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汽车钣金与涂装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实践与思考

汽车钣金与涂装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实践与思考

来源:爱问旅游网
专业建设MAJOR汽车钣金与涂装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实践与思考文/赵启文摘 要:本文以技工院校汽车钣金与涂装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为例,介绍了一体化课程开发的流程和实施方法,并提出了一体化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对其他课程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关键词:汽车钣金与涂装专业 一体化课程 教学改革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逐渐增加,非专业驾驶员数量剧增,导致交通事故数量增加。在汽车碰撞事故中,损坏最普遍的部件就是车身,因此钣金涂装修复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目前我国汽车钣金与涂装行业从业人员存着较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占80%以上的从业人员为初中及以下学历;二是从业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钣金与涂装维修培训,完全是靠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培养出来的,无法满足客户需求;三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不能适应市场发展。同时,开设汽车钣金与涂装专业的职业学校寥寥无几,即使开设了该专业,师资水平、实训条件与汽车钣金与涂装行业要求差距很大。因此,汽车钣金与涂装专业的改革迫在眉睫。山西交通技师学院作为人社部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究,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提取典型工作任务、转化开发学习材料后,改变了传统的以知识为基础的学科教学模式,转变为以清晰的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的的工学一体化课程模式,强调工作过程的完整性,以“明确任务—制订计划—计划决策—实施计划—过程控制—评价与反馈”这一完整的行动方式来进行教学。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学生体验完整的实践探索工作过程,将专业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不仅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还要求能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并解决问题。在学生完成项目后,教师再针对每位学生或每组做出的结果进行分析、点评。在工学结合教学中最常用的是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采用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校里所完成的就是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因此他们在进入公司工作后,就能比较快地独立完成工作。这种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使他们更早体会竞争,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点学校,在与上海大众汽车、广汽本田汽车、上海通用汽车等企业深度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深入推进汽车钣金与涂装专业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汽车钣金与涂装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实践1.专业调研与分析汽车钣金与涂装专业骨干教师深入汽车维修企业进行调研,了解汽车钣金与涂装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人才结构状况、人才需求状况、职业岗位工作内容等,并与企业专家共同分析职业岗位能力,形成本专业技能人才需求和专业改革调研报告,确定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五、建设一体化教学场所和设备一是相关的设计实践课题和实训项目得以完成实现的前提即要有完善的教学条件。不同的教学环节往往需要使用不同的教学资源和场所,工具区、资讯区、教学区、展示区等,必须制订合理的计划,逐步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的基础设施,并根据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及时更新教学设备,为学生校内实训提供基本的保障,以满足教学需要,实现教学计划,保证教学质量。二是推进校企合作,优化教学资源。积极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场所,按照工作流程的需要组织学生实习,通过与校内实训承接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实习,让学生了解和熟悉市场,使学习更有针对性,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坚实保障。六、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培训交流、专业教师到广告公司、家装公司、动漫公司等相关企业挂职顶岗锻炼等方式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一体化教师既要具备丰富的相关的企业工作经验,熟悉企业的生产流程、劳动组织形式、设备设施使用技能和知识,又要具备良好的教学掌控能力,熟练运用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以“工学结合”为指导思想的技工院校电脑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过程。准确把握社会需求动向是确定教育改革方向的前提,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培养方针要求教学改革中将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等环环相扣,紧密结合,同时在与行业需求动态的比对中不断修正,才能使其不断完善。(作者单位:鲁东大学2013级在职研究生)OCCUPATION四、建立以过程控制为基本特征的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考核方式的改革。根据课程特点选择相应的考核方式,如完全过程化考核、课证结合式考核等,围绕行业标准,构建“课证融合”的教学模式。在课程中向学生介绍相关行业的技能标准,按照标准进行有目的的训练,积极组织学生考取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或行业认证的相关职业证书,通过考核方式的多样化,提升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2015 09

83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MAJOR专业建设案》,开发相应的学生工作页,收集整理参考教材、工具书、网络资源等学习材料,建立该课程的学习资源包。学生工作页作为学生学习材料,至少有四个方面:学生的学习任务单、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材料、学生学习过程的记录材料、学生评价材料。学生工作页编制以学习任务为单位组织,每个学习任务的内容框架以该学习任务工作过程为主线,通过一系列引导问题,串接从接受任务到完成任务的完整工作过程。学生通过完整的工作过程进行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学习和工作,实现学生既学习专业知识,又获得技能和方法,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7.课程论证与评审学院召集课程专家、企业实践专家及专业教师共同召开评审会议,通过课程开发人员的现场汇报,专家对课程资料的审核,评审学习任务设计方案和学生工作页的可实施性,并提出修改建议。8.试运行、反馈调整该专业根据评审会议的修改意见对课程进一步修正后,投入试验性实施。在运行过程中,采取听课、评课、座谈会等途径,反思课程实施成果,在运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修改、完善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9.项目评估和颁布实施学院教务处重新组织专家、教师论证。通过专家评估后,由学院颁布认证,在学院教学中正式实施。2.典型工作任务提取汽车钣金与涂装专业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提取本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前,该专业在不同类型企业中遴选15位企业实践专家。由课程开发主持人引导企业实践专家分析职业成长阶段、列举代表性工作任务,根据职业能力发展阶段将代表性工作任务合并、整理,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并按职业发展阶段排序。然后,课程开发主持人、企业实践专家、学校骨干教师以讨论的形式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进行描述,形成了典型工作任务描述表。在本次实践专家访谈会上,共提炼了钣金件手工制作、汽车车身附件拆装与调整、车身涂装修复、车身覆盖件外形修复、车身板件焊接与切割等16个典型工作任务。3.一体化课程转化与描述以学校骨干教师为主,以企业技术专家、企业实践专家为辅,多次讨论典型工作任务向一体化课程的转化。课程转化遵循了三个原则,即:一个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一门一体化课程;参考性学习任务从代表性工作任务中选取;参考性学习任务的基准学时依据工作任务的工作时间,结合教学需要确定。本次课程转化共确定了16门专业课程,分别为:新车PDI检查、汽车保养、发动机一般修理、底盘一般修理、电气一般修理、舒适系统检修、发动机大修、发动机简单故障诊断排除、底盘简单故障诊断排除、钣金件手工制作、汽车车身附件拆装与调整、车身涂装修复、车身覆盖件外形修复、车身板件焊接与切割、车身测量与校正、配件管理。在确定了本专业一体化课程后,每一门课程对应其典型工作任务描述表的内容,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实际教学要求,完成一体化课程描述,形成一体化课程标准。4.一体化课程规范的编制与审定在一体化课程标准编制完成后,按照人社部《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程》的排版格式编制《汽车钣金与涂装专业一体化课程规范》,内容包括专业基本信息、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安排、一体化课程标准、实施建议、考核与评价等。《汽车钣金与涂装专业一体化课程规范》编制完成后,学院组织行业企业专家、专业建设负责人、教学管理人员、课程开发专家、一线教师等进行评审。审查《一体化课程规范》是否符合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是否体现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等。5.学习任务设计方案设计选择了学习任务,必须进行教学化设计。学习任务设计方案从结构上来说,包括学习任务描述表、学习内容鱼骨图和一体化教学活动策划表三部分。其中,学习任务描述表应包括学习任务情景描述、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教学建议等;学习内容鱼骨图要直观展示学习任务每个环节的学习内容,鱼的脊椎部分表示实施学习任务的学习活动;鱼的上部鱼刺表示梳理出来的知识点;鱼的下部鱼刺表示梳理出来的技能点;一体化教学活动策划表针对某一学习任务,设计每一个教学流程,包括学生和教师活动、学习内容、教学资源、学生评价以及课时和教学地点等。6.学生工作页开发骨干教师根据《一体化课程规范》《学习任务设计方二、汽车钣金与涂装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思考通过汽车钣金与涂装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了符合一体化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有效推动了专业建设,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也增强了对企业的吸引力,有效推进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但也应该看到课程改革背后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一是建立课程实时改造的机制。课程开发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工作。因而,要使课程文件能最有效地指导教学,就必须建立课程实时改造机制,保证课程文件与市场始终近距离对接。二是加大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力度。一体化课程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从市场调研、项目设计、课程开发到课程实施,不仅需要企业的深度参与,而且需要教师具有企业经验。因此需要加大教师企业实践培训的力度,使学校的教师不仅是名师,而且是行业专家,这样才能高质量地完成一体化课程开发工作,实现教学与职业岗位无缝对接。三是不断完善一体化课程实施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一体化课程教学是以学生独立或小组自主完成从信息收集、计划制订、任务实施、成果评价等完整的工作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得综合职业能力。因此,一体化课程教学环境应按照企业工作情境进行设置,营造工作氛围,建立工作关系,这样一体化课程实施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作者单位:山西交通技师学院)84

OCCUPATION2015 09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