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发文 股总字(2015)第02号
发文编码:02_GZZ_2015_02
工时管理制度
签发人: 章培林
签发时间: 2015年03月09日
时效: 自发文之日起生效
授权: 全体员工
1. 目的
为加强人员贡献度管理,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实现基于项目化运营的人工成本可视化、精细化管理,特发布用友股份公司工时管理制度。
2. 适用范围
用友股份总部及分支经营机构计费资源的所有工时管理。 说明:关于计费资源的定义见本制度第3部分
3. 定义及分类
. 工时定义:是指在某项任务上实际消耗的工作时间。
. 工时分类:按照是否直接创造客户价值或工作成果分为生产、耗费两类(如
下)。 工时类型 工时明细分类 描述 投入在客户项目的工时,包括收费 生产类 Productive 不收费 Non-chargeable 耗费类Non-productive 不收费 Non-chargeable Chargeable 研发 售前 管理 客户服务 外部客户项目和以用友作为客户的项目 产品类项目的工时 售前和商机项目投入的工时 管理活动项目、能力发展项目的工时 日常事务项目工时,如行政事务、休假、日常公共等 . 资源分类:基于资源是否为标准人天成本计算的直接分摊对象,分为计费资
源(Billing Resource)和非计费资源(Non-billing Resource)两类。 1)计费资源:是指直接为客户提供售前支持、咨询、实施、开发、产品研发等服务的人员,是公司标准人天成本计算的直接分摊对象,并计入客户的直接人力成本。计费资源通常包括项目经理、售前顾问、咨询顾问、实施顾问、开发顾问、技术顾问、研发等。
2)非计费资源:是指为经营组织提供日常运营管理或支持类工作的人员,不是公司标准人天成本计算的直接分摊对象,不计入客户项目直接人力成本。非计费资源通常包括公司高管、财务、PMO、市场、人力资源、销管、企管等职能部门人员。
. 年可用标准工时(天):是指除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外的年工作天数。一般
统一为245天。 . 有效工作天数:是指被有效利用(不含行政事务、学习成长等)的工作天数。 . 人天:工时的单位之一,1人天=8小时。
4. 职责
. 员工需按照工作情况如实填写每天在各个项目任务上的工作时间。 . 项目经理需根据客户项目计划进行任务分配,明确工作任务的起止时间和计
划工时,保障并监督各项项目工作按计划开展。
. 部门经理需对非客户项目工时进行派工及工时确认管理。 . 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对员工客户交付项目工时进行复核,并按照公司要求进
行员工有效工时、人员利用率、项目人工成本核算、项目任务标准工时的统计和分析。
. 人力资源部以工时系统最终审核通过的工时数据,作为计费资源的有效工时
考核依据以及计费资源考勤记录。
. 资源经理根据最终确认的工时进行资源结算金额核定。
5. 工时填报规范
. 工时填报是计费资源必须遵守的规则,工时数据是计费资源个人有效工时率
和部门有效工时率计算和考核的依据。 . 工时数据是计费资源进行资源结算,项目成本归集的依据,无有效工时支持
的任务不进行结算。
. 员工工时需全面、真实、及时填报至正确的项目,填报周期为日,填报单位
为小时,除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外的任何休假均需填报。 . 员工可按日、按周上报工时,但必须在每月考勤截止日前完成当月所有工时
填报和审核。未按规定及时、准确地填报工时,未按要求在每月考勤截止日前形成有效工时的,将影响个人有效工时和利用率的统计,并在个人工资、绩效考核及奖金计算中予以体现。
. 工时单位为“小时”,可以有小数点,如小时。员工正常工作日的工时总数
等于8小时。
. 所有工时填报均基于已立项的项目进行。对于已发生工时但没有对应立项项
目的情况,应及时向项目负责人反应进行立项和派工,不能将工时随意归集到不相关项目中。
. 所有费用报销必须有项目相对应的工时数据,并且是真实花费在该项目下。 . 内部事务项目由公司进行统一设置,无需项目经理单独设置。
. 交付项目由对应项目经理做有效性审核后,需由所在机构PMO做最终复核。
除交付项目外的其他所有项目仅由对应项目经理/部门经理做有效性审核,无需分支机构PMO复核。
工时填报及审核流程见附件1《工时填报及审核流程》。
6. 工时考核要求
. 有效工时是所有计费资源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人力资源部组织在各类计费
资源的绩效考核方案中确定具体考核指标及指标占比。 . 项目管理办公室根据工时系统数据,定期提供各类计费人员、部门工时分析
数据。
. 工时各类指标计算规则 类型 定义 计算公式 可用工时 · 标准工时 全职: · 全年按245工作人天计算 8 hrs x 245 days = 1960 小· 单日按8工作小时计算 时/人年 组织有效工时指在工作日内,某组织用于生产类项目并创组织有效工时(%)=组织人利用率 造价值得到确认的工时与可用工时之比,以员生产类有效工时/组织人百分率表示 员可用工时 员工有效工时 指在工作日内,员工用于生产类项目并创造员工有效工时(%)=员工生价值得到确认的工时与可用工时之比,以百产类有效工时/可用工时 分率表示 生产类工时利生产类工时分为收费类工时和不收费类工时生产类工时利用率(%)=生用率 两类,包括客户服务工时、研发工时、售前产类工时/可用工时 工时、管理工时 收费工时利用收费工时=客户服务工时+研发工时 率 客户服务工时· 有合同约定收费工时 利用率 · 预计可产生收入的预投入工时 研发工时利用投入产品研发型项目的工时 率 收费工时利用率(%)=收费工时/可用工时 客户服务工时占比(%)=客户服务工时/可用工时 研发工时占比(%)=研发工时/可用工时 不收费工时占生产类不收费工时主要由如下两类构成: 不收费工时占比(%)=不收比 · 报价、投标等售前工时 费工时/可用工时 · 其他管理决定的有效工时 耗费类工时占耗费类工时包括: 比 · 行政事务 · 教育培训 · 假期(法定节假日+公司假期) · 病假事假 · 其他非生产类的不计费工时 耗费类工时利用率(%)=耗费类工时/可用工时 7. 管理要求与违规处罚
. 工时填报必须基于实际工作情况填报于具体项目,员工必须基于真实工作进
行填报,项目经理、部门经理必须对每一笔工时进行复核确认。如发现随意、虚假填报或随意确认的情况,按照人力资源相关管理规定执行处罚。
. 工时管理是通过对员工投入到各类型项目的有效工时的管理,提高资源的有
效利用率。有效工时和资源利用率将作为员工绩效考核非常重要的KPI指标项之一。根据不同资源类型和项目类型,各分子公司可结合工时指标进行综合绩效考核。
. 经确认的工时数据是计费资源结算的唯一来源,无工时数据支撑的各级资源
经理、财务经理不予结算审批。
. 项目管理办公室是工时管理执行的监督管理部门,需定期对各部门、项目工
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定期总结、分析发布组织工时管理报告。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其解释权归属股份项目管理办公室。
企业运营管理部 项目管理办公室
人力资源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