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马义试题

马义试题

来源:爱问旅游网


作 业

1.第1题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C.激变论的观点 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C.激变论的观点

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2.第2题

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双方相互转化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A.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B.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3.第3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A.反映论的观点 B.可知论的观 C.辩证法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4.第4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

A.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思维建构 D.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判断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5.第5题

通过实践和调查,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然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透

过现象,抓住本质。从认识发展过程看,这是( )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B.从感觉到知觉的飞跃 C.从意识到物质的飞跃 D.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6.第6题

\"社会形态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指的是( )

A.社会形态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完全一样 B.社会形态的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C.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客观的有规律的运动过程 D.社会形态的发展与主体的选择无关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7.第7题

国家政权主要代表( )

A.剥削阶级的利益

B.劳动人民的利益 C.统治阶级的利益 D.先进阶级的利益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8.第18题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

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这段话强调的是( )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9.第19题

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

A.《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 B.《资本论》的出版 C.《反杜林论》的出版

D.《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10.第20题

一切唯物主义都坚持(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 B.物质是运动的,运动形式具有多样性 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11.第21题

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手脚分工 B.语言产生 C.生产劳动 D..社会交往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12.第22题

时间的特点是()

A.间断性 B. 一维性 C.广延性 D.伸张性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13.第23题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属于( )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C.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D.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14.第24题

政体问题说的是( )

A.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B.一党执政还是多党共同执政

C.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 D.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作用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15.第25题

上层建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由两在部分构成。这两部分是( )

A.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 B.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16.第29题

物质的惟一特性是( )

A.客观实在性 B.客观规律性 C.普遍联系 D.永恒发展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17.第30题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精读和泛读结合

C.早期著作和晚期著作结合 D.马克思著作和毛泽东著作结合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18.第31题

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是( )

A.都认为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B.都认为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C.都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D.都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19.第32题

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20.第33题

在头脑中回忆起苹果的形状、颜色、气味和滋味,这种反映形式属于( )

A.概念 B.表象 C.知觉 D.感觉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21.第34题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强调的是()

A.要承认事物的客观性 B.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C..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 D.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22.第35题

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 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 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23.第36题

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哲学理论基础是( )

A.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B. 矛盾推动事物发展的原理 C.认识能动作用的原理

D.认识辩证运动过程的原理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24.第37题

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便不顾实际情况,生搬硬套书本上的理论。这犯了( )

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C.教条主义的错误 D..经验主义的错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25.第38题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B.经验论和唯理论

C.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D.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26.第39题

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种正确态度的理论基础是( )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原理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的原理 C.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 D.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统一的原理性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27.第40题

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

A.劳动者的经验技能 B.生产工具的水平 C.劳动对象的质量 D.运输设备的状况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28.第41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的根源是( )

A.不同阶级在政治态度上的根本对立 B.不同阶级在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

C.不同阶级在经济利益上的根本对立 D.不同阶级在职业分工上的根本对立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29.第42题

从起源上看,国家是( )

A.适应管理社会公共事务需要的产物 B.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C.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正义的产物 D.防御外敌颠覆活动的产物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30.第43题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这种观点是说( )

A.人民群众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人民群众不是历史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不是历史活动的主体

D.人民群众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31.第8题

辩证法发展的基本历史形态有( )

A.客观辩证法 B.主观辩证法 C.朴素辩证法 D.唯心辩证法 E.唯物辩证法

您的答案: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2.第9题

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人的活动与客观规律的关系的有( )

A.人能认识客观规律 B.人能消灭客观规律 C.人能创造客观规律 D.人能利用客观规律 E.人能改变客观规律

您的答案:A,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3.第10题

在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上,下列说法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

A.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B.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C.有权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D.与已有的理论相符合 E.能够满足需要的就是真理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4.第11题

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低级层次,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的高级层次。下列各项属于社会心理的有( )

A.人们的情感、情绪 B.人们的愿望、要求 C.人们的风俗、习惯 D.人们的道德观点 E.人们的艺术观点

您的答案:A,B,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5.第12题

上层建筑由诸多要素构成,下列各项属于上层建筑要素的有( )

A.军队、警察、法院等设施 B. 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 C.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

D.逻辑学、语言学、自然科学 E.文艺、道德、宗教

您的答案:A,B,C,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6.第26题

在射电望远镜发明之前,许多星球就客观存在着,但它们没有成为认识的客体。射电望远镜发明之后,它们就成了认识的客体。这说明( )

A.认识的客体具有整体性 B.认识的客体具有能动性

C.认识的客体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 D.认识的客体具有社会历史性 E.认识的客体的范围是不断扩大的

您的答案:C,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7.第27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历史形态的有( )

A. 朴素唯物主义 B. 庸俗唯物主义 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 辩证唯物主义 E. 自然唯物主义

您的答案:A,C,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8.第28题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 ( )

A.实践不断为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B.实践不断为人们的认识提供经验材料 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E.实践不断满足人们的各种物质生活需要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9.第44题

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 B.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C.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 D.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E.德国古典哲学

您的答案: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0.第45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B.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C.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 D.存在就是被感知

E.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您的答案: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1.第46题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需要两个方面的证明,这两个方面是( )

A.科学的证明 B.宗教的诘难 C.哲学的论证 D.道德的检验 E.法律的裁判

您的答案:A,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2.第47题

下列命题中, 属于量变引起质变表现的有( )

A.积羽沉舟,积腋成裘 B.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E.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3.第48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国家职能的有( )。

A.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B.调节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

C.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D.调整其他各种社会关系,以保障各种社会活动的正常进行 E.防御外来的侵略,保护本国利益不受侵犯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4.第49题

把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是因为( )

A.人口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 C.人口增长过快会影响经济建设的速度 D.人口增长过快会影响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E.人口增长过快会增加劳动力就业的压力

A.人口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 C.人口增长过快会影响经济建设的速度

D.人口增长过快会影响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E.人口增长过快会增加劳动力就业的压力

您的答案: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5.第50题

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A.人与各种自然资源的关系 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E.人和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您的答案:B,C,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6.第13题

阶级关系是物质的一种形态。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47.第14题

发展是指事物的一切运动和变化。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48.第15题

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生产关系。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49.第16题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根本动力。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50.第17题

历史是由英雄豪杰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51.第51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52.第52题

实践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53.第53题

区别新旧事物的标准在于出现时间的早晚。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54.第54题

上层建筑的核心是意识形态。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55.第55题

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作业总得分:100.0 作业总批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