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原理试卷(E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专业: 课程代码: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3 分,共15 分) 1.B 2.A 3.A 4.C 5.A
二、判断题(认为对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认为错的打“×”。每小题3分,共15分)
1.√ 2.× 3.× 4.× 5.√ 三、填空题(每空 2 分,共20分)
1、工作区(数据块),PCD(进程控制块) 2、等待,唤醒
3、缺页,访页表越界,访问权限不符 4、输入输出操作 5、文件说明,文件体
四、解释概念题(每小题4 分,共20 分)
1、虚拟存储器是为“扩大”主存容量而采用的一种设计技巧,就是它只装入部分作业信息来执行,好处在于借助于大容量的辅助存储器实现小主存空间容纳大逻辑地址空间的作业。虚拟存储器的容量由计算机的地址结构(地址总线位数)决定。
2、程序浮动:若作业执行时,被改变的有效区域依然能正确执行,则称程序是可浮动的。
3、作业:我们把用户要求计算机系统处理的一个问题称为一个“作业” 作业步:完成作业的每一个步聚称为“作业步”。
4、处理器调度:动态地把处理器分配给进程。功能为:(1)记住进程状态;(2)决定某进程何时占有处理器,并占多长时间。(3)把处理器分配给进程;(4)收回处理器。 5、死锁:若系统中存在一组进程(两个或多个进程),它们中的每一个进程都占用了某种资源而又都在等待其中另一个进程所占用的资源,这种等待永远不能结束,则说系统出现了“死锁”。或说这组进程处于“死锁”状态。 五.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解:(1)执行完A程序,共缺页256次。
执行完B程序,共缺页256×128次。
(2)A程序执行完毕,留在内存中的是C矩阵的255和256行。 B程序执行完毕,留在内存中的是C矩阵的255和256行。
操作系统原理(E)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1页(共3页)
2、解:10:00 A到达 作业调度调入内存,进程调度调运行
10:20 A运行20分钟尚余20分钟,由于优先级低,调为就绪 B到达,调入系统,优先级高,调B运行 10:20 A已等10分钟尚余20分钟,继续等待
B已运行10分钟,尚余20分钟,继续运行 C到达,优先级低,等待作业调度
10:50 A等待30分钟,余20分钟,由于优先级高,进程调度调运行 B运行30分钟,结束
C等待,由于估计运行时间较长,仍未被调入内存
D到达,由于估计运行时间较短,调入内存,优先级较A低,就绪 11:10 A运行40分钟,结束
C等待30分钟,调入系统,优先级高,调运行 D等待10分钟,优先级低,就绪 12:00 C运行50分钟,结束 D等待60分钟,调运行 12:20 D运行20分钟,结束 (1)各作业进入内存时间如下表:
作业名 进入内存时间 结束时间 周转时间(分钟) A 10:00 11:10 70 B 10:20 10:50 30 C 11:10 12:00 90 D 10:50 12:20 90 (2)平均周转时间T=1/4(70+30+90+90)=70(min)
六.综合题(第1、3小题5分,第2小题4分,共14分) 1、动态链接就是指当程序运行到需要调用一模块时,再去链接它。对于未使用的模块,就可以不必链接。采用段式内存分配方法可以实现这种链接技术。
2、解:① 优先接纳终端作业,仅当终端作业数小于系统可以允许同时工作的作业数时,可以调度批处理作业;
② 允许终端作业的批处理作业混合同时执行;
③ 把终端作业的就绪进程排成一个就绪队列,把批处理作业的就绪进程排入另外的就绪队列中;
④ 有终端作业进程就绪时,优先让其按“时间片轮转”法先运行。没有终端作业时再按确定算法选批处理作业就绪进程运行。
3、解:设P1为司机进程,P2为售票员进程,信号量S1表车开,S2表车停,假定汽车初始状态为停车状态,信号量初值S1:=0,S2:=0.则同步程序如下:
操作系统原理(E)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2页(共3页)
进程P1 进程P2
P(S1) 上乘客 启动车辆 关车门 行车 V(S1) 到站停车 售票
V(S2) P(S2)
开车门 下乘客
操作系统原理(E)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3页(共3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