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教研室工作计划

高中教研室工作计划

来源:爱问旅游网


高中教研室工作计划

【第 1 篇】高中教研室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局 20xx— 20xx学年度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和市教科 院工作要求为指导,以教研室教研科研工作计划为依据,以“高考备 考、高效课堂”为抓手,充分发挥专(兼)职教研员的功能(研究、 指导、服务、管理)与作用,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着力推进“高 效课堂”建设,着力推进教学研讨活动,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力争高 中的教育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主要工作及相关要求

(一)引导教师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工作

1、各学科专(兼)职教研员在认真学习研究的基础上,采取有 效措施,积极引导教师深入研究、深刻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提升教 师开发教材及课程资源的能力, 尤其要深入系统学习各学科 《课程标 准》(2011 年版)和《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对比研究新 教材中各板块教学思路与基本教学方法,探索教学新途径。

2、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的教学引领与辐射作用, 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研究、 课堂教学研讨和观摩活动, 提升教师观课 议课的能力,促进教师反思日常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3、组织好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高效课堂的发展,提升 教学艺术”为主题的“高效课堂”教学展示与同课异构研讨活动,分 享教学实践智慧,共同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途径和方法。

4、要以“教研(备课)组教研活动”为主阵地,加强教研(备 课)组建设,打造“有效教研” 。

基于学校、缘于问题的“教研(备课)组教研活动” ,是提高课 堂教学有效性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要充分发挥各学科专(兼) 职教研员的教学调研功能,做好主题教学 调研工作,努力做到“教研工作规范化,教研活动主题化,教学研究 课题化”。各学科教研员要根据本学科的教学实际,以各校教研活动 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前提,以提高课堂教学效 益为目标,深入教学第一线,开展学科调查研究和教学研讨活动。要 对先进教研(备课)组的教研活动

1

状况(包括数量与质量)进行全面 的考核、评价、评比、展示和研讨,以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要以 学校教研(备课)组为单位,建立“有效教研”制度,积极开展多种 形式、多个层面的校际之间教学研究活动,构建“有效教研”网络。 要致力于教研向更深层次发展, 形成有一定特色的教研文化氛围, 切 实推进教师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 、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积极搭建教研员专业化成 长的平台。 鼓励教研员积极撰写教研论文与教学案例等, 开展源于课 堂教学实践的课题研究,有效地促进教研员专业化成长。

(二)加强分析研究,扎实抓好高考复习备考工作 各学科教研员要配合兼职教研员与高三年级组,做好以下几个

方面的工作:

1、检查、指导、交流各学科各轮次复习备考计划的制定与执行 情况,使复习备考计划更具科学性、引领性、针对性、操作性、实效 性。要科学监控各校的复习进度,统筹好综合与运用、基础与能力的 关系,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 、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考纲与考试说明, 认真研究近几年的高 考试卷,开展多种形式的分析会和研讨活动, 使高三的复习贴近高考, 接近实战。

3、要开展好高效复习课的研讨、展示与交流活动。

4、要做好几次大型调考的学科质量分析工作,准确诊断问题, 为后续复习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意见。

5、积极做好高考信息的搜集、整理和传递工作。

6、通过主办教师和学生座谈会、访谈、问卷调查,查阅教案和 作业本、命题试卷等形式,了解教师教学现状,指导教师课堂教学, 并通过共同研磨和探讨,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 质量服务。

三、常规工作及要求

1、配合高一、高二年级组,组织好课标、教材的再学习、再研 讨活动。

2

2、组织好“高效课堂”的相关活动。

3、检查、指导各校认真落实 《东西湖区中小学教学质量形成过

程管理学科实施细则》

4、做好集体下校调研工作,并按时完成相关工作的调研报告。

集体下校调研主题: ( 1 )学校落实《东西湖区中小学教学质量 形成过程管理学科实施细则》 的执行情况;(2 )高效课堂的推进工作;( 3)高三复习备考工作(进度、计划)的执行与落实情况;

5、完成各级相关部门交办的相关工作及 “教研员考评细则” 中 涉及的其他工作。

【第 2 篇】高中教研室工作计划(春季)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学校教研室在市教育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导下, 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的方针,认真规划教研、科研、课改、校本 培训及特色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等项工作,深入贯彻“办特色学校”和 “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以问题为抓手, 以切合学校实际解决实际需要为原则, 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积极 探索实践新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为全面提高我 校教育教学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为实验高中再创新的辉煌做一些实 实在在的工作。

二、基本宗旨:

深入教学、教研管理,以过程性监督和评价取代结果性评价。 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全面了解教师授课状况及学生学习情况,探索 适合校情的有效教学模式, 并着力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和引导, 统一认 识,形成共识,营造学校人人思教学,共同谋发展的良好学术氛围。

三、主要工作内容:

(一)本学期,教研室将继续加大对教学常规的监管力度,增 强工作的计划性和执行力度, 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制度保障和监督保 障。

1、本学期,加强听课检查, 营造良好的听评课氛围。 年级领导、 教研室继续实施推门课制度, 对高三备考课及高一高二年级的常态课 教学实施情况进行调研。

3

2、学校青蓝工程的结对师徒,每周至少要互听 1 节课,并作 出扎实有效地听课与评课记录、指导;

3、以课为媒,为教师研讨教学提供充足的课源和平台。

校级公开课,高考九个科目各一节,共 9 节(二轮复习引路 课)。

要求同组教师应提前调好课前往听课,无特殊原因不得缺席。

优秀教师展示课。分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九个学科,每个年 级

的九个学科各推荐一名教师参讲。共 27 节。

本学期 3 月末,教研室将统筹安排 27 节优秀教师展示课,向 全体老师开放,展示课结束后教研组要充分交流并认真总结。

年级公开课,要求每位教师必须至少讲一节公开课,并充分 利

用多媒体。听课结束后,备课组长应组织评课,评课要有记录;

4、名师工作室成员每人要上一节观摩课;每人要至少听 5 名 本组教师的常态课,并要认真及时评课。

(二)创新思维,努力做好教师培训工作

本学期,教研室探索以问题为导向、以课堂为媒介、以参与式 教学为主题的校本培训体系,并以各类竞赛、研讨活动为平台,促进 教师专业发展。

1、继续加强教师培训, 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 要求校全 体教师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计算机操作技能, 能制作课件, 能运用到 课堂教学。每周要求教师按学校统一规定继续加强职业技能自培自 练,努力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2、青年教师培训。

继续实施“青蓝工程”,指导教师要精心指导青年教师备课、授 课,跟踪听课、评课,为青年教师上好示范课,继续关注青年教师理 论和专业成长, 青年教师要经常虚心主动向师傅学习, 认真听指导教 师课并努力创造性的备课、授课。新教师要在指导教师引领下,进行 汇报课展示。

3、骨干教师系列培训。与吉林一中、舒兰一中、吉化一中、东 北师大附中等名校开展校际交流, ,以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开展 系统的骨干教师培训工作,提升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教学水平、科 研水平以及组

4

织活动能力。

4

、开展骨干教师教学经验交流活动。 教研室拟于五月份举办

骨 干教师教学经验交流活动, 让全体教师分享骨干教师多年教学生涯积 淀的教育教学盛宴。

5、网上培训、通识培训学习。 每位教师都要参加远程同步研修 培训,并达到至少合格的标准。

(三)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和课题研究工作,以教学研究给

力教学质量

1、推进省、市、校等各级各类课题的研究工作,明确责任人, 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强化中期检查,完善过程性资料,以课题研究为 动力,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师专业发展,力争我校科研成果在省、 市获奖。

2

、以市教育局成立的名师工作室为主要力量, 进行课题的深

入 研究,其他教师可自选子课题予以研究。

(四)以教师评价为核心,开展制度重建工作 教研室将协同学校开展 “年度十佳教师”、教学能手、学校名师、 校级教坛新秀、模范教研组、模范备课组的评选工作,组织力量,研 究拟定更加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考核评价方案,以此作为优秀教 师及优秀教研组的发展导向。

(五)加强教研资料分类整理归档工作,为迎接今后的各级各 类检查评比准备文本资料。

(六)其他工作

1、论文、科研成果征集,各类公开课推介,课题申报等方面工 作。

2、及时组织教师参与各类外出培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3、做好对教师教学科研评价工作。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务实求真,立足本职, 勇于创新,走教师专业内涵式发展之路,使我校教研工作再创佳绩!

附:具体安排

5

2 月份

1、制定教研室工作计划

2 、召开教研室人员工作会议,布置新学期工作任务 3 、随机

听取三年级教师常态课

3

月份

1、课题立项申报

2、举行三年级二轮复习引路课活动

3、优秀教师展示课交流活动

4、随机听取三年级教师常态课

4

月份

1、随机听取一年级教师常态课

2、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检查

5

月份

1、课题中期阶段检查

2、骨干教师经验交流会

3、随机听取二年级教师常态课

6

月份

1、收集教师教育论文、科研成果、课件及优质课获奖情况

2、评选教师新秀、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优秀备课组等

3、教研资料分类整理归档

6

4、学期末教研工作总结

【第 3 篇】高中教研室工作计划(秋季)

一、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xx省 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xx省深化普通高中课 程改革方案》 和《温州市教育局关于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 意见》等为指针, 以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与新高考改革为重点,以 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为核心, 以新高考学考研究和学科命题项目为抓 手,深入开展“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实验,大力促进教师队伍成 长,努力提升我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

二、工作重点 1.研究学考选考。加强适应学考、选考、高考的研究。组建高 考学科研究指导小组, 开展复习备考研究工作; 举办新高考学考命题 项目组活动和高中各学科教师命题竞赛; 深入了解学校教学现状, 解 决新高考学考教学中的新情况、 新问题; 分类召开高考适应性测试分 析研讨会, 提高高考复习针对性; 组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测试 及复习研讨活动,以抓学考促进高考质量的提高。

2.深化课程改革。落实《xx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和《xx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20 xx年版)等文件精神, 做好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学科培训及选修课程建设专题研讨培训, 关注深化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加强对深化课程改革的 研究与指导。 加强高中学科教研基地建设, 并重视发挥省学科培育学 校和市学科教研基地的作用。

3.推进课堂变革。 积极推进 “促进有效学习的课堂变革实验项 目”,并与精品课例研磨、学科教研基地建设、各学科教研活动结合 起来,促进教师进一步树立课程意识, 更新教学思想, 改变教学方式, 强调以学定教,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明确学习目标,关注学科核 心能力教学,引导高中教师研究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做好初高中教学衔接研究,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促进教研转型。认真履行“研究、服务、指导、管理”的教 研工作职责, 开展区域集中和学校蹬点等多形式教学视导工作, 精心 策划全市和市直(市区)双周学科教研活动,做到周密设计,系统安 排,创新方法,丰富内容,并努力使各项教研活动主题鲜明、方法得 当、效果明显,实行教研转型,进一步增强教研活动的实效,为提升 高中教师专业素养服务,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5.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学科教研工作, 强化高质量的服务意识。 根

7

据温州市普通高中教育发展要求, 精心组织高中各项评比和名师工 作室(站)等有关活动,有效开展新高考学考命题项目组活动,关注 四届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学员和新课程精品课例项目组成员的成长, 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和传、 帮、带作用,带动青年教师成长, 加强高中各学科教师队伍建设。

附:具体安排

周次

日期

活动内容

8

1

8.24 —8.30 普高学校学生报到,始业教育,正式上课

2

8.31 —9.6 分学科召开县(市、区)高中教研员工作研讨会 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放假( 9 月 3-5 日)

3

9.7— 9.13

教师节 分学科召开市直高中教研组长工作研讨会 分学科召开 20 xx年高考试卷分析暨复习研讨会 4

9.14 —9.20

温州市教科研学术节

5

9.21 —9.27

中秋节放假( 9 月 26-27 日)

分学科召开 20 xx年高考试卷分析暨复习研讨会

9.28 —10.4

国庆节放假( 10 月 1-7 日) 温州市第七批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评审申报

7

10.5 — 10.11

高中教研室深化课改有效学习集体教学视导 高二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适应性测试

8

6

9

10.12 — 10.18 市直双周教研活动、学科教研活动或学科教研基地活动 分学科举行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培训暨 “选修课程建设” 研讨 会

9

10.19 — 10.25

温州市第五次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建设研讨会 分学科举行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培训暨 “选修课程建设” 研讨 会

10

10.26 — 11.1

期中考试

10普高学校学考选考;温州市第七批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评审

11

11.2 —11.8

普高学校放秋假一周。高中教研室集中学习

12

11.9 — 11.15

分学科举行高中命题竞赛评比活动

市直双周教研活动、学科教研基地活动或课堂变革研讨活动

13

11.16 — 11.22

分学科举行高中命题竞赛评比活动

14

11.23 — 11.29

高中教研室深化课改有效学习集体教学视导

15

11.30 — 12.6

分学科举行高中新高考命题项目组活动

16

12.7 — 12.13

市直双周教研活动、学科教研基地活动或课堂变革研讨活动

温州市第二批课堂变革示范学校及学科优秀项目评比

17

12.14 — 12.20

11

分学科举行高中新高考命题项目组活动

18

12.21 — 12.27

分学科举行高中新高考命题项目组活动

市直双周教研活动、学科教研基地活动或课堂变革研讨活动

19

12.28 — 1.3

元旦放假。 20 xx届高三学生高考第一次适应性测试命题和审

稿

20

1.4— 1.10

学科教研基地工作总结及检查评估

21

1.11 —1.17

高一期末模块教学质量检测命题和审稿

22

1.18 —1.24

学期结束工作总结,下学期工作计划制定

23

1.25 —1.31

12

期末考试。 20 xx届高三学生高考第一次适应性测试(全市统

13

—1.31231.25

14

一网络阅卷)

)寒假开始

1 月 30 日(农历十二月二十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