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永远充满创造性的艰苦而复杂的精神劳动,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知识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面对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世纪,培养开拓型人才成了新时期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新课程改革赋予班主任工作新的内涵。在这严峻的使命前,班主任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修养呢?
一、班主任要大胆更新育人观念。
新课标要求培养新时代创造型的人才,而班主任则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传统意义上的班主任,往往只是学校整体意志的贯彻者和班级集体的管理者。而在班级管理上又往往追求军事化的整齐划一。常规管理上“严”字当头,强调按部就班,井然有序,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用多如牛毛的“规范”和“纪律”去约束学生。这样,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能,培养出来的大多数是听话的“工具”或高智商的“机器”,这与素质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驰。作为新世纪的班主任,就必须大胆革除陈旧的育人观念,努力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把培养能适应和把握新的历史时期的开拓者、创造型人才作为自己育人观念的核心。
二、班主任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世纪的中国不仅需要大量的用高技术武装起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更需要一大批站在科技发展最前沿的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科学家。所有这些,都不可能凭空产生。正如鲁
迅先生所言:“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花木非有土不可,正如拿破仑非有好兵一样。”同样,没有全民族强烈的科学意识,没有全体公民较高的科学素养,要实现上述理想,可以说纸上谈兵,而民族科学素质的提高,依赖于教育,从而新时期班主任自身科学素养的高低便成为当代学生科学素养提高的关键。因此,今天的班主任必须了解中外科技发展史,关心科技发展动态,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趋势,在广泛猎取科技文章和书籍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多读科学著作,观看科技片,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之情,激发他们学习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班主任要具备较丰富的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方法。
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班主任是和学生接触最多,时间也最长,同时也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所以,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以及其心理素质、思想修养、知识才能等都对学生有着极大地影响。在新的世纪里,随着社会竞争压力加大,人们的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有人说,新的世纪将是“精神病发作的世纪”。此话虽有危言耸听之嫌,但是,作为新世纪的班主任,如果不懂心理学和消除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心理学方法,就无法胜任班主任工作。因而,班主任要传授学生感兴趣的心理知识,开展心理咨询,从而洞察学生心灵的奥秘,因势利导,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寓教于乐,寓理于知,科学指导学生的自我修养。
四、班主任要不断加强人文修养,做文理兼通的人。
新世纪的班主任,不能忽视人文书籍的阅读,淡漠人文关怀的思考。社会更需要一些文理兼通的人,其主要责任就是要把畸形的科技发展纳入清醒的人文思考,正如著名学者詹克明先生说的那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拉动社会历史车轮前进的主力马匹。但科技需要驾驭,它不能像匹脱缰之马,摆脱人内社会单独发展。失去人文思考的科技甚至会将社会托上崎岖之路。”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想做好新时期班主任工作,要用科学的眼光,哲学的头脑和一颗悲天悯地的人文关怀之心去塑造学生,就必须多读社会科学著作,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班级工作千头万绪,班主任应该具备的素质也很多,但做为新形势下的班主任,以上四种素质是最基本的素质。因此,要想胜任新形势下班主任的工作,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