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来源:爱问旅游网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满山的灯笼火把

我的父母常年在野外工作。他们无法照顾我,就把我送到远在四川农村的外婆家。我是和那儿的孩子们一起长大的。

一天,我跟着大人们到田里去干杂活。傍晚,突然狂风骤起,乌云翻滚。大人们怕大雨把我淋坏了,让我先回家。我看了看茫茫雨幕中的田野,决定抄近路回家。因为舍不得穿鞋,就脱下来拎着,光着小脚丫,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滑溜溜的窄窄的田埂上走着。又一阵疾风扑面而来,我不由自主地侧身避风,不料,脚下一滑,一下坠入田边的土井中,幸亏那上大下小的背篓和我瘦弱的身子恰恰能卡住井口。天上下着大雨,身下浸着井水,我哭着,喊着,挣扎着,两手抠着井沿上的泥土和杂草,希望能爬上来。然而,一番艰苦努力的结果却是又往下陷了一点儿。

危急中,我突然明白了:不能再这样盲目地胡乱挣扎了,胡乱挣扎的结果只会更坏。我应该保存体力,坚持着不再往下掉,等人来援救。我知道亲人们一定会来救我的。

我不再哭,也不再喊,只是全力拽住井口的杂草,不让自己再往下坠。雨渐渐小了,停了,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四周死一般的寂静,连一个人影也看不见。

虽然四肢已经发麻直哆嗦,身子又可怕地往下陷了一点儿,可是我仍然坚持着,坚信着。

突然,从远处村庄的方向,传来我急切渴望听到的声音。那是一声又一声焦急、亲切而悠长的呼唤。紧接着又看到了涌出的先是一线,很快是一片、一大片的亮光。那满山遍野的灯笼火把,越来越近,越来越亮……顿时,我泪如泉涌。

当人们小心地把我从井口拽上来,紧紧搂在怀里的时候,我已经冻僵了,全身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只有眼泪在不停地流着,是热的。

你知道有多少人出来寻找我吗?整个村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百多人哪!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渴望: 泪如泉涌:

2.请简要概括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危急中,“我”突然明白了什么?在文中用“____”画出来。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4.“只有眼泪在不停地流着,是热的。”对这句话中的“是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因为眼泪不停地流,所以是热的。 B.亲人、乡邻的关爱之情温暖了“我”。 C.这泪是感动的泪,更是感激的泪。

5.学会感恩,感谢生活给予你的一切。联系生活实际,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感恩父母,是他们给了我生命;

感恩同学,是他们______ ____________; 感恩师长,是他们_______ ___________。

小塘春色

①南方的水乡风光,历来以柔美著称,随处可见的小塘,便是这种独特风格的充分体现。春天的小塘,更是分外的旖旎明媚。

②春天的小塘,美在一个“早”字。当别处还略有薄寒的时候,您不妨漫步来到这里,欣赏一下这最先哼起的春之歌吧!您瞧,近岸的小草正默默地为大地赶制新衣时,浅岸中的水草却早已不知不觉间长出了一大截新芽。“水暖先知”的小鸭子,或三五成群地卧在岸上晒太阳,或成双成对地在水中游弋,或扑打着羽毛还不太丰满的翅膀,抖动着滚圆的身子,顾盼四周。细雨刚停,一些蜻蜓不知什么时候收到了春季盛会的请柬匆匆赶来凑热闹了。它们一会儿停在水面的草茎上打着秋千一荡一荡的,一会儿又振翅欲飞。玩到无聊时,再去寻找新的目标。

③春天的小塘,美在一个“静”字。静得使人觉得那仿佛不是一摊水,而是一块碧玉——一块翠绿晶莹的碧玉。蓝天、绿树、白云都把倩影投入它的怀抱,静静的碧波多了一丝色彩。春姑娘像酣睡正浓的少女,拥抱着岸边的水草,睡得

那么香,那么甜,那么宁静,水底的鱼儿悄悄地游来游去,生怕惊扰了春姑娘的美梦。

④春天的小塘,美在一个“动”字。它像一条变幻不定的绿绸,那么美,那么纯。阳光映照之下,那跃起的粼粼波光,如飞花,似碎金,在闪烁,在颤动;微风拂过之时,泛起道道水纹,缓缓地从一边向另一边推进。岸上的树林都在沙沙作响,像是在为知音弹奏古老的乐曲,又像是在对谁讲着一个遥远的故事。 (有删改)

6.春天的小塘( ) A.水平如镜

7.理解短文,填空。

(1)春天的小塘,美在______、______、______。

(2)画横线的句子让我想起了一句诗________,这句话写的是______的活动;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写的是______的活动。这两个句子都是对景物的______描写。

(3)春天的小塘,美在一个“早”字,作者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有代表性的事物来写。

8.第③自然段采用的描写手法是( ) A.动态描写

B.静态描写

C.动静结合

B.旖旎明媚

9.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春姑娘像酣睡正浓的少女,拥抱着岸边的水草,睡得那么香,那么甜,那么宁静”,这句话运用了排比、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天小塘的静。(______)

(2)写“春天的小塘,美在一个‘动’字,”主要抓住了阳光映照之下和微风拂过之时小塘的静态美来写。(______)

(3)文章第②③④自然段都是围绕每段的第一句话来写的。(______) 10.下列对文章 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着重写了小塘四季美丽的景色让人心情舒畅。

B.本文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小塘的春色,把旖旎明媚的小塘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11.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一段你观察到的美景。

和氏璧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住在荆州脚下。

有一天,他去见楚厉王,说是在荆州山上得到一块罕见璞玉,特地来奉献给大王。厉王左看右看,觉得这只是一块比较光滑的普通石头,哪里是玉石。认为卞和欺骗他,于是把他治了罪,砍去了他的左脚。

厉王死后,武王继了位。卞和跛着一条腿,再一次入宫去献玉。谁知武王同样不识货,又把他的右脚也砍去了。

武王不久也死了,接替他坐上王位的是文王。卞和捧着那块璞玉,坐在山脚下哭泣,一连哭了三天三夜,把眼泪都流尽了。

文王听到这事,叫人去问他:“你是罪有应得!截了脚的人也多得很,你为什么悲伤得哭个不停?”

“我 为了砍去两只脚悲伤,卞和回答说: 有人把宝玉当作石头,把忠诚说成欺骗而痛心!”文王叫玉匠剖开这块璞玉,发现这 是一块真宝玉, 质地特别好。后来,文王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1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蒙骗﹣﹣_____ 贡献﹣﹣_____

13.在文中 里填上正确的关联词语。 14.文中一共写了_____个人物,_____是主要人物。

15.短文用一件物品贯穿全文、展开情节,这件物品是_____,它是全文的写作_____

16.下列对这篇短文所说明的道理,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说明楚王的愚蠢、残暴和对玉的无知。 B.主要说明卞和有耐心、有毅力,是玉石辨别专家。

C.主要说明卞和出于忠诚,不怕挫折和摧残,坚信真理终能战胜谬论。

语言的魔力

一天中午,在巴黎街头,一位法国著名诗人看见一个老妇人木然地站着。她佝偻着,衣衫褴褛,苍白的头发在风中飘荡。在她身旁,立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这是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在街上乞讨。诗人走到老人跟前 俯下身子问道 老人家 今天给你钱的人多吗 听到有人询问,老人长叹一声,说:“我……今天什么也没得到。”

诗人听了,拿出笔,悄悄地在木牌的那行字前面加了几个字“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他把身上的钱全给了老人,说“这够你吃一顿饭了。”

晚上,这位诗人又经过了这条街,他看到来往的行人经过这块木牌时,大都停下来。无论是衣着华丽的绅士、贵妇,还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少男少女,都掏出一枚枚铜币送到老人手里。就连衣着寒酸的小职员,也摸出一枚铜板交给老人。诗人远远看着,脸上露出欣慰的神情。

“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诗人仅仅在原来那句话的前面加了四个字,竟产生了这么大的魔力!是啊,春天多么美好,但是,对于双目失明的人来说,仍是一片漆黑。何况这是一位贫困交加、风烛残年的老妇人呢!诗人的语言,用美好衬托出不幸人的更加不幸。这位老妇人,一生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看不到,谁能不产生同情呢?

17.为本文划线处补上标点。

18.把文中最后一句话换个说法,意思不能变。

19.老妇人早晚乞讨的结果相同吗?原因是什么?

20.读完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用一句话表达)

和母亲的最后约定(节选)

①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②一生操劳的母亲,从没有走出过塔河这个偏远的村庄,在行至人生的终点时,她渐渐燃起一个愿望,那就是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在儿子王一民展开的地

图上,母亲用瘦弱的手指画了一条斜线,从塔河到拉萨。王一民不明白母亲为何选择这样遥远的地方,但母亲迫切而强烈的心愿、充满渴望的目光,激励着王一民出发了。

③从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74岁的儿子用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载着99岁的老母亲,吱呀上路,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走到了中国南端的海南岛。考虑到母亲身体不支,王一民打算返回家乡,以使母亲“落叶归根”。

④两年多里,寒冬酷暑,冰雪暴雨,还有母亲“老小孩儿”似的抱怨和挑剔,种种路况和心绪,王一民都挺了过来,而且他为自己能和母亲在一起走这么多路感到无比荣幸。

⑤一路上,王一民的行动也引来记者的访问、电视台的镜头、陌生人的好奇,面对这些始料不及的关注,王一民也会觉得慌张、惊恐。但他收获更多的,是无数好心人的及时收留和援助。“世上的人把母亲和我的旅行称为世界上最美好的同行’,也有人称之为‘夕阳中的微笑’。”当王一民带着母亲返回家乡时,受到了家乡人的高度赞扬。

⑥回家后,母亲以102岁的高龄离开人世遗言是:希望骨灰能撒到西藏去。为了实现母亲的遗愿,心情平复后的王一民,以83岁的年龄,又用了7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将母亲的骨灰撒在了西藏的土地上。有人说,如果把这些往返路程都加在一起,天约有10万里。

⑦王一民说,我之所以能忍受所有的痛苦,是因为我必须遵守与母亲的约定,这是我能献给母亲的最后的爱心。

⑧他的事迹越过国境,传到了韩国。韩国作家俞贤民先生在中国考察期间,经过百般周折,最后见到了王一民,二人相谈甚欢,于是有了一本真实的书:《我要陪你去西藏——和母亲的最后约定》

21.请提炼出最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两个核心关键词: 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2.文章中,“和母亲的最后约定”指( )。 A.带母亲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B.陪母亲去中国南端的海南岛 C.让母亲“落叶归根”

D.把母亲的骨灰撒到西藏去

23.下列对第③段画“_____”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吱呀上路”说明儿子年纪大,体力衰弱,动作缓慢

B.“74岁的儿子”“99岁的老母亲”从年龄角度写出了这是一对不寻常的母子 C.“破旧的三轮车”说明工具简陋,母子俩旅途的辛劳可想而知 D.从“中国最北端”到“中国最南端”写出了路途之遥 2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强调了内容的真实性,也暗示了故事具有非同寻常的情节

B.是与母亲的“约定”和对母亲的爱支撑着王一民克服千辛万苦创造出孝与爱的奇迹

C.母亲99岁了还吵着去看世界,“老小孩儿”似的抱怨和挑剔,实在不可理喻 D.文中画“ ”的句子说明王一民的孝心超越了国界 25.用一句话概括第⑤段的主要意思。

26.你认为文中这对“夕阳红”年龄的母子的旅行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同行”还是“夕阳中的微笑”?为什么?

27.本文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①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②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妈——” “妈——”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③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我……”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我……要钱……”

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字,可是竟说出来了! “要钱干什么?” “买书……” “多少钱?”

“一元五角就行……”

④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

……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28.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震耳欲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填空。

《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________写的。句①是________描写,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句②是________描写,可以看出这是一位________的母亲。句③是对母亲的____________描写,突出了母亲的______________。句④是对母亲的____________描写,可以看出这是一位____________的母亲。

30.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31.为什么说“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橘子与毛衣

我八岁时,父亲病逝了。母亲在一家小商店里当职工,工资微薄,拉扯着我和姐姐过日子。我生病住院。母亲总是下班后,匆匆赶来医院陪伴我,一边做着布鞋。

一个黄昏,我走到医院的门口,等候着母亲的到来。那正是金橘上市的季节。恰巧,橘子是我特别喜爱的水果。但是,像我这样的家庭,生活拮据,橘子当然是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寡母收入菲薄,供我读书,住院看病又花费了不少钱。购买日常品也愈来愈困难,更别提橘子之类的水果了。

突然,一块橘皮不知从哪里落下来,我茫然地盯住这片橘皮,想像着这水果到底是什么样的滋味。我再也抵挡不住那种诱惑,趁人不注意时,拾起那块橘皮,放在鼻子下面吮吸着那令人心醉的芬芳。在梦中,我好像在吃一只又一只橘子。

我被一阵呜咽声惊醒了。朦胧的灯光里,母亲正坐在我的床上,背对着我,她的手里紧紧地攥着那块橘皮。当时,我还不明白她为什么啜泣,我把自己的小脸紧紧地贴在她的背脊上。她一下子惊起来,急忙擦干了双眼,转过身来,有力地搂住我。我抬起头来,看见她微笑着,两只眼睛依然红肿着,这是种虚弱的,苍白的笑容,不知为什么, 我再也忍不住自己的眼泪,号啕大哭起来。

母亲弯下了腰来,脸贴着我的头,温柔地说:“不要哭,孩子,妈妈要给你买橘子。”说完,她就走了。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母亲回来了,她真的提着满满的一篮子橘子。 母亲靠在床上。当我动手把那些鲜艳的金橘整齐地码在枕头边时,她静静地观察着,我抚摸那些金子般的橘子,忘记了所有的一切甚至没有察觉到母亲是什么时候离去的。隔壁的病床的大娘正斜眼看着我,轻声地对她的儿子说:“她的母亲用她的毛线衣才换了一篮子的金橘。为了孩子,当母亲的什么都可以舍

去……”

橘子?毛衣?我的母亲的毛线衣?刹那间,我仿佛看到了母亲那苦涩的微笑和虚弱的身体。

32.第④段“我被一阵呜咽声……攥着那块橘皮”,当“我把自己的小脸贴在她的背脊上……擦干了双眼”,什么原因使母亲流泪?为什么不让“我”看见?

33.为什么“我再也忍不住自己的眼泪,号啕大哭起来”?

34.集中体现母爱的是哪句话?

35.结尾三个问句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36.母亲的微笑为什么苦涩的?

人脑用多了会笨吗

①常常能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人的脑子用多了,会死掉许多细胞”、“人脑多用了会笨”,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②事实上,人的肌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脑子也是一样。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经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的大脑皮层,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这么多数量的脑细胞,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足够足够了。有人计算过,如果一个人活到100岁的话,经常运用的脑神经细胞只不过10多亿个,还有80%—90%的脑细胞没动用。所以,根本不会有什么“脑子多用会笨”的事情。

③“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人的机体,用则灵,不用则衰;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因为这些勤于用脑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的状态,脑神经细胞会得到很好的保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避免了大脑的早衰。相反,那些懒于用脑思考的人,由于大脑受到的信息刺激比较少,甚至没有,大脑很可能就会早衰。这跟一架机器一样,搁在那里不用就要生锈,经常运转就很润滑。外国就有过这样的研究,科学家观察了一定数量的20—70岁的人,发现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到了60岁时仍能保持敏捷的思维能力,而在那些终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懒人当中,大脑早衰者的比例大大高于前者。

④除了懂得脑子多用只会聪明、不会笨的道理以外,我们还应该了解“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这对老年人来讲尤为重要。我们常说,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如果大脑迟钝了,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当然也不会旺盛。所以,保持大脑的活力,就能促进其他机体、器官保持活力;大脑如早衰,也会影响其他机体器官的早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往往是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老年人保持着勤于用脑的好习惯,就会有一种很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使自己的生活、精神充满活力。

⑤“勤于用脑,延缓衰老”,这个道理是很科学的。老年人如此,何况我们青少年呢?让我们大家养成勤于用脑的良好习惯吧。 37.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舒展(_______) 敏捷(_______)

38.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充分有力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意在向我们说明一个道理:_________。

40.短文第③自然段主要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读了这篇短文,联系学习或生活实际,你想说些什么?

我喜爱的鱼

在我们家的写字台上,摆放着一个大鱼缸,里面游着十几条色彩鲜艳的金鱼。 我最喜欢的是珍珠鱼、墨龙睛和狮子头。珍珠鱼长得胖胖的,肚子鼓鼓的,可游起来却十分自如。珍珠鱼在阳光的照耀下,鳞片像一粒粒的小珍珠。它的颜色红白相间,尾巴大大的,十分漂亮。那条墨龙睛,名副其实,全身都是黑的。它的眼睛泡和嘴巴很大,尤其是那两只眼睛,真像两个小鼓。狮子头呢,它长得小巧玲珑,身上是洁白的,头上像戴了顶鲜红鲜红的帽子,真像童话中的“小红帽”,它最引人注目,也是金鱼缸里最漂亮的一条。鱼儿们吃食时,嘴巴总是不

断地冒泡泡,这多么有趣啊!

每个星期我都要给鱼儿们换一次水。在冬天,如果水凉的话,我就把鱼缸搬到暖气旁边,让鱼儿们暖和一些。每天早晨喂鱼时,鱼儿们总要争先恐后地抢着吃,生怕自己吃不到。我觉得它们吃饱后好像在用感谢的眼神看着我,好像在对我说:“谢谢小主人,谢谢小主人!”我这时总是微笑着看着它们,心里特别高兴。

鱼儿们最爱吃小鱼虫,我每周都按时给它们买一些。在冬末春初的时候,市场上没有卖的,我只好先让它们吃干鱼食。那一阵子,我每天都要去市场上看看有没有活鱼虫,有了,就赶紧买回来喂它们吃,因为它们吃了活鱼虫,就长得很快,很健壮。

上个星期六的早上,我起床后,首先看鱼儿们怎么样了,没想到墨龙睛死了,我很伤心,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它是怎么死的?我仔细想了想,可能是食喂得太多的缘故吧。我真恨自己。我拿出一个火柴盒,双手捧着这条鱼,将它放在里面,埋到离我家最近的一片空地上,每当我从这里经过时,心里就有一种难过的感觉……

我爱那些快活的鱼儿们,它们给我的课余生活增添了无限的乐趣。 4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鲜艳——( ) 洁白——( ) 尤其——( ) 缘故——( ) 增添——( ) 无限——( ) 43.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a.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 b.形容小而灵巧、精致。( ) c.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

44.作者养了十几条色彩鲜艳的____,作者最喜欢的鱼是____、___和___。鱼儿们最爱吃____。

45.这篇文章描写了鱼儿的_______和________,抒发了作者对鱼儿的_____之情。 46.第三自然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请用“ ”画出作者自己想象的句子。

48.墨龙睛是怎么死的?“我”的心情怎样?

《背影》(片段)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 )过铁道,要( )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49.在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动词。 探 缩 爬 穿 攀

50.文中划线句子中“努力”的意思是______,从这个词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

51.“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和“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是_______描写和_______描写,这样写的作用是突出父亲过铁道时的艰难,体现出__________________。 52.对文中划“ ”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因为儿子长大了,能自谋出路了,感到很轻松。 B.因为要与儿子分别了,给儿子买了橘子,感到很轻松。

C.因为尽到了父亲关爱儿子的心意,感到很轻松,表现出父亲深沉而含蓄的爱

子之心。

D.因为买橘子回来,拍掉了身上的灰尘,感到很轻松。

53.文中两次写到“我”流泪了,第一次是因为(_____),第二次是因为(______)。 A 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经过,让儿子感动的热泪盈眶。 B 儿子望着父亲消失在人群中,再也找不到了。 C 与父亲离别,留下了伤心的眼泪。 D 看到父亲年龄大了,很难过。

港珠澳大桥

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是集桥、岛、隧于一体的综合跨海工程。它从设计、建设到通车前后历时十几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为我国桥梁史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由海中部分主体工程、两个口岸人工岛、三条连接线组成。两个口岸人工岛分别是珠澳口岸人工岛和香港口岸人工岛,三条连接线分别是珠海连接线、澳门连接线和香港连接线。其中,海中部分主体工程总长约29.6千米,包括约22.9千米长的桥梁段和约6.7千米长的岛隧工程,也就是西人工岛、东人工岛和5664米长的海底隧道。

港珠澳大桥是目前内地建设标准最高的桥梁。它设计使用寿命为120年,抗16级台风,主梁用钢达42万吨(可建60座埃菲尔铁塔),桥墩共计224个,浅水区桥墩间距85米,深水区桥墩间距110米。

港珠澳大桥的通车,使香港、珠海、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通车前从香港驾车到珠海、澳门,车程在3小时左右,而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则使香港到珠海、澳门的通行时间缩短至45分钟左右,珠三角西部都将被纳入香港3小时的车程范围。

港珠澳大桥是我国继三峡工程、青藏铁路之后又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港珠澳大桥的建成,为香港、澳门、珠海乃至整个广东省的发展都将带来更大的空间。

54.根据文章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港珠澳大桥是集桥、岛、隧于一体的综合跨海工程。(_____)

(2)港珠澳大桥由西人工岛、东人工岛和海底隧道三部分组成。(_____) (3)港珠澳大桥的设计使用寿命是120年。(_____)

(4)港珠澳大桥的通车,使香港、珠海、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_____) (5)港珠澳大桥全长55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其中海中部分主体工程总长29.6千米。(_____)

55.文章第三自然段中画“ ”的部分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56.下面这段举例子的资料对文中的某一个自然段的理解有帮助,该自然段是( )。

一位珠海市民表示,她喜欢去香港游玩、购物,港珠澳大桥通车后,开车从珠海去香港肯定比之前坐船快。一位生活在香港、工作在深圳的先生,已经开始畅想周末带家人前往珠海度假。 A.第二自然段

B.第三自然段

C.第四自然段

D.第五自然段

57.下面对文章说明顺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先总述再分述 C.方位顺序

父爱

深秋的月光斜照在小床卜,孩子正睡得香甜。一旁,阿久伯凝视着她红嘟嘟的睡脸,良久,两颗泪水静静地滑了下来。

和以往—样,他下班回家。孩子也放学了。晚饭后,孩子照例要求听他讲故事。

“爸爸,讲你的‘拇指’故事嘛!”孩子撒娇地抬起晶亮的眼,极可爱的模样。 他最是不能拒绝这种惹人怜惜的撒娇口吻,尽管他已将这个故事说了不下数十遍,但孩子爱听嘛,在她的心目中,它正可证明她爸爸的英雄形象。

“那是小琪琪还在妈妈肚里的时候……一天晚上,小偷进入我们的家……爸爸为了保护妈妈,和小偷打起来……小偷走了,但是爸爸右手的大拇指被小偷拿着的小刀削去一片肉。”他随着孩子的目光也瞧了瞧右手大拇指。

B.不同方面

D.先总述再分述后总述

“痛不痛?”孩子照例问,关切地。

“不痛不痛,爸爸保护妈妈和小琪琪是应该的。” 孩子得到她心中满意的回答,再次高兴地笑了。

但是,只有他心里明白,他不过是一个最平凡的爸爸。那拇指伤痕,只是他—个爱心的表露罢了,那算不了什么的。他结婚得很迟,而可怜的小琪琪,一生下来就成了没妈妈孩子。两年前的一个夜晚:就是孩子刚满六岁的那晚她发高烧,口里吐着白沫。他本该在她嘴里放只汤匙防她啮咬,但又怕伤了她稚搬的舌头,于是,他仅迟疑了一会,决然地将洗净的右指放入孩子的嘴。那夜过后,小琪琪的烧退了,但也咬掉了他指端的肉块。

小床上,月光下的孩子正唾得香甜。 他擦干了泪水,嘴角隐约地浮起了笑意。 偶然,睡梦中的孩子翻了翻身。

他也就轻轻地为她盖上了滑下去的被子。 58.照样子写词语(各两个): 红嘟嘟

隐约——隐隐约约

59.判断下列句子说法是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对的打“√”错的打“×”。 (1)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单亲父亲对孩子爱的故事。(_____) (2)“爸爸,讲你的“拇指”故事嘛!”所加的标点是正确的。 (______) (3)“于是,他仅迟疑了一会,决然地将洗净的右指放入孩子的嘴。”这句属于动作描写。(_____)

60.文中的父亲是“英雄形象”吗?为什么?

美丽的张家界

在张家界处处可见的峰林之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要数金鞭岩了。金鞭岩高出峰林许多,与其他山峰迥然不同,从山脚到山顶,像斧砍刀劈似的,只在它的顶上生长着几株苍翠的松树。夕阳映照下的金鞭岩金光闪耀,犹如一根怒举的金鞭,直指云霄。一座巨大的山峰紧靠着金鞭岩,巨峰酷似雄鹰,鹰首高昂,凌空

展翅,一只翅膀有力地半抱着金鞭岩,气势磅礴,这就是有名的“神鹰护金鞭”。

金鞭溪是天然形成的一条美丽的溪流。溪水弯弯曲曲自西向东流去,即使久旱,也不会断流。走近金鞭溪,满目青翠,连衣服都映成了淡淡的绿色。流水潺潺,伴着声声鸟语,你走着走着,忽然感到一阵清凉,才觉察到有微风习习吹过,阵阵袭来的芬芳使你不由得驻足细细品味。清澈见底、纤尘不染的碧水中,鱼儿欢快地游动着,红、绿、白各色卵石在水中闪亮。阳光透过林隙,在水面上投下斑驳的影子,让人享受到大自然的静谧和美好。

因为有了这奇山秀水,张家界成了植物的宝库、动物的乐园。据统计,这里已经发现的木本植物就有93科,517种,野生动物达500余种。

这里四季如春,景色宜人,永远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61.短文中的“奇山”是指_____,“秀水”是指_____。 62.金鞭溪有什么特点?请用短文中的词语概括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画“ ”的句子将金鞭岩比作_____,突出了它_____的特点。 64.画“~ ~ ~”的句子用了 的说明方法。(填序号) A.作比较 B.打比方 C.列数字

参考答案

1. 本文指“我”迫切希望得到救援。 本文指“我”因为获救而感动,导致流泪不止,如同泉涌。

2.短文讲的是“我”小时候在一次意外遇险时,全村的乡亲们都举着灯笼火把四处搜寻“我”的事。

3.不能再这样盲目地胡乱挣扎了……等人来援救。 “我”是一个遇事冷静,爱动脑筋的孩子。 4.A

5.带给我友谊 带领我畅游知识的海洋 6.B

7.早 静 动 春江水暖鸭先知 鸭子 拟人 蜻蜓 动态 小草 鸭子 蜻蜓

8.C

9.× × √ 10.B

11.沿着水泥路向东走,便可看见一片大草坪。草坪上的小草不像春天那样翠绿,而是逐渐枯黄,更加蓬松柔软了。一阵秋风吹来,小草们欢笑着,有的舒展双臂,有的弯腰触地,有的左右摆动,真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在尽情地舞蹈、游戏。 12.欺骗 奉献

13.不是……而是……;不但……而且…… 14.四 卞和 15.和氏璧 线索 16.C

17.,:“,?”

18.这位老妇人,一生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看不到,谁都会产生同情。 19.不同,晚上由于诗人在木牌上加了几个字,所以给她钱的人很多。 20.不同情境下的语言魅力也有所不同。 21.约定 孝心(爱心) 22.D 23.A 24.C

25.王一民的行动获得了许多人的关注、援助和赞扬。

26.示例1:“世界上最美好的同行”。因为高龄儿子陪老母亲一路旅行,孝心最感人也最美丽。

示例2:“夕阳中的微笑”。因为74岁儿子完成了99岁老母亲的心愿,“夕阳红”母子俩幸福的微笑是人世间最美好的风景。

27.示例:要遵守约定;孝心、爱心要体现在行动上。 28.耳朵都快被缝纫机声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29.梁晓声 环境 母亲的工作环境差,工作很辛苦 外貌 瘦弱 神态 疲惫和惊讶

动作 贫穷辛苦

30.这是一位爱子情深、深明大义、通情达理的母亲。我想对她说她真是太了不起了!

31.因为母亲挣钱那么不易,家境那么困难,但还是毫不犹豫地两次给“我”钱买书,满足“我”读书的愿望。如果“我”再用那钱买别的东西,实在对不起母亲,对不起母亲的爱子之情。

32.母亲为无力使病中的儿子吃上橘子,只能嗅橘皮而内疚,难过。母亲不愿意让“我”看到她哭泣的样子,在儿子面前,母亲永远是一个坚强的人。 33.我在病中吃不到橘子本已有些委屈,又听到母亲的哭声,看到母亲红肿的眼睛,也为母亲担心,心中十分难过、害怕。 34.“为了孩子,当母亲的什么都可以舍去。”

35.表现“我”知道了橘子是母亲用她的毛线衣换来的这件事后的惊讶和激动。 36.生活的艰难使母亲不知道笑了,但为了孩子的心情,她不得不强装笑脸,怎怎么能不是苦涩的呢? 37.收缩 迟钝

38.列数字 举例子 不会有什么“脑子多用会笨”的事情。 39.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

40.“勤于用脑,延缓衰老”这个道理是很科学的。

41.在学习或者生活中要勤于用脑,这不仅会让人越来越聪明,还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42.艳丽 雪白 特别 原因 增加 无穷 43.a.名副其实 b.小巧玲珑 c.争先恐后

44.金鱼 珍珠鱼 墨龙睛 狮子头 小鱼虫 45.外形 生活习性 喜爱 46.“我”给鱼儿换水和喂食时的情景 47.我觉得它们吃饱后……谢谢小主人!” 48.可能是食喂得太多撑死的。“我”很难过。

49.探 穿 爬 攀 缩

50.把力量尽量使出来 父亲买橘子时的不容易,更能感受到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

51.心理 动作 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52.C

53. A C

54.√ × √ √ ×

55.列数字。直接、准确、具体地对港珠澳大桥的寿命、建设材料、桥墩间距等作了介绍,用具体数字说明了港珠澳大桥是目前内地建设标准最高的桥梁。 56.C 57.D

58.黄澄澄 麻溜溜 高兴——高高兴兴 马虎——马马虎虎 59.√ × √

60.父亲不是因为抓小偷而伤的手指,所以不是“英雄”,但是他的手指是为了救助孩子而被咬伤的,所以他是一位“英雄父亲”。 61.金鞭岩 金鞭溪 62.美丽、清澈见底、纤尘不染。 63.一根怒举的金鞭 高、直 64.C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