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任务书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任务书

来源:爱问旅游网
附件三

院校编号 07-42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任务书

院校名称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举 办 单 位 大连市人民政府 主 管 部 门 辽宁省教育厅 所 属 省 份 辽 宁 省

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建设计划工作办公室 二ΟΟ八年五月

- 0 - - 0 - - 0 -11

填 写 要 求

; ;

3A、3B、3C、4A、4B、4C、5表须按照立项项目逐项填写,分项分页A3纸打印,一式20份(教育部、财政部各10份)上报。

1

;

一、请依据批准立项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如实填写二、各级项目进度均须明确年度目标、可监测指标及经费预算三、请按照本任务书格式填写,其中第四、本任务书请用

表格目录

1. 项目基本情况〃〃〃〃〃〃〃〃〃〃〃〃〃〃〃〃〃〃〃〃〃〃〃〃〃〃〃〃〃〃〃〃〃〃〃〃〃〃〃〃〃〃〃〃〃〃〃〃〃〃〃〃〃〃〃〃〃〃〃〃〃〃〃〃〃〃〃〃〃〃〃〃〃〃〃〃〃〃〃〃〃〃〃〃〃〃〃〃〃〃〃〃〃〃〃〃〃〃〃〃〃〃〃〃〃〃〃〃〃〃〃〃〃〃〃〃〃〃〃〃〃〃〃〃〃〃〃〃〃〃〃〃〃〃〃〃〃〃〃〃〃〃〃〃〃〃〃〃〃〃〃〃〃〃〃1 2. 院校综合建设进度表〃〃〃〃〃〃〃〃〃〃〃〃〃〃〃〃〃〃〃〃〃〃〃〃〃〃〃〃〃〃〃〃〃〃〃〃〃〃〃〃〃〃〃〃〃〃〃〃〃〃〃〃〃〃〃〃〃〃〃〃〃〃〃〃〃〃〃〃〃〃〃〃〃〃〃〃〃〃〃〃〃〃〃〃〃〃〃〃〃〃〃〃〃〃〃〃〃〃〃〃〃〃〃〃〃〃〃〃〃〃〃〃〃〃〃〃〃〃〃〃〃〃〃〃〃〃〃〃〃〃〃〃〃〃〃〃〃〃〃〃〃〃〃〃〃〃〃〃4 3A-1.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资金投入预算表(数控技术)〃〃〃〃〃〃〃〃〃〃〃〃〃〃〃〃〃〃〃〃〃〃〃〃〃〃〃〃〃〃〃〃〃〃〃〃〃〃〃〃〃〃〃〃〃〃〃〃〃〃〃〃〃〃〃〃〃〃〃〃〃〃〃〃〃〃〃〃〃〃〃〃〃〃〃〃〃〃〃〃〃〃〃〃〃〃〃〃〃〃〃〃〃〃〃〃〃〃〃〃〃〃〃〃〃〃〃〃〃〃〃〃〃〃〃〃〃〃〃〃〃〃〃6 3B-1.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进度表(数控技术)〃〃〃〃〃〃〃〃〃〃〃〃〃〃〃〃〃〃〃〃〃〃〃〃〃〃〃〃〃〃〃〃〃〃〃〃〃〃〃〃〃〃〃〃〃〃〃〃〃〃〃〃〃〃〃〃〃〃〃〃〃〃〃〃〃〃〃〃〃〃〃〃〃〃〃〃〃〃〃〃〃〃〃〃〃〃〃〃〃〃〃〃〃〃〃〃〃〃〃〃〃〃〃〃〃〃〃〃〃〃〃〃〃〃〃〃〃〃〃〃〃〃〃〃〃〃〃8 3C-1.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所在专业群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数控技术)〃〃〃〃〃〃〃〃〃〃〃〃〃〃〃〃〃〃〃〃〃〃〃〃〃〃〃〃〃〃〃〃〃〃〃〃〃〃〃〃〃〃〃〃〃〃〃〃〃〃〃〃〃〃〃〃〃〃〃〃〃〃〃〃〃〃〃〃〃〃〃〃〃〃〃〃〃〃〃〃〃〃〃〃〃〃〃〃〃〃〃〃〃〃〃〃〃〃〃〃〃〃13 3A-2.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资金投入预算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15 3B-2.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进度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17 3C-2.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所在专业群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26 3A-3.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资金投入预算表(应用电子技术)〃〃〃〃〃〃〃〃〃〃〃〃〃〃〃〃〃〃〃〃〃〃〃〃〃〃〃〃〃〃〃〃〃〃〃〃〃〃〃〃〃〃〃〃〃〃〃〃〃〃〃〃〃〃〃〃〃〃〃〃〃〃〃〃〃〃〃〃〃〃〃〃〃〃〃〃〃〃〃〃〃〃〃〃〃〃〃〃〃〃〃〃〃〃〃〃〃〃〃〃〃〃〃〃〃〃〃〃〃〃〃〃〃〃〃〃〃〃28 3B-3.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进度表(应用电子技术)〃〃〃〃〃〃〃〃〃〃〃〃〃〃〃〃〃〃〃〃〃〃〃〃〃〃〃〃〃〃〃〃〃〃〃〃〃〃〃〃〃〃〃〃〃〃〃〃〃〃〃〃〃〃〃〃〃〃〃〃〃〃〃〃〃〃〃〃〃〃〃〃〃〃〃〃〃〃〃〃〃〃〃〃〃〃〃〃〃〃〃〃〃〃〃〃〃〃〃〃〃〃〃〃〃〃〃〃〃〃〃〃〃〃〃〃〃〃〃〃〃〃30 3C-3.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所在专业群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应用电子技术)〃〃〃〃〃〃〃〃〃〃〃〃〃〃〃〃〃〃〃〃〃〃〃〃〃〃〃〃〃〃〃〃〃〃〃〃〃〃〃〃〃〃〃〃〃〃〃〃〃〃〃〃〃〃〃〃〃〃〃〃〃〃〃〃〃〃〃〃〃〃〃〃〃〃〃〃〃〃〃〃〃〃〃〃〃〃〃〃〃〃〃〃〃〃〃〃〃〃38 3A-4.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资金投入预算表(物流管理)〃〃〃〃〃〃〃〃〃〃〃〃〃〃〃〃〃〃〃〃〃〃〃〃〃〃〃〃〃〃〃〃〃〃〃〃〃〃〃〃〃〃〃〃〃〃〃〃〃〃〃〃〃〃〃〃〃〃〃〃〃〃〃〃〃〃〃〃〃〃〃〃〃〃〃〃〃〃〃〃〃〃〃〃〃〃〃〃〃〃〃〃〃〃〃〃〃〃〃〃〃〃〃〃〃〃〃〃〃〃〃〃〃〃〃〃〃〃〃〃〃〃41 3B-4.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进度表(物流管理)〃〃〃〃〃〃〃〃〃〃〃〃〃〃〃〃〃〃〃〃〃〃〃〃〃〃〃〃〃〃〃〃〃〃〃〃〃〃〃〃〃〃〃〃〃〃〃〃〃〃〃〃〃〃〃〃〃〃〃〃〃〃〃〃〃〃〃〃〃〃〃〃〃〃〃〃〃〃〃〃〃〃〃〃〃〃〃〃〃〃〃〃〃〃〃〃〃〃〃〃〃〃〃〃〃〃〃〃〃〃〃〃〃〃〃〃〃〃〃〃〃〃〃〃〃〃43 3C-4.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所在专业群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物流管理)〃〃〃〃〃〃〃〃〃〃〃〃〃〃〃〃〃〃〃〃〃〃〃〃〃〃〃〃〃〃〃〃〃〃〃〃〃〃〃〃〃〃〃〃〃〃〃〃〃〃〃〃〃〃〃〃〃〃〃〃〃〃〃〃〃〃〃〃〃〃〃〃〃〃〃〃〃〃〃〃〃〃〃〃〃〃〃〃〃〃〃〃〃〃〃〃〃〃〃〃〃〃49 3A-5.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资金投入预算表(老年服务与管理)〃〃〃〃〃〃〃〃〃〃〃〃〃〃〃〃〃〃〃〃〃〃〃〃〃〃〃〃〃〃〃〃〃〃〃〃〃〃〃〃〃〃〃〃〃〃〃〃〃〃〃〃〃〃〃〃〃〃〃〃〃〃〃〃〃〃〃〃〃〃〃〃〃〃〃〃〃〃〃〃〃〃〃〃〃〃〃〃〃〃〃〃〃〃〃〃〃〃〃〃〃〃〃〃〃〃〃〃〃〃〃〃〃〃〃〃50 3B-5.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进度表(老年服务与管理)〃〃〃〃〃〃〃〃〃〃〃〃〃〃〃〃〃〃〃〃〃〃〃〃〃〃〃〃〃〃〃〃〃〃〃〃〃〃〃〃〃〃〃〃〃〃〃〃〃〃〃〃〃〃〃〃〃〃〃〃〃〃〃〃〃〃〃〃〃〃〃〃〃〃〃〃〃〃〃〃〃〃〃〃〃〃〃〃〃〃〃〃〃〃〃〃〃〃〃〃〃〃〃〃〃〃〃〃〃〃〃〃〃〃〃〃〃〃〃〃52 3C-5.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所在专业群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老年服务与管理)〃〃〃〃〃〃〃〃〃〃〃〃〃〃〃〃〃〃〃〃〃〃〃〃〃〃〃〃〃〃〃〃〃〃〃〃〃〃〃〃〃〃〃〃〃〃〃〃〃〃〃〃〃〃〃〃〃〃〃〃〃〃〃〃〃〃〃〃〃〃〃〃〃〃〃〃〃〃〃〃〃〃〃〃〃〃〃〃〃〃〃〃〃〃〃〃57 4A-1.非中央财政支持专业资金投入预算表(涉外旅游)〃〃〃〃〃〃〃〃〃〃〃〃〃〃〃〃〃〃〃〃〃〃〃〃〃〃〃〃〃〃〃〃〃〃〃〃〃〃〃〃〃〃〃〃〃〃〃〃〃〃〃〃〃〃〃〃〃〃〃〃〃〃〃〃〃〃〃〃〃〃〃〃〃〃〃〃〃〃〃〃〃〃〃〃〃〃〃〃〃〃〃〃〃〃〃〃〃〃〃〃〃〃〃〃〃〃〃〃〃〃〃〃〃〃〃〃〃〃〃〃〃〃〃〃58 4B-1.非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建设进度表(涉外旅游)〃〃〃〃〃〃〃〃〃〃〃〃〃〃〃〃〃〃〃〃〃〃〃〃〃〃〃〃〃〃〃〃〃〃〃〃〃〃〃〃〃〃〃〃〃〃〃〃〃〃〃〃〃〃〃〃〃〃〃〃〃〃〃〃〃〃〃〃〃〃〃〃〃〃〃〃〃〃〃〃〃〃〃〃〃〃〃〃〃〃〃〃〃〃〃〃〃〃〃〃〃〃〃〃〃〃〃〃〃〃〃〃〃〃〃〃〃〃〃〃〃〃〃〃〃〃〃59 4C-1.非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所在专业群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涉外旅游)〃〃〃〃〃〃〃〃〃〃〃〃〃〃〃〃〃〃〃〃〃〃〃〃〃〃〃〃〃〃〃〃〃〃〃〃〃〃〃〃〃〃〃〃〃〃〃〃〃〃〃〃〃〃〃〃〃〃〃〃〃〃〃〃〃〃〃〃〃〃〃〃〃〃〃〃〃〃〃〃〃〃〃〃〃〃〃〃〃〃〃〃〃〃〃〃〃〃〃〃〃〃〃63 4A-2.非中央财政支持专业资金投入预算表(商务日语)〃〃〃〃〃〃〃〃〃〃〃〃〃〃〃〃〃〃〃〃〃〃〃〃〃〃〃〃〃〃〃〃〃〃〃〃〃〃〃〃〃〃〃〃〃〃〃〃〃〃〃〃〃〃〃〃〃〃〃〃〃〃〃〃〃〃〃〃〃〃〃〃〃〃〃〃〃〃〃〃〃〃〃〃〃〃〃〃〃〃〃〃〃〃〃〃〃〃〃〃〃〃〃〃〃〃〃〃〃〃〃〃〃〃〃〃〃〃〃〃〃〃〃64 4B-2.非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建设进度表(商务日语)〃〃〃〃〃〃〃〃〃〃〃〃〃〃〃〃〃〃〃〃〃〃〃〃〃〃〃〃〃〃〃〃〃〃〃〃〃〃〃〃〃〃〃〃〃〃〃〃〃〃〃〃〃〃〃〃〃〃〃〃〃〃〃〃〃〃〃〃〃〃〃〃〃〃〃〃〃〃〃〃〃〃〃〃〃〃〃〃〃〃〃〃〃〃〃〃〃〃〃〃〃〃〃〃〃〃〃〃〃〃〃〃〃〃〃〃〃〃〃〃〃〃〃〃〃〃〃66 4C-2.非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所在专业群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商务日语)〃〃〃〃〃〃〃〃〃〃〃〃〃〃〃〃〃〃〃〃〃〃〃〃〃〃〃〃〃〃〃〃〃〃〃〃〃〃〃〃〃〃〃〃〃〃〃〃〃〃〃〃〃〃〃〃〃〃〃〃〃〃〃〃〃〃〃〃〃〃〃〃〃〃〃〃〃〃〃〃〃〃〃〃〃〃〃〃〃〃〃〃〃〃〃〃〃〃〃〃〃〃〃71

2

5-1.院校其他项目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社会服务平台建设)〃〃〃〃〃〃〃〃〃〃〃〃〃〃〃〃〃〃〃〃〃〃〃〃〃〃〃〃〃〃〃〃〃〃〃〃〃〃〃〃〃〃〃〃〃〃〃〃〃〃〃〃〃〃〃〃〃〃〃〃〃〃〃〃〃〃〃〃〃〃〃〃〃〃〃〃〃〃〃〃〃〃〃〃〃〃〃〃〃〃〃〃〃〃〃〃〃〃〃〃〃〃〃〃〃〃〃〃〃〃〃〃72 5-2.院校其他项目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基于网络环境的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建设)〃〃〃〃〃〃〃〃〃〃〃〃〃〃〃〃〃〃〃〃〃〃〃〃〃〃〃〃〃〃〃〃〃〃〃〃〃〃〃〃〃〃〃〃〃〃〃〃〃〃〃〃〃〃〃〃〃〃〃〃〃〃〃〃〃〃〃〃〃〃〃〃〃〃〃〃〃〃〃〃〃〃〃〃〃〃〃〃〃〃〃〃〃〃75 6. 资金投入预算汇总表〃〃〃〃〃〃〃〃〃〃〃〃〃〃〃〃〃〃〃〃〃〃〃〃〃〃〃〃〃〃〃〃〃〃〃〃〃〃〃〃〃〃〃〃〃〃〃〃〃〃〃〃〃〃〃〃〃〃〃〃〃〃〃〃〃〃〃〃〃〃〃〃〃〃〃〃〃〃〃〃〃〃〃〃〃〃〃〃〃〃〃〃〃〃〃〃〃〃〃〃〃〃〃〃〃〃〃〃〃〃〃〃〃〃〃〃〃〃〃〃〃〃〃〃〃〃〃〃〃〃〃〃〃〃〃〃〃〃〃〃〃〃〃〃〃〃〃〃〃78 7. 专家论证意见〃〃〃〃〃〃〃〃〃〃〃〃〃〃〃〃〃〃〃〃〃〃〃〃〃〃〃〃〃〃〃〃〃〃〃〃〃〃〃〃〃〃〃〃〃〃〃〃〃〃〃〃〃〃〃〃〃〃〃〃〃〃〃〃〃〃〃〃〃〃〃〃〃〃〃〃〃〃〃〃〃〃〃〃〃〃〃〃〃〃〃〃〃〃〃〃〃〃〃〃〃〃〃〃〃〃〃〃〃〃〃〃〃〃〃〃〃〃〃〃〃〃〃〃〃〃〃〃〃〃〃〃〃〃〃〃〃〃〃〃〃〃〃〃〃〃〃〃〃〃〃〃〃〃〃79 8. 院校举办方承诺〃〃〃〃〃〃〃〃〃〃〃〃〃〃〃〃〃〃〃〃〃〃〃〃〃〃〃〃〃〃〃〃〃〃〃〃〃〃〃〃〃〃〃〃〃〃〃〃〃〃〃〃〃〃〃〃〃〃〃〃〃〃〃〃〃〃〃〃〃〃〃〃〃〃〃〃〃〃〃〃〃〃〃〃〃〃〃〃〃〃〃〃〃〃〃〃〃〃〃〃〃〃〃〃〃〃〃〃〃〃〃〃〃〃〃〃〃〃〃〃〃〃〃〃〃〃〃〃〃〃〃〃〃〃〃〃〃〃〃〃〃〃〃〃〃〃〃〃〃〃〃〃〃80 9. 地方政府支持承诺〃〃〃〃〃〃〃〃〃〃〃〃〃〃〃〃〃〃〃〃〃〃〃〃〃〃〃〃〃〃〃〃〃〃〃〃〃〃〃〃〃〃〃〃〃〃〃〃〃〃〃〃〃〃〃〃〃〃〃〃〃〃〃〃〃〃〃〃〃〃〃〃〃〃〃〃〃〃〃〃〃〃〃〃〃〃〃〃〃〃〃〃〃〃〃〃〃〃〃〃〃〃〃〃〃〃〃〃〃〃〃〃〃〃〃〃〃〃〃〃〃〃〃〃〃〃〃〃〃〃〃〃〃〃〃〃〃〃〃〃〃〃〃〃〃〃〃〃〃〃〃81 10. 审核意见〃〃〃〃〃〃〃〃〃〃〃〃〃〃〃〃〃〃〃〃〃〃〃〃〃〃〃〃〃〃〃〃〃〃〃〃〃〃〃〃〃〃〃〃〃〃〃〃〃〃〃〃〃〃〃〃〃〃〃〃〃〃〃〃〃〃〃〃〃〃〃〃〃〃〃〃〃〃〃〃〃〃〃〃〃〃〃〃〃〃〃〃〃〃〃〃〃〃〃〃〃〃〃〃〃〃〃〃〃〃〃〃〃〃〃〃〃〃〃〃〃〃〃〃〃〃〃〃〃〃〃〃〃〃〃〃〃〃〃〃〃〃〃〃〃〃〃〃〃〃〃〃〃〃〃〃〃〃〃82

3

1.项目基本情况

法人 姓 名 办公室电话 手 机 通信地址 一.建设总目标 紧密结合大连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将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物流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涉外旅游和商务日语等7个专业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品牌专业。发挥学院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平台的作用,在企业高级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参与下,形成工学结合特色鲜明的“职业活动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反映先进生产力水平、“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适应“教、学、做”一体要求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打造会教能做、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坚持“开放办学、服务社会”的理念,全面提高社会服务能力。通过3年努力,使学院成为大连乃至辽宁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示范学校。 (一)建设七个特色鲜明的重点专业 1.数控技术:服务于大连地区“两区一带”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不断深化与大连机床集团、大连重工•起重集团等企业的深度合作,联手道依茨、林德机械、中国一重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以“典型零件加工过程”为载体,全面实施“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国内一流、装备齐全、面向企业开放、具有生产性功能的实训中心,打造辽宁精密加工制造高技能人才和师资培训优质基地。 2.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采用在北美经过29年实践检验的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依托与上海通用汽车合作的ASEP项目,联合大连中升集团等企业,建设一流实训基地,践行并丰富“职业活动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订单”培养,成为大连地区汽车后市场高技能人才培养最重要的基地。 3.应用电子技术:充分利用美国英特尔在大连一期投资25亿美元,建设其海外最大生产基地的机遇,重点发展与英特尔(大连)公司以及中国华录等电子企业的合作,共同制定应用电子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利用英特尔 部门及职务 传 真 E-mail 联系人 代表 信息 信 息 大连市甘井子区夏泊路100号 手 机 E-mail 邮 编 116035 办公室电话 传 真 姓 名 部门及职务 院校 基本 信息 建设总 项目分 年度建 设目标 公司巨资投入的实训基地,深入开展与英特尔及其产业链相关企业的多方位、多层次合作,使该专业真正成为服务于世界一流企业的品牌专业。 4.物流管理:重点依托中国五个保税港之一的大连保税港区物流产业的发展,在保税港区政府的支持下,与新加坡胜狮、日本近铁等国际保税物流企业合作,实践 “职业活动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使该专业成为满足5.老年服务与管理:发挥国内首创专业的优势,借鉴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日本老年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在大连市民政局指导下,利用国内和国外(日本绿峰会)实践教学资源,打造老年服务与管理国内品牌专业。 6.涉外旅游:适应大连作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人才需求,深化与在连各国际旅行社和大型旅游景区的深度合作,着力建设“教、学、做”一体化的校内情境模拟、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突出韩语导游培养,建成大连乃至东北地区涉外旅游管理与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7.商务日语:适应大连作为全球服务外包新领军城市要求,继续深化与世界著名服务外包企业简柏特公司的合作,适应日资企业在连集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继续加强与通世泰等国际知名企业的深度合作,打造商务日语国内品牌专业。 (二)实践“职业活动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胜任能力、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加强与中远船务、上海通用汽车、大连重工·起重、大连机床、中国一重、大商集团、英特尔、STX造船、道依茨、林德机械、简柏特、通世泰等国内外一流知名企业以及各类行业管理机构的多方位、多层次合作。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实践“职业活动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阶段式工学交替,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工作过程为载体实施“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针对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注重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按照“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的课程开发指导思想,通过对各专业所对应的行业企业岗位能力的调研,系统分析各行业的“职业活动”,解剖实际生产过程和实际业务(服务)工作过程,归纳出系列典型工作任务,参照行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 学习、引进国内外课程建设先进理念,采取校企合作方式,建设具有“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和“教、学、做”一体化特征的优质核心课程。7个重点建设专业及专业群完成93门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编写35本实训指导书,出版73部教材;建成17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目标及 保税港区国际物流服务企业专门人才培养、培训的主要基地。

1

续表1

(三)打造会教能做、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实施“人才引进工程”。制定优惠的人才引进政策,重点引进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改善师资结构。 实施“校企共建专业教学团队工程”。与知名企业合作,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要求每位教师每三年累计有半年以上企业挂职锻炼经历,教师按企业员工管理、考核,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重点依托合作企业,建设兼职教师人才库。聘请由合作企业派出的有丰富实践经验并能指导实践教学的工程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建立健全兼职教师聘请、管理等规章制度。 实施“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和测评工程”。通过对教师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能力的培训,促使教师树立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并将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落实到每一节课和每一门课的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师实际教学能力。到建设期末,80%以上专任教师达到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测评合格以上水平。 建立教师培训机制,完善系列规章制度保障下的学院师资培训体系。根据学院专业建设发展目标,明确学院各类教师培养目标、任务和要求,完成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为重点的教师梯队建设。7个重点建设专业及专业群培养、引进专业带头人29人,骨干教师85人,其中境外培训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45人。聘请包括大连市十大高技能人才标兵在内的行业企业技术骨干、能工巧匠155人作为兼职教师。 (四)建设适应“教、学、做”一体化要求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与课程建设需要,贯彻技能训练“循序渐进”的思想,按照 “生产性”、“仿真型”的实训基地建设原则,新建、扩建49个校内实训室,形成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生产、技术服务、职业素质训导于一体的共享型、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 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在巩固与已有合作企业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新增120个校外实习基地。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五)建立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体系 在加强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同时,突出“职业人”的教育,把“用忠诚、知识和能力充实人生”校训的精神融入职业素质教育中,推进社会实践体系和校园文化体系建设。以社会调研、三下乡活动、社区义工服务、到企业顶岗实习、学生社团、大学生文化节、创业竞赛、各类技能竞赛和所有课程教学为载体,促进大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推进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的融合与对接,营造与企业工作环境相同的职业氛围,形成有建设总 利于“职业人”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 目标及 项目分 设置“职业素质教育学分”,从制度上保证学生在获得职业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六)形成与工学结合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体系 建立适合工学结合需要的教学管理运行体系,探索并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机制。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重点加强对实践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和管理,实现对教学质量的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年度建 性的管理。开发适应岗位需求的柔性化教学管理系统,对不同专业教学实行个性化管理。 设目标 (七)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放大辐射效应 加强服务型校园建设,提高学院在企业技术服务、员工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等方面的服务能力。到建设期末,新增企业技术服务到款额达到237万元,累计达377万元。充分发挥学院“辽宁省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中心”的功能,年均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5000人次。加大对口支援中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工作力度,通过师资培训、联合培养、推荐就业、设备援助等途径,在已经与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贵州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和新疆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的基础上,增加2所对口支援高职院校,为对口支援的高职院校培训师资100人次、培养学生90人次。 二.项目分年度建设目标 (一)2008年:按照教育部、财政部批复方案及任务书要求,全面实施项目建设计划,完成阶段性任务,通过阶段性验收 1.开展“职业活动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并组织实践。 2.深化教学内容改革,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完成7个重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3.深化项目课程建设,7个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完成70门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新增2门省级精品课程,建设48门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完成20部特色教材、15本实训指导书。 4.以提高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为突破口,在全院全面开展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和测评工作,使30%的专任教师通过测评。7个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引进2名专业带头人、2名专业骨干教师,培养20名专业带头人、48名专业骨干教师,其中到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韩国等境外培养的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26人次,聘请兼职教师116人;完成市级以上教科研项目8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9篇。 5.按专业大类整合校内实训中心,实训中心由4个整合扩建成5个。7个重点专业及专业群新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13个、扩建11个、完善2个,使生产性实训比例达85%,新增校外实习基地55个、合作企业数达168个,合作企业接收实习实训学生3067人月、接收就业学生人数369人。 6.设置“职业素质教育学分”,初步形成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制定生产性实训与顶岗实习相关管理制度,开发柔性化教学管理系统,初步形成与工学结合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体系。 2

续表1

7.加强社会服务与辐射能力建设。对口支援中西部高职院校4所,为之培养教师40人次、联合培养学生40人次。职业技能鉴定工种数达25个,开展技能培训及技能鉴定4500人次,为合作企业科技开发与技术服务收入新增85万元,累计达225万元。加强国际交流,新增3所国际合作与交流学校。跨省招生比例达20%,对西部地区招生比例达8%。 8.按照监测指标,逐月检查项目建设进度,按时上报,通过阶段性验收。 (二)2009年:结合阶段性任务完成的实际情况,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全面完成各个建设项目,保证通过示范院校的验收 1.继续深化“职业活动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2.继续深化教学内容改革与课程建设。7个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完成23门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新增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5门省级精品课程,建设51门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完成53部特色教材、20本实训指导书。 3.以提高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为突破口,继续开展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和测评工作,使80%的专任教师通过测评。7个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引进1名专业带头人、4名专业骨干教师,培养14名专业带头人、39名专业骨干教师,其中到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韩国等境外培养的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23人次,聘请兼职教师155人。完成市级以上教科研项目14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篇。 4.按专业大类整合校内实训中心,实训中心由5个整合扩建成8个。7个重点专业及专业群新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12个、扩建9个、完善2个,使生产性实训比例达95%,新增校外实习基地65个、合作企业数达259个,合作企业接收实习实训学生6758人月、接收就业学生人数731人。 5.继续完善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制定生产性实训与顶岗实习的质量标准,完善柔性化教学管理系统,形成与工学结合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体系。 6.增强社会服务与辐射能力建设,对口支援中西部高职院校5所,为之培养教师60人次、联合培养学生50人次。职业技能鉴定工种数达30个,开展技能培训及技能鉴定5500人次,为合作企业科技开发与技术服务收入新增152万元,累计达377万元。继续加强国际交流,新增3所国际合作与交流学校,跨省招生比例达30%,对西部地区招生比例达10%。 7.按照监测指标,逐月检查项目建设进度,按时上报,全面完成各个建设项目,保证通过示范院校的验收。 建设总 目标及 项目分 年度建 设目标 3

2.院校综合建设进度表 考核项目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 现有基础 6890万元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新增仪器设备总值2861.63万元,总值达9751.63万元 验收要点:设备购置合同、验收清单 预期目标:0.5万元/生 验收要点:大连市财政局指标文 预期目标:大连市财政局拨款3810万元 验收要点:大连市财政局指标文 预期目标:大连中升集团投资或捐赠20万元 验收要点:资金到款凭证 预期目标:学费和培训费总计6500万元 验收要点:上缴财政款项凭证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新增仪器设备总值1439.53万元,总值达11191.16万元 验收要点:设备购置合同,验收清单 预期目标:0.51万元/生 验收要点:大连市财政局指标文 预期目标:大连市财政局拨款2490万元 验收要点:大连市财政局指标文 预期目标:大连中升集团投资或捐赠40万元 验收要点:资金到款凭证 预期目标:学费和培训费总计6800万元 验收要点:上缴财政款项凭证 预期目标:8个中心/145个实训室(区); 验收要点:整合扩建成3个实训中心,新增12个实训室(区) 预期目标: 85%以上 验收要点:教学计划、实训记录 预期目标:新增180个,总数达630个 验收要点:校外实习基地协议、学生实习记录 预期目标:100% 验收要点:顶岗实习计划、日记、鉴定考核表 预期目标:95%以上 验收要点:辽宁省教育厅就业统计数据 预期目标:新增280,总数达880个 验收要点:与合作企业签订的合作协议 预期目标:100% 生均预算内拨款标准 0.49万元 地方财政专项拨款 经费 行业、企业专项投入 1560万元 累计720万元 其他 6300万元 校内实训基地/室数 实习 实训 基地 校外实习基地数 校内生产性实训(学时)比例 ①4个中心/120个实预期目标:5个中心/133个实训室(区) 训室(区) 43% 验收要点:整合扩建成1个实训中心,新增13个实训室(区) 预期目标:65%以上 验收要点:教学计划、实训记录 预期目标:新增155个,总数达450个 验收要点:校外实习基地协议、学生实习记录 预期目标:100% 验收要点:顶岗实习计划、日记、鉴定考核表 预期目标:93%以上 验收要点:辽宁省教育厅就业统计数据 预期目标:新增198,总数达600个 验收要点:与合作企业签订的合作协议 预期目标:100% 295个 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学生占应届毕业生比例 95% 毕业生一次就业率 92.18% 有合作协议的企业数 402个 合作企业参与教学的专业比例数 产学 合作 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专业比例数 100% 验收要点:企业专指委人员名册、企业人员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名单、实习实训记验收要点:企业专指委人员名册、企业人员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名单、实习实训记录等 录等 预期目标:100% 验收要点:各专业与合作企业签订的校企合作协议 100% 预期目标:100% 验收要点:各专业与合作企业签订的校企合作协议 预期目标:企业接收实习实训学生达15000人月,其中有合作协议的企业接收实预期目标:企业接收实习实训学生达18000人月,其中有合作协议的企业接收实合作企业接收实习实训学生 8955人月 习实训学生达9800人月 验收要点:签订的协议、实习计划、实习考核鉴定表 习实训学生达11000人月 验收要点:签订的协议、实习计划、实习考核鉴定表

注:“/”栏目需分别填写数据(下同)

4

续表2 考核项目 合作企业接收就业学生数 产学 合作 现有基础 1015人 预期目标:1100人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1200人 验收要点:学生就业协议等相关材料 预期目标:大连中升集团投资或捐赠20万元 验收要点:资金到款凭证 预期目标:新增85万元,累计达225万元 验收要点:合作合同、资金到款原始凭证 预期目标: 4个地区/4所院校 验收要点:合作协议书 预期目标:培训教师数达40人次 验收要点:教师进修协议、登记表、考核记录 预期目标:培养学生数达40人次 验收要点:培养学生协议、登记表、考核记录 预期目标:专科录取批次 验收要点:辽宁省教育厅相关文件 预期目标:20% 验收要点:招生计划 预期目标:8% 验收要点:招生计划 预期目标:聘请兼职教师数达156人以上 验收要点:新增56人以上,兼职教师聘用合同,教学进度表 预期目标:3个/25个 验收要点: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批文 预期目标:达95%(按毕业生) 验收要点:学生获取证书统计表、证书复印件 预期目标:合作与交流学校达25所 验收要点:合作与交流相关材料 预期目标:35人次/年 验收要点:境外培训与交流的相关材料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学生就业协议等相关材料 预期目标:大连中升集团投资或捐赠40万元 验收要点:资金到款凭证 预期目标:新增152万元,累计达377万元 验收要点:合作合同、资金到款原始凭证 预期目标:5个地区/5所院校 验收要点:合作协议书 预期目标:培训教师数达60人次 验收要点:教师进修协议、登记表、考核记录 预期目标:培养学生数达50人次 验收要点:培养学生协议、登记表、考核记录 预期目标:专科录取批次 验收要点:辽宁省教育厅相关文件 预期目标:30% 验收要点:招生计划 预期目标:10% 验收要点:招生计划 预期目标:聘请兼职教师数达225人以上 验收要点:新增69人以上,兼职教师聘用合同,教学进度表 预期目标:3个/30个 验收要点: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批文 预期目标:达100%(按毕业生) 验收要点:学生获取证书统计表、证书复印件 预期目标:合作与交流学校达28所 验收要点:合作与交流相关材料 预期目标:43人次/年 验收要点:境外培训与交流的相关材料 合作企业对学校投入的设备价值 累计720万元 为合作企业科技开发与技术服务经费数 累计140万元 3个地区 / 3 所院校 25人次 地区数/院校数 对口 支援 培训培养教师总数 联合培养学生总数 ——— 本省录取批次(含单独招生) 招生 情况 专科录取批次 跨省招生比例 14.3% 对西部招生比例 6% 来自行业企业兼职的专业教师数量 100人 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工种数量 3个 / 23 个 “双证书”获取率 90%(按毕业生) 国际合作与交流学校 22所 国际交流及境外教师培训 26人次/年

5

3A-1.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资金投入预算表

单位:万元

重点专业名称 数控技术 编号 资金预算及来源 建设内容 2007 年度 07-42-01 中央财政投入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计 2007 年度 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计 ②行业企业投入: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计 ③其他投入: 学院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④合计 小计 合计 1.扩建数控车实训区 2.扩建数控铣实训区 教学 3.新建数控仿真实训室 实验 4.扩建数控设备维护实训室 实训 5. 新建先进工艺实训室 条件 6. 新建数控技术服务中心 建设 7. 实习基地及内涵建设 小计 培养 1.专业带头人 引进 师资 2.骨干教师 队伍 建设 3.兼职教师聘用 4.其他教师培养 小计 引进 培养 216 216 - - - - - - 216 - - - - - - - 133 13 6 - - - - - 19 6 - 10 - 6 - 22 181 - - - 30 - - - 30 10 - 26 - 21 - 57 530 229 6 - 30 - - - 265 16 - 36 - 27 - 79 191 181 - - - - - - 181 - - - 10 - 10 504 - 339 75 60 6 - 5 485 - - - 19 - 19 464 - - - - 25 400 5 430 - - - - 22 12 34 1159 181 339 75 60 31 400 10 1096 - - - - 51 12 6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2 - - - - - - - - - 30 - 20 - - 50 26 - - - - - - - - - - - 20 - - 20 88 - - - - - - - - - 30 - 40 - - 70 1777 410 345 75 90 31 400 10 1361 16 30 36 40 78 12 212

②③

注:请在“ 级地方财政投入”下划线上填写省级或市级财政投入(下表同,不再说明) 注:请在“行业企业投入: ”下划线上填写主要行业企业单位名称(下表同,不再说明) ④

注:请在“其他投入: ”下划线上填写主要来源(下表同,不再说明)

6

续表3A-1 单位:万元

资金预算及来源 建设内容 中央财政投入 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 行业企业投入: 其他投入: 学院 合计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计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计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计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计 课程 体系 1.人才培养方案 - 12 10 22 - - - - - - - - - 12 6 18 40 2.核心课程建设 与 教学 内容 改革 小计 3.其他课程建设 - 60 60 120 - - - - - - - - - - - - 120 - 20 24 44 - - - - - - - - - - - - 44 - 92 94 186 - - - - - - - - - 12 6 18 204 其他 小计 7

3B-1.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进度表

重点专业名称 数控技术 建设负责人 张士军 建设内容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总体目标: 按照 “生产性”、“仿真型”的实训基地建设原则,重点建设数控车等五个实训区室,增加设备数量及设备的技术含量。建立健全校内外实训基地的管理体系及长效运行机制,以满足“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需要。 通过三年建设,实现数控技术专业及其专业群的生产性实训的全覆盖,引入企业产品加工项目,生产性实训达90%以上,技术服务到款额达130万元以上;新增校外实习基地10个、合作企业20个,接收实习学生达1600人·月,学生顶岗实习率达100%。 预期目标: 扩建数控车实训区,提升设备的档次和功能,在高速、高效、高精度加工技术层面上与企业生产实际接轨,达到学生实训教学和职工培训服务的规模要求,形成技术服务及产品加工的能力。开展学生数控车生产性实训及职工技能培训。 验收要点: ①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及验收工作; ②提供2人/台35个工位,可同时容纳70人的实训; ③可承担数控车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 ④引入大显精密轴有限公司等企业产品协作加工项目,部分学生参与产品加工; ⑤技术服务到款额达10万元以上; ⑥完成安全与文明生产规程手册的编制。 预期目标: 扩建数控铣实训区,提升设备的档次和功能,在高速、高效、高精度加工技术层面上与企业生产实际接轨,达到学生实训教学和职工培训服务的规模要求,形成技术服务及产品加工的能力。开展学生数控铣生产性实训及职工技能培训。 验收要点: ①完成立、卧式加工中心等设备的招标采购工作,签订采购合同; ②可承担数控铣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 ③引入金州茂隆有限公司等企业产品协作加工项目,部分学生参与产品加工; ④技术服务到款额达20万元以上; ⑤完成安全文明生产规程手册编制。 预期目标: 新建数控仿真实训室,制订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展软件培训与技术服务方案,完成软件及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工作。 验收要点: ①完成软件及设备安装、调试及验收工作; ②开发数控仿真实训项目,提供实训项目清单; ③提供40个机位的实训规模。 预期目标: 完善数控车削实训区的功能,建成集学生实训、社会服务等多功能实训区,达到生产性实训的要求,提高产学合作、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能力。 验收要点: ①引入大连朗迪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产品协作加工项目,学生参与产品加工; ②技术服务到款额达20万元以上; ③完善生产性实训的各项管理制度及绩效考核制度。 1.扩建数控车实训区 教学 实验 实训 条件 建设 2.扩建数控铣实训区 预期目标: 完善数控铣削实训区的功能,建成集学生实训、社会服务等多功能实训区,达到生产性实训的要求,提高产学合作、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能力。 验收要点: ①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及验收工作; ②提供2人/台18个工位,可同时容纳36人的实训; ③引入大显模具等企业产品协作加工项目,部分学生参与产品加工; ④技术服务到款额达40万元以上。 3.新建数控仿真实训室 预期目标: 完成数控仿真实训室建设,开展学生技能训练和社会培训,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 验收要点: ①完成实训教材编写; ②开展UG软件认证培训及资格证书认证考核工作; ③制订实训室管理制度,提供相应资料。 8

续表3B-1 建设内容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4.扩建数控设备维护实训室 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 扩建数控设备维护实训室,新购数控车系统、PLC实验台等设备,形成数控机床维护的实训新购数控铣系统试验台、滚珠丝杠、伺服电机等设备,完成数控设备维护实训室建设,增强学环境,提升数控系统维护培训能力。开展学生实训与职工技能培训。 生实训与职工技能培训的能力。 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①完成新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及验收工作; ①完成剩余新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及验收工作; ②提供系统实验台,8人/台4个组;PLC实验台,2人/台18个组;可同时容纳36人的实训; ②完成数控机床系统维护实训项目设计,提供项目清单; ③开展数控机床系统维护实训与职工技能培训。 ③完成实训教材编写; ④制订实训室管理制度,提供相应资料。 预期目标: 新建先进工艺实训室,引进先进工艺工装技术及设备,提高学生复杂数控工艺编制能力。开展数控工艺实训。 验收要点: ①完成4套组合夹具等新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及验收工作; ②制订实训室管理制度,提供相应资料。 预期目标: 购置柔性夹具等其余设备,完成先进工艺实训室建设。完成实训项目开发及实训指导教材编写,开展数控工艺实训。 验收要点: ①完成剩余新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及验收工作; ②完成实训项目开发,提供项目清单; ③完成实训指导教材编写; ④提供7人/套5组,同时容纳35人的实训; 5.新建先进工艺实训室 教学 实验 实训 条件 建设 6.新建数控技术服务中心 预期目标: 新建数控技术服务中心,完成建设方案的调研并制定建设方案。开发实训项目、学生创新项目、社会服务项目及科研项目的前期准备。 验收要点: ①完成数控技术服务中心功能调研,提出建设方案; ②完成设备采购招标书的编制。 预期目标: 建成数控加工技术服务中心,引入高端数控设备及高速高精度加工技术,提升精密和复杂零件加工技术的水平,与企业的前沿加工技术对接,形成实训教学、科技创新及社会技术服务能力。开展学生实训、职工培训与技术服务。 验收要点: ①完成新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及验收工作; ②完成实训指导教材的编写; ③开展在线加工技术实训与技能培训; ④承接企业数控加工技术开发课题2项; ⑤技术服务到款额达10万以上; ⑥制订实训管理制度,提供相应资料。 预期目标: 建成企业化的校内实训基地环境,完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能完成主要技能训练和技术创新服务的要求。保证生产性实训及顶岗实习效果,完成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 验收要点: ①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实习基地产学工作运行良好,提供相关记录和文件资料; ②完成安全生产、劳动保护、设备维护、质量管理规程,形成手册资料; ③新增校外实习基地6家,合作企业10家; ④学生顶岗实习达到半年以上,学生顶岗实习率100%; ⑤接收学生实习1600人·月,接收就业人数160人。 7.校外实习基地及内涵建设 预期目标: 探索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运行模式,制定实习基地的师资聘用计划,创建良好的生产实训与顶岗实习环境,制定实习基地运行管理机制,形成相关文件。开展学生校外顶岗实习及校内生产性实训。 验收要点: ①制定实习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形成相关文件; ②完成安全生产、劳动保护、设备维护、质量管理等保障方案建设; ③新增校外实习基地4家,合作企业10家; ④接收学生实习1200人·月,接收就业人数120人。 9

续表3B-1 建设内容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总体目标: 按照“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要求,通过教师到合作企业下厂顶岗实践、 国内进修与国外培训等形式,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双师”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到2009年末,建设成一支具有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6名的教学团队,“双师型”教师达100%。聘请兼职教师26名,专、兼职教师比例达1∶1。提高教师的科研及创新能力,能承接企业技术公关项目及培育专利。 预期目标: 通过国内外培训方式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使其具有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与国际视野,较强的教学、科研及管理能力,掌握前沿数控技术及发展趋势。从企业引进专业带头人1人,掌握数控领域国际前沿技术,带动教学团队教科研水平的提高。 验收要点: ①派专业带头人去德国进修培训,取得相应学习证书; ②引进专业带头人1人; ③专业带头人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或高职教育理论培训1次; ④主持1门工学结合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⑤参加企业产品研发或技术攻关项目1项。 预期目标: 通过国内外职教培训、下企业顶岗实践等多种方式培养6名骨干教师,提高职业技能,使其具有较高的课程开发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从企业引进1名精通数控技术的技师,作为实训指导骨干教师。 验收要点: ①选派2名教师分别到大连机床集团、道依茨一汽大柴顶岗实践,签定协议书; ②选派2名到德国或新加坡学习先进职教理论,取得学习证书; ③从企业引进1名精通数控技术的技师; ④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会或高职教育培训2~3人次; ⑤主持或参与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⑥承接企业技术攻关项目1项。 预期目标: 从大连机床集团等企业聘请16名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师或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担任实训指导工作,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水平。 验收要点: ①聘用6名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校内兼职教师,主要承担实训教学任务; ②在校外实习基地聘请兼职教师10人,负责学生校外顶岗实习指导; ③学生获取中级职业资格证100%,获取高级职业资格证80%以上; ④提供兼职教师名单、协议及相关资料。 预期目标: 到企业顶岗实践或参加相关工种高级工、技师培训,培养2名双师素质教师。丰富教师生产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课程教学的能力。 验收要点: ①选派2名专任教师到大连机床集团等企业进行半年顶岗实践,参加相关工种高级工、技师培训; ②培养对象达到数控高级工或技师水平,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③参与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和承担相应教学任务。 预期目标: 继续培养具有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与国际视野、掌握高职课程开发理论与技术、教育教学能力强、科研与管理能力高、具有教育教学改革引领能力的专业带头人。 验收要点: ①参加国内外数控技术脱产学习30天以上,并获得相应学习证明; ②参加国内外数控技术及高职教育学术交流会1次; ③承担科研课题、或省级以上教研课题1项; ④参与2门以上课程教材建设; ⑤培育申报专利1项。 预期目标: 继续培养6名骨干教师,提升骨干教师教育教学及科研创新能力,形成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书育人、产学研及技术服务的骨干力量。继续从企业引进1名精通数控技术的技师,作为实训指导骨干教师。 验收要点: ①选派2名教师到大连机床集团或道依茨一汽大柴顶岗实践,提供协议书; ②选派4名教师到国外学习先进职教理论,取得相应学习证书; ③从企业引进1名精通数控技术的技师; ④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会或高职教育培训3~4人次; ⑤主持或参与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⑥承接企业技术攻关项目1项。 预期目标: 继续从大连机床集团等企业聘请达26名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师或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担任实训指导工作,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水平。 验收要点: ①聘用8名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校内兼职教师,主要承担实训教学任务; ②在校外实习基地聘请兼职教师18人,负责学生校外顶岗实习指导; ③专、兼职教师达到1:1; ④提供兼职教师名单、协议及相关资料。 预期目标: 到企业顶岗实践,继续培养2名双师素质教师,新增培养2名双师素质教师。丰富教师生产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课程教学的能力。 验收要点: ①选派2名专任教师到大连机床集团等企业进行半年顶岗实践; ②培养对象达到数控高级工或技师水平,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③参与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和承担相应教学任务。 1.专业带头人 师资 2.骨干教师 队伍 建设 3.兼职教师聘用 4.其他教师培养 10

续表3B-1 建设内容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总体目标: 实践“职业活动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教学做一体化” 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体现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实践性与开放性,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设计《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的制定》等12门学习领域课程,进行真实情境教学。通过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一个完整工作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制定课程的教学大纲,修订教学计划;设计5门学习领域核心课程教学案例及素材库,编写学习领域课程教材8本,建成省级精品课程2门,院级精品课程6门,形成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 预期目标: 实践“职业活动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教学做一体”人才培养方案,体现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实践性与开放性,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强化职业素质教育。 验收要点: ①开展社会调研,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题研究; ②提供数控高技能人才需求调研报告、职业岗位分布、核心能力构成报告; ③与大连机床集团、道依茨一汽大柴等企业合作,制定职业岗位能力主导的课程体系改革初步方案; ④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要求,修改制定教学计划; ⑤实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试点; ⑥生产性实训达90%以上,顶岗实习时间达半年以上; ⑦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5%以上,双证获取率100%。 预期目标: 完善“教学做一体”人才培养方案,“职业活动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成效。 验收要点: ①完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改革方案,提供相关资料; ②建立课程评价和考核体系; ③生产性实训达95%以上,顶岗实习时间达半年以上; ④制定校外顶岗实习管理办法与相关可操作性文件。 1.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 体系 与 教学 内容 改革 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 与大连机床集团等企业共同开发建设《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的制定》、《使用数控车床对零件的完善核心课程建设,实施“教学做一体”教学,与同类院校共享课程建设成果。完成新教材编加工》、《使用数控铣床对零件的加工》、《典型零件数控加工工艺的实施》、《使用计算机对零件加写,公开出版3部教材,制作优质课件2个,建成3门院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 工程序的编制》5门学习领域核心课程,满足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实施 “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制定5门核心课程教学大纲,与企业合作设计教学项目及案例,进行教学素材库开发,编写5本校本教材,建成2门院级精品课。 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①成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项目组,聘请2名企业技术专家全程参与课程建设,提供课程①完善教材并正式出版; ②完成课件制作; 《机械加工开发项目组名单; ②形成课程建设方案,完成课程教学大纲制定; ③实施“教学做一体”教学; 2.核心课程工艺文件的③根据企业生产实例,设计教学案例,开发教学素材库; ④建成省级精品课程。 ④完成校本教材编写; 建设 制定》 ⑤建成院级精品课。 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①成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项目组,聘请2名企业技术专家全程参与课程建设,提供课程①实施“教学做一体”教学; 开发项目组名单; ②建成院级精品课。 《使用数控②形成课程建设方案,完成课程教学大纲制定; ③根据企业生产实例,设计教学案例,开发教学素材库; 车床对零件④完成校本教材编写。 的加工》 11

续表3B-1 建设内容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①成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项目组,聘请2名企业技术专家全程参与课程建设,提供课程开①实施“教学做一体”教学; 发项目组名单; ②建成院级精品课。 《使用数控②形成课程建设方案,完成课程教学大纲制定; ③根据企业生产实例,设计教学项目及案例,开发教学素材库; 铣床对零件④编写校本教材。 的加工》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①成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项目组,聘请2名企业技术专家全程参与课程建设,提供课程开①完善教材并正式出版; 发项目组名单; ②完成课件制作; 《典型零件②形成课程建设方案,完成课程教学大纲制定; ③实施“教学做一体”教学; ③根据企业生产实例,设计教学项目及案例,开发教学素材库; ④建成省级精品课程。 2.核心课程数控加工工④完成校本教材编写; 建设 艺的实施》 ⑤建成院级精品课。 课程 体系 与 教学 内容 改革 预期目标: 与大连机床集团等企业共同建设《机械加工基础》、《数控机床的维护与检修》2门课程,增设《生产的组织与管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2门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增强就业与职业发展能力。完成4门课程的课程教学大纲制定;完成2门课程校本教材编写;完成2门活页教材编写。 验收要点: ①成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项目组,聘请2名企业技术专家全程参与课程建设,提供课程开发项目组名单; ②形成《机械加工基础》等课程建设方案,完成4门课程的课程教学大纲制定; ③完成《机械加工基础》、《数控机床的维护与检修》课程校本教材编写; ④完成《生产的组织与管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活页教材编写; ⑤《数控机床的维护与检修》课程实施“教学做一体”教学。 预期目标: 跟踪前沿技术、新工艺的发展,开设《使用多轴数控机床对零件的加工》等高新技术课程,开设《专业外语》课程。完成2门课程的课程教学大纲制定;正式出版2本教材;制作课件2个;建成院级精品课1门;完成2门活页教材编写。 验收要点: ①完善《机械加工基础》、《数控机床的维护与检修》课程教材,公开出版; ②制作《机械加工基础》、《数控机床的维护与检修》课件; ③《数控机床的维护与检修》课程建成院级精品课; ④形成《使用多轴数控机床对零件的加工》、《专业外语》等课程建设方案,完成2门课程的课程教学大纲制定; ⑤完成《使用多轴数控机床对零件的加工》、《专业外语》活页教材编写。 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①成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项目组,聘请2名企业技术专家全程参与课程建设,提供课程开①完善教材并正式出版; 发项目组名单; ②实施“教学做一体”教学; 《使用计算②形成课程建设方案,完成课程教学大纲制定; ③建成院级精品课。 机对零件加③根据企业生产实例,设计教学案例,开发教学素材库; ④完成校本教材编写。 工程序的编制》 3.其他课程建设 12

3C-1.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所在专业群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

单位:万元 专业群所覆盖专业的名称 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 建设内容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设计与制造、船舶工程技术 行业企业投入: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其他投入: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合计 小计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小计 小计 合计 20 50 22 92 - - - - - - - - 92 扩建电加工实训区 - 21 - 21 - - - - - - - - 21 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 扩建电加工实训区,能承担学具备数控电加工的生产环境,生模具设计和制作实训和对外培形成生产性实训教学的能力,扩大训工作,引入企业协作加工项目;受训学生和职工的规模。 完成设备招标采购工作。 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①完成设备招标,签定采购合①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及验同; 收; ②开发实训项目,提供项目清②提供3人/台12个工位,可单; 同时容纳36人实训; ③完成实训指导教材编写; ③扩大引入企业技术协作项④引入企业技术协作项目,部目,部分学生参与产品加工; 分学生参与产品加工; ④开展对社会培训及技能鉴⑤开展电加工技术实训与技定; 能鉴定; ⑤技术服务到款额达20万以⑥技术服务到款额达10万以上。 上。 预期目标: 扩建测量技术实训室,制定出实训室的扩建方案,完成仪器设备招标采购工作,开发实训项目。 验收要点: ①完成设备招标,签定采购合同; ②开发实训项目,提供项目清单; ③完成实训指导教材编写; ④开展测量技术实训。 预期目标: 具备测量技术实训环境,扩大受训学生规模。 验收要点: ①完成仪器设备安装、调试及验收; ②提供5个组、可同时容纳35人的实训。 扩建测量技术实训室 - 15 8 23 - - - - - - - - 23

13

续表3C-1 单位:万元 专业群所覆盖专业的名称 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 建设内容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设计与制造、船舶工程技术 行业企业投入: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其他投入: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合计 小计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小计 小计 课程 体系 与 - 教学 内容 改革 8 8 16 - - - - - - - - 16 师资 队伍 建设 20 6 6 32 - - - - - - - - 32 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 与大连机床集团等企业合作,完成《冲压模具的工艺实施》、共同建设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设《零件的绘图与测量》2门核心课计专业《冲压模具的工艺实施》、程教材编写,建成院级精品课程。 《零件的绘图与测量》2门核心课 程。 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①完成2门核心课程教材编①成立“工学结合”课程开写; 发项目组,聘请2名企业技术专家②完成《冲压模具的工艺实全程参与课程建设,提供课程开发施》课件制作; 项目组名单; ③试行“教学做一体”形式教②形成课程建设方案,完成2学; 门课程的课程教学大纲制定; ④《冲压模具的工艺实施》、③根据企业生产实例,设计教《零件的绘图与测量》建成院级精学项目及案例,完成教学素材库开品课程。 发; ④编写2门课程校本教材。 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 通过职教培训、下企业顶岗实继续培养2名骨干教师,通过践等多种方式培养专业带头人1培训、下企业顶岗实践等多种方式名、骨干教师2名,提高职业技能,新增培养2名骨干教师,继续培养使其具有较高的课程开发能力和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带头人。 实践教学水平。 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①派专业带头人学习先进职①制定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教理论,取得相应学习证书; 师培养方案; ②专业带头人担负专业规划、②从企业调入一名具有高级课程开发及教学过程设计,提交专职称的专家,担负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业带头人,并加以培养; ③选派2名骨干教师到大连机③选派2名骨干教师到大连床集团、神通模具企业顶岗实践半机床集团、神通模具企业顶岗实践年,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半年,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④参加高职理论培训或学术④主持或参与专业核心课程交流1~2人次; 建设; ⑤专业带头人担任相关企业⑤与企业合作解决生产实践的技术顾问,解决企业技术攻关课的攻关课题1项; 题1项; ⑥聘用专业技术人员4人作⑥继续聘用专业技术人员4人为兼职教师。 作为兼职教师。 14

3A-2.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资金投入预算表

单位:万元 重点专业名称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编号 资金预算及来源 中央财政投入 2007 年度 合计 1.扩建发动机维修实训区 2.扩建电控发动机维修实训区 3.扩建汽车底盘维修实训区 4.扩建自动变速器维修实训区 5.扩建汽车电气维修实训区 教学 6.新建电控柴油维修实训区 实验 实训 条件 建设 7.新建汽车仿真模拟实训区 8.新建汽车性能检测实训区 9.完善汽车整车维修实训区 10.完善汽车整形维修实训区 11.实训基地内涵建设 1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小计 - - - - - - 61 - - - - - - 60 - - - - - - 79 - - - - - - 200 - - - - - - 90 35 - 49 - 6 5 180 - 65 - 32 4 3 172 35 65 49 32 10 8 442 - - - - - - - - - 20 - - - 20 - - 40 - - - 40 - - 60 - - - 6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5 65 109 32 10 8 702 - - - - - 44 - 44 - - - - - - - - 44 61 30 - - - 31 2008 年度 152 60 - - - - 2009 年度 187 - 79 - - - 2007 年度 117 - - - - 90 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 2008 年度 200 5 6 - 30 - 2009 年度 196 - - 41 27 - ②07-42-02 建设内容 行业企业投入: 大连中升集团 2007 年度 - - - - - - 2008 年度 20 - - - - - 2009 年度 40 - - - - - ③其他投入: 学院 2007 年度 - 2008 年度 9 2009 年度 29 合计 小计 ④小计 小计 小计 400 90 79 - - 31 513 5 6 41 57 90 60 - - - - - 38 - - - - - 1011 95 85 41 57 121 - - - - - - - - - - - - - - -

②③

注:请在“ 级地方财政投入”下划线上填写省级或市级财政投入(下表同,不再说明) 注:请在“行业企业投入: ”下划线上填写主要行业企业单位名称(下表同,不再说明) ④

注:请在“其他投入: ”下划线上填写主要来源(下表同,不再说明)

15

续表3A-2 单位:万元 资金预算及来源 中央财政投入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2007 年度 建设内容 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行业企业投入: 大连中升集团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其他投入: 学院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合计 小计 小计 小计 小计 1.培养专业带头人 2.引进骨干教师 3.培养骨干教师 4.企业兼职教师聘请 小计 课程 体系 与 教学 内容 改革 其他 小计 小计 2.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3.课程资源建设 1.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 - - - - 14 - 10 10 34 8 - 8 10 26 22 - 18 20 60 10 - 13 4 27 4 - 10 6 20 - - 14 10 24 14 - 37 20 7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 - 20 - 20 - - 20 36 20 55 40 151 师资 队伍 建设 - - - - 14 38 6 58 8 60 14 82 22 98 20 14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 4 9 5 - 4 9 10 - 8 18 32 98 28 158 16

3B-2.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进度表

重点专业名称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建设负责人 韩学军、杨连福 建设内容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总体目标: 按照 “生产性”、“仿真型”的要求,本着高标准的建设原则,结合国内外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现状,吸取国内各类先进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经验,同时参考“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仪器设备配备标准JY/T0380-2006”,按照学院实际情况,重点建设发动机维修实训区、电控发动机维修实训区、汽车底盘维修实训区、自动变速器维修实训区、汽车电子维修实训区等10个实训区域。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建设要求,开出专业实训项目142个。各实训区实现真正的企业化生产环境,按照企业工位模式设立学生实训工位,建成集教学、实验实训、社会培训与技术服务以及职业资格鉴定等功能于一体的完善的综合实训基地。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在巩固与已有合作企业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使得有合作协议的企业达到30家,强化校外实习基地的功能,充分满足学生半年以上顶岗实习需要。 预期目标: 扩建发动机维修实训区,在原有大众发动机、别克发动机的基础上,增加新型丰田发动机以及启动台,实现学生对多种类型发动机的拆装与检修能力的培养,扩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完成设备的采购、安装和调试工作,并投入到实践教学中使用。 验收要点: ①完成设备的安装、调试及验收; ②实训区域工位数达到60个,教学规模120人; ③设计5大学习情景,开出发动机机体组检修、活塞连杆组检修、发动机运行试验等16个实训项目,提供实践教学项目清单; ④设备投入使用,提供详细的使用记录以及学生实习实训报告。 预期目标: 全面完成发动机维修实训区的扩建,形成以大众车型、丰田车型和别克车型的三大主流车型为主的实训区域,加强实训区的内涵建设和管理工作,提高对外培训能力,建成集学生实训、教师科研、生产合作、对外社会服务和培训等多功能实训区域,增强产学合作、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能力。 验收要点: ①加强实训区域内涵建设工作,完成实训区的安全制度制定、设备使用规范制定等,提供文稿; ②完成发动机拆装检修实训项目的建设,完成《发动机拆装检修》等实训指导书编写; ③提供详细的设备使用记录以及学生实习实训报告; ④完成社会培训和技能鉴定100人次。 1.扩建发动机维修实训区 教学 实验 实训 条件 建设 2.扩建电控发动机维修实训区 预期目标: 扩建电控发动机维修实训区,在原有电控发动机实训设备的基础上,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到有关企业和学校学习论证,形成可行性报告。 验收要点: ①经过调研和论证,与企业技术专家共同完成招标书的制定工作; ②完成实训区现场用多媒体投影设备及电脑的购买、安装、调试及验收,并投入使用; ③初步完成实训区的安全制度制定、设备使用规范制定等,提供文稿。 预期目标: 完成电控发动机维修实训区扩建工作,新增两种车型的发动机实验台和混合动力实验台,奠定学生多技能宽视野的发展基础;完成设备的采购、安装和调试工作,满足实践教学的同时,加强学生以及社会人员的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增强产学合作。 验收要点: ①按照标书的要求,完成价值85万元的设备的安装、调试及验收工作; ②实训区域工位数达到44个,教学规模88人; ③新增实训车型3种:本田、日产实验台、混合动力发动机实验台,同时配备配套的检测设备,满足学生的生产型实训; ④增设5个学习情景,开出燃油系统检修、点火系统检修等12个实训项目,提供实践教学项目清单; ⑤完成本田、日产和混合动力实验台的实训指导书编写; ⑥提供详细的设备使用记录以及学生实习实训报告; ⑦全面完成实训区的安全制度制定、设备使用规范制定等,提供文稿。 17

续表3B-2 建设内容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 扩建底盘维修实训区,在原有汽车实训底盘设备的基础上,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到有关企业和学校论证,增加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做好形成涵盖传统机械底盘和电控底盘的全部实训项目和教学能力的准备。 验收要点: ①经过调研和论证,与企业技术专家共同初步完成设备购置招标书的编制工作; ②初步完成实训区的安全制度和设备使用规范等的制定,提供文稿。 3.扩建底盘维修实训区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 完成底盘维修实训区扩建工作,新增手动变速器和无极变速器等设备,奠定学生多技能宽视野的发展基础;完成设备的采购、安装和调试工作,满足实践教学的同时,加强学生以及社会人员的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增强产学合作。 验收要点: ①与企业技术专家合作,形成完整的标书,并完成41万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及验收; ②新增手动变速器6台、无级变速器5台和ABS实训台等设备,新增实训项目4大项; ③实训区域工位数达到40个,教学规模80人; ④设计14个学习情景,开出离合器检修、手动变速器检修等22个实训项目,提供实践教学项目清单; ⑤完成手动变速器拆装检修、无级变速器拆装检修实训指导书编写; ⑥完成实训区安全制度建设和设备使用规范等的制定,提供文稿; ⑦提供详细的设备使用记录以及学生实习实训报告; ⑧完成社会培训和技能鉴定100人次。 预期目标: 完成自动变速器维修实训区建设工作,形成具有自动变速器的拆装、检修、动态实验和测试分析功能的生产型区域。面向学生及社会开放。 验收要点: ①完成27万元设备的安装、调试及验收; ②开发自动变速器分析仪使用功能和测试项目,完成实训指导书编写; ③设计4个学习情景,开出自动变速器检测、自动变速器试验等6个实训项目,提供实践教学项目清单; ④提供详细的设备使用记录以及学生实习实训报告; ⑤与合作企业合作,完成社会培训和技能鉴定100人次。 教学 实验 实训 条件 建设 4.扩建自动变速器维修实训区 预期目标: 扩建自动变速器维修实训区,在原有15台自动变速器、2台自动变速器实验台和2台自动变速器解剖台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和车辆发展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参照企业的实际维修总成类型,经过调研论证,购买新型自动变速器,提高实训区整体功能和技术含量。 验收要点: ①完成30万元的本田、别克自动变速器等设备的安装、调试及验收; ②设计4个学习情景,开出液力变矩器检修、行星齿轮机构检修等8个实训项目,提供实践教学项目清单; ③完成本田、别克自动变速器拆装检修的实训指导书的编写工作; ④提供详细的设备使用记录以及学生实习实训报告。 5.扩建汽车电气维修实训区 预期目标: 扩建汽车电气维修实训区,在原有8台电气实验台、8台空调实验台等基础上,与上海通用汽车培训中心,结合上海通用ASEP项目,与企业共同开发制作别克汽车电气实验台,形成涵盖丰田、大众、通用三大品牌的汽车电气实训设备。实现学生对多种类型汽车电气的拆装、检修与保养能力的培养,扩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完成设备的采购、安装和调试工作,并投入到实践教学中使用。 验收要点: ①与上海通用汽车培训中心共同调研论证,结合ASEP项目需求,完成设备采购的市场调研工作,完成设备标书的制定工作; ②完成121万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及验收; ③实训工位数达到60个,教学规模120人; ④设计10余个学习情景,开出蓄电池检修、起动机检修等30余个实训项目,提供实践教学项目清单; ⑤提供详细的使用记录以及学生实习实训报告。 预期目标: 全面完成汽车电气维修实训区的扩建,形成以大众车型、丰田车型和通用车型的三大主流车型为主的汽车电气实训区域,与上海通用汽车特约服务中心合作,加强实训区的内涵建设和管理,提高社会培训能力,建成集学生实训、教师科研、生产合作、社会服务和培训等多功能实训区。 验收要点: ①加强实训区域内涵建设工作,完成实训区的安全制度制定、设备使用规范制定,提供文稿; ②编写君威、凯越、日产和本田等汽车电气实训台的实训指导书; ③提供详细的设备使用记录以及学生实习实训报告; ④完成社会培训和技能鉴定60人次。 18

续表3B-2 建设内容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 完成电控柴油系统维修实训区建设工作,加强实训区的内涵建设和管理工作,制定相关管理制度,编写喷油泵实验台操作实训指导书1套,满足教学和实训需要。 验收要点: ①加强实训区域内涵建设工作,完成实训区的安全制度制定、设备使用规范制定等,提供文稿; ②编写喷油泵实验台操作实训指导书1本; ③提供详细的设备使用记录以及学生实习实训报告; ④完成教学和培训300人次。 预期目标: 新建电控柴油系统维修实训区,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增加电控柴油系统技术维修项目,满足学生对日益发展的电控柴油车辆技术的掌握,为企业培养这方面的紧缺人才。计划投入44万元,购置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检测设备,与合企业共同培养专业人才。 验收要点: ①完成44万设备采购的市场调研工作,完成设备标书的制定工作; 6.新建电控柴油系统维修实训区 ②完成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及验收; ③实训工位数达到20个,教学规模40人; ④设计5大学习情景,开出柴油发动机控制检修、共轨控制检修等10余个实训项目,提供实践教学项目清单; ⑤提供详细的使用记录以及学生实习实训报告。 预期目标: 在已经购置仿真模拟教学软件的基础上,投入35万元购买设备,建成集仿真教学、仿真模拟、仿真诊断等功能于一体的汽车仿真模拟教学实训区。 验收要点: ①完成35万设备采购的市场调研工作,完成设备标书的制定工作; ②完成设备的安装、调试及验收; ③教学实训工位数达到40个,教学规模40人; ④提供仿真教学300人次,提供设备使用纪录。 教学 实验 实训 条件 建设 7.新建汽车仿真模拟实训区 预期目标: 完成仿真模拟实训区建设工作,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发仿真模拟实训指导书,加强实训区的内涵建设和管理工作,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扩大教学规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验收要点: ①加强实训区域内涵建设工作,完成实训区的安全制度制定、设备使用规范制定等,提供文稿; ②编写仿真模拟实训指导书1本; ③提供详细的设备使用记录以及学生实习实训报告; ④完成教学和培训400人次。 8.新建汽车性能检测实训区 预期目标: 新建汽车性能检测实训区,计划购置先进的教学设备满足教学和实训的需要,形成学生从检修到性能检测的配套过程,完成设备采购前的市场调研工作。 验收要点: ①与企业技术专家共同完成汽车性能检测设备购置招标书的编制工作; ②初步完成实训区的安全制度制定建设和设备使用规范等的制定,提供文稿。 预期目标: 继续完善汽车性能检测实训区的建设工作,配合课程建设,加强实训区的内涵建设和管理工作,制定相关管理制度,编写汽车性能检测线实训手册1套。新建成的汽车性能检测线,在满足学生实践和实验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对外服务功能,开展对外培训工作。 验收要点: ①完成检测线等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及验收; ②开出制动性能检测、轴重检测等8个实训项目,提供项目清单; ③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编写汽车性能检测线实训指导书1本; ④提供详细的设备使用记录以及学生实习实训报告; ⑤完成实训区的安全制度制定建设和设备使用规范等的制定; ⑥完成教学和培训300人次。 19

续表3B-2 建设内容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 完善整车维修实训区,为实现真实岗位、真实环境的训练,与大连中升集团合作,共投入109万元,按照4S店的要求,购置先进的教学设备满足教学的需要。完成设备采购前的市场调研工作,完成调研论证与部分设备的采购工作,初步建设具有先进水平的整车维修实训区。 验收要点: ①完成价值69万元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及验收; ②设计13个学习情景,开出整车保养及检测共20余个实训项目,提供实践教学项目清单; ③实训工位数达到50个,教学规模100人; ④提供详细的设备使用记录以及学生实习实训报告; ⑤完成社会培训和技能鉴定100人次。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 继续完善整车维修实训区建设,与大连中升集团共同完成该实训区设备购置,建成具有生产、实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等功能的国内一流水平的汽车检测维修实训区。 验收要点: ①完成价值40万元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及验收; ②加强实训区域内涵建设工作,完成实训区的安全制度制定、设备使用规范制定等,提供文稿; ③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编制四轮定位仪实验手册1套; ④提供详细的设备使用记录以及学生实习实训报告; ⑤完成社会培训和技能鉴定100人次。 9.完善整车维修实训区 教学 实验 实训 条件 建设 预期目标: 完善汽车整形实训区,根据企业对岗位能力的不同需求,培养学生的整形和涂装能力。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与合作企业共同完成32万元的汽车整形设备的调研论证与采购的前期准备工作,形成招标文件和详细的设备清单。 验收要点: ①与企业技术专家共同完成汽车整形设备购置招标书的编制工作; ②初步完成实训区的安全制度制定建设和设备使用规范等的制定,提供文稿。 预期目标: 全面完成汽车整形实训区的建设工作,设备购置到位。配合课程建设,加强汽车整形实训区的内涵建设和管理工作,制定相关管理制度,编写校正设备使用手册1套。 验收要点: ①完成价值32万元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及验收; ②实训工位数达到20个,教学规模40人; ③新增实训项目:整形与测量、调漆、喷涂与烤漆训练、铝车身修复实训、贴膜训练、上釉打蜡训练; ④设计10个学习情景,开出车身修复、底材处理等共10个实训项目,提供实践教学项目清单; ⑤编写校正设备使用手册1套; ⑥完成实训区的安全制度和设备使用规范等的制定,提供文稿; ⑦提供详细的设备使用记录以及学生实习实训报告。 10.完善汽车整形实训区 20

续表3B-2 建设内容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 吸收上海通用汽车特约技术服务中心和大连中升集团的优秀管理模式和先进经验,探索“职业活动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校内实训基地配套管理体系,初步形成汽车实训中心规范的安全生产和实训的相关制度。 验收要点: ①形成“职业活动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校内实训基地配套管理体系实施方案; ②修订汽车实训中心安全管理制度和学生安全管理条例; ③初步建立设备管理及维护保养制度、大型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耗材使用管理制度; ④拟定校内实训基地各实训区安全管理规定、实训操作规程等。 11.实训基地内涵建设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 在完成汽车实训中心硬件条件建设的同时,与合作企业共同完善“阶段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的校内实训基地配套管理体系,完善健全校内实训基地全面管理制度。生产性实训达到95%以上。 验收要点: ①“职业活动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校内实训基地配套管理体系全面完善并实施; ②完善汽车实训中心安全管理制度和学生安全管理条例; ③完善设备管理及维护保养制度、全部大型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和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耗材使用管理制度形成合理运行方式; ④健全校内实训基地各实训区安全管理规定、实训操作规程等,有管理记录。 教学 实验 实训 条件 建设 预期目标: 采取校企共建方式,在原有10家校外实习基地基础上,扩大校外实习基地数量,借鉴上海通用汽车ASEP项目对学生到其特约维修技术服务中心实习的管理模式,与合作企业初步完成学生校外实习管理评价体系和运行机制建设。 验收要点: ①在原有10家校外实习基地基础上,校外实习基地增加到20家; ②与合作企业共同建立实习长效管理制度; ③与合作企业初步完成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的管理评价体系和运行机制方案; ④提供本年度学生在企业实习相关资料。 1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预期目标: 采取校企共建方式,在20家校外实习基地基础上,继续扩大校外实习基地数量,借鉴上海通用汽车ASEP项目对学生到其特约维修技术服务中心实习的管理模式,与合作企业共同完善学生校外实习管理评价体系和运行机制。 验收要点: ①校外实习基地增加到30家; ②与新合作企业共同建立实习长效管理制度; ③与合作企业共同完善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的管理评价体系和运行机制,建立系统的管理文件; ④提供本年度学生在企业实习相关资料。 21

续表3B-2 建设内容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总体目标: 按照学院“校企共建专业教学团队工程”要求,以国家优秀教学团队为标准,与上海通用汽车和大连中升集团等知名企业合作,选派专业教师到上海通用汽车下属各经销商和大连中升集团各维修店挂职锻炼,使每位教师三年内累计有半年以上企业挂职锻炼经历,教师按照企业员工管理、考核,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重点依托合作企业,吸收企业和行业技术专家进入学校。聘请由合作企业派出的有丰富实践经验并能指导实践教学的工程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人才库,形成互惠互利长效机制。经过三年建设,通过国内外进修、企业挂职、参与社会服务等途径,打造一支以2名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以7名骨干教师为主要力量、以50名企业和行业技术专家为依托的教学理念先进、实践技能高超、双师结构合理、既能讲又能修的专业教学团队。 预期目标: 确定2名专业带头人进行培养,通过国外培训、国内外学术交流等多种培养途径,使其具有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提升其课程开发、教学实施及组织能力,掌握最新汽车维修服务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 验收要点: ①制定专业带头人培养的具体实施方案; ②1名带头人结合ASEP项目的合作,参加国外技术教育师资培训,到美国ASEP学校和通用汽车公司进修2个月, 加强ASEP项目在北美的教学交流,着重强调汽车发动机部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回国提交论文或报告; ③另1名带头人到德国培训进修2个月,学习职业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加强对汽车底盘部分的学习和技能培养,回国提交论文或报告; ④参加由教育部等部门组织的国内高层次培训3个月以上; ⑤每人承担1项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任务,并对其它课程建设提出指导; ⑥在相关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2篇,共同申报教研项目1项。 预期目标: 继续对2名专业带头人进行培养,使其具有国际视野、课程开发与组织能力高,教学能力和职业实践能力强,与企业有紧密合作,对本专业建设起引领作用,在全国本专业领域有一定影响力。 验收要点: ①及时调整和规划项目实施方案,根据最新发展,设计本专业人才培养和发展规划; ②参加由教育部等部门组织的国内高层次培训2个月以上; ③参加国外技术教育师资短期培训, 回国提交论文或报告; ④完成2项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目标; ⑤获得汽车维修技师或高级技师资格; ⑥在相关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2篇,共同完成教研项目1项; ⑦与30家汽车企业建立紧密联系,负责开拓本专业技术服务项目。 1.培养专业带头人 师资 队伍 建设 预期目标: 按照专业建设需求,物色本专业需要引进的2名骨干教师,初步确定引进骨干教师目标并组织考核。 验收要点: ①制定骨干教师引进条件; ②物色本专业需要引进的骨干教师,有初步引进对象; ③对欲引进教师的各方面能力进行考核,形成人才引进意见。 预期目标: 经过考核,引进在规定领域具有高技能的专业骨干教师2名,在承担项目建设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同时,带动教师团队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 验收要点: ①引进掌握先进的电控底盘检测维修技术和技能骨干教师1人; ②引进掌握先进的电气检测维修技术和技能骨干教师1人; ③参加国内由教育部等组织的培训每人1次; ④引进的骨干教师能在专业带头人指导下,完成课程建设和规定的课程教学工作,每人指导1-2名教师提升其实践教学能力。 2.引进骨干教师 22

续表3B-2 建设内容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 确定5名骨干教师进行培养,通过国外培训、国内外学术交流等多种培养途径,使其具有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初步掌握课程开发、教学实施能力,掌握最新汽车维修服务技术,形成由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有企业实践经验的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 验收要点: ①制定骨干教师培养的具体实施方案; ②3名骨干教师分别参加国外技术教育师资培训2个月,加强课程开发与教学组织能力培训,回国提交论文或报告; ③2名骨干教师参加由教育部等部门组织的国内高层次培训3个月以上; ④至少2人下企业顶岗锻炼1-2个月; ⑤全部获得汽车维修高级工或技师资格; ⑥在相关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5篇。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 继续对5名骨干教师进行培养,在课程建设中承担并完成主要工作,在课程开发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实践技能水平上有明显提高。 验收要点: ①2名教师参加国外技术教育师资培训2个月,加强对汽车发动机、底盘、汽车电气部分的学习和技能培养,回国提交论文或报告; ②3名教师参加由教育部等组织的国内高层次培训1个月以上; ③下企业顶岗锻炼每人1-2个月; ④3人获得技师资格; ⑤能独立完成承担的核心课程建设工作; ⑥主要期刊上发表论文5篇。 3.培养骨干教师 师资 队伍 建设 预期目标: 通过与上海通用汽车售后培训体系以及大连中升集团等企业合作,建设30人的兼职教师人才库,聘请15名兼职教师承担教学工作,部分兼职教师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工作。 验收要点: ①建设30人的兼职教师人才库,聘请15名兼职教师; ②对兼职教师进行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职业规范培训; ③为兼职教师颁发聘书,承担汽车整形、汽车故障诊断等课程或实践教学工作,指导学生实习实训; ④邀请行业知名人士来校开展讲座2次以上。 预期目标: 继续与企业合作,兼职教师人才库达到50人,聘请20名兼职教师,使兼职教师队伍组成覆盖专业能力要求的整个教学体系,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验收要点: ①建设50人的兼职教师人才库,聘请20名兼职教师; ②对新聘兼职教师进行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职业规范培训; ③兼职教师承担汽车故障诊断、检测设备与数据分析等课程以及参与实习实训指导等; ④邀请行业知名人士来校开展讲座4次以上。 4.企业兼职教师聘请 23

续表3B-2 建设内容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总体目标: 按照国家汽车维修工职业标准、技能标准和上海通用汽车ASEP项目教学标准,与合作企业技术人员一起,按照基于汽车维修真实的工作过程建设思路,以技能项目为课程建设的基本单元,重构体现工作任务驱动以项目教学为特点的课程体系,开发18门课程教学大纲,与上海通用汽车、大连中升集团等企业合作共同建设 4门优质核心课程,其中2门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2门建设成为院级精品课程,并完成2门课程资源建设,形成网络课程。 预期目标: 依靠以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为代表品牌汽车售后服务体系和以大连中升集团为代表的地方汽车维修服务企业,践行“职业活动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以汽车维修服务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构建基于工作过程以学习情境为特点的课程体系,完成课程体系中11门课程教学大纲建设。 验收要点: ①完成践行“职业活动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前期调研和论证,形成“阶段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方案; ②构建完成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实施计划; ③完成《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等11门课程教学大纲开发。 预期目标: 全面完成基于工作过程以学习情境为特点的课程体系建设和7门课程教学大纲开发,实施“阶段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方案,并取得初步成果。 验收要点: ①在实践的基础上,完成《综合故障诊断》等7门课程教学大纲开发; ②实施“阶段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方案,并有相应资料记载; ③生产性实训达到95%,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达到100%。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 体系 与 教学 内容 改革 预期目标: 与上海通用汽车和大连中升集团企业合作,充分利用上海通用汽车的售后培训课程体系和维修资料,与上海通用汽车特约服务中心及兄弟院校合作,从汽车维修资料的读阅和汽车数据分析入手,以专用或常用的诊断设备为载体,以汽车典型的故障案例为素材,广泛收集材料,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重组建设基于工作过程体现项目教学为特点的优质核心课程4门。完成4门课程建设和规划方案、4门课程教学大纲;建成院级精品课程2门。 预期目标: 保持与上海通用汽车和大连中升集团企业合作关系,继续建设4门优质核心课程。完成教材4本、电子教案4门、实训指导书4套、考核标准4套、多媒体课件4套和实训视频素材2套;建成省级精品课程2门,建成院级精品课程2门。完成在部分班级实施以工作过程的为基础的项目化教学,完全按照企业实际的岗位设计学习情境,实施教学过程的工单化。 2.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 验收要点: ①到行业、企业和兄弟院校开展调研论证工作,完成建设队伍组建、培训,提供建设教学团队名单; ②参与完成由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的,按照国家精品课程标准建设优质课程和教学资源库开发; ③完成课程建设和规划方案; ④参照上海通用汽车培训大纲,结合企业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课程教学大纲; ⑤配合课程建设,同时完成电控发动机维修实训区配套设备采购的调研论证工作; ⑥完成课程教学资源收集、教学过程设计等; ⑦建成院级精品课。 验收要点: ①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完成电子教案、实训指导书、实训视频素材、试题库工作; ②完成编写教材并在校内使用,力争出版; ③完成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④建成省级精品课程。 24

续表3B-2 建设内容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①与行业、企业开展调研论证工作,完成建设队伍组建、培训,提供建设教学团队名单; ②完成课程建设和规划方案; ③参照国家“汽车维修工”职业能力标准,结合企业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课程教学大纲; ④配合课程建设,同时完成发动机维修实训区部分配套设备的采购、安装和调试,并投入使用; ⑤建成院级精品课程。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①完成电子教案、实训指导书、试题库建设工作; ②完成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③结合企业培训教材编写校本教材并在校内使用,力争出版; ④建成省级精品课程。 《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 课程 体系 与 教学 内容 改革 2.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①与行业、企业和兄弟院校开展调研论证工作,完成建设队伍组建、培训,提供建①完成电子教案、实训指导书、试题库建设工作; 设教学团队名单; ②结合企业培训教材编写校本教材并在校内使用,力争出版; ②与大连中升集团合作,结合汽车电气与电子系统实际容易发生的故障案例,参照③完成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国家“汽车维修电工”职业能力标准,完成课程建设和规划方案; ④建成院级精品课程。 《汽车电路与③参照国家“汽车维修电工”职业能力标准,结合企业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 电子系统检修》 定课程教学大纲; ④配合课程建设,同时完成汽车电气维修实训区部分配套设备的采购、安装和调试,并投入使用。 《资料运用与数据分析》 验收要点: ①与行业、企业和兄弟院校开展调研论证工作,完成建设队伍组建、培训,提供建设教学团队名单; ②与上海通用汽车特约服务中心及兄弟院校合作,以汽车典型的故障案例为素材,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课程建设和规划方案; ③参照上海通用汽车售后培训课程体系和维修资料,结合企业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课程教学大纲; ④配合课程建设,同时完成整车维修实训区部分配套设备的采购、安装和调试,并投入使用; ⑤完成课程教学资源收集、教学过程设计等。 验收要点: ①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完成电子教案、实训指导书、实训视频素材、试题库工作; ②结合企业培训教材编写教材并在校内使用,力争出版; ③完成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④建成院级精品课程。 3.课程资源建设 预期目标: 利用我院参与国家汽车专业课程开发和教学资源建设的机会,在建设优质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建设《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与《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资源,搭建网络平台,使之初步具备学生网上自主学习功能。 验收要点: ①完成课程资源的总体框架设计,形成实施计划; ②完成开发平台搭建环境的选型; ③部分完成《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的课程资源建设,网络课程争取试用; ④启动《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的课程资源建设。 预期目标: 继续建设和完善优质核心课程资源,形成2门优质核心课程的网络课程,达到具备学生可用于网上自主学习、学习与教学评价功能并投入使用。 验收要点: ①完成《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的课程资源和网络课程; ②完成《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的课程资源和网络课程; ③以上建设内容全面投入使用或试用。 25

3C-2.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所在专业群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

单位:万元

专业群所覆盖专业的名称 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 建设内容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行业企业投入: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其他投入: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合计 小计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小计 小计 合计 20 38 17 75 - - - - - - - - 75 课程 体系 与 - 教学 内容 改革 5 10 15 - - - - - - - - 15 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 参照重点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参照重点专业建设模式,完善教学大纲建设,开发基于工作过程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课程体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大纲建设,建成1门系。重点建设1门优质核心课程。 院内精品课程。 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①完成《汽车保险与理赔》、①进行前期调研和论证,形成《汽车配件与管理》2门课程教学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大纲建设; 销专业课程体系; ②《汽车营销与实务》建成院②建设《汽车营销与实务》的级精品课; 课程教学大纲; ③完成《汽车营销与实务》课③完成《汽车营销与实务》教程的教学资源收集、教学设计、案材大纲编写,完成教学资源收集、例分析、试题库和考核标准的制教学设计、案例分析、试题库和考定; 核标准的设计等。 ④完成《汽车营销与实务》校 本教材。 26

续表3C-2

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 建设内容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行业企业投入: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其他投入: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合计 小计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小计 小计 师资 队伍 建设 - 15 5 20 - - - - - - - - 20 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 培养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通过国内高层次培训和下企带头人1名,通过国内高层次培训业顶岗锻炼,继续培养汽车技术服和下企业顶岗锻炼,使其在本地区务与营销专业带头人1名,使其对初步具有一定影响;培养汽车技术本专业建设起领军作用;继续培养服务与营销专业骨干教师1名。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骨干教 师1名。 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①每人参加国内由教育部等部①设计本专业人才培养改革门组织的高层次培训1次以上; 方案和发展规划; ②到国内相关先进培训机构进②在相关期刊上发表高水平修2个月以上,加强对汽车技术服论文1篇; 务与营销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并提③参加国内由教育部等部门交论文或报告; 组织的高层次培训1次以上; ③分别到大连中升集团顶岗④与5家以上汽车服务企业建1-2月,并提交论文或报告; 立紧密联系,负责开拓本专业技术④在相关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服务项目; 文1篇。 ⑤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 骨干教师到大连中升集团顶岗1-2月。 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 按照建设真实性工作场景的要完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求,建设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业校内模拟实训区的管理制度;采校内模拟实训区;采取校企共建方取校企共建方式,扩大校外实习基式,创建校外实习基地,借鉴上海地数量,与合作企业完善学生校外通用汽车ASEP项目对学生到其特实习管理评价体系和运行机制建约维修技术服务中心实习的管理模设。 式,与合作企业初步完成学生校外验收要点: 实习管理评价体系和运行机制建①完善汽车维修接待实训区设。 和汽车商务模拟实训区管理制度; 验收要点: ②校外实习基地增加到5家,①新建汽车维修接待实训区和与合作企业共同建立实习长效管汽车商务模拟实训区,完成设备的理制度; 采购、安装、调试及验收; ③与合作企业建设学生到企②校外实习基地增加到3家,业实习实训的管理评价体系和运与合作企业共同建立实习长效管理行机制并实施; 制度; ④提供本年度学生在企业实③与合作企业初步完成学生到习相关资料。 企业实习实训的管理评价体系和运 行机制草案。 实训 基地 建设 20 18 2 40 - - - - - - - - 40 27

3A-3.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资金投入预算表

单位:万元 重点专业名称 应用电子技术 编号 07-42-03 资金预算及来源 ②③④建设内容 2007 年度 中央财政投入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2007 年度 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行业企业投入: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其他投入: 学院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合计 小计 小计 小计 小计 合计 1.扩建电工技术实训室 2.扩建电子技术实训室 3.扩建微控制器技术实训室 4.扩建电子产品生产实习车间 40 - - - 40 - - - - - - 40 251 - - - 103 - - - 19 - - 122 159 - - - 57 - - - 6 - - 63 450 - - - 200 - - - 25 - - 225 151 - - 87 - - - - 23 - - 110 255 - - - 63 40 63 47 - - - 213 288 49 53 - 91 - - - - 20 10 223 694 49 53 87 154 40 63 47 23 20 10 54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0 - - - - - - - - - - - 32 - - - - - - - - - - - 62 - - - - - - - - - - - 1206 49 53 87 354 40 63 47 48 20 10 771 教学 实验 5.新建电子设计自动化实训室 实训 6.新建电子元器件检测实训室 条件 7.新建电子产品开发实训室 建设 8.完善电子测量技术实训室 9.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10.实验实训内涵建设 小计 ②③

注:请在“ 级地方财政投入”下划线上填写省级或市级财政投入(下表同,不再说明) 注:请在“行业企业投入: ”下划线上填写主要行业企业单位名称(下表同,不再说明) ④

注:请在“其他投入: ”下划线上填写主要来源(下表同,不再说明)

28

续表3A-3 单位:万元 资金预算及来源 建设内容 2007 年度 中央财政投入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计 2007 年度 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计 行业企业投入: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计 其他投入: 学院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合计 小计 1.引进专业带头人 - - - - - - - - - - - - - 20 20 40 40 2.培养专业带头人 师资 队伍 4.培养其他专任教师 建设 5.企业兼职教师聘用 3.培养骨干教师 - 15 - 15 - - 5 5 - - - - - - - - 20 - 18 13 31 20 12 14 46 - - - - - - - - 77 - - - - 5 7 3 15 - - - - - - 4 4 19 - 11 11 22 - 11 11 22 - - - - - - - - 44 小计 1.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 44 24 68 25 30 33 88 - - - - - 20 24 44 200 课程 体系 与 教学 内容 - 14 21 35 16 - 10 26 - - - - - 2 2 4 65 - 60 45 105 - - 15 15 - - - - - - - - 120 3.课程资源网络建设 - 11 6 17 - 12 7 19 - - - - - 8 6 14 50 小计 改革 - 85 72 157 16 12 32 60 - - - - - 10 8 18 235 其他 29

3B-3.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进度表

重点专业名称 应用电子技术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建设负责人 殷建国 建设内容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总体目标: 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建设要求,扩建4个实训室(或生产实习车间),新建3个实训室,完善1个实训室,对实训基地的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等内涵进行建设,满足电子产品生产设备操作、半导体芯片制造及检测、生产设备维护维修等核心能力培养的需要,使现代电子技术实训中心成为集教学实训、科研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功能为一体、管理规范的多功能实训中心。以互惠互利、合作双赢为原则,积极开展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在原有基础上,新建15个校外实习基地,使校外实习基地总数达到30个。继续规范和完善校外实习基地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将校外实习基地建成集教学实训、顶岗实习、就业于一体的高水平示范性校外教学基地。 预期目标: 在原有初步满足电工技术课程实训教学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到国内其它院校及企业调研,结合国内电工电子行业发展现状,制定实训室扩建规划,进行设备购置的前期准备工作。 验收要点: ①完成电工技术实训室扩建所需设备的调研工作; ②完成设备购置招标书1份。 预期目标: 全面完成电工技术实训室的扩建工作,新增20套THHE-1型电工技术实验台、20套20M示波器和20套数显毫伏表等。可进行电工基本技能训练,满足电类专业《电工基础》等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及实训的需要,使学生具有熟练使用仪器及分析测试(电工)电路的基本能力,同时可开展校内外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验收要点: ①完成价值49万元的设备购置、安装、调试及验收; ②实训规模达80人; ③提供实训室使用记录及学生实训报告; ④编写THHE-1型电工技术实验台所能完成的实训项目的实训指导书,提供实训指导书一本; ⑤制定实训室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制度,制度上墙,提供文稿; ⑥对外进行电工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300人次/年。 1.扩建电工技术实训室 教学 实验 实训 条件 建设 预期目标: 在原有初步满足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实训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扩建一个集模拟电子和数字电子于一体的电子技术综合实训室。通过到国内其它院校及企业调研,结合国内电子行业发展现状,制定实训室扩建规划,进行设备购置的前期准备工作。 验收要点: ①完成电子技术实训室扩建所需设备的调研工作; ②完成设备购置招标书1份。 2.扩建电子技术实训室 预期目标: 完成电子技术实训室的扩建工作,新增20套THDM-1型数电模电实验装置、20台30M模拟数字混合示波器、20台100M数字存储示波器、20套数显毫伏表。可满足电类专业学生《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及实训的要求,使学生具有分析调试(较复杂的)电子电路,设计、搭建中小型电子电路的基本能力,承接校内外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鉴定。 验收要点: ①完成价值53万元的设备购置、安装、调试及验收; ②实训规模达120人; ③提供实训室使用记录及学生实训报告; ④编写THDM-1型数电模电实验装置所能完成的实训项目的实训指导书,提供实训指导书一本; ⑤制定实训室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制度,制度上墙,提供文稿; ⑥对外进行无线电装接工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300人次/年。 30

续表3B-3 建设内容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 在原有初步满足微机与单片机课程实训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新增40套THGZ-1型单片机CPLD/FPGA开发综合实验装置、20台30M模拟数字混合示波器,建成后可进行微机与单片机实验、编程技能训练,可进行综合课题的编程技能训练,使学生具有分析调试控制程序及简单控制程序开发的能力,可开展对外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和科研项目等工作。 验收要点: ①完成价值87万元设备的购置、安装、调试及验收; ②实训规模达80人; ③按教学计划完成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单片机和CPLD/FPGA的实训任务,提供实训室使用记录及学生实训报告; ④修订实训室各项规章制度,制度上墙,提供文稿; ⑤对外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100人次/年。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 完善微控制器技术实训室的建设,使学生具有分析调试控制程序及简单控制程序开发的能力,继续开展对外技术培训,开发实训项目,成为与企业进行技术合作与开发的基地。 验收要点: ①完善实训室各项管理制度; ②把2项实际单片机应用项目纳入实训课程中,提供实践教学项目清单; ③提供详细的设备使用记录及学生实训报告; ④开展对外培训200人次/年。 3.扩建微控制器技术实训室 教学 实验 实训 条件 建设 4.扩建电子产品生产实习车间 预期目标: 在原有电子产品工艺实训室的基础上,投入206万元进行具有真实生产环境的电子产品生产实习车间的扩建。同企业人员共同制定实习车间扩建规划,进行设备购置的前期准备工作,规划SMT生产线建设方案,完成生产线主要设备线路板制板系统、无铅波峰焊接机、丝印机等设备的招标采购工作,完成部分设备的安装调试,满足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工艺方面SMT专项技能的实训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电子产品生产、管理能力,PCB板的制作能力。 验收要点: ①购置价值206万元的线路板制版系统2套、BS1400丝印机1台、TB系列无铅波峰焊机1台、TDS-2024B数字存储示波器10台、喂料机2台、TS300接驳台2台、多功能工作台20台、原材料、辅助设备及工具等,完成设备的安装、调试及验收; ②完成线路板的设计、制作等方面的实训教学项目设计,提供实践教学的项目清单; ③实习教学规模40人; ④初步形成制作PCB板、电子产品生产的能力; ⑤修订实习车间各项规章制度,制度上墙,提供文稿; ⑥对外培训量达200人次/年。 预期目标: 完成电子产品生产实习车间的扩建工作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满足电子产品生产性实训的要求,培养学生电子产品生产、管理能力,PCB板的制作能力,对外承接电子设备的装配与调试及对外加工线路板生产任务。 验收要点: ①完善实习车间各项管理制度; ②完成价值148万元的BGA3100贴装系统2套、TP50V贴片机 2台、TN680C无铅回流焊机2台、焊接质量检测系统1套、TD3310点胶机2台等设备的安装、调试及验收; ③具有贴片元件电子产品生产功能,提供产品生产工艺文件; ④对外承接电子设备的装配与调试及加工线路板生产任务各1项,提供生产合同及产品样品; ⑤对外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200人次/年; ⑥提供设备使用记录及学生实习报告。 31

续表3B-3 建设内容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 新建电子设计自动化实训室,满足《电子产品制图与制版》课程的实训、毕业设计及电子产品线路板设计的要求,使学生具有根据电路设计PCB板的能力,并可进行仿真,对外进行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 验收要点: ①完成计算机41台、配套机柜1个、交换机3台、EDA、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器件模拟等专业仿真软件41套等设备的安装、调试及验收; ②实训规模达40人; ③进行PCB板设计实训教学,提供详细的实训室使用记录,实训指导书和学生实习实训报告; ④制定实训室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制度,制度上墙,提供文稿。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 完善电子设计自动化实训室的建设,使学生具有较强的PCB板设计能力,开展对外技术培训,开发实训项目,成为与企业进行技术合作与开发的基地。 验收要点: ①设计开出元件选择、网络表生成、自动布线等8个实训项目,提供实践教学项目清单; ②能根据电路熟练设计PCB板,提供学生设计的PCB板文档; ③根据企业生产需要,对外承接PCB板设计与制作任务1项,提供合作协议书和设计图; ④与企业联合培训技术人员100人次/年。 5.新建电子设计自动化实训室 教学 实验 实训 条件 建设 6.新建电子元器件检测实训室 预期目标: 建成电子元器件检测实训室,满足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对本课程的实践教学要求;可对场效应管、三极管、可控硅、IGBT等器件进行测试;可测试TTL、CMOS及其它类型中小规模数字IC;对DRAM、SIMM、SRAM、VRAM、及PCMCIA卡提供即时的功能分析测试;可测运算放大器、电压比较器、稳压器、A/D、D/A转换器及中小功率的电源;可对RLC元件进行参数测量,培养学生具有检测电子元器件参数、性能的能力。 验收要点: ①完成BJ3000 场效应管综合参数测试仪1台,BJ3125A数字集成电路测试仪1台,IST6500存储器IC测试仪1台,IST7500线性集成电路测试仪1台,L272025智能数字LCR电桥10台等设备的安装、调试及验收; ②实训规模达40人; ③提供实训室使用记录和学生实训报告; ④制定实训室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制度,制度上墙,提供文稿。 预期目标: 完善电子元器件检测实训室的内涵建设,提升其功能,进一步培养学生检测电子元器件参数、性能的能力,与大连大显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生产实习项目,满足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 验收要点: ①设计4个学习情境,开发TTL、CMOS、IGBT等6个实训项目,提供实践教学项目清单; ②提供实训室使用记录和学生实训报告; ③为大连大显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承担电子器件检测任务,提供任务书。 7.新建电子产品开发实训室 预期目标: 新建电子产品开发实训室,投入47万元购置产品开发设备,可满足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毕业设计、毕业实践的要求;满足教师科研开发和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要求。 验收要点: ①购置V8/L系列通用型仿真器、仿真头(MCS-51系列、MCS-96系列、Microchip PIC系列、其他)5套 SUPERPRO/9000U型 USB接口独立式异步量产通用编程器2台, SUPERPRO/5000型 USB接口独立式智能极速通用编程器2台,电子竞赛模块、开发工具、PC 10套,THFZJ-1型6足18自由度爬行机器人教学模型2套,THWDT-1型多层电梯实物教学实验装置1台,触摸屏TP270-10(彩色)2台,触摸屏TP170B(单色)2台,完成设备的安装、调试及验收; ②满足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毕业设计、毕业实践的要求,满足教师技术开发的要求,可作为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场所,提供实训室使用记录; ③制定实训室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制度,制度上墙,提供文稿。 预期目标: 完善电子产品开发实训室内涵建设。满足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毕业设计、毕业实践的要求,满足教师科研开发和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要求,与企业合作,完成科研开发项目。 验收要点: ①满足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毕业设计、毕业实践的要求,作为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场所,提供实训室使用记录; ②满足教师技术开发的要求,进行科研开发项目2项,提供科研成果。 32

续表3B-3 建设内容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 完善电子测量技术实训室的建设,购置价值42万元的设备,建成后可作为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的教学、实习、实训场所,完成《电子测量与仪器应用》等课程的实验及综合实践、实训任务,培养学生选择、使用电子测量仪器的能力。 验收要点: ①购置TDS-2024B数字存储示波器15台,YB2817型数字电桥15台,完成设备的调试及验收; ②实训规模达40人; ③实训室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提供实训室使用记录; ④完善实训室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制度,制度上墙,提供文稿。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 完善电子测量技术实训室内涵建设,购置6万元设备,继续提升其功能,满足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及专业群的电子测量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实训、实习的要求,进一步培养学生选择、使用电子测量仪器的能力。 验收要点: ①购置价值6万元30台CA1640P-20函数信号发生器,完成设备的调试及验收,投入使用; ②开出示波器测量使用、扫频仪测量使用、频谱仪测量使用等9个实训项目,提供实践教学项目清单; ③完成电子测量技术实训指导书的编写; ④提供实训室使用记录和学生实训报告; ⑤维修电工、无线电装接工仪器仪表使用的职业技能培训200人次/年。 8.完善电子测量技术实训室 教学 实验 实训 条件 建设 9.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预期目标: 采用校企共建方式,在原有15家校外实习基地基础上,扩大校外实习基地数量,提升校外实习基地功能。与大连大显电子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签订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使校外实习基地达20个。 验收要点: ①与大连大显电子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签定校外实习基地协议; ②与合作企业初步完成学生到企业实习的管理评价体系和运行机制草案; ③提供本年度学生在企业实习的相关资料。 预期目标: 与大连辽无二电器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签订校外实习基地协议,完善和新建校外实习基地,使校外实习基地达30家,确保每届学生实现顶岗实习半年。 验收要点: ①与大连辽无二电器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签定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使校外实习基地达30家; ②与新合作企业共同建立实习协议制度,完善原有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建立系统的管理文件; ③根据企业的生产周期,实现学生顶岗实习半年; ④提供本年度学生在企业实习的相关资料。 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 探索“职业活动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校内实训基地配套管理体系,修订实训室各项安完善健全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和项目教学文件。 全规章制度、实训室管理制度,制定实验、实训项目教学文件。 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①修订实训室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制度; ①实验实训管理制度、规章制度汇编; ②编写实训教学大纲文本; ②标语、图片、制度栏等设施的配备; ③建立实训耗材管理制度,制定新建实验实训现场维护整修记录; ③建立所有实训设备档案,进行编号、贴标签、设备功能、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说明。 ④建立实训设备档案,进行编号、贴标签、设备功能、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说明。 10.实训基地内涵建设 33

续表3B-3 建设内容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总体目标: 通过与英特尔半导体(大连)有限公司、大显电子集团、华录集团等知名企业合作,引进、培养高层次专业带头人共2人、骨干教师5人、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人员10人,组建成一支具有高水平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能力的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师资团队,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100%。 预期目标: 引进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有较高学术水平及实践能力,同时在行业中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强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1人,与企业合作进行项目开发,在本专业教师技能提高方面起引领带动作用。 验收要点: ①根据引进专业带头人引进条件,引进专业带头人1人; ②主持与企业合作进行项目开发1项; ③负责培养骨干教师1人,完成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方案1套; ④承担《微控制器技术应用》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工作; ⑤参加应用电子技术及教育学术交流会至少1次; ⑥通过到德国或其它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进修和国家高职高专师资基地培训,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职教理念,提高综合能力,引导专业建设、课程教学设计。 预期目标: 对引进的专业带头人进行教学能力培训,完善本专业发展规划,组织本专业教师开展学术交流,与企业合作进行项目开发,申报市级以上科研项目,组织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引领带动本专业教师提高实践技能。 验收要点: ①考取教师资格证书; ②兄弟院校学习交流3次; ③负责培养骨干教师2人; ④举办应用电子技术的讲座1次; ⑤承担市级以上科研项目1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篇; ⑥完成各项教学资源建设工作,将该课程建成院级精品课。 1.引进专业带头人 师资 队伍 建设 预期目标: 培养专业带头人1人,使其能把握专业发展方向,在专业领域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能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制订、实施本专业师资培养规划,制定本专业发展规划,在校企合作、专业建设中起带头作用,在本地区本专业领域中有一定影响力。 验收要点: ①通过到德国或其它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进修和国家高职高专师资基地培训,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职教理念,提高综合能力,引导专业建设、课程教学设计; ②与引进专业带头人一起完成本专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完成课程教学改革方案1套; ③参加应用电子技术及教育学术交流会每年1次以上; ④制订、实施本专业师资培养规划; ⑤申报教研项目1项,在相关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1篇。 预期目标: 继续培养专业带头人,使其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力,能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完善本专业师资培养规划,申报院级以上科研课题,组织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主持开展校企合作和专业建设工作。 验收要点: ①主持应用电子技术研究或重点专业建设研究(院级以上)科研课题1项; ②通过到澳大利亚或其它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进修,吸收国外先进的职教理念,提高综合能力; ③主持校企合作和专业建设工作; ④兄弟院校学习交流3次; ⑤提交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研究报告1份; ⑥在相关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1篇。 2.培养专业带头人 34

续表3B-3 建设内容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 确定5名骨干教师进行培养,通过国内外院校(企业)培训、学术交流等多种途径培养,使其具有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初步具有课程教学设计能力、职教实施能力,及时了解电子技术发展趋势,成为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主力。 验收要点: ①每名骨干教师负责1门专业核心课程或主干课程的建设与主讲工作; ②3名骨干教师教学质量评估为优秀; ③4名骨干教师取得“技师”证书; ④5名骨干教师到国内外进修培训,其中3人到德国(日本、美国等)职教和电子技术发达国家培训,形成培训总结报告; ⑤3名教师参加1项与企业合作课题研究工作; ⑥在相关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2篇以上。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3.培养骨干教师 师资 4.培养其它专业教师 队伍 建设 预期目标: 继续对5名骨干教师进行培养,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设计能力、职教实施能力、实践技能,提升专业整体教学水平。 验收要点: ①所有的骨干教师教学质量评估为优秀; ②100%的骨干教师取得技师或工程师证书; ③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10人次; ④骨干教师中硕士及具有研究生进修班结业的比例达100%; ⑤国内外进修培训5人,其中2人到德国(日本、美国等)职教和电子技术发达国家培训,形成培训总结报告; ⑥骨干教师完成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共完成专业教科研课题5项; ⑦主要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以上; ⑧每名骨干教师帮带青年教师1-2人。 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 通过培训进修、下厂锻炼、职业技能培训等多种手段培训7名专业教师(其中引进2继续对7名专业教师进行培养,提高其课程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实施能力及实践技能,形成名实训指导教师),提高教师的课程教学设计能力和职教实施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参与课一支知识和技能过硬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提高其实践技能,使之能熟练承担生产性实训指程的开发建设,初步形成一支知识和技能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导和教学等工作,成为指导学生实践教学的主要力量。 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①引进2名具有本专业丰富实践经验的实训指导教师; ①国内“双师”培训基地培训4人次,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②通过国内院校进修、下企业挂职锻炼3个月以上,培训专职教师,取得相应培训证书; ②参加国内学术研讨会4人次; ③2名教师到企业参加专业技能训练; ③发表论文4篇以上; ④国内“双师”培训基地培训4人次,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④2名教师到企业参加专业技能训练。 ⑤参加国内学术研讨会4人次; ⑥发表论文3篇以上。 5.兼职教师聘用 预期目标: 在现聘任企业兼职教师的基础上,通过与大连大显电子有限公司及大连明华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设30名企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组成的兼职教师人才库,从中聘请10名承担教学工作,部分兼职教师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构建、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工作,初步形成具有丰富实践教学能力的兼职教师队伍。 验收要点: ①建立兼职教师人才库,规模达到30人; ②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和技术能手10人充实兼职教师队伍,签订岗位工作合同,并颁发聘书; ③对兼职教师进行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职业规范培训; ④参与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及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⑤承担《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等课程的生产性实训指导和教学等工作,平均每人教学工作量100学时/年; ⑥每位外聘教师,交1份职业岗位人才需求及相关专业技术发展趋势报告。 预期目标: 继续与企业合作,进一步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使兼职教师人才库达60人。从中聘请10名企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承担教学工作,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 验收要点: ①继续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10人,签订岗位工作合同,并颁发聘书; ②继续对兼职教师进行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职业规范培训; ③承担生产性实训指导和教学等工作,平均每人教学工作量100学时/年; ④兼职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科研项目及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改革; ⑤每位外聘教师交1份岗位职业技能与人才需求及相关专业技术发展趋势报告; ⑥兼职教师人才库规模达60人。 35

续表3B-3

建设内容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总体目标: 通过与企业间的深层次合作,按照“职业活动导向”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推行和完善“工学交替、能力递进”的教学模式。强化管理,校企共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以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重点建设“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等4门优质核心课程,建成省级精品课2门,院级精品课2门;整合核心课程资源,形成自主学习型网络教学系统。 预期目标: 按照“职业活动导向”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积极推行“工学交替、能力递进”的教学模式,基于岗位职业能力构建以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为载体的课程体系,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形成人才培养方案。 验收要点: ①完成践行“职业活动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前期调研和论证工作,根据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求,与企业共同制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并形成“工学交替、能力递进”的教学模式; ②借鉴国内外专业教学成果,与知名企业合作,完成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③完成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教学实施计划。 预期目标: 根据确定的电子装配、电子产品生产与管理、PCB设计制作和微控制器应用四个工作领域,重点建设《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电子产品制图与制版》、《微控制器技术应用》4门核心课程。 与英特尔半导体(大连)有限公司、大连大显电子有限公司、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按照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将真实产品生产工艺流程融入课程内容,课程教学以典型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为主线,将项目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完成4门课程教学大纲,完成4本工学结合特征的讲义编写,建成院级精品课程2门。 验收要点: ①通过调研,与企业合作,完成课程建设方案; ②与企业合作,由企业专家和骨干教师围绕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要求及能力培养需要,完成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及考核方法; ③根据能力培养要求,在现有教学改革基础上,制定项目教学改革方案,确定项目教学内容; ④启动与课程配套的项目化教材编写工作,完成课程讲义编写; ⑤将该课程建成院级精品课。 预期目标: 全面完成以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为载体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建设工作,实施“工学交替、能力递进” 的教学模式,初步取得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成果。 验收要点: ①建成完善的基于岗位职业能力构建的课程体系; ②实施“工学交替、能力递进” 的教学模式,有相应的教学基础资料记载; ③完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④生产性实训达到90%以上,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达到100%。 1.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课程 体系 与 教学 内容 改革 2.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 预期目标: 继续建设4门优质核心课程,完成工学结合特色教材4本、多媒体课件4门和习题库4个;建成省级精品课程2门,建成院级精品课2门。按行动领域设计学习情境,完成以电子产品生产项目为载体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 验收要点: ①完成课程的特色教材编写工作; ②完成课程的习题库、课件的制作工作; ③将该课程建成省级精品课。 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①通过行业、企业调研,与大连大显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完成课程建设方案; ①继续完善课程教学项目内容; ②与企业合作,由企业专家和骨干教师围绕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要求及能力培养需要,②完成课程的特色教材编写工作; 完成课程教学大纲,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及考核方法; ③完成课程的习题库、课件制作工作; 《电子产③组织教师深入企业,收集现场资料,根据能力要求,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将企业中4④实践教学主要由企业兼职教师承担; 品生产工个生产案例纳入到课程中; ⑤将该课程建成省级精品课。 艺与管理》 ④启动与课程配套的项目化教材编写工作,会同2~3名企业专家,完成课程讲义编写; ⑤将该课程建成院级精品课。 36

续表3B-3

建设内容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①通过调研,与企业合作,完成课程建设方案; ②与企业合作,由企业专家和骨干教师围绕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要求及能力培养需要,完成课程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及考核方法; ③组织教师深入企业,收集现场资料,追踪课程内容发展的前沿技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完成课程开发,将企业中4个生产案例纳入到课程中; ④开展与课程配套的项目化教材编写工作,完成课程讲义编写。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①继续完善课程教学项目内容; ②完成课程的特色教材编写工作; ③完成课程的习题库、课件制作工作; ④将该课程建成院级精品课。 《电子产品制图与制版》 2.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课程 体系 与 教学 内容 改革 《微控制器技术应用》 验收要点: ①通过调研,与中国华录集团等企业合作,完成课程建设方案; ②与企业合作,由企业专家和骨干教师围绕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要求及能力培养需要完成课程教学大纲,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及考核方法; ③引入项目教学改革,与企业合作,将企业中4个生产案例修订后纳入到课程中; ④开展与课程配套的项目化教材编写工作,完成课程讲义编写。 验收要点: ①继续完善课程教学项目内容; ②完成课程的特色教材编写工作; ③完成课程的习题库、课件的制作工作; ④将该课程建成院级精品课。 3.课程资源网络建设 预期目标: 配合学院进行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完成4门核心课程主要内容的素材搜集工作。 验收要点: ①进行《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微控制器技术应用》、《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电子产品制图与制版》4门核心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库、习题库、授课录像、实训操作录像的素材搜集工作; ②完成《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等4门课程资源的初步建设,将企业中的4个生产案例进行整合,形成项目课程内容,网络课程资源初步形成。 预期目标: 完成4门核心课程主要内容的网络化建设工作,形成4门优质核心课程的网络课程,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自主学习、自我测试、与教师互动。 验收要点: ①完成《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微控制器技术应用》、《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电子产品制图与制版》等4门核心课程的课程资源建设; ②4门核心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库、习题库、授课录像、实训操作录像的上网工作; ③实现4门核心课程的学生网络自主学习测试功能;将企业中的12个生产案例进行整合,形成项目课程内容,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学生网上自主学习。 37

3C-3.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所在专业群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

单位:万元 专业群所覆盖专业的名称 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 建设内容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计 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 行业企业投入: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计 其他投入: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合计 小计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合计 57 162 148 367 - - - - - - - - 367 教学 实验 实训 条件 建设 57 53 - 110 - - - - - - - - 110 1.扩建PLC实训室 1.扩建PLC实训室 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 在原有初步满足电气控制与PLC课程实继续完善PLC实训室的建设,提升其功训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制定实训室扩建规划;能,承担企业生产线PLC控制科研项目。 建成后可进行西门子系列、三菱FX等系列 PLC的使用及编程训练,典型系统的PLC控 制模拟演练;毕业设计综合课题的实现;可 满足《电气控制与PLC》、《变频器原理及应 用》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习、实 训的要求;使学生具有PLC程序设计、开发 能力。 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①完成实训室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制度; ①购置THPQD-2型气动与PLC控制装置②能进行PLC程序设计及开发; 20套、西门子等品牌变频器20套、S7-300 ③利用实训室资源,承担企业生产线PLCPLC 20套、FX2N-48MR PLC 20套,并安装、控制系统设计科研项目1项; 调试、验收、使用; ④对外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200人次/②实训规模达80人; 年。 ③启动实践教学工作,操作实训项目开 出率达100%; ④能进行PLC程序设计及开发; ⑤修订实训室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制度。

38

续表3C-3 单位:万元 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 建设内容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计 行业企业投入: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计 其他投入: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合计 小计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教学 实验 实训 条件 建设 - - 77 77 - - - - - - - - 77 师资 队伍 建设 - 24 21 45 - - - - - - - - 45 2.扩建机电设备维修维护实习车间 2.扩建机电设备维修维护实习车间 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 在实习车间原有实训条件基础上,和企建成后可完成《电气控制与PLC实训》、业人员共同制定实习车间扩建规划,进行设《电工实训》、《职业技能(维修电工)中、备购置的前期准备工作。 高级实训》任务,能完成20余项实训项目, 可进行校内顶岗实习,对外装配电气控制柜, 培养学生生产设备维修维护能力,可对外培 训和职业技能鉴定。 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①制定实习车间扩建规划书; ①购置钻床5台、砂轮机2台、台钳10②完成设备购置招标书编制。 台、装配台10个、搬运叉车1台、THPDG-2G 型电工技能实训考核装置2套、THPWJ-2型高级维修电工及技师技能实训考核装置2套、THWSPX-2型网络型模块式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实验实训系统1套、THWZBC-1型数控机床四合一电气控制与维修实验实训台(西门子)1套,并安装、调试、验收、使用,启动实践教学工作; ②实训规模达80人; ③维修维护生产设备,排除常见故障; ④制定实习车间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制度; ⑤承接企业电气控制柜安装调试任务1项; ⑥可对外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200人次/年。 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 国内进修、下厂锻炼等多种渠道培养专继续通过国内进修等多种渠道培养专业业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8人、双师培训6带头人2人,新增培养骨干教师7人、双师人。 培训7人。 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①电气自动化专业带头人1人,到高校①继续培养专业带头人2人,培养电气培训,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带头人1人,到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骨干教师3高校培训; 人;培养电气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②培养电气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技专业双师型教师3人; 术专业骨干教师4人; ②网络技术专业选派2名骨干教师到高③培养双师型教师3人; 校参与学习交流,2名骨干教师到企业参与项④网络技术专业选派2名骨干教师到培目锻炼、4名教师到企业参与项目锻炼。 训机构参与学习培训、选派2名骨干教师和 3名教师到企业参与项目锻炼。

39

续表3C-3 单位:万元 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 建设内容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计 行业企业投入: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计 其他投入: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合计 小计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课程 体系 与 教学 内容 改革 - 85 50 135 - - - - - - - - 135 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 初步构建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完成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完成及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完成《网络综合布线》等3门核心课程的建设。 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大纲建设、完成 《变频器原理及应用》等6门核心课程的建 设,建成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 课程,4门建成院级精品课。 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①初步完成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①完成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化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 业课程体系建设; ②完成《网络综合布线》、《网络设计与②完成《变频器原理及应用》、《工厂电组建》、《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教、学、做一气控制设备》、《机电一体化技术》、《网络系体化课程教学大纲制定、特色教材编写、课统工程》、《网络技术基础》和《数据库应用件制作、习题库建设。 技术》6门课程的课程教学大纲制定、特色教 材编写、课件制作、习题库建设; ③《工厂电气控制设备》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络技术基础》建成省级精品课程,《变频器原理及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网络系统工程》和《数据库应用技术》成为院级精品课。

40

3A-4.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资金投入预算表

单位:万元

重点专业名称 物流管理 编号 资金预算及来源 建设内容 2007 年度 07-42--04 中央财政投入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计 2007 年度 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计 ②行业企业投入: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计 ③其他投入: 学院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④合计 小计 合计 67 161 192 420 122 135 191 448 - - - - - 50 24 74 942 1.扩建物流设备实训室 - - - - - 54 - 54 - - - - - - - - 54 2.新建国际物流运营实训室 3.新建国际货代与报关实训教学 实验 实训 条件 建设 室 4.新建仓储、配送信息管理实训室 5.新建电子地图实训室 2 72 - 74 - - - - - - - - - - - - 74 65 - 67 132 - - - - - - - - - - - - 132 - - - - 69 45 14 128 - - - - - - - - 128 - - 4 4 - - 68 68 - - - - - - - - 72 6.新建堆场作业管理实训室 - - - - - - 59 59 - - - - - - - - 59 7.实训条件的内涵建设 - - - - - - 3 3 - - - - - - - - 3 小计 67 72 71 210 69 99 144 312 - - - - - - - - 522

②③

注:请在“ 级地方财政投入”下划线上填写省级或市级财政投入(下表同,不再说明) 注:请在“行业企业投入: ”下划线上填写主要行业企业单位名称(下表同,不再说明) ④

注:请在“其他投入: ”下划线上填写主要来源(下表同,不再说明)

41

续表3A-4 单位:万元 资金预算及来源 建设内容 中央财政投入 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 行业企业投入: 其他投入: 学院 合计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计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计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计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计 1.培养专业带头人 - 10 10 20 16 - 7 23 - - - - - - - - 43 2.引进骨干教师 师资 队伍 建设 4.“双师”教师培养 - - - - - - - - - - - - - 10 - 10 10 3.培养骨干教师 - 9 14 23 10 5 - 15 - - - - - 15 - 15 53 - - - - - - 9 9 - - - - - 5 - 5 14 5.聘请企业兼职教师 - 10 10 20 - 11 11 22 - - - - - - - - 42 小计 课程 体系 与 教学 3.专业教学资源建设 内容 改革 其他 小计 1.课程体系与课程教学大纲建设 2.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 29 34 63 26 16 27 69 - - - - - 30 - 30 162 - 20 - 20 10 10 4 24 - - - - - 10 10 20 64 - 20 22 42 7 5 - 12 - - - - - 10 14 24 78 - 20 65 85 10 5 16 31 - - - - - - - - 116 - 60 87 147 27 20 20 67 - - - - - 20 24 44 258

42

3B-4.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进度表

重点专业名称 物流管理 建设负责人 王薇薇、朱华 建设内容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总体目标: 以口岸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的工作任务为核心,与保税港区胜狮物流等多家中外物流企业合作,采用国际货代企业的租船订舱、报关报检业务操作系统、集装箱企业的堆场管理业务操作系统及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仓储配送业务操作系统,按企业生产经营的真实内容,共同设计扩建、新建6个校内实训室;引入企业资源共建经营性实训基地,在原有11家实习基地的基础上,新增锦程物流、集发物流等12家校外实习基地。建成满足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课程教学需要和经营实训需要,服务本地,带动东北,为保税港区和沿海港口提供口岸物流和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全国最具特色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训基地。 预期目标: 增加超市管理系统1套,增加物流设备实训室的设备,将ERP实训室沙盘电子化并增加设备2套,增加实训室功能、加强信息化教学,解决实训设备数量不足问题。 验收要点: ①完成物流设备实训室的超市系统设备及软件的采购、安装、调试及验收(仿真门店3个,超市用设备3套,超市管理系统1套); ②完成ERP实训室沙盘电子化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及验收(增加沙盘设备2套、配套信息系统1套和电子教学设备8套); ③实训教学规模30人; ④为其他院校和社会提供培训300人次。 预期目标: 完善物流设备实训室的实训教学、社会服务等功能,建立健全物流设备实训室的实训管理制度,寓职业素质教育于实训教学中。 验收要点: ①完成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规章制度等职业素质教育相关规定的制定; ②为其他院校和社会提供培训300人次; ③完善实训教学的相关制度。 1.扩建物流设备实训室 教学 实验 实训 条件 建设 预期目标: 完成国际物流运营实训室的建设,实现各个实训模块按企业的工作岗位和流程进行岗位操作和考核,使其具有实训教学、技术服务等功能。 验收要点: ①完成国际物流运营实训室设备的购置、安装及验收(38台电脑和38套仿真教学设备); 2.新建国际物流运营实训室 ②完成国际物流运营实训室仿真企业系统软件(国际货代、报关报检、仓储配送、多式联运、H2000、外贸物流流程)和4个考试模块的安装和验收; ③实训教学规模38人; ④为其他院校和社会提供培训100人次。 预期目标: 完善国际物流运营实训室的实训教学、社会服务等功能建设,建立健全国际物流运营实训室的实训管理制度,寓职业素质教育于实训教学中,实训条件及能力处于省内先进水平。 验收要点: ①与企业共同完成仿真实训课程试题库、实训指导书的编写; ②完成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规章制度等职业素质教育相关规定的制定; ③为其他院校和社会提供培训100人次; ④建立实训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方法和考核方法,并形成文件。 3.新建国际货代与报关实训室 预期目标: 完成国际货代与报关实训室的可行性调研和分析,形成实训室建设总体方案和教学设备采购方案,完成部分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及验收。 验收要点: ①完成国际货代与报关实训室的功能设计; ②完成国际货代与报关实训室教学设备采购招标书; ③完成国际货代与报关实训室部分教学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及验收。 预期目标: 完成国际货代与报关实训室的建设,完善国际货代与报关实训室实训教学和社会服务等功能建设,实训条件及能力处于省内先进水平。 验收要点: ①完成国际货代与报关实训室设备、仿真软件的安装、调试及验收(80台电脑及配套教学设备); ②完成实训课程实训指导书、试题库的编写; ③为其他院校和社会提供培训200人次; ④建立实训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方法和考核方法,并形成文件; ⑤实训教学规模80人。 43

续表3B-4

建设内容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 完成仓储、配送信息管理实训室的总体建设方案,完成设备、软件采购,完成实训室的基本建设。 验收要点: ①完成仓储、配送信息管理实训室的总体建设方案设计; ②完成仓储、配送信息管理实训室的设备和软件的采购、安装、调试及验收; ③实训教学规模80人。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 完成实训室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软件的验收,完善仓储、配送信息管理实训室的实训教学和社会服务等功能建设,实训水平处于省内先进水平。 验收要点: ①完成实训室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软件的验收; ②完成实训课程的实训指导书、试题库的编写; ③建立实训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方法和考核方法,并形成文件; ④为其他院校和社会提供培训200人次。 4.新建仓储、配送信息管理实训室 5.新建电子地图实训室 教学 实验 实训 条件 建设 6.新建堆场作业管理实训室 预期目标: 完成电子地图实训室设计和教学设备的采购招标书及电子地图的订制。 验收要点: ①完成电子地图实训室的功能设计; ②完成电子地图实训室的教学设备采购招标书; ③完成电子地图实训室的电子地图的订制(订制世界港口航线电子海图系统;订制全国自然资源分布电子地图系统;订制全国各种运输方式线路分布电子地图系统)。 预期目标: 完成电子地图实训室的建设并投入使用,完成电子地图实训室的实训教学和社会服务等功能建设。 验收要点: ①完成电子地图实训室的世界港口航线电子海图系统、全国各种运输方式线路分布电子地图系统的安装、调试及验收; ②完成实训指导书的编写; ③建立实训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方法和考核方法并形成文件; ④实训教学规模40人。 预期目标: 与胜狮物流有限公司共同完成堆场作业管理实训室的可行性调研和分析,形成实训室建设总体方案和教学设备采购方案。 验收要点: ①完成堆场作业管理实训室的功能设计; ②完成堆场作业管理实训室设备采购招标书。 预期目标: 完成堆场作业管理实训室的建设并投入使用,完成实训室的实训教学和社会服务等功能建设。 验收要点: ①完成堆场作业管理实训室的建设和验收; ②完成实训指导书的编写; ③完成各项目实训的考核标准并形成题库; ④实训教学规模40人。 7.实训条件的内涵建设 预期目标: 与物流企业共同建立实践教学运行模式和相配套的规章制度。 验收要点: ①设计和建立实训教学运行模式,完成实践教学方案设计; ②制定和规范校内外实训管理规定、运行办法和考核办法。 预期目标: 建立健全实训教学、技术服务的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制度,建立职业道德教育制度。 验收要点: ①完善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的相关管理制度; ②制定本专业实训项目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制度和职业道德教育制度; ③出台社会服务相关管理规定。 44

续表3B-4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建设内容 总体目标: 引进具有物流管理专业工作经验及实践操作技能的业内人员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骨干教师,导入口岸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的工作任务、管理经验及业务操作技能,在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指导专业教师等方面发挥作用;组织教师到京大物流、胜狮物流和近铁物流等典型的国际物流企业顶岗实践;到澳大利亚、德国等境外物流企业或高校进修,100%的教师获得高级物流师资格证书或货运代理资格证书;建设一支由120名具有丰富物流操作经验的专家和业务骨干组成的高素质兼职教师师资队伍,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1,形成一支专兼职结合、”双师”教师比例达100%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预期目标: 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该带头人通过国内外培训和企业实践,能制定专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带领教学团队完成专业教学改革,进行课程、实训基地建设,本人承担1门核心课程的建设,承担课题1项并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验收要点: ①主持制定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发展的中长期计划; ②到澳大利亚、德国进修学习,回国后提交报告; ③主持引进澳大利亚的有关仓储、配送、国际货代和堆场管理培训包,并组织对其进行本土化; ④到大商集团物流部等企业顶岗实践2个月,跟踪物流企业发展并了解不同物流企业工作流程; ⑤担任核心课程《配送中心的运做》的课程建设,主持《配送中心的运做》课程的课程大纲、教材建设; ⑥主持省、市级或与企业共同研发的课题1项。 预期目标: 新增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通过国内外培训和企业实践,能构建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能完成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并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本人承担1门核心课程的建设,承担课题1项并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验收要点: ①主持并完成校内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完成实习实训的配套管理制度、运行方法和考核方法的建设; ②到澳大利亚、德国进修,学习先进的物流管理理论和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回国后提交报告; ③担任核心课程《物流成本的管理》的课程教学大纲、教材、课件和网络课程的建设; ④主持省、市级或与企业共同研发的课题1项。 1.培养专业带头人 师资 队伍 建设 预期目标: 引进1名堆场管理方面的骨干教师,填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中师资的不足。 验收要点: ①引进条件:场站工作5年以上/本科以上学历; ②担任课程《集装箱场站的调度》的建设,按工作过程对该课程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 ③负责编写《集装箱场站的调度》实训指导书的大纲; ④负责校内堆场作业管理实训室的设计和招标书的编写。 2.引进骨干教师 预期目标: 对引进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培训,提高教学水平。该骨干教师承担核心课程的课程教学大纲、教材、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验收要点: ①承担课程《集装箱场站的调度》的建设,并按工作过程参与编制该课程的教材; ②完成《集装箱场站的调度》实训指导书的编写; ③负责校内堆场实训室的建设; ④负责校外堆场实习基地的建设。 45

续表3B-4

建设内容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 培养4名骨干教师。通过国内外培训和企业实践,骨干教师能胜任核心课程的建设,并承担核心课程的课程教学大纲、教材、实训指导书的编写,主持课题1项并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验收要点: ①派4名骨干教师到德国或澳大利亚进修学习,学习先进的物流管理理论、技能以及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回国后提交报告; ②承担优质核心课程《国际货物的运输代理》、《集装箱的运输》的建设;主持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按业务流程编写讲义,编写实训指导书的大纲; ③1人到京大、中外运等物流企业实践2个月,掌握国际货代与报关等岗位的工作流程和业务处理,1人到胜狮、集龙等物流企业实践2个月,掌握场站管理相关岗位的工作流程和业务处理,2人到大商集团物流部等企业实践2个月,掌握仓储配送岗位的工作流程和业务处理; ④主持课题1项,参与课题2项。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 新增培养1名骨干教师,通过国内外培训和企业实践,骨干教师能胜任核心课程的建设,并承担核心课程的课程大纲、教材、实训指导书的编写,主持课题1项和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验收要点: ①派1名教师到德国或澳大利亚进修学习,学习先进的物流管理理论和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回国后提交报告; ②承担专业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主持《集装箱的运输》课程的课件建设; ③1人到胜狮、集龙等物流企业实践2个月,掌握场站管理相关岗位的工作流程和业务处理; ④主持课题1项,参与课题1项。 3.培养骨干教师 师资 队伍 建设 4.“双师”教师培养 预期目标: 派3名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践,提高教师实践动手能力。 验收要点: ①3名教师到物流企业(报关、场站、仓储方向)顶岗实践2个月,全面掌握企业工作流程和业务处理; ②3人获得物流师资格。 预期目标: 增派4名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践,提高专业教师整体实践技能水平。 验收要点: ①4名教师到物流企业(大商仓储部、京大物流)顶岗实践2个月,全面掌握企业工作流程和业务处理; ②2人获得“货运代理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证书; ③教师100% 达到“双师”素质。 5.聘请企业兼职教师 预期目标: 从物流企业聘请16名能够从事实训课程、企业实习指导、毕业论文指导的企业专家为兼职教师。 验收要点: ①企业技术专家从事实训教学,企业实习指导和毕业论文指导; ②组织专项讲座2次; ③制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建立一个由80人组成的企业兼职物流教师师资队伍。 预期目标: 从物流企业新聘请5名能够从事实训课程、企业实习指导、毕业论文指导的企业专家为兼职教师。 验收要点: ①企业专家从事实训教学、企业实习指导和毕业论文指导; ②组织专项讲座2次; ③建立一个有120人组成的企业兼职物流教师师资队伍; ④专兼教师比例实现1:1。 46

续表3B-4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建设内容 总体目标: 根据口岸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的工作任务,探索校企双方人员共同参与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国际货代、场站管理和仓储配送岗位能力为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通过与保税港区物流企业的合作,完成专业部分核心课程及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标准的制订,将引进的澳大利亚国际物流的培训包本土化。完成4门优质核心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1门国家级精品课建设,综合配套建设4门核心课程的立体化教材及教学资源库,争取达到既满足高职教育教学要求,又满足社会职业鉴定、企业培训、继续教育的需要。 预期目标: 探索“职业活动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国际物流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完成教学计划的制定,将引进的澳大利亚国际物流培训包进行本土化。 验收要点: ①依据对专业岗位能力的调研,编写岗位能力分析报告,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②构建基于国际物流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4门核心课程,8门主干课程); ③完成工学结合的教学计划的制定; ④将引进的澳大利亚国际物流培训包进行本土化。 预期目标: 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为出发点,本专业的课程建设原则是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工作任务为核心,与企业合作共同完成4门优质核心课程教学内容整合, 4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改革方案、课程教学大纲,4门课程的课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考核标准的设计,4门课程的讲义的编写,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建成院级精品课程1门。 预期目标: 完成国际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完善工学结合的教学计划。 验收要点: ①完成国际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课题,完成研究报告1篇; ②完善工学结合的教学计划的制定。 1.课程体系与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 体系 与 教学 内容 改革 2. 优 质 核 心 课 程 建 设 《配送中心的运做》 预期目标: 完善优质核心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完成3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3门课程实训指导书的编写, 4本教材的编写, 2门网络课程的建设,完成4门课程的课程改革总结,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建成院级精品课程2门。 验收要点: ①组建校企共同参与的课程建设团队,与合作企业的专家共同完成课程内容的改革; ②完成课程改革方案; ③编写该门课程的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货物④完成按工作过程进行的课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考核标准设计; 的运输代理》 ⑤完成课程讲义的编写; ⑥完成多媒体课件、实训指导书的设计。 验收要点: ①完成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②完成实训指导书的编写; ③完成教材的编写; ④将该门课程建设成院级精品课; ⑤完成案例库、试题库等教学资源的收集、整理和上网工作。 验收要点: ①组建校企共同参与的课程建设团队,与合作企业的专家共同完成课程内容的改革; ②完成课程改革方案; ③编写该门课程的课程教学大纲; ④完成按工作过程进行的课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考核标准设计; ⑤完成课程讲义的编写; ⑥完成多媒体课件、实训指导书、网络课程的设计; ⑦完成专业教学资源的收集工作; ⑧建成省级精品课程。 验收要点: ①完成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②完成实训指导书的编写; ③完成教材的编写; ④完成案例库、试题库等教学资源的整理和上网工作; ⑤完成网络课程的建设; ⑥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 47

续表3B-4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①组建校企共同参与的课程建设团队,与合作企业的专家共同完成课程内容的改革; ②完成课程改革方案; ③编写该门课程的课程教学大纲; ④完成按工作过程进行的课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考核标准设计; ⑤完成课程讲义的编写; ⑥完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的设计; ⑦将该门课程建设成院级精品课; ⑧完成专业教学资料的收集工作。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①完成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②完成课程教材的编写; ③完成案例库、试题库等教学资源的整理和上网工作; ④完成网络课程的建设; ⑤建成省级精品课程。 建设内容 《物流成本2. 优 质 核 心 课 课程 体系 与 教学 内容 改革 程 建 设 《集装箱的运输》 的管理》 验收要点: ①组建校企共同参与的课程建设团队,与合作企业的专家共同完成课程内容改革; ②完成课程改革方案; ③编写课程教学大纲; ④完成按工作过程进行的课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考核标准设计; ⑤完成课程讲义的编写; ⑥完成多媒体课件、实训指导书的设计; ⑦完成专业教学资源的收集工作。 验收要点: ①完成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②完成教材的编写; ③完成实训指导书的编写; ④完成案例库、试题库等教学资源的整理和上网工作; ⑤建成院级精品课程。 3.专业教学资源建设 预期目标: 完成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资源的框架设计,完成教学资源的收集、编写。 验收要点: ①整理资料,建设物流管理专业信息文献库; ②进行物流管理专业8门课程的课件的制作; ③进行物流管理专业8门课程试题库的建设; ④进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案例库的建设; ⑤利用学院学生自主学习网络平台完成自主学习的《配送中心的运做》、《物流成本的管理》2门网络课程的框架设计。 预期目标: 完成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资源建设。 验收要点: ①完成物流管理专业信息文献库的建设; ②完成物流管理专业8门课程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核心课程4门,主干课程4门); ③完成物流管理专业8门课程试题库的建设; ④完成物流管理专业案例库的建设; ⑤完成2门优质核心课程的网络课程建设。 48

3C-4.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所在专业群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

单位:万元

专业群所覆盖专业的名称 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 建设内容 2007 2008 2009 年度 年度 年度 小计 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 行业企业投入: 其他投入: 2007 2008 2009 年度 年度 年度 小计 2007 2008 2009 年度 年度 年度 合计 小计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合计 33 30 39 102 - - - - - - - - 102 课程 体系 与 25 教学 内容 改革 20 23 68 - - - - - - - - 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 在重点专业建设的带动下,启动专业群课程建设项目,进行课程建在重点专业建设的带动下,继续推动专业群课程建设项目,校设调研和资料收集,校企联合建设符合专业特色、与行业要求联系紧密企联合建设符合专业特色、与行业要求联系紧密的课程体系,完成的课程体系,并进行核心课程建设。 核心课程建设。 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①校企合作按工作过程进行《市场调研与预测》、《企业运行与组①完成2门课程的实训指导书编写; 织》、《采购实务》、《门店运营管理实务》、《Web技术与网站技术》、《VB②完成《市场调研与预测》、《企业运行与组织》、《采购实务》、可视化程序设计》等6门课程教学设计; 《门店运营管理实务》、《Web技术与网站技术》、《VB可视化程序设②完成6门核心课程的课程大纲; 计》6门课程的教材编写; ③编写基于工作过程的6门课程的讲义; ③完成《市场调研与预测》、《企业运行与组织》、《采购实务》、④编写2门课程的实训指导书; 《门店运营管理实务》、《Web技术与网站技术》、《VB可视化程序设68 ⑤组织进行《市场调研与预测》、《企业运行与组织》、《采购实务》、计》6门课程的多媒体课件; 《门店运营管理实务》、《Web技术与网站技术》、《VB可视化程序设计》④完善6门课程的考核标准; 6门课程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⑤建设1门网络课程; ⑥编写《采购实务》、《门店运营管理实务》、《Web技术与网站技术》、⑥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 《VB可视化程序设计》等6门课程的考核标准; ⑦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 师资 队伍 建设 8 10 16 34 - - - - - - - - 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 培养3名专业带头人,使其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改革、专业继续培养专业带头人,使其发挥专业带头引领作用,承担专业建设等方面起专业带头作用;培养6名专业骨干教师;聘请企业兼职教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教学改革的任务;继续培养6名骨师13人。 干教师,新增企业兼职教师11人。 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①专业带头人全面负责专业建设项目,主持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①专业带头人全面负责专业建设项目,完成建设项目; ②6名骨干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1个月; ②6名骨干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1个月; ③聘请企业兼职教师13人; ③聘请企业兼职教师11人; 34 ④教师短期国内进修4人。 ④2名教师赴国内知名高校进行专业研修或参加教学管理、专 业建设研修班,完成研修报告或获得合格证书。 49

3A-5.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资金投入预算表

单位:万元

重点专业名称 老年服务与管理 编号 资金预算及来源 建设内容 2007 年度 07-42-05 中央财政投入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计 2007 年度 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计 ②行业企业投入: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计 ③其他投入: 学院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④合计 小计 合计 1.新建养老机构管理模拟实训室 2.新建老年休闲活动实训室 教学 实验 实训 条件 建设 3.与大连慈善总会百合山水养老服务中心合作建设康复理疗实训室 4.扩建老年生活护理实训室 5.扩建老年心理咨询与治疗实训室 6.扩建老年疾病照护与推拿按摩实训室 7.实训基地内涵建设 小计 1.专业带头人引进 2.专业带头人培养 师资 3.骨干教师引进 队伍 建设 4.骨干教师培养 5.企业兼职教师聘请 小计 56 - - 133 41 - 111 - - 300 41 - 41 - - 63 3 18 79 - - 183 3 18 - - - - - - - - - - - - - - - 9 - - 39 - - 48 - - 531 44 18 - - 23 23 - - 29 29 - - - - - - - - 52 20 36 - - 56 - - - - - - - - 30 - 71 - 10 - 5 10 25 - - - - 23 - - - 15 5 20 20 36 30 - 150 - 10 - 20 15 45 5 - - - 5 - - - 9 - 9 - - - 2 23 - - - 5 5 10 - - - - 29 - - - - 10 10 5 - - 2 57 - - - 14 15 2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 10 - - 30 - - - - - 20 - 10 - - 30 25 36 30 2 207 20 10 10 34 30 104 续表3A-5 ②③

注:请在“ 级地方财政投入”下划线上填写省级或市级财政投入(下表同,不再说明) 注:请在“行业企业投入: ”下划线上填写主要行业企业单位名称(下表同,不再说明) ④

注:请在“其他投入: ”下划线上填写主要来源(下表同,不再说明)

50

资金预算及来源 建设内容 2007 年度 中央财政投入 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 行业企业投入: 其他投入: 学院 合计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计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计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计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计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 2.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体系 与 教学 内容 改革 小计 4.职业道德体系建设 3.课程教学素材库建设 - - - - 11 - 8 19 - - - - - 7 6 13 32 - 37 68 105 10 3 5 18 - - - - - - - - 123 - - - - 6 27 27 60 - - - - - - - - 60 - - - - - - - - - - - - - 2 3 5 5 - 37 68 105 27 30 40 97 - - - - - 9 9 18 220 51

3B-5.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进度表

重点专业名称 建设内容 老年服务与管理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建设负责人 张岩松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总体目标: 新建三个、完善三个校内实训基地。新建日本横滨绿峰会(下辖6家养老机构)、日本东北福祉大学附属养老院等国际化实训基地。形成涵盖老年服务主要领域、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集教学、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养老机构管理服务与咨询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满足40人规模要求,接受鉴定100人次/年。将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完成本专业及专业群相关课程的实训项目50余个,满足近300名相关专业学生的实训要求。 预期目标: 按照养老机构管理工作任务的要求,新建养老机构管理模拟实训室,完成设备的采购、安装,并投入使用。制订实训室管理制度。开展教学实训和对外服务,实现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相关内容培训、鉴定100人次。 验收要点: ①完成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及验收; ②每人一个客户终端,实训规模可容纳学生40人; ③实现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相关内容培训、鉴定100人次,提供实训记录表。 预期目标: 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完善实训教学相关的管理规范。完成养老机构管理模拟实训室建设工作。实现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相关内容培训、鉴定100人次。 验收要点: ①实现所有教学设备正常运转,满足实践教学以及开放的需要,提供设备使用及开放记录; ②建立健全实训室的实训教学及对外培训管理制度; ③实现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相关内容培训、鉴定100人次。 1.新建养老机构管理模拟实训室 教学 实验 实训 条件 建设 2.新建老年休闲活动实训室 预期目标: 完成设备的采购、安装。制订实训室管理制度。开展老年健身器械应用与维护、老年康乐设备使用、老年健康教育方案制定、老年人健身指导、老年手工制作、老年娱乐服务等教学实训项目。实现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相关内容培训、鉴定100人次。 验收要点: ①完成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及验收; ②实训开出6组,每组6-7人,实训规模40人; ③实现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相关内容培训、鉴定100人次,提供实训记录。 预期目标: 完善老年休闲活动实训室建设工作,按照工作任务要求,完善实训教学相关的管理规范,保证实践教学以及开放的正常进行。实现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相关内容培训、鉴定100人次。 验收要点: ①实现所有教学设备正常运转,提供设备使用情况记录; ②建立健全实训室的实训教学、业务培训咨询的管理制度; ③实现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相关内容培训、鉴定100人次; ④对校外实训基地老年人、社区老年人进行健康指导、咨询,提供健康指导咨询记录。 3.新建康复理疗实训室 预期目标: 完成“合作式”校外实习基地康复理疗实训室建设调研报告,形成实训室建设总体方案和教学设备采购方案。 验收要点: ①完成建设调研,提供调研报告; ②完成康复理疗实训室教学设备采购招标书的编制。 预期目标: 建设康复理疗实训室,形成实训室的实训教学、业务培训与咨询等功能。建立健全老年休闲活动实训室的实训教学、业务培训咨询的管理制度。可容纳学生40人,实训开出6组,每组6-7人。实现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相关内容培训、鉴定100人次。 验收要点: ①完成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及验收; ②开展基础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训练、康复方案制定、康复理疗方法训练、平衡协调性训练等教学实训项目,提供实训情况记录; ③实训开出6组,每组6-7人,实训规模40人,提供实训记录; ④实现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相关内容培训、鉴定100人次。 52

续表3B-5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 完成老年生活护理实训室建设工作。能够满足老年人洗浴护理、老年人体功能体验、老年人足部护理、老人日常生活护理等教学实训项目要求。实现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相关内容培训、鉴定100人次。 验收要点: ①完成模拟老人、电动护理床、洗头车等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及验收; ②制定实训教学的相关管理制度; ③实训开出6组,每组6-7人,实训规模40人,提供实训记录; ④实现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相关内容培训、鉴定100人次。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 全面完成老年生活护理实训室建设工作,保证实践教学以及开放的正常进行。完善实训教学的相关管理制度。实现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相关内容培训、鉴定100人次。 验收要点: ①实现所有教学设备正常运转,提供设备使用情况记录; ②建立健全实训室的实训教学、业务培训咨询的管理制度; ③实现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相关内容培训、鉴定100人次。 建设内容 4.扩建老年生活护理实训室 教学 实验 实训 条件 建设 5.扩建老年心理咨询与治疗实训室 预期目标: 完成老年心理咨询与治疗实训室建设工作,编写相关管理制度。开展老年认知过程的心理护理训练、老年情绪情感心理护理训练、老年意志过程的心理护理训练、老年个性心理护理训练、心理相谈服务训练、患病老年人心理护理训练、临终关怀训练等教学实训项目。实现养老护理员级职业资格相关内容培训、鉴定100人次。 验收要点: ①完成沙盘减压设备、心理测评软件、视听阅读系统软件、手指灵活测试仪等仪器采购、安装、调试及验收; ②开展老年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等心理护理教学实训项目,提供项目清单; ③制定实训教学的相关管理制度; ④实训开出6组,每组6-7人,实训规模40人,提供实训记录; ⑤实现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相关内容培训、鉴定100人次。 预期目标: 完成老年疾病照护与推拿按摩实训室建设工作,制定相关管理制度。符合老年疾病照护、推拿按摩工作岗位的要求,能够开展老年疾病照护、推拿按摩等教学实训项目。实现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相关内容培训、鉴定100人次。 验收要点: ①完成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及验收; ②制定实训教学的相关管理制度; ③实训开出8组,每组5人,实训规模40人,提供实训记录; ④实现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相关内容培训、鉴定100人次。 预期目标: 全面完成老年心理咨询与治疗实训室建设工作,保证实践教学以及开放的正常进行。完善实训教学的相关管理制度。实现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相关内容培训、鉴定100人次。 验收要点: ①实现所有教学设备正常运转,提供设备使用情况记录; ②建立健全实训室的实训教学、业务培训咨询的管理制度; ③实现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相关内容培训、鉴定100人次。 6.扩建老年疾病照护与推拿按摩实训室 预期目标: 全面完成老年疾病照护与推拿按摩实训室建设工作,保证实践教学以及开放的正常进行。完善实训教学的相关管理制度。实现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相关内容培训、鉴定100人次。 验收要点: ①实现所有教学设备正常运转,提供设备使用情况记录; ②建立健全实训室的实训教学、业务培训咨询的管理制度; ③实现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相关内容培训、鉴定100人次。 7.深化实训基地内涵建设 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 强化实训教学的管理,提高实训基地利用率,加强“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过程的管理和质完善实训教学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实训基地利用率,开发和创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长效运量监控。 行机制,进一步加强“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过程的管理和质量监控。 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①制定校内实训标准,形成操作手册; ①签定校企合作协议,共建2家“合作式校外实训基地”,建立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 ②制定顶岗实习管理规定; ②完善各实训室的管理制度和运行办法; ③签署15家校外实训基地协议。 ③签署国际化实训基地协议。 53

续表3B-5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建设内容 总体目标: 按照学院“校企共建专业教学团队工程”要求,选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使每位教师三年内累计有半年以上企业挂职锻炼经历。对现任专业带头人进行培养,同时引进专业带头人1名,使他们成为国内行业知名的行业权威和国外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培养骨干教师4人,引进专业骨干教师1名,使他们具有在教学、社会服务领域独当一面的业务能力。聘请3名国外在老年护理领域有一定影响的专家、行业权威担任客座教授;聘请9名来自养老机构或老龄产业的技术专家担任相关课程的兼职实践教师,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建立健全兼职教师聘请、管理等规章制度。形成一支校企互动、专兼结合、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教学团队。 预期目标: 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通过参加国外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训和国内高职师资基地组织的培训等方式,使其成为具有国际视野、掌握高职课程开发技术、教育教学能力和职业实践能力高、站在教育改革前沿的专业带头人。 验收要点: ①专业带头人提出本专业中长期发展思路,申报校级以上教研项目; ②现有专业带头人到国外培训,到企业挂职锻炼,获得培训证书或相关证明材料; ③主持老年心理护理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担任相关教学任务; ④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不少于1篇; ⑤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1次以上; ⑥负责老年心理咨询与治疗实训室建设,指导学生实训。 预期目标: 通过通过参加国外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训和国内高职师资基地组织的培训等方式,方式培养骨干教师2人,提高骨干教师的教学、科研、实践和课程建设能力。 验收要点: ①每人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不少于1篇; ②每人主持一门核心课程的建设,担任相关教学任务; ③安排2名专业骨干教师接受国内外相关机构培训,获得相关学习证明。 预期目标: 引进1名康复理疗实践经验丰富、具有一定行业知名度、具有副高级职称的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在专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验收要点: ①引进专业带头人标准:硕士、副高职称、有康复理疗的工作经历、年龄40周岁以下、有较强科研能力,提供个人简历和证明材料; ②引进专业带头人主持康复理疗技术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建成省级精品课程; ③引进专业带头人参与康复理疗实训室建设,指导学生实训。 1.专业带头人引进、培养 师资 队伍 建设 2.骨干教师引进、培养 预期目标: 引进一名中医养生保健技术的教师。新增对2名骨干教师的培养,继续提高专业骨干教师的教学、科研、实践和课程建设能力。 验收要点: ①引进一名骨干教师承担中医养生保健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②2名骨干教师每人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不少于1篇; ③安排2名专业骨干教师接受国内外相关机构培训,获得相关学习证明。 预期目标: 聘请7名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养老护理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参与教学,构建高素质兼职教师队伍,提高办学质量;优化专业教师结构。 验收要点: ①在养老机构聘请7名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养老护理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性3.企业兼职教师聘请 要求强的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任务,并负责学生的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指导工作; ②提供兼职教师名单、协议及相关资料; ③为兼职教师颁发聘书,进行高职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等培训。 预期目标: 聘请3名在国际老年护理专业方面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的教授、行业专家担任客座教授,为该专业传授国际先进的专业办学经验,扩大国际交流。继续从行业、企业聘请高水平兼职教师9人。建立聘请兼职教师的长效机制,保持聘请专家和兼职教师队伍的稳定。 验收要点: ①聘请日本绿峰会高田优一会长、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教授Dr.Butler、日本东北福祉大学附属养老院院长中里仁等3名在老年护理方面权威的外国专家、养老行业精英担任客座教授; ②在养老机构聘请9名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养老护理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实习实训; ③邀请3名客座教授来院为专业师生做报告,不少于3人次; ④为兼职教师颁发聘书,进行高职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等培训,提供兼职教师名单、协议及相关资料。 54

续表3B-5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建设内容 总体目标: 以养老机构岗位及对应的工作任务为切入点,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借鉴日本先进的老年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和办学经验,与企业共同开发构建基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确定老年人的生活护理、康复理疗技术、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养老机构经营与管理、老年人常见病预防与照护5门学习领域课程为优质核心课程,开发优质核心课程配套教材和优质多媒体课件。确定老年人的膳食营养配餐、中医养生保健、推拿与按摩、老年人的活动组织与策划、老年学基础与老龄政策法规应用、人际沟通与礼仪6门学习领域课程为主干课程,制定课程教学大纲等,创建课程教学素材库。 预期目标: 通过行业、企业调研,邀请大连市养老护理行业方面的专家共同参与,按照职业活动导向要求,创建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老年服务与管理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 验收要点: ①与养老行业合作,完成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前期调研和论证,提供调研报告; ②进行岗位能力分析,构建专业能力框架体系,完成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提供设计方案; ③生产性实训达90%以上。 预期目标: 按照职业活动导向要求,实施、完善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基于老年服务与管理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 验收要点: ①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实施总结; ②生产性实训达95%以上; ③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达100%。 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 体系 与 教学 内容 改革 预期目标: 与大连市社会福利院、大连市铁路疗养院老年公寓合作,借鉴国外的办学经验和理念,确定老年人的生活护理、康复理疗技术、老年常见病预防与照护、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养老机构经营与管理5门学习领域课程为优质核心课程,完成5门优质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的编写,完成4门课程教学资源收集、课程教学设计、课程考核标准制定、实训指导书编写工作;完成1门课程试题库建设,建成院级精品课程1门。 验收要点: ①深入到养老机构开展调研,明确相应的工作任务,形成课程调研报告; ②借鉴国外关课程理念,结合养老行业工作任务要求,制定课程教学大纲; ③与养老机构合作,完成老年人的生活护理、老年人的心理护理、老年常见病预防与照护、养老机构经营与管理4门课程教学资源收集、课程教学设计、课程考核标准的制定、实训指导书的编写工作; ④完成老年人的生活护理课程试题库建设工作; ⑤老年人的生活护理课程建设成为院级精品课程。 预期目标: 继续与大连市社会福利院、大连市铁路疗养院老年公寓合作,完成5门优质核心课程的工学结合配套教材和优质多媒体课件建设工作,完成1门课程教学资源收集、教学过程设计、课程考核标准制定、实训指导书编写工作;完成4门课程试题库建设,建成1门网络课程,1门课程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课程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课程建成院级精品课程。 验收要点: ①完成5门优质核心课程多媒体课件建设; ②完成5门优质核心课程的工学结合配套教材建设工作; ③完成康复理疗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收集、课程教学设计、课程考核标准的制定、实训指导书的编写工作; ④完成老年人的生活护理、老年人的心理护理、老年常见病预防与护理、养老机构经营与管理4门课程试题库建设工作; ⑤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建成网络课程、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康复理疗技术、老年常见病预防与照护建成省级精品课程; ⑥养老机构经营与管理课程建成院级精品课程。 2.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55

续表3B-5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 根据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岗位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要求,确定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推拿与按摩、老年人的膳食营养配餐、老年人的活动组织与策划、老年学基础及老龄政策法规应用、人际沟通与礼仪等6门课程为主干课程,完成6门课程的调研工作,建设3门课程的教学素材库。 验收要点: ①与养老行业合作,深入调研,完成6门课程的调研工作,形成调查报告; ②完成老年人的活动组织与策划、老年学基础及老龄政策应用、人际沟通与礼仪3门课程的教学素材库建设,包括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教学案例、课程教学设计、实训指导书、课程考核标准和试题库以及教材等内容。 3.课程素材库建设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 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素材库建设,完成其余3门主干课程的教学素材库建设。 验收要点: ①完成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推拿与按摩、老年人的膳食营养配餐3门课程教学素材库建设,包括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教学案例、课程教学设计、实训指导书、课程考核标准和试题库以及教材等内容。 建设内容 课程 体系 与 教学 内容 改革 预期目标: 使学生了解养老行业的特点以及发展前景,热爱所从事的工作和服务对象。 验收要点: ①与校外实训基地的老人“结对子”; ②建设学生行为积分簿,记录为老年人服务等活动的次数以及感受; ③聘请养老机构兼职“德育辅导员”,进行定期的活动,提供活动记录; ④参与大连市慈善总会、红十字协会的相关活动,为社会尤其是老年人服务; ⑤完成个人职业规划。 预期目标: 进一步加强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专业认同率。 验收要点: ①学生完成“个人职业道德建设总结”; ②完成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研究报告; ③岗位认同率达95%以上、义工服务率达100%、用人单位满意度高、提高专业对口率; ④提供“德育答辩”记录。 4.职业道德体系建设 56

3C-5.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所在专业群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

专业群所覆盖专业的名称 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 建设内容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计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计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计 社区服务与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营养师) 行业企业投入: 其他投入: 合计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合计 18 22 15 55 - - - - - - - - 55 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改革 7 5 - 12 - - - - - - - - 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 完成用人单位调研工作。两个专业按照岗位工作继续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任务要求重构课程体系,实施工学结合特色的人才培 养方案。 12 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①提交调研报告; ①提供课程体系改革实施总结报告; ②制定社区服务与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营养②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师)两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 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 按照岗位工作任务要求,完成社会工作实务、营按照岗位工作任务要求,编写社区建设与管理、饮食卫养学基础与应用两门优质核心课程教学大纲、教材、生两门优质核心课程教学大纲、教材、实训指导书和课件,实训指导书和课件的建设工作,建设为院级精品课程。 建设为院级精品课程。 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20 ①完成社会工作实务、营养学基础与应用的优质①完成社区建设与管理、饮食卫生优质核心课程教学大核心课程教学大纲、教材、实训指导书和课件的建设纲、教材、实训指导书和课件的建设工作; 工作; ②社区建设与管理、饮食卫生建设为院级精品课程。 ②社会工作实务、营养学基础与应用建设为院级精品课程。 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 通过国内进修培训,企业挂职锻炼,培养1名专通过国内进修培训,企业挂职锻炼,新增培养1名专业业带头人和4名骨干教师。聘用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带头人。 师。 验收要点: ①1名教师国内培训、企业挂职锻炼,获得培训证书或21 验收要点: ①5名教师国内培训、企业挂职锻炼,获得培训相关证明材料; 证书或相关证明材料; ②继续聘请兼职教师4人,提供兼职教师名单、协议及②聘请兼职教师4人,提供兼职教师名单、协议相关资料。 及相关资料。 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 充分利用养老机构管理模拟实训室的设备优势,合理安排各专业教学内容,完善实训室管理制度,实现扩展其实训功能,为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学提供多专业的实训教学协调运行,使养老机构管理模拟实训室的实训条件。 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满足多专业的教学需求。 2 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①完成实训教学设备的采购、安装与验收; ①实现所有教学设备正常运转,满足实践教学以及开放②教学规模达40人; 的需要,提供设备使用及开放记录; ③启动实训教学。 ②建立健全实训室的实训教学及对外培训管理制度。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5 5 10 20 - - - - - - - - 师资队伍建设 6 10 5 21 - - - - - - - - 实训条件建设 - 2 - 2 - - - - - - - - 57

4A-1.非中央财政支持专业资金投入预算表

单位:万元 专业名称 涉外旅游 资金预算及来源 建设内容 2007 年度 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行业企业投入: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其他投入: 学院 合计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计 小计 小计 合计 1.新建模拟导游实训室 2.新建虚拟旅游实训室 3.实验实训条件内涵建设 小计 1.培养专业带头人 2.培养骨干教师 师资 队伍 建设 4.聘请企业兼职教师 小计 1.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 体系 与 教学 内容 改革 小计 4.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2.优质核心课程与配套教材建设 3.特色辅助教材建设 3.“双师”教师培养 145 50 20 - 70 4 8 2 2 16 3 30 10 16 59 179 60 40 - 100 6 10 3 10 29 2 30 6 12 50 211 98 20 2 120 5 5 2 8 20 5 40 14 12 71 535 208 80 2 290 15 23 7 20 65 10 100 30 40 180 5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5 - - - 5 5 - - - - - - - - - 5 - - - 5 10 - - - - - - - - - 10 - - - 10 545 208 80 2 290 15 23 7 20 65 20 100 30 40 190 教学 实验 实训 条件 建设 4B-1.非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建设进度表 专业名称 建设内容 涉外旅游 2008年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建设负责人 冯凯、车秀英、刘丽萍 2009年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总体目标: 围绕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集教学、科研、服务于一体,新建2个实训室、新建15个校外实训基地,以满足导游、计调、景区服务等高技能人才培养需求。向社会开展导游服务等相关职业资格培训和技能鉴定,承担涉外导游专业及专业群的实训教学任务,承担导游服务、计调服务、景区服务等内容的培训、研究等综合性服务。 预期目标: 初步建成模拟导游实训室,满足旅游专业课程实践教学需要,提供社会服务。 验收要点: ①完成旅游模拟视景仿真系统的安装、调试及验收(1个旅游景区、景点); ②承担“模拟导游”课程实训教学任务,提供学生实训考核记录及学生实训报告; ③为旅游企业和社会提供职业技能培训100人次。 预期目标: 全面建成模拟导游实训室,满足学生景区景点导游解说训练、旅游线路模拟训练等理论实践一体实训要求,完成集学生实训、教师科研、对外培训功能于一体的大连市国家导游员年审考核与培训基地建设。 验收要点: ①完成大连市旅游景区景点(9个旅游景区、景点)分布声光数字沙盘的制作、安装及验收; ②承接在校生的模拟旅游实训任务,校内生产性实训比例达到96%,提供学生实训考核记录及学生实训报告; ③承担2009年大连地区国导证考核的现场口试,并承担导游员年审培训考核(不少于400人次)。 预期目标: 全面建成虚拟旅游实训室,满足学生虚拟旅游经营的理论实践一体实训要求,完成集学生实训、教师科研对外培训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室建设。 验收要点: ①完成“虚拟旅游系统软件”的开发制作(4项); ②“虚拟旅游系统软件”的安装、调试及验收; ③承接全部在校生的虚拟旅游实训任务,校内生产性实训比例达到96%,提供学生实训考核记录及学生实训报告。 预期目标: 完善校内实训教学管理体系,规范校内实训室的管理。 验收要点: ①完善校内生产性实训室操作规范与管理制度; ②与旅游企业共同完成实训教学指导书的编撰; ③完善校内实训室的实训功能。 预期目标: 在已有20家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再新建10家校外实习基地,使校外实习基地规模达到30家;同时确定15家紧密型校企合作单位,并与之共同完善学生校外实习基地管理评价方案和运行机制。 验收要点: ①与10家企业新建校外实习基地签定实践教学管理协议书; ②确定15家企业紧密型校企合作单位,共同完善学生校外实习基地管理评价方案和运行机制。 1.新建模拟导游实训室 教学 实验 实训 条件 建设 2.新建虚拟旅游实训室 3.实验实训条件内涵建设 预期目标: 初步建成虚拟旅游实训室,满足旅游专业仿真教学、虚拟经营等实践教学需要。 验收要点: ①初步建成虚拟旅游实训室,完成20万主要设备市场调研工作,完成主要设备购置招标书的编制工作; ②完成“虚拟旅游系统软件”的市场调研、论证、产品设计等工作,开发“虚拟旅游系统软件”(2项)。 预期目标: 探索“职业活动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校内实训教学管理体系,建立校内实训教学规章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使用功能。 验收要点: ①修订校内生产性实训室操作规范与管理制度; ②与旅游企业共同确定实训教学指导书编撰大纲。 4.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预期目标: 基于双赢、共建原则,与知名旅游企业合作,在原有10家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新建10家校外实习基地,使校外实习基地规模达到20家,基本满足学生顶岗实习需要;校企共建校外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制度,建立学生校外实习基地管理评价方案和运行机制。 验收要点: ①与10家企业新建校外实训基地签定实践教学管理协议书; ②完成学生校外实习管理规定的修订。 59

续表4B-1 建设内容 2008年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09年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总体目标: 建立企业人员到学校授课,教师到企业锻炼,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高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辅导,顶岗实习由企业教师指导的良性运行机制,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的,培养3名骨干教师,聘请来自于企业的10名兼职教师及5名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建立企业兼职教师专家库,建设一支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培养队伍,具备较强科研能力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的专兼结合“双师”结构型教学团队。 预期目标: 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中的1名,使其在导游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等方面起专业带头作用,带领教学团队完成专业建设任务,提升教学团队整体水平。 验收要点: ①赴韩国或澳大利亚同类高等学校或职业教育机构培训3个月,了解本专业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借鉴经验,深化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完成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研究报告,回国后举办1次培训讲座; ②赴旅游企业管理岗位或导游等核心业务岗位挂职两个月,完成调研报告;企业出具考评鉴定合格意见;完成1篇科研论文并正式发表; ③赴上海等国家级高职师资培训基地,参加旅游类高职教育素质培训; ④参加辽宁省旅游局组织的培训并考取旅行社总经理资格证书; ⑤主持制定体现校企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本专业课程建设方案;主持《模拟导游》等课程教学大纲制定,指导《旅游韩语情景会话》、《旅游服务心理与策略》课程教学大纲建设,完成课程教学大纲初步方案;主讲1门专业核心课程,主编该课程教材,负责3门核心课程教材编撰指导工作。 预期目标: 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中的另1名,使其在旅行社管理与服务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等方面起专业带头作用,带领教学团队完成专业建设任务,提升教学团队整体水平。 验收要点: ①赴韩国或澳大利亚同类高等学校或职业教育机构进行3个月培训,了解本专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借鉴经验,深化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完成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研究报告,回国后举办1次培训讲座; ②赴旅游企业管理岗位或计调、外联等核心业务岗位挂职两个月,完成调研报告;企业出具考评鉴定合格意见;完成1篇科研论文并正式发表; ③赴上海等国家级高职师资培训基地,参加旅游类高职教育素质培训; ④参加辽宁省旅游局组织的培训并考取旅行社总经理资格证书; ⑤主持制定体现校企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本专业课程建设方案;主持《旅行社计调与营销实务》等课程大纲制定,指导《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课程大纲建设,完成课程大纲;主讲1门专业核心课程,主编该课程教材,负责2门核心课程教材编撰工作。 1.培养专业 带头人 师资 队伍 建设 预期目标: 培养3名骨干教师中的2名,提升骨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素质,使其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学等方面起骨干作用,配合专业带头人完成专业建设任务。 验收要点: ①2名骨干教师赴韩国或澳大利亚等国职业教育机构进行培训,了解本专业国外发展现状、国外高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借鉴经验,完成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研究报告; ②2名骨干教师至少参加一次国内高水平高职院校学习考察交流; ③2名骨干教师下旅游企业两个月,参加体验式专项培训,完成体验式专项培训总结; ④2名骨干教师各主讲1门专业核心课程,制定本课程建设方案,主持该课程的教材改革与2.培养骨干教师 编写出版工作; ⑤2名骨干教师各完成1篇科研论文并正式发表; ⑥2名骨干教师参加辽宁省旅游局组织的培训并考取旅行社总经理资格证书。 预期目标: 培养3名骨干教师中的1名,提升骨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素质,使其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学等方面起骨干作用,配合专业带头人完成专业建设任务。 验收要点: ①1名骨干教师赴韩国或澳大利亚等国职业教育机构进行培训,了解本专业国外发展现状、国外高职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借鉴经验,完成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研究报告; ②至少参加一次国内高水平高职院校学习考察交流; ③下旅游企业两个月,参加体验式专项培训,完成体验式专项培训总结; ④主讲1门专业核心课程,制定本课程建设方案,主持该课程的教材改革与编写出版工作; ⑤完成1篇科研论文并正式发表; ⑥参加辽宁省旅游局组织的培训并考取旅行社总经理资格证书。 60

续表4B-1 建设内容 2008年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 重点培养5名“双师”教师中的3名,使其能够承担教学和校内实训指导任务,具备指导学生从事专业实践的能力。 验收要点: ①选派3名教师赴上海等国家级高职师资培训基地,参加旅游类高职教育素质培训,并通过高职教学能力测评; ②选派3名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到企业实践时间不少于2个月,完成实践和调研报告; ③选派3名教师参加辽宁省旅游局组织的旅行社经理培训并考取旅行社经理资格证书。 3.“双师”教师培养 2009年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 重点培养5名“双师”教师中的另外2名,使专业教师全部达到“双师”要求。 验收要点: ①选派2名教师赴上海等国家级高职师资培训基地,参加旅游类高职教育素质培训,并通过高职教学能力测评; ②选派2名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到企业实践时间不少于2个月,完成实践和调研报告; ③选派2名教师参加辽宁省旅游局组织的旅行社经理培训并考取旅行社经理资格证书。 师资 队伍 建设 预期目标: 在原有4名兼职教师的基础上,再聘请6名兼职教师,达到专兼比为1:1。 验收要点: ①制定兼职教师教学培训计划,在原有4名兼职教师的基础上,再聘请6名兼职教师,颁发聘书,签订岗位工作合同; ②兼职教师参与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调研工作,承担专业课程的实训教学任务,每人不少于32学时; ③兼职教师担任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完成顶岗实习指导记录; ④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习报告的撰写; ⑤聘请旅游行业知名人士来校讲座2次以上。 4.聘请企业兼职教师 预期目标: 继续聘请10名兼职教师,进一步完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形成兼职教师人才库。 验收要点: ①兼职教师参加教学培训,每人不少于16学时,完成教学培训学习笔记; ②兼职教师担任顶岗实习实训指导教师,指导学生顶岗实训,完成顶岗实习实训指导记录; ③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习报告的撰写; ④聘请旅游行业知名人士来校讲座4次以上; ⑤制定兼职教师人才库入库标准,建立兼职教师人才档案,形成50人以上的兼职教师人才库。 61

续表4B-1 建设内容 2008年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09年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总体目标: 通过对开设相关专业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进行调研,以“国家初级导游员”“旅游行业服务等级”等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具备地接导游服务、全陪导游服务、领队导游服务、旅行社计调、营销、旅游景区服务等能力。重点建设“模拟导游”“旅行社计调与外联”等2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建成“旅游韩语情景对话”“旅游服务心理策略”,“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等3门课程为院级精品课程,公开出版教材5本。 预期目标: 实践“职业活动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把职业素养教育贯穿始终、依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按‘教学做一体化’设计教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以导游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推行工作过程导向、实践主导、教学做一体、双证融通的课程建设。 验收要点: ①完成涉外旅游高技能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②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题调研; ③召开课程体系论证会,通过行业专家论证认可,形成论证报告; ④制定出体现职业活动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 ⑤制定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制定出全新的课程教学大纲,并在2008级新生中试行。 预期目标: 按照省级精品课程的标准开发《模拟导游》、《旅行社计调与营销实务》、《旅游韩语情景会话》、《旅游服务心理与策略》、《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等5门优质核心课程,确定课程建设方案,编制课程教学大纲,建成院级精品课程。 验收要点: ①按照岗位工作过程要求开发《模拟导游》等5门项目课程,进行5门课程的企业调研,完成调研报告; ②制定课程建设方案,编写课程教学大纲,完成5门课程的教材编写大纲,多媒体课件制作提纲; ③编写旅游韩语情景会话音像教学资料片的拍摄提纲; ④完成知识与技能测试题库的制作; ⑤5门课程建成院级精品课程。 预期目标: 启动特色辅助教材建设,完成原始素材的收集工作。 验收要点: ①启动《大连主要旅游景区景点》电子教材建设,编写电子教材制作提纲,完成所涉及的旅游景区、景点的信息采集; ②启动《辽宁主要景区景点》电子教材建设,编写电子教材制作提纲,完成所涉及的旅游景区、景点的信息采集。 预期目标: 启动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完成原始素材的采集工作。 验收要点: ①完成《涉外旅游专业学生基本技能测试题库》的编写; ②启动辽宁、大连旅游景区图库、大连主要旅游景区、景点音像资料建设,编写制作提纲,完成所涉及的旅游景区、景点的信息采集。 62

1.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建设 预期目标: 进一步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全面运行全新的专业教学计划,通过行业专家论证。 验收要点: ①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考试改革等系列教学改革; ②完善涉外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课程评价和考核体系。 课程 体系 与 教学 内容 改革 2.优质核心课程与配套教材建设 预期目标: 完成《模拟导游》、《旅行社计调与营销实务》、《旅游韩语情景会话》、《旅游服务心理与策略》、《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等5门优质核心课程及配套教材的建设工作,2门课程建成省级精品课程。 验收要点: ①完成5门课程的教材编写并出版; ②完成5门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制作; ③完成5门课程的电子教案的制作; ④制成旅游韩语情景会话音像教学资料片; ⑤完成各门课程的教学录像(精彩版4学时); ⑥《模拟导游》、《旅行社计调与营销实务》2门课程建成省级精品课程。 预期目标: 完成特色辅助教材建设,完成2部特色辅助教材编写。 验收要点: ①完成《大连主要旅游景区景点》电子教材的制作; ②完成《辽宁主要景区景点》电子教材的制作。 预期目标: 围绕专业核心能力,满足“职业活动导向”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开发多媒体课件资源库、精品旅游图库及音像资料库、专业学生基本技能测试题库、典型案例库、情景教学视频库、精品课程视频库;开放教学资源环境,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公共平台。 验收要点: ①完成辽宁、大连旅游景区图库的制作;完成大连主要旅游景区、景点音像资料的制作; ②开发多媒体资源库、专业学生基本技能测试题库、典型案例库、情景教学视频库、精品课程视频库。 3.特色辅助教材建设 4.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4C-1.非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所在专业群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

单位:万元 专业群所覆盖专业的名称 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 行业企业投入: 其他投入: 建设内容 2007 2008 2009 年度 年度 年度 小计 2007 2008 2009 年度 年度 年度 小计 2007 2008 2009 年度 年度 年度 酒店管理 2008年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09年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合计 小计 合计 10 17 8 35 - - - - - - - - 35 课程 体系 与 教学 内容 改革 5 12 3 20 - - - - - - - - 师资 队伍 建设 5 5 5 15 - - - - - - - - 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 依据酒店服务中心工作“前期准备、迎客服务、现场服务、结账送客” 服务结合试行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过程的各岗位工作流程,确定典型工作任务:餐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前厅服体系,全面运行全新的专业教学计划,通过行业专家论证。 务员、酒吧服务员、宴会服务员、康乐服务员服务。构建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 项目内容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验收要点: ①完成酒店管理高技能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验收要点: ②制定体现职业活动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 ①完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并汇编成规范文本; ③建立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制定教学大纲,并在2008级新生中试②召开课程体系论证会,通过行业专家论证认可,形成论证20 行; 报告; ④按照酒店服务业务流程要求开发“餐厅服务与管理”、“前厅与客房服务” 2③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考试改革等系列教学改革; 门专业项目课程,进行2门课程的企业调研,完成调研报告; ④完善酒店管理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课程评价和考核⑤制定课程建设方案; 体系; ⑥完成2门课程的教材编写大纲和实训项目与任务手册。 ⑤完成2门课程的教材编写并出版; ⑥完成2门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和情景教学录像; ⑦“餐厅服务与管理”、“前厅与客房服务” 2门课程建成院级精品课程。 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 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和1名骨干教师,通过国内专业研修、企业锻炼、学术继续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重点培养5名“双师”教交流、饭店培训师资格认证培训和企业兼职等方式,使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承师,使其能够承担主要教学和校内实训任务,具备指导学生从事担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及课程改革设计工作,提高专业技术服务能力;聘专业实践的能力;聘请8名酒店管理专家和服务技术骨干担任兼请5名酒店管理专家和服务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 职教师。 验收要点: ①1名专业带头人和1名骨干教师赴国际酒店管理集团顶岗实践,完成调研验收要点: 报告;企业出具考评鉴定合格意见;每人完成1篇科研论文并正式发表; ①选派5名教师赴上海等国家级高职师资培训基地,参加酒②1名专业带头人和1名骨干教师赴上海、北京等国家级高职师资培训基地,店类高职教育素质培训,并通过高职教学能力测评; 参加酒店类高职教育素质培训,并通过高职教学能力测评,获得合格证书; ②选派5名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企业实践时间不少于1个15 ③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制定本专业发展规划,主持制定体现校企结合、工月,完成实践和调研报告; 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本专业课程体系,制定本专业课程建设方案;主持③专业教师参加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服务技能职业标准培训并“餐厅服务与管理”、“前厅与客房服务” 2门课程大纲先期研究,分别主讲1门获高级证书; 专业核心课程; ④聘请8名酒店管理专家和服务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并参④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参加酒店中高层管理者培训或中国饭店职业经理人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 执业资格证书学习,取得执业资格证书或培训证书; ⑤聘请5名来自行业的酒店管理专家和服务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兼职教师主要担任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顶岗实习指导。

63

4A-2.非中央财政支持专业资金投入预算表

单位:万元 专业名称 商务日语 资金预算及来源 建设内容 2007 年度 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计 行业企业投入: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计 其他投入: 学院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合计 小计 合计 130 147 202 479 - - - - - 5 5 10 489 1.新建商务场景口译实训室 20 28 - 48 - - - - - - - - 48 教学 实验 实训 条件 建设 2.新建国际贸易综合实训室 20 33 - 53 - - - - - - - - 53 3.新建外文计算机应用实训室 - - 34 34 - - - - - - - - 34 4.新建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卫星接收系统 - - 58 58 - - - - - - - - 58 5.完善国际商务单证实训室 5 11 - 16 - - - - - - - - 16 小计 45 72 92 209 - - - - - - - - 209 1.培养专业带头人 3 10 8 21 - - - - - - - - 21 2.培养骨干教师 师资 队伍 建设 4.聘请企业兼职教师 3.培养“双师”教师 10 18 5 33 - - - - - - - - 33 2 2 2 6 - - - - - - - - 6 5 5 10 20 - - - - - - - - 20 小计 20 35 25 80 - - - - - - - - 80 64

续表4A-2 资金预算及来源 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建设内容 行业企业投入: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其他投入: 学院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合计 小计 小计 小计 1.课程体系和课程大纲建设 课程 体系 2.核心课程建设 与 教学 3.专业教学资源建设 内容 改革 小计 10 10 10 30 - - - - - - - - 30 45 20 55 120 - - - - - 5 - 5 125 10 10 20 40 - - - - - - 5 5 45 65 40 85 190 - - - - - 5 5 10 200 其他 小计 65

4B-2.非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建设进度表

专业名称 商务日语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建设负责人 崔风岐、文立影、余心之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建设内容 总体目标: 经过建设,建成校企深度融合、校内外实训基地有机结合、商务语言能力与商务专业能力有机结合,融教学、职业技能培训于一体的多功能、开放式实训平台,制定健全完善的实训管理制度,成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示范性实训基地。 预期目标: 完成3个商务场景口译实训室建设,实现模拟商务场景环境下的口语训练。 验收要点: ①完成48万元教学设备的购置、安装、调试及验收; ②每个实训室实训教学规模为36人; ③设计3个商务场景模拟会话项目,提供项目清单。 预期目标: 商务场景口译实训室投入使用,完善实训室功能,满足实训教学和社会服务需要。 验收要点: ①完成商务场景模拟会话项目设计,提供清单; ②每个实训室每周开出商务场景模拟会话及口译实训课24学时以上,提供实训教学记录; ③提供社会培训不少于100人次/年。 1.新建商务场景口译实训室 教学 实训 条件 建设 2.新建国际贸易综合实训室 预期目标: 完成国际贸易综合实训室建设,实现职业技能培训。 验收要点: ①完成53万元教学设备的购置、安装、调试及验收; ②实训规模为45人; ③试行实训教学,提供实训教学记录; ④提供社会培训不少于50人次/年。 预期目标: 全面开放国际贸易综合实训室,完善实训室功能,满足实训教学和社会服务需要。 验收要点: ①完成网络贸易实战实训项目设计,提供清单; ②提供实训教学记录; ③实现实训室全天候开放,提供使用记录; ④提供社会培训不少于50人次/年。 预期目标: 完成外文计算机应用实训室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 验收要点: ①完成硬件设备购置的调研并形成可行性分析报告; ②制定实训室总体建设方案和设备采购招标书。 3.新建外文计算机应用实训室 预期目标: 完成外文计算机应用实训室建设,投入使用。 验收要点: ①完成34万元教学设备的购置、安装、调试及验收; ②实训规模为40人; ③开出2个岗位技能培训项目,提供清单。 66

续表4B-2 建设内容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 完成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卫星接收系统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 验收要点: ①通过国内外考察和调研,完成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卫星接收系统设备采购调研; ②制定该项目总体建设方案和设备采购招标书。 4.新建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卫星接收系统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 完成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卫星接收系统项目建设,投入使用。 验收要点: ①完成卫星接收设施、媒体处理及存储设施等设备的安装、调试及验收; ②完成学生自主学习环境建设,完成网络课程的答疑、作业的布置与完成的教学系统设计及运行。 教学 实训 条件 建设 5.完善国际商务单证实训室 预期目标: 更新部分硬件设备,完善软件配置,形成国际商务单证实训室功能,使实训教学规模达到40人。 验收要点: ①完成16万元教学软件及新增硬件的购置、安装、调试及验收; ②实训教学规模达到40人。 预期目标: 继续完善国际商务单证实训室功能,开展实训教学、提供单证员职业资格培训服务,年培训50人次。 验收要点: ①每周开出商务单证实训课20学时以上,提供实训教学记录; ②实现实训室全天候开放,提供使用记录; ③提供单证员职业资格培训50人次/年。 预期目标: 探索“职业活动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校内实训中心配套管理体系,初步形成各实训室的管理规章制度。 验收要点: ①形成“职业活动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校内实训中心配套管理体系实施草案; ②修订各实训室安全管理制度、耗材使用管理制度。 6.实训条件内涵建设 预期目标: 完善健全校内实训中心管理制度。 验收要点: ①“职业活动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校内实训中心配套管理体系全面完善并实施; ②完善各实训室安全管理制度、耗材使用管理制度; ③完善学生实训守则; ④完善电子阅览室、国际贸易综合实训室开放管理制度。 67

续表4B-2 建设内容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总体目标: 通过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挂职锻炼、国内外进修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实践教学能力,聘请企业专家为本专业的兼职教师,组成兼职教师资源库,建成由2名专业带头人、8名专业骨干教师和企业技术专家组成的,掌握先进职教理念,具有较强的课程开发和教学能力,专兼结合、双师结构不断优化的专业教学团队。 预期目标: 确定2名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并在本年度对其中1名重点培养。 验收要点: ①参加高水平的专业学术交流会1次,到国内外重点大学或相关教育机构进行短期进修或培训1个月; ②制定专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负责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③到企业实践锻炼不少于30天; ④负责培养骨干教师,带领本专业教师整合课程内容; ⑤主持1门核心课程建设,并担任相关教学任务; ⑥主持1项省级课题或主编本专业高职教材1部。 预期目标: 确定8名骨干教师进行培养,重点培养其中6名骨干教师。 验收要点: ①参加专业学术交流会4人次; ②国内外重点大学或相关教育机构进行短期进修或培训4人次; ③每人到企业实践锻炼不少于30天,增强实践教学能力; ④主持1门核心课程建设; ⑤主持1项教改课题或参编本专业高职教材1部。 预期目标: 培养“双师”教师10人。 验收要点: ①5名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1-3个月; ②5名教师获得国际商务单证员、商务日语能力考试等级证书、全国外语翻译证书、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证书等商务日语类资格证书之一。 预期目标: 聘请企业兼职教师10名。 验收要点: ①从企业聘请10名一线专家为兼职教师,指导实训课程建设,从事实践环节教学; ②指导学生顶岗实习; ③专题讲座不少于6次。 预期目标: 重点培养另1名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 验收要点: ①参加高水平的专业学术交流会1次,到国内外重点大学或相关教育机构进行短期进修或培训1个月; ②到企业实践锻炼不少于30天; ③带领本专业教师整合课程内容; ④主持1门核心课程建设,并担任相关教学任务; ⑤主持1项省级课题或主编本专业高职教材1部。 1.培养专业带头人 师资 2.培养骨干教师 队伍 建设 预期目标: 继续培养8名骨干教师,重点培养另2名骨干教师。 验收要点: ①参加专业学术交流会2人次; ②国内外重点大学或相关教育机构进行短期进修或培训2人次; ③每人到企业实践锻炼不少于30天,增强实践教学能力; ④主持1门核心课程建设; ⑤主持1项教改课题或参编本专业高职教材1部。 预期目标: 新培养“双师”教师5人。 验收要点: ①3名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1-3个月; ②2名教师获得国际商务单证员、商务日语能力考试等级证书、全国外语翻译证书、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证书等商务日语类资格证书之一。 预期目标: 加强与企业合作力度,与企业共同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 验收要点: ①继续聘请10名企业一线专家为兼职教师,指导实训课程建设,从事实践环节教学; ②从合作企业选聘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兼职教师聘任条件: (至少符合以下两项条件)  具有指导实践教学的经验;  具有10年以上企业工作经验;  具有副高职以上职业资格;  在行业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③指导学生顶岗实习; ④专题讲座不少于6次。 3.培养“双师”教师 4.聘请企业兼职教师 68

续表4B-2 建设内容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总体目标: 深化商务日语专业“职业能力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与专业能力培养相适应的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加强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开发突出职业能力培养高职教材,建设高职商务日语资源库。 预期目标: 初步完成以日资企业工作环境为背景、以熟练的日语综合应用为基础、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为主线、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的商务日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完成调研,撰写调研报告;修订核心课程教学大纲。 验收要点: ①完成商务日语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调研,形成课程体系分析报告; ②修订综合商务日语、商务日语会话、商务日语视听、日文计算机应用、日本企业管理、国际贸易实务等核心课程的课程教学大纲。 预期目标: 继续完善商务日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形成商务日语专业“职业活动导向”人才培养模式课题研究报告。 验收要点: ①完善商务日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②形成商务日语专业“职业活动导向”人才培养模式课题研究报告。 1.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大纲建设 课程 体系 与 教学 内容 改革 2.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验收要点: ①整合课程的教学内容,修订课程教学大纲; ②编写教材; ③完成习题库建设; ④建成院级精品课程。 国际贸易实务 验收要点: ①编写实训指导书; ②完成教材的编写; ③完成多媒体课件制作; ④建成省级精品课程。 预期目标: 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根据企业岗位能力需求整合课程内容,全面启动核心课程建设,建成院级精品课程2门。 预期目标: 加大核心课程建设力度,建成院级精品课程4门,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 69

续表4B-2 建设内容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①整合课程的教学内容,修订课程教学大纲; ②制定校内自编讲义的编写计划。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①完成校内自编讲义的编写并投入使用; ②完成习题库建设; ③完成多媒体课件制作; ④建成院级精品课程。 验收要点: ①完成情景教学设计,完成教材的编写; ②完成习题库建设; ③建成院级精品课程。 综合商务日语 验收要点: ①整合课程的教学内容,修订课程教学大纲; ②制定教材编写计划。 商务日语会话 2.优质核心课课程 体系 与 日本企业管理 教学 内容 改革 日文计算机应用 程建设 商务日语视听 验收要点: ①整合课程的教学内容,修订课程教学大纲; ②完成第一册教材的编写; ③完成课程的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 验收要点: ①完成整套教材的编写; ②完成习题库建设; ③建成院级精品课程。 验收要点: ①整合课程的教学内容,修订课程教学大纲; ②编写案例教学特色教材; ③建成院级精品课程。 验收要点: ①完成教材的编写; ②完成多媒体课件制作。 验收要点: ①整合课程的教学内容,修订课程教学大纲; ②引进国外原版教材。 验收要点: ①完成习题库建设; ②建成院级精品课程。 3.专业教学资源建设 预期目标: 通过购买、制作等多种途径收集商务日语专业相关的教学资源素材,完成商务日语专业教学资源建设的准备工作。 验收要点: ①通过购买、制作等途径收集商务日语专业相关的音频资料、视频资料、文本资源、特色教材课件、网上资源、国际商务相关职业资格考试资料、日语能力考试资料等素材; ②进行分类整理,完成建设前期准备工作。 预期目标: 完成商务日语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实现网络共享。 验收要点: ①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完成实训指导书、习题库的编写,充实教学系统资源,实现网络共享; ②完成特色教材、电子教案、教学课件、国际商务单证员和跟单员等职业资格考试资料、日语能力考试资料等学生自主学习资源建设,实现网络共享; ③完成音像资料、电子图书等教学参考资源建设,实现网络共享。 70

4C-2.非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所在专业群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

单位:万元 专业群所覆盖专业的名称 市 级地方财政投建设内容 2007 年度 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实务(英语)、应用韩语(商务方向) 行业企业投入: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入 2008 年度 47 2009 年度 56 小计 其他投入: 合计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小计 小计 合计 15 118 - - - - - - - - 118 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 参照商务日语专业课程建设模式,启动专业群课程建设,在商务日语专业建设的带动下,继续推动专业群课程形成各自的课程体系,推动核心课程建设。 建设,完成核心课程建设。 验收要点: 课程 体系 与 10 教学 内容 改革 29 39 78 - - - - - - - - 验收要点: ①修订《外贸英语函电》、《国际金融实务》课程教学大纲,①《外贸英语函电》建成省级精品课程; 完成课件制作; ②《商务英语阅读》、《国际金融实务》建成院级精品②修订《商务英语阅读》、《电子商务与单证操作》课程教课程; 学大纲,完成教材的编写; ③完成《商务英语口语》教材的编写并力争出版; ③修订《商务英语口语》、《现代海关实务》课程教学大纲,④完成《商务英语听力》、《商务英语精读》校内自编78 完成校内自编讲义的编写; 讲义的编写及课件制作; ④完成《商务英语听力》第一册、《商务英语精读》第一⑤完成《英语国家概况》、《电子商务与单证操作》、《服册、《英语国家概况》校内自编讲义的编写; 装跟单实务》课件制作; ⑤完成《英文计算机应用》课件制作; ⑥完成《现代海关实务》教材的编写; ⑥修订《服装跟单实务》、《中级韩国语》课程教学大纲,⑦修订《商务韩语书信写作》课程教学大纲,完成教完成教材的编写。 材的编写和课件制作。 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 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4名;培养国际新增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2人;贸易实务专业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1人;培养应用韩语(商新增培养国际贸易实务(英语)专业带头人1人、骨干教务方向)专业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1人; 聘请兼职教师10师2人;新增培养应用韩语(商务方向)专业骨干教师2名。 人;聘请兼职教师10名。 师资 队伍 建设 5 18 17 40 - - - - - - - - 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①通过进修等方式,培养3名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在高职①通过进修等方式,培养2名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在40 教育研究领域有较大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各主持1项省级课高职教育研究领域有较大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各主持1题或主编1本高职教材; 项省级课题或主编1本高职院校教材; ②选派6名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培训、研修,到外资、外贸②选派6名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培训、研修,到外资、企业顶岗实习1-2个月,了解企业发展,撰写研修报告; 外贸企业顶岗实习1-2个月,了解企业发展,撰写研修报③从兼职教师资源库中聘请10人承担理论或实践环节教告; 学任务。 ③从兼职教师资源库中聘请10人承担理论或实践环节 教学任务。 71

5-1.院校其他项目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

单位:万元 项 目 名称 建设内容 级地方财政投入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计 行业企业投入: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计 其他投入: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合计 小计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合计 40 198 162 400 - - - - - - - - 400 社会 服务 技术服务 平台 建设 - 50 50 100 - - - - - - - - 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 ①建立保障技术服务的相关规章制度和鼓①完善保障技术服务的相关规章制度和鼓励政策; 励政策; ②数控技术、电子技术、汽车维修、物流管②结合实践教学需要,与企业协作完成生理、老年服务等领域组建专兼结合的技术开发与产加工任务,逐步形成规模生产和产学结合的技术服务队伍,为大连地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长效机制,形成产学结合的生产规模; 持与帮助; ③开展青年志愿者到社区服务活动,并形③结合实践教学需要,在现代装备制造技术成规模; 实训中心、电气电子技术实训中心等开展与企业④形成专兼结合的具有很高造诣的优秀专协作完成生产加工任务的试点; 业技术服务队伍。 ④开展青年志愿者到社区服务活动; ⑤建设专兼结合的具有很高造诣的优秀专 业技术服务队伍。 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①制定《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技术服务管理办①完善《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技术服务管理法》等相关管理文件; 办法》等相关管理文件; ②制定关于技术服务工作的相关奖励办法; ②完善关于技术服务工作的相关奖励办③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收入新增到帐金额法; ③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收入新增到帐金额100 达85万元; ④开展社区服务项目6项; 达152万元; ⑤开展技术研发活动4项; ④与4个社区建立稳定、长久的合作关系,⑥培养技术研发与技术服务骨干新增10开展社区服务项目10项; 人。 ⑤开展技术研发活动10项,见到实效的4 项; ⑥培养技术研发与服务骨干新增16人。 72

续表5-1 项 目 名称 建设内容 级地方财政投入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计 行业企业投入: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计 其他投入: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合计 小计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社会 30 99 41 170 - - - - - - - - 服务 职业技能培平台 建设 训与技能鉴定 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 ①建立保障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的相关规①完善保障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的章制度和鼓励政策; 相关规章制度和鼓励政策; ②开展技能类、服务类、语言类的社会技能培②继续拓展职业技能培训与技能鉴定项训与技能鉴定; 目,增加职业技能培训与技能鉴定职种,提③重点建设焊接技术培训教学基地和长兴岛职高社会和经济效益; 业技能培训基地,通过探索与开拓进一步增加技能③重点建设长兴岛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鉴定的职种; ④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的具有很高造诣的④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具有很高造诣的优秀专优秀专业技术培训师资队伍。 业技术培训师资队伍。 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①修订《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能培训与技①完善《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能培能鉴定管理办法》等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管理训与技能鉴定管理办法》等职业技能培训和文件; 技能鉴定管理文件; ②制定关于职业技能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的奖②完善关于职业技能培训与技能鉴定工励办法; 作的相关奖励办法; ③完成焊接技术培训教学基地的建设,培训规③完成长兴岛职业培训基地的建设;可模达60人; 实现技能类、管理与财经类职业技能培训与④启动长兴岛职业培训基地的建设,重点建设技能鉴定项目6个以上; 的培训职种是焊接技术、船用发动机装配与调试和④完成面向社会的职教师资培训服务管线装接技术等; 100人次以上; 170 ⑤完成面向社会的职教师资培训服务60人次; ⑤完成面向社会的职业技能培训服务⑥完成面向社会的职业技能培训服务4500人5500人次以上; 次以上; ⑥完成面向校内外的职业技能鉴定服务⑦完成面向校内外的职业技能鉴定服务45005500人次以上; 人次以上; ⑦引进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焊接技术实⑧引进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焊接技术实践教学践教学教师1人,培训各类实践教学师资5教师1人,培训各类实践教学师资6人; 人; ⑨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培训教师占专兼职培训⑧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培训教师占专兼教师的比例达40%。 职培训教师的比例达60%。 73

续表5-1 项 目 名称 建设内容 级地方财政投入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计 行业企业投入: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小计 其他投入: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合计 小计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职业院校对口支援 10 49 71 130 - - - - - - - - 社会 服务 平台 建设 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 ①在与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疆轻工①在与4所职业技术院校已经建立对口支援合职业技术学院和贵州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职作关系的基础上, 与1所职业技术院校建立对口支业技术院校已经建立对口支援合作关系的基础援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 上, 与1所职业技术院校建立对口支援合作关系,②在专业建设、师资培训、学生培养等方面为被签订合作协议; 支援院校提供服务;与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②在专业建设、师资培训、学生培养等方面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和贵州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在教为被支援院校提供服务。与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设备支援、教育教学信息交流、师资培训和联合培学院、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和贵州铜仁职业技养学生等方面获得合作建立长效机制; 术学院等4所职业技术院校在教育教学信息交流③与大连地区的中等职业学校、瓦房店市长兴岛和教学资源共享方面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职业教育中心在教学资源等方面建立长期支援合作③与大连地区的中等职业学校、瓦房店市长关系;长期提供师资培训和教学设备共享等帮助。 兴岛职业教育中心在教学资源等方面建立支援合 130 作关系;提供师资培训和教学设备共享等帮助。 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①新增1所对口支援职业院校,签订合作协①新增1所对口支援职业院校,签订合作协议,议,明确合作内容;; 明确合作内容; ②为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院校培②为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院校培养训教师总计40人次; 培训教师不少于60人次; ③以2.5+0.5的联合办学方式分别与上述4③以2.5+0.5的联合办学方式分别与上述5所学所学校合作培养学生不少于40人; 校合作培养学生不少于50人; ④组织2次相互交流、互访; ④组织2次相互交流、互访; ⑤支援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机电类教⑤支援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机电类、汽车类学设备40台套。 教学设备,提高对口支援院校的教学实力。 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 整合教学资源管理体系,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完善教学资源管理体系和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建机制,实现教学资源对社会开放。 立教学资源对社会开放的长效机制。 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①改革实践教学资源管理体系和人事管理机①完善实践教学资源管理体系和人事管理机制,制,使之有利于社会共享学院的实践教学资源; 社会团体共享学院实践教学资源; ②建立教学资源对社会开放的管理机制和制②形成教学资源对社会开放的管理机制,保证社度,保证社会可以顺利应用学院的教学资源。 会团体可以顺利应用学院的教学资源。 - 教学资源对社会开放 - - - - - - - - - - - -

74

5-2.院校其他项目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

单位:万元 项 目 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 2007 2008 2009 年度 年度 年度 行业企业投入: 其他投入: 合计 2007 2008 2009 年度 年度 年度 2007 2008 2009 年度 年度 年度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名称 建设内容 小计 小计 小计 合计 210 413 362 985 - - - - - - - - 985 统一认证服务基于网络环境的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建设 系统 85 90 35 210 - - - - - - - - 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 以教育部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以及相关行业标准为基继续加强和完善学院管理信息化标准建设,初步完成学础,根据高职教育教学与管理的特点制定适合我院的信息化标准,院统一认证服务系统和门户网站项目建设,迁移、整合原有统一我院数据库平台及编程接口,建设人事、学生管理系统,做业务系统,完善业务系统。 好统一认证服务系统的调研工作,进行学院门户网站建设。 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①初步制订完成我院信息化标准的10个信息子集:学院基本①总结前期实际工作经验和应用状况,提出改进方案,情况信息子集、学生信息子集、教职工信息子集、教学管理信息进一步完善学院管理信息化标准; 子集、科研信息子集、体育卫生信息子集、办公管理信息子集、②根据学院的组织机构、岗位、人员身份等实际情况,210 图书管理信息子集、仪器设备与实验室信息子集、房产与设施信完成我院统一的权限体系设计,统一权限体系包括:功能权息子集; 限、操作权限、数据权限,建立统一的权限模型; ②根据对信息标准体系及未来学院信息化工作的分析,选择③建设人事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 数据库平台,制定编程接口标准,完成中心数据库部署; ④完成学院统一认证服务系统和门户网站建设,实现用③对人事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统一认证服务系统等软户角色的统一认证与管理,根据用户权限和访问需求定制其件产品进行调研、测试,写出调研、评测报告,形成实施方案,个性化界面; 组织初步实施; ⑤根据我院信息化标准对原有图书管理等系统进行迁④进行学院门户网站建设。 移、整合。 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 确定数据中心服务器及存储设备方案;增加网络出口带宽及两更新数据中心核心服务器及存储设备,大幅度提高数据中校区之间网络带宽,保障网络教学系统、分校区使用各种网络教学心处理能力。 资源以及校外远程教育的需要;优化网络性能、提高网络带宽利用 效率。 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①购买数据中心核心设备小型机(2台)、光纤通道存储设①根据网络教学系统对服务器及存储系统要求,对数据中心服备(9TB)、适量的PC服务器,并完成安装、测试、验收,满务器及存储设备进行先期调研,写出调研报告,完成服务器及存储足当前以及三年内网络教学平台和各业务系统对数据中心处设备选型; 理能力和存储容量的需求。 416 ②制定数据中心服务器及存储设备构建方案; ③增加校园网出口带宽,将中国网通的出口带宽增加到 50Mbps、将教育科研网的带宽增加到100Mbps、将校区间网络带宽提高到1000Mbps; ④增加边界网络负载均衡设备,提高网络带宽利用效率。 硬件支撑平台 54 228 134 416 - - - - - - - - 75

续表5-2 单位:万元 项 目 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 2007 2008 2009 年度 年度 年度 行业企业投入: 其他投入: 合计 2007 2008 2009 年度 年度 年度 2007 2008 2009 年度 年度 年度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名称 建设内容 小计 小计 小计 网络教学平台 46 36 38 120 - - - - - - - - 基于网络环境的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建设 知识管理系统 25 29 - 54 - - - - - - - - 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 构建“网络教学平台”,用于开发设计教学计划、课程大纲、在教学资源充实的基础上,应用“网络教学平台”,开设课程内容,制作教学课件,并将这些资源充实到“网络教学平台”网络课程,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考核,自我评价,教师在中,实现有效的资源管理。 线答疑,批改作业,同时开设讨论区,培养学生协作解决问题 的能力,根据试用中存在的问题,完善网络教学平台,满足学 生的弹性学习需要。 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①购买2000用户网络教学平台,并完成安装、测试、验收。①将网络教学平台升级为10000用户; 该平台应具有开发设计教学计划、课程大纲、课程内容、题库建设、②培训300人次,在达到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发设计在线答疑、在线考试、批改作业、统计分析学生学习效率等; 教学计划、课程大纲、课程内容,制作教学课件能力的基础上,120 ②制定 “网络教学平台”使用规则; 全面掌握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平台的作③培训90人次,达到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发设计教学计用; 划、课程大纲、课程内容,制作教学课件的能力; ③通过报告和学业表现统计分析,观察学生学习进度,了④引进网络课件制作系统,方便教师制作包括音视频、授课所解课程的使用情况。 用计算机屏幕内容的三分屏课件; ⑤实现资源和文件的管理、重复利用和共享。 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 对知识管理系统进行调研,确定所要购买的知识管理系统软自动获取互联网信息,实现文本信息的自动分类管理和展件。 示,挖掘与学院各专业相关的隐性知识,形成学院的知识仓库 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①在需求调研基础上,设置知识需求大类; ①针对我院各专业使用者所关注的知识内容结构不同,进行需②验收知识管理系统; 求调研,写出调研报告 ; ③建立分类标准,生成分类模型,确定知识收集规则; ②对知识管理系统进行调研,测试比较各知识管理系统,写出④建立信息安全控制标准,管理用户的阅读权限,实现知评测报告; 识的安全使用。 ③购买知识管理系统,并安装、测试。 54 76

续表5-2 单位:万元 项 目 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 2007 2008 2009 年度 年度 年度 行业企业投入: 其他投入: 合计 2007 2008 2009 年度 年度 年度 2007 2008 2009 年度 年度 年度 2008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09年9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名称 建设内容 小计 小计 小计 远程教育视频会议系统 基于网络环境的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建设 安全保障体系 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 对远程教育视频会议系统进行调研,确定选型。 通过远程教育视频会议系统,实现部分公共课、实验课的 网上直播,搭建虚拟教室。 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①对远程教育视频会议系统进行调研,测试比较各远程教育视①购买远程教育视频会议系统,并完成安装、测试、验收; 频会议系统,写出测试报告; ②开设网络虚拟教室、实验室。 ②确定远程教育视频会议系统的选型。 - - 22 22 - - - - - - - - 22 - 30 133 163 - - - - - - - - 预期目标: 确定网络安全方案,完成网络安全软硬件产品选型;确定数据备份系统方案,完成数据备份产品选型;制订网络安全规章制度。 验收要点: ①分析各种网络安全方案,对网络安全软硬件进行调研,写出调研报告,完成网络安全方案的选型; ②分析各种数据备份方案,对备份软件及磁带库系统进行调研,写出调研报告,完成数据本异地备份方案的选型; ③制订数据中心、各应用业务服务器安全规划和规章制度。 163 预期目标: 部署网络接入认证系统,解决病毒和非法接入给校园网络带来的安全问题,建立本地及异地数据备份容灾系统,保障核心数据安全。 验收要点: ①购买1000用户接入认证系统,并完成安装、测试、验收,解决病毒和非法接入给校园网络带来的安全问题; ②购买防火墙,配置安全策略,保证服务器区安全; ③购买本地及异地数据备份容灾系统,包括一台6TB磁带库,备份服务器软件,并完成硬件及软件系统的安装、测试、验收,保障各种教学资源以及各种业务数据的安全; ④建立数据备份计划和办法。

备注:以上栏目主要填写开展面向区域(行业)师资培训、对口支援等项目以及学院创建的相关项目;本表可增加续表。

77

6.资金投入预算汇总表 资金总预算及来源 合 计 建 设 内 容 中央财政投入 地方财政投入 行业企业投入 其他投入 金额 (万元) 比例 (%) 金额 (万元) 比例 (%) 金额 (万元) 比例 (%) 金额 (万元) 比例 (%) 金额 (万元) 比例 (%) 合 计 2100 100 6300 100 60 100 340 100 8800 100 1.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1050 50 2453 38.94 60 100 - 194 - 57.06 5467 62.13 中央财政 重点支持 专业 3.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735 35 224 3.56 - - 116 34.12 2.师资队伍建设 315 15 320 5.08 - - 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所在专业群 691 10.97 - - - 20 - 5.88 691 7.85 非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及专业群 1167 18.52 - - 1187 13.49 1、社会服务平台建设 400 6.35 - - - - 10 - - 2.94 400 4.55 其他 2、基于网络环境的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建设 985 15.63 - - 985 11.19 3、项目管理 60 0.95 - - 70 0.79 78

7.专家论证意见

79

8.院校举办方承诺

80

9.地方政府支持承诺

81

10.审核意见

教育部办公厅章 财政部办公厅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联系部门 联系 信息 办公室电话 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工作办公室 (010)66096232 传真 (010)66096232 E-mail sfgz@moe.edu.cn 8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