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乐四重奏《小夜曲》
教学基本要求
1、小夜曲是中世纪一种抒情风格的声乐体裁形式,后来也用于器乐音乐创作(参考后面相关知识)。教学时重点要放在对乐曲风格的体验以及对主题旋律进行特点的感受上,不要望文生义地一味地在歌曲如何表现“夜晚”的情景上纠缠。
2、初听乐曲后可简单介绍作品背景知识:这首小夜曲是18世纪奥地利作曲家海顿所作《F大调第十七弦乐四重奏》中的第二乐章,音乐柔美、活泼动听。
3、感受主题旋律的进行特征:复听时,借助图形谱让学生反复聆听主题旋律,并小声哼唱。然后随音乐用手划一划旋律的起伏。结合本单元“旋律下行”的知识(歌曲《愉快的梦》一课中学习),让学生说说这段旋律进行的特征及其表现作用等。在聆听中感受旋律下行带来的流畅、轻快的表现效果。
4、了解乐曲演奏形式及主奏乐器。
设问:
①你在乐曲中能听出几种不同的声音?
②乐曲开始部分的主题是由哪件乐器演奏的?
③你知道伴奏的乐器是用怎样的方法演奏的吗?
(通过边听边讨论,引导学生关注乐器音色及其作用,了解乐曲主旋律由第一小提琴演奏,像人声在歌唱,伴奏的乐器用拨弦的方法演奏,由四件乐器合奏,模仿曼陀林的声音,具有典型的小夜曲风格。)
5、再一次完整聆听乐曲,可结合教科书上的插图,简单介绍弦乐四重奏的形式。
6、小结:这段音乐使你想到了什么情景?带给你怎样的心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