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知识和业务规范试卷(110分)
题号 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 44分)
1.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核心是树立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的发展新理念。
2. 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深化改革,力争在3到5年内,建立基本满足国家需求、功能先进、结构优化的多轨道、集约化、研究型、开放式业务技术体制,增强气象业务和服务能力,提升气象科技水平。
3. 公共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
务、气象科技服务等几方面。
4.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中明确规定:气象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导致预警信号的发布出现重大失误的,对直接责任人和主要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 我国对在东经180度以西、赤道以北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面上出现的中心附近的最大平均风力达到八级或以上的热带气旋,按照其
出现的先后次序进行编号。
6. 就精细天气预报而言,短期预报要明确灾害性天气落区,短时和临近预报要明确灾害性天气出现的具体时间、位置和强度。 7. 《关于传输城镇天气预报的通知》要求:全国城镇天气预报每天传输2次:各省(区、市)早晨7:30前(北京时,下同)将24、48、72小时三天预报(分08时-20时,20时-08时两段)发往北京,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在7:45前向全国广播完毕;每日下午15:00前
(第1页 共12页)
将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24、48、72、96、120小时五天预报、下午16:30前将其它城镇五天预报(分20时-08时,08时-20时两段)发往北京,下午16:45前向全国广播完毕。
8. 《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暂行规定(试行)》中,对预报时效定义:短时预报是指未来0-12小时天气参量的描述,其中0-2小时预报为临近预报。
9. 业务运行的多普勒天气雷达通常采用体积扫描的方式观测。 10.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应用领域主要在于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警。还可以进行较大范围降水的定量估测,获取降水和降水云体的风场结构。
11.对流性天气形成的基本条件是水汽条件、不稳定层结条件、抬升力条件。
12.降水回波的反射率因子一般在15dBZ以上。层状云降水回波的强度很少超过35dBZ。大片的层状云或层状云-积状云混合降水大都会出现明显的零度层亮带。
13.根据天气分析预报实践的总结,我国常见的大风有冷锋后的偏北大风,高压后部的偏南大风,以及由低压、台风和强对流引起的大风。 14.多普勒天气雷达的数据质量主要受到地物杂波、距离折叠和速度模糊的影响。
15.地转偏向力处在纬圈平面内,它只能改变气块的运动方向。对于水平运动而言,在南半球地转偏向力使运动向左偏,并且地转偏向力的大小与相对速度的大小成比例。
16.Rmax300km,雷达波长5厘米,Vrmax应是6.25m∕s,若雷达波长10厘米,Vrmax是12.5 m∕s。
17.冷空气翻山下坡是干绝热下沉,也就是说冷空气是沿等熵面下沉,当等熵面的坡度大于地形坡度时,有利于下坡大风的形成。
(第2页 共12页)
18.当45-55dBZ的回波强度达到-20摄氏度层的高度时,最有可能产生冰雹。
19.当环境的垂直温度递减率大于气块绝热运动时的温度垂直递减率时的气层被称作不稳定层结;既不促进也不抑制气块垂直运动的气层叫中性层结。
20.影响大气运动的视示力包括惯性离心力、地转偏向力。 21.当气流过山时,在迎风坡有上升运动,此时气旋性涡度减弱。
22.当大气中密度的分布仅仅随气压而变化时,这种状态的大气被称为 正压大气。
23.由许多雷暴单体侧向排列而形成的强对流云带叫做飑线。侧向排列的雷暴单体常常彼此不相干扰,其对流云不断新陈代谢,但作为整体可持续几小时至十几小时。
24.一般而言,地面系统中心移速为500hPa地转风速的0.5-0.7倍。 25.大气环流形成与维持是由影响大气运动的一些基本因子在长期作用下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因子是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地球表面不均匀和地面摩擦,当然这些外因都要通过大气本身的特性而起作用。
26.一般来说,在产生冰雹的雹云中最大上升速度及水分累积区的高度一般在温度零度层以上。水分累积区的厚度不小于1.5-2.0公里。能较快增长为雹块的雹胚是过冷水冻滴。
27.一般情况下,与地面冷锋相配合的高空槽越深、槽后的冷平流越强,就越有利于冷锋后出现大风;大风区出现在冷平流最强区域所对应的位置。
28.西南涡的形成主要是由三个因素造成的:一是地形作用,四川盆地处于西风带的背风坡,有利于降压形成动力性涡旋;由于高原的阻挡,从南侧绕过的西风气流由于边界摩擦而产生气旋性涡度。二是500hPa面上有高原槽东移,槽前正涡度平流造成低层减压,利于低
(第3页 共12页)
涡形成。三是700hPa面上有能使高原东南侧的西南气流加强、并在四川盆地形成明显的辐合气流的环流形势。
29.与强降水相联系的低空急流,是指位于600-900hPa之间水平动量集中的气流带,风速要大于等于12米/秒。在我国与暴雨相联系的西南风低空急流常常位于副热带高压西侧或北侧,低空急流左侧常有低空切变线和低涡活动。低空急流又多位于高空西风急流入口区的右侧或南亚高压东部脊线附近。在这种环流背景下,与低空急流相伴的强降水区位于低空急流的左侧、低空切变线的右侧。 30.典型梅雨的环流特征是:梅雨开始时,高层100或200hPa的南亚高压从青藏高原向东移动,到达长江流域上空,并在那里停滞。梅雨期中层500hPa环流形势稳定。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呈带状分布,在120°E处的脊线位置稳定在22°N左右。低层梅雨期间,地面图上,在江淮流域有静止锋停滞,在850hPa或700hPa上则为江淮切变线,其南并有一与之近乎平行的低空西南风急流。低层的另一种形势是,中纬西风带上不断地有较强的低槽东移,低层不断有锋面气旋生成,形成间断性的降雨。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目前我国的天气预报预测业务实行( A ),三级为主和上级指导下级的业务体制。
A. 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布局 B. 国家、省、地、县四级布局 C. 国家、区域、省、地四级布局 D. 国家、省、地三级布局 2、《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GB/T 19201-2006)中,热带气旋等级是根据热带气旋( A )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来划分的。
A.底层 B.中层 C.高层 D.顶层
(第4页 共12页)
装订线
3、根据《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暂行规定(试行)》,当发现次责任区内出现强度 dBZ以上的,且具有明显的人字形结构、“V”型结构、穹隆结构或呈指状、涡旋状、环状、钩状等单体回波时,即可向相就雷达站发联防要求。( B )
A. 30 B. 35 C. 40 D. 45
4、多普勒天气雷达能够测量降水粒子的( B )。 A、水平速度 B、径向速度 装 C、垂直速度 D、速度
5、下列哪个不是多普勒天气雷达的主要应用领域( AA、沙尘暴的探测和预警 B、强对流的探测和预警 C、降水估计
D、改进数值预报模式的初值场 订
6、98D雷达的最大的最大不模糊探测距离是( C )。 A、150公里 B、230公里 C、460公里 D、500公里
7、多普勒两难是指( B )。 A、不能同时测速度和强度
线 B、不能同时得到好的速度和强度 C、不能同时测速度和谱宽 D、不能同时测谱宽和强度
8、下列特征中哪个不是雷暴大风的雷达回波特征( DA、反射率因子核心不断下降 B、中层径向辐合MARC
(第5页 共12页)
)。 )。 C、低层强烈辐散 D、低层强烈辐合
9、下列因子中哪个不是有利于强冰雹产生的环境因素( B )。 A、CAPE值较大
B、对流层中低层环境温度直减率较大 C、0℃层高度不太高 D、环境垂直风切变较大
10、降水算法要求用来导出降雨率的反射率因子的取样位于零度层亮带( B )的区域。
A、下部 B、以下 C、以上 D、上部
11、下列反射率因子特征中哪个不是强上升气流的指示( C )。 A、低层强反射率因子梯度 B、中低层弱回波区
C、反射率因子超过40dBZ D、中高层回波悬垂
12、下列雷达产品中哪个是物理量产品( B ) A、平面位置显示(PPI)
B、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VIL) C、组合反射率因子(CR) D、任意垂直剖面(VCS)
13.以下各项中以( A )雷暴出现最多,强度也最强。 A、冷锋 B、暖锋 C、静止锋 D、锢囚锋
14.以下四类对流风暴中一定是强风暴的是( B )。 A、普通单体风暴 B、 超级单体风暴 C、多单体风暴 D、 飑线
(第6页 共12页)
15.沙尘暴是指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 D )的天气现象。
A、10公里 B、5公里 C、2公里 D、1公里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全部选对得分,共18分)
1.天气业务包括0-10天天气及相关气象衍生灾害预警预报、10天以上延伸期天气预报和专业气象预报以及相应的观测、信息处理和服务等。改革重点是:( ABCD )
A.完善精细化预报业务流程,促进灾害性天气和定量降水预报的突破
B.完善临近预报和短时预报业务,建设突发性灾害天气预警预报体系,增强对突发性事件气象应急保障能力
C.建立四维资料同化系统,加强数值天气预报及其解释应用 D.加强和规范水文气象、海洋气象、交通气象、航空气象、城市环境气象等业务
2.《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中,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 ABC ),一般划分为四级: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
A.危害程度 B.紧急程度 C.发展态势 D.社会反响
3.《天气预报等级用语业务规定》明确:根据天气过程或系统的逼近时间和影响强度,预报等级用语一般依次为预报、警报和预警信号。预警信号是警报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最高级别的警报。只有
(第7页 共12页)
( AD )预报可以发布“消息”。
A.热带气旋 B.高温 C. 霜冻 D. 大风降温
4、基本力是大气与地球或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真实力,它们的存在与参考系无关。基本力包括( ACE ) 。
A.地心引力 B.惯性离心力 C.摩擦力 D.地转偏向力 E.气压梯度力
5、产生强降水的中尺度对流回波的多普勒速度特征是 ( ABCD ) A.强的风切变 B.强的辐合和形变 C.深厚的积云对流 D.旋转环流
6、西风带长波的移动速度与许多因素有关。当( BCE 时,波动移动较快,反之,移动较慢。
A.地转涡度平流较大 B.波长较短 C .纬度较高 D.南风较强 E.西风较强
7、大范围降水形成的主要条件是( ADE )。 A.水汽条件 B.气压场条件 C.风场条件 D.垂直运动条件 E.云滴增长条件
8、下列因素中哪些有利于雷暴的产生或增强( ACD (第8页 共12页)
装)订线。
) A、较大的对流有效位能CAPE B、较大的对流抑制CI C、垂直风切变较大 D、存在边界层辐合线 E、低层水汽很少
9、在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预警中,从下列导出产品中选出最有用的4个产品
( DEFH )。
装 A、速度方位显示VAD B、弱回波区WER C、组合切变CS D、风暴路径信息STI E、冰雹指数HI F、中气旋M
订 G、回波顶ET
H、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IL I、分层组合反射率因子
10、暴雨中尺度系统的触发条件有许多,如:( ABDE )。 A.锋面抬升 B.近地层加热的不均匀性 C.潜热释放 D.海陆风辐合抬升
线 E.能量锋与Ω系统的触发
11、强雷暴的发生、发展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有利于强雷暴发生、发展的主要因子有( ABE )。
(第9页 共12页)
A.高、低空急流 B.逆温层 C.热力抬升 D.气流爬坡 E.前倾槽
12、冬季东亚大槽是东亚地区的一个重要天气系统,它是 ( BE )影响的产物。
A.太阳辐射 B.海陆热力差异 C.洋流 D.地面冷高压 E.青藏高原地形
四、问答题(共33分)
1、简述罗斯贝的三圈经向环流模式。(6分)
回答要点:
(1)在极地与热带地区各有一个直接环流圈(极地环流圈和哈得来环流圈)。
(2)在两个直接环流圈之间的中高纬地区有一个与直接环流方向相反的闭合环流圈。
2、简述东北冷涡的天气特点。(8分) 回答要点:
㈠冷涡雷暴最易出现在冷涡的东南及南部(低部或下半部)。 ㈡不稳定特点,主要造成阵性降水。
㈢降水有明显的日变化,一般在午后到前半夜(傍晚)比较严重。 ㈣持续时间长,一般3-6天。
(第10页 共12页)
3、简述不伴有阻塞高压的切断低压的形成过程。(9分) 答:切断低压是对流层中、上部大气长波的波幅不断增大后的产物,它在形成之前等温线振幅往往比等高线的振幅大,而且等温线位相落后于等高线,此时在槽前和槽内有明显的冷平流,槽后有很强的暖平流,在对流层中上部这种冷暖平流的分布有利于槽脊的发展。槽加深以后,冷舌逐渐赶上气压槽,二者近于重合,并逐渐形成闭合冷低中心。与此同时,槽后高压脊也增强并向东伸,与槽东北侧暖空气逐渐连接起来,使槽内冷空气与北方冷空气主体脱离而孤立起来,并可继续发展加深形成一个完全的被暖空气所包围的冷性大涡旋。
4、简述“p”坐标中的垂直涡度方程等号右端三大项的物理意义。(10分)
方程如下:
d(f)uvuvuv()f()()dtypxpxyxy回答要点:
(1)意义:它表示在有涡度水平分量(x,
y),即有风的垂直
切变存在,同时又有垂直运动在水平方向不均匀分布时所引起的涡度变化。
(2)意义:辐散时,有反气旋性相对涡度产生;辐合时,有气旋性相对涡镀产生。
(3)意义:0时,水平辐散使气旋性涡度减小,水平辐合使气旋
(第11页 共12页)
性涡度增加;0,水平辐散使反气旋性涡度减小,水平辐合使反气旋(第12页共12页)
装订线性涡度增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