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用人之道
◇ 陈凯丰
巴菲特老先生有一个特别好的地方,就是喜欢演讲和交流。
他在很多大学作过演讲,也经常在CNBC等电视节目上作访谈,基本上是有问必答。年度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上,4万人在大体育馆里面排队向他提问。
除了这些公开交流,他也会每年在全美的各个大小学校邀请一些在校学生小范围见面交流。
最近,巴菲特又和20名来自8个大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小范围交流,这些学校包括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等名校,也包括堪萨斯大学、南达科他大学等。
其中他谈了很多关于对人的选择,非常值得一读。本文希望通过参加一些巴菲特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公开活动来做一些简单分析。
极简与分权
巴菲特对于伯克希尔的管理可以说是极简与分权。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一共有70个业务子公司,一共有36
万名员工。但是,在伯克希尔的总部一共只有25个员工,包括他的长期秘书。这70位业务子公司各自有一个首席执行官,这些人都是直接向巴菲特汇报工作。
在总部的极简,决定了巴菲特对于这70个CEO是绝对放权,这些人下面的36万位员工,巴菲特自嘲是一个都不参与管理。
巴菲特式的分权的另一大特色就是不干预。
伯克希尔的各个业务分布全美各地,但是巴菲特从不去各个子公司实地考察。他的原则是既然他选择了这些“Managers”,就由他们决策,每年见一次,每个月定期文字汇报就可以。他本人去现场视察毫无帮助。
这个和中国古话中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完全是符合的。
他自己的说法是,他希望招聘人要有三个特征:Intelligence、 energy、 andintegrity , 大概可以翻译为智慧、能量、人品。
高中学历的CEO
上文说到的,伯克希尔的这些“Managers”实际上是各个企业的首席执行官。
由于巴菲特一旦选择了一个CEO,基本上就是工作几十年,而且他们都不会做任何公开访谈,所以很难有机会和这个“70人团体”的成员交流。
作者本人在参加2016年的在华尔道夫酒店的全球投资大会上有幸听到了其中一个CEO的演讲,回来后查了一些公开资料,非常受启发。
苏珊·亚克斯就曾经是这“70人团体”中的一员。她是南非人,高中毕业后来到美国,在1982年加入波欣(Borsheims )珠宝公司作为柜台的售货员。
伯克希尔公司在1989年全资收购了波欣珠宝公司。(题外话:每年的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年会期间,巴菲特和比尔·盖茨都会在波欣公司的大厅中和大家打乒乓球,销售珠宝。买了一定价值的珠宝的顾客可以和巴菲特单独合影、交流。)
波欣珠宝也是一个非常且有传奇性的公司。巴菲特的传
85
财品
记《雪球》中有大量的篇幅介绍。
波欣的公开资料上显示1994年,也就是巴菲特收购了波欣5年后,苏珊·亚克斯被任命为CEO。她一直担任该职位,到2013年转任GIA珠宝研究院的总裁。
苏珊在全球投资大会上提到,在1994年巴菲特约她见面,提出任命她担任CEO。她反复拒绝,说这个职位她不适合担任,一部分原因是她只有高中学历。
最终她被巴菲特说服,上任后连续担任了20年的CEO,而且把这个公司的业务做得极为优秀。
诚然,苏珊是一个非常努力的人。她在职期间考取了珠宝行业的进修证书。在珠宝行业中,南非这个世界第一钻石
生产国家极为重要,公司与其有大量的业务来往。她作为南非人,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巴菲特并没有将用人的标准只限于高学历当中,而是具体看重个人的特质和条件,以及适合的契机。这一点在他对苏珊的聘用中得到了体现。
人品
每年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东大会上的开场都会有一部小电影,介绍公司旗下的各种新产品、过去一年的业务,以及加上一些搞笑的插曲。
但是每年都有一小段会重复播出,那是十几年前,巴菲特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的一段视频。
平时笑口常开的巴老在这一段视频中极为严肃,甚至可以说一脸的怒气。他对着话筒
怒吼道:“员工犯错误可以,但是一旦是人品问题影响公司的名誉,我将会残酷无情。
这一点其实就是他的用人的第三个要素,即是integrity(诚信、正直)。
过去几十年,伯克希尔旗下的高级经理们不乏一些负面新闻上了头版的。基本上都是伯克希尔主动向监管部门汇报,在政府出面以前,已经在公司内部迅速地解决了问题。
总结而言,我们可以看出,巴菲特以及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成功离不开正确的用人之道。而巴老的用人是完全不限于背景和学历的。
他以极简的管理手段,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态度,以及诚实、正直的用人标准,使伯克希尔哈撒韦成为至今世界顶级的保险和多元化投资集团。
逃离北上广也要呵护好北京的房
◇ 吴晓波
西湖荷花开得最盛的时候,小兔和宽宽来杭州看我。她们都穿着手工缝制的中式纯棉褂衫,一个全身青,一个全身白,飘飘荡荡,像两条宋朝来的蛇。
她们联手做了一个自媒体,86
名字像她们的打扮一样不靠谱,叫“好好虚度时光”。
小兔和宽宽来找我,不是喝茶,而是要我下一个很靠谱的决定:做她们的天使投资人。她们找过沈南鹏,沈同学说,
先让晓波投,我们再考虑跟进。
我认识小兔是几年前,那时她在芭莎当主笔,这两年去伦敦学艺术,而第一次见面的宽宽,她说自己住在大理。这让我犹豫了好一阵子,两个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