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银行业国际化战略研究

中国银行业国际化战略研究

来源:爱问旅游网
2012年4月刊 总第332期经济论坛中国银行业国际化战略研究

橐云婷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52)

[摘要]本文采用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跨国并购和新建投资两种途径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比较,

清晰地描绘了中国银行业国际化战略的总体布局和战略推进。其创新之处在于以跨国并购为银行业

“走出去”的有效途径,并对跨国并购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商业银行 跨国经营 跨国并购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4-0143-02

一、中国银行业国际化战略的现实意义

第一,国际化符合当前金融危机的时代背景。美国金融危机自2008年爆发以来,迅速波及到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经济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就连坐享石油和美元的中东都未幸免。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必定会积极推出自己的利好政策与措施来稳定中国市场和世界金融及经济秩序,维护世界经济稳定和发展。中国强劲的发展态势和稳定的政策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避风港”。第二,国家化战略也是银行自身经营发展的需要。第三,银行国家化是客户行为国际化的需要。自我国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步伐正在加快,已由过去单一的进出口贸易向对外投资领域逐渐渗透,这同时要求银行能够在资金借贷、国际结算、账务处理等方面为这些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国际化服务。所以中国银行业“走出去”是我国企业海外发展的重要保障。

浮动汇率制度,这就导致了国际资本的大规模运作以及外汇市场交易的过于频繁,从而使得银行在运作外汇资本的过程中产生重大损失的可能性会大幅增加。

三、跨国并购是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有效途径

(一)选择跨国并购为有效途径的原因

首先,从东道国市场因素的角度考虑。第一,发达国家不但具有完善的资本市场还拥有实力雄厚的私人银行,所以不论是直接投资还是跨国并购都是不错的选择。第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可以选择那些拥有较先进的工业生产和资本市场的国家,采取收购的方式来替代直接投资。

其次,从并购银行自身因素考虑,如果并购银行比被并购银行的管理水平高,并且具备较多的并购经验,这样就可以把其先进的管理经验传授给被并购的银行,自然并购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最后,从被并购银行的角度考虑,如果被并购银行的规模较小的话,那么对银行的并购活动比较容易获得成功。同时,如果被并购银行在并购前具有较强的增长势头,那么这种类型的银行并购可以被看作是以增长为目的的并购。

(二)跨国并购的区位选择

金融企业,尤其是跨国金融机构的服务对象就是那些制造业,尤其是跨国公司投资企业集中的地方。所以中国银行业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应以那些“走出去”的企业为服务对象,到他们投资的地区和国家去布点。由于我国银行业的整体实力有限,不可能到处布点,所以应当首先选择一个战略重点,然后在此基础上慢慢扩张。地区的选择上首先考虑的是亚洲本土特别是东盟地区,通过区内的并购与重组,实现区内银行的集中,建立中国银行业在跨国并购中的优势。其次,也可以选择在欧盟地区实施并购。因为欧盟地区使用的是统一货币——欧元,进入了一个国家就相当于进入了整个欧元区,并且欧盟经济发展水平高对外资银行的要求低,甚至有些国家还鼓励银行并购。

(三)跨国并购的东道国选择

我国银行跨国并购应该首选香港,因为香港是亚洲金融中心,金融资源配置合理,监管严格,有利于国内银行学习先进的国际银行业管理经验。其次,东南亚一些国家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后,放宽了外资收购本国银行的限制,例如泰国、印尼都允许外国投资者拥有100%的银行股权,这无疑是一个好的并购选择。最后,欧盟的一些国家,如法国、德国、意大利、挪威等鼓励银行并购,因此我国银行也可以选择在这些国家进行并购。另外,选择具体的并购对象时,应选择规模小于自己且有发展潜力和增长势头的银行并购。

二、中国银行业国际化战略可选择的途径

(一)跨国并购与新建投资

跨国并购是跨国收购和跨国兼并的总称,是一国企业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购入另一国企业的所有资产或足以行使经营控制权的股份。其优势就在于能降低投资成本、迅速占领东道国市场、降低投资风险,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增强国际竞争力。

新建投资是指一国银行根据具体情况在另一国设立形式各异、规模不一的海外分支机构,如代表处、分行或者申请设立在当地享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子银行从事跨国业务。通过新建投资的方式向海外扩张是国际大银行早期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式,其优点在于资金来源广、成本低,利于发展与管理。而其缺点在于银行失去了自主权而导致不能自行决策,大大降低决策效率和效益。

(二)跨国并购与新建投资的区别

第一,适用主体不同。跨国并购的主体以大型国有银行为主,而新建投资则以其他小型银行为主。我国的四大国有银行具有雄厚的资本、较高的抗风险能力,以及较丰富的国际化运作经验,所以他们理所应当地成为我国银行业国家化的排头兵。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招商银行等民营银行,他们虽然起步晚,但是市场化水平极高,并且在建立之初就按照规范的商业制度来建设。因此,只要能定位准确、不急不躁,他们一样可以在国家化的道路上走得更好。

第二,风险不同。首先,由于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具有国际化的特点,所以必须考虑到东道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差别。尤其是政治风险所带来的问题是跨国经营中管理的重中之重。其次,汇率风险也是跨国经营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在实行

四、中国银行业国际化需采取的策略

责任编辑:曹娜

橐云婷(1979-),女,辽宁本溪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143现代 交际经济论坛2012年4月刊 总第332期第一,培养跨国经营意识是我国银行国际化的前提和保

证。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银行“走出去”已经是银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我们必须要知道,只有走出去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位,才能获得持久的发展。第二,银行市场化是银行国际化的前提和基础。从目前来看,在市场化银行的建设上,应主要抓好以下工作:1.建立和完善银行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加强对员工风险意识的培养;2.调整银行组织结构,吸纳CFO、CEO、CIO进入银行,尽快建立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内控机制;3.优化员工队伍。第三,选择合适的技术战略有助于克服我国银行整体实力弱这一缺点。首先,利用西方跨国公司相继进入国内市场的机遇,利用我方向跨国公司提供服务的机会了解并掌握他们的要求及怎样才能有效满足他们的要求。其次,与国外银行建立战略联盟。借助战略联盟在制度方面的能力,为国内银行开发新的市场、新的产品和服务提供机遇,从而为我国银行走出去创造平台。第四,只有银企相互合作,共同破解企业融资难题,才能推进经济社(上接145页)

次要理论与实践结合,反思总结实践经验,提高技能技巧。三是提高教师的提问技巧。教师在课前对提问的问题应有充分的准备,教师的问题与学生的知识结构相符合,并且要有合理的递进性。

(二)重视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和探讨

网络合作学习不是单纯地把教学全部扔给了网络,教师必须起着“引导”和监督的作用。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课堂中,学生之间的同伴关系对学生的学习影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要对此种关系合理而充分地加以利用。

(三)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表述,常常造成学生不能够很好地领悟问题的含意

针对高中物理课程,概念多、规律抽象、知识点多而复杂,是其主要的学科特点。传统的口头表达不能够使学生生动和深刻地去理解学科的内容。在网络背景下开展的物理合作式学习模式,可以更加简洁地布置学习任务,更有效地进行情景的设置。在网络的作用下,能够很好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者得到认知意识。教授者根据高中物理学科的特点,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在这种情景下产生对物理学科有关的问题意识,发现并积极去探索这些问题。(四)利用网络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散学生的思维

认知心理学表明,人类思维具有联想的特征。网络媒体的信息呈网状分布,学生容易在新旧知识上建立起联系,从被动的学习者,成为主动的思考者。在解决物理具体问题

会更快发展。银行与企业的合作可以帮助银行快速了解企业的动态及市场需求,能够使银行科学地作出决策,从而开发出适合于企业的金融产品以提高竞争力。合作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通过参股银行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其二是参股企业依据其企业市场的信息变化及时为银行提供建议,达到资源共享,荣辱与共,促进两者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Geoff rey JoneS.Banks as Mu1tinationa1[J].Bi11ing&Sons Ltd,Norce ster.

[2]陈杏生.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中的国家风险[J].经济视角,2006(7).

[3]干春晖.并购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高宇辉,余小林.关于银行业国际化的几个基本问题[J].南方金融,2006.

[5]王姣.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J].2008,4[6]杨胜刚等.国际金融.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时,学生能快速回忆起旧知识,教师也能依靠网络的网状信息对琐碎的物理概念进行相关的整理。

四、总结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在现代网络的背景下,大量丰富的多媒体课件,缩小着学习资料的空间性,让学生更加自由和自主地去检索有关信息。在物理教学中再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并能够更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尝试用这种适合新课改、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教学模式以改变物理课堂格局。在现代网络背景中,合作式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去完成教学目标,学习者和教授者都能够很好地利用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在互助、合作的环境下完成物理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1]盛群立.小组互组合作学习革新述评(上)[J].外国教育资料,1992(2):22.

[2]柳栋(惟存教育实验室).网络教学的定义.惟存教育 www.being.org.cn/sikao/eteaching.htm,2002(7).

[3]丁春明.网络环境下交互式教学模式的思考[J].中小学电教,2004(3):22-24.

[4]唐颖萍.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4:20.

[5]李朝辉.有效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3:33.

交际14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