设备的保护;

9、 总承包单位和各分包单位应按应急救援预案,各自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人员和应急设备、物资、器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