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是植物中存在的一大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是许多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本文对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浸渍法、微波法、超声波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分离纯化方法(大孔吸附树脂法、柱层析法、HSCCC法),含量测定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HPLC法、色谱联用技术,二阶导数光谱法、双波长薄层扫描法)进行综述,为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前言:环烯醚萜类属于单萜化合物,是许多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蚁臭二醛的缩醛衍生物,是许多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广泛存在于植物界。该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主要表现为:保肝作用,利胆作用,降血糖血脂作用,抗炎作用等。其大部分为苷类成分,大致分为普通环烯醚萜苷类、裂环环烯醚萜苷类、4-位无取代环烯醚萜苷类等[1]。本文将结合近10年研究成果,从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含量测定等方面综述其研究进展,为系统地进行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1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提取方法1.1浸渍法环烯醚萜类的提取一般采用溶剂提取法。由于该类化合物在植物体中以苷的形式存在,极性较大,所以溶剂一般选用极性较大的水、甲醇、乙醇、烯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2]。许婧等[3]用95%甲醇冷浸的方法,从蜘蛛香中提取环烯醚萜类化合物。采用加压溶剂提取法从兔儿尾苗叶中提取梓醇和桃叶珊瑚苷较常压提取,提取率更高[4]。京尼平苷的和京尼平苷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为70℃下提取2次,提取时间为1h,溶剂为12倍体积的50%的甲醇[5]。栀子总环烯醚萜苷提取中,比较了水提醇沉法和醇提水沉法的异同,前者有效成分的损失比较大,而醇提和醇提水沉的提取率较大,且醇提水沉法较醇提提取率更高[6]。1.2微波法微波提取是把微波作为一种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能源来使用,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有提取成分不易分解、耗时短、耗能低、环境污染小等优点。贺娟妮[7]确定了从山茱萸中提取三种环烯醚萜苷的最佳微波提取工艺为:以体积分数72%的乙醇作为溶剂,液料比为15mL/g,在微波功率400W下提取10min,连续提取两次。聂颖杰[8]通过比较热回流、超声、微波提取及溶媒,证明微波醇提效果最好,最佳提取方案为:料液比1:30,提取时间6分钟,提取三次。1.3超声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是利用超声波空化作用加速植物有效成分浸出的提取。该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无需加热、保护热不稳定性成分等优点[9]。刘海洋等[10]通过超声提取正交试验确定影响结果的因素顺序为:乙醇的浓度>乙醇的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得出用10倍量的80%乙醇提取2次,每次1.5h,地黄中梓醇的提取率最高。丁平等[11]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提取巴戟天中的水晶兰苷,利用HPLC确定提取率,最后确定超声提取法提取率最高,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的提取条件为:用200倍量80%甲醇,超声提取2次,每次30min。1.4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有提取速度快、收率高、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绿色环保等优势[12]。但常用的CO2-SFE只适用于提取亲脂性、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这就给提取环烯醚萜苷成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随着高压技术和夹带技术的发展,此方法也将得到广泛应用[13]。2.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分离纯化方法2.1大孔吸附树脂法大孔吸附树脂是依靠它和被吸附的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引力,通过它巨大的比表面进行物理吸附而工作,使有机化合物根据有吸附力及其分子量大小可以经一定溶剂洗脱分开而达到分离、纯化等不同目的。根据环烯醚萜苷类的极性范围,一般是选用弱极性或非极性的树脂。姚干等[14],金日显等[15]分别采用HPD450大孔吸附树脂以及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栀子总环烯醚萜苷。杨坤等使用HPD100树脂作为吸附剂,采用30%乙醇进行洗脱,分离纯化地黄中的梓醇。李茂星等[16]比较10种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大孔树脂对独一味水提取物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吸附与解吸附条件,结果显示XDA-1型大孔吸附树脂对其有较好的吸附能力,50%乙醇解吸附快速有效,树脂重复利用度高。2.5阴离子交换树脂法离子交换树脂对溶液中的不同离子有不同的亲和力,对它们的吸附有选择性。张庭广等[17]在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地黄中梓醇时,发现大孔吸附树脂很难分离梓醇与糖类,故再利用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梓醇与糖类的分离,达到了分离、纯化梓醇的目的,为药材中环烯醚萜苷类与糖类的分离、纯化提供了参考数据和方法。2.2柱层析法邱建国等[18]应用大孔吸附树脂结合聚酰胺柱色谱法,富集分离独一味中总环烯醚萜类极性成分。该方法分离、富集效果与降低成本都兼顾,有利于工业化生产。李冲等[19]在分离蒙古糙苏中的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时,用乙醇回流提取之后再用丙酮溶解,粗提物先经聚酰胺柱,不同组分再经反复硅胶柱层析,用不同溶剂洗脱,最后得到得3种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张涛等[20]经反复硅胶柱层析得到马鞭草中三个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李辉等[21]使用硅胶柱层析法公杜仲粕中分离纯化桃叶珊瑚苷。郭伟杰[22]用工业乙醇冷浸提取甘肃马先蒿干燥全粉后,经硅胶、聚酰胺柱等手段得到数个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2.3高速逆流色谱技术HSCCC技术作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新型分离纯化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固-液柱色谱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操作灵活、高效、快速、制备量大、费用低等优点。王艳艳等[23]利用制备高速逆流色谱仪从龙胆中分离高纯度的龙胆苦苷,以氯仿-甲醇-正丁醇-水(5:4:2:4)为溶解系统对龙胆甲醇粗提物进行分离,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转速为820r/min,流速为2.0ml/min。所得纯度达到96.68%。3.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方法3.1分光光度法郝婷等[24]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素馨花中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周婷婷等[25]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栀子苷为标准品,测得栀子总环烯醚萜苷浓度在8.08~24.24μgml-1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精密度、重复性、加样回收率、稳定性均良好。曾令峰等[26]采用分光光度法,以梓醇为对照品,经酸水解,二硝基苯肼乙醇试液和NaOH-70%乙醇溶液显色后在463nm处测定其含量,结果显色稳定。王锦玉等[27]建立了筋骨草药材中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以乙酰哈巴苷为对照品,经酸水解,二硝基苯肼乙醇试液-氢氧化钠甲醇水溶液显色后,在586nm处测定其含量。丁文雅等[28]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六种蒙药龙胆科药材中总环烯醚萜的含量,结果显示全草类药材蓝玉簪龙胆含量最高,花类药材秦艽花和小秦艽花含量最低。3.2高效液相色谱法王玉磊[29]采用HPLC法测定巴戟天中水晶兰苷的含量,色谱柱为VenusilMP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5:95),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35nm。在此条件下,巴戟天药材中水晶兰苷色谱峰与其他峰分离良好,峰型对称。王丹等[30]采用碱水解-RP-HPLC法测定中药女贞子中活性成分裂环环烯醚萜总苷含量。吴靳荣等[31]采用HPLC法测定了中药秦艽中5种环烯醚萜的含量,结果显示5种环烯醚萜类成分在8种秦艽类药材中均有分布。3.3色谱联用技术王永兵等[3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HPLC-DAD)同时测定鸡矢藤药材中3种主要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含量,结果显示三个环烯醚萜苷在标准曲线内均有较好的线性,且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灵敏度、重复性和准确度。彭密军等[33]建立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不同杜仲样品中3种环烯醚萜类物质含量的方法。3.4其他方法崔亚君等[34]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了7种川产缬草属植物中蜘蛛香的含量。明东升等[35]以氯仿为提取溶剂,以丙酮为滴定溶剂,测定了缬草、蜘蛛香、黑水缬草中总缬草苏的含量,以酸度计指示电位变化,一级微商法确定终点。采用导数光谱法简便、快速,王雷琛等[36]建立了测定栀子中总环烯醚萜苷含量的二阶导数光谱法,并用该方法测定不同产地栀子中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徐攀等[37]建立了UPLC-MS/MS同时测定大鼠脑中栀子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栀子苷酸灵敏可靠的分析方法。4结论环烯醚萜苷类的有栀子苷、梓醇等,裂环环烯醚萜苷类有龙胆苦苷、龙胆碱等,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从文献对它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对环烯醚萜苷的提取、分离、含量测定正逐渐采用更新颖,更环保的模式和技术,为环烯醚萜苷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但若想实现其工业化生产和广泛应用,必须找到简便,易操作,提取率高的提取分离方法,达到提取出高纯度的环烯醚萜苷的目的。为了实现其质量控制,建立其药品质量标准,也必须找到更加准确,可重复的含量测定方法。这值得我们广大学者继续钻研,为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做出贡献。参考文献[1]郭建华,田成旺,刘晓,等.中药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研究进展[J].药物评价研究,2011,34(4):293-297.[2]董娟娥,张靖.植物中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研究进展[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19(3):131-135.[3]李少华,闫智勇.蜘蛛香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12,21(6):633-637.[4]李鹏,李绍平,付超美,等.加压溶剂提取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8):723-726.[5]朱冬春,黄赵刚,夏泉,等.中京尼平苷提取方法考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7):1684-1685.[6]陈芳,董志.栀子总环烯醚萜苷提取工艺路线研究[J].激光杂志,2010,31(2):95-96.[7]贺娟妮.山茱萸中三种环烯醚萜的微波提取及高效液相色谱测定[D].陕西师范大学,2011.[8]聂颖杰.微波提取HPLC测定麻花艽地上部位龙胆苦苷、璋牙菜苷及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R].青海民族学院药学系,2008,167-173.[9]王昌利,杨景亮,朱周才,等.超声提高芦丁得率的实验研究[J].中成药,2003,2:122-123.[10]樊海燕,杨坤,张晨晓,等.地黄中梓醇的含量测定及其提取分离工艺研究[J].化工学报,2008,59(9):2283-2288.[11]徐吉银,丁平.巴戟天中水晶兰苷的提取方法研究[J].中成药,2007,29(6):893-895.[12]天然药物化学[13]葛云初,黎阳.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J].现代药物与临床,2009,24(5):79-282.[14]姚干,何宗玉,方积年.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栀子中总环烯醚萜苷和栀子苷的研究[J].中草药,2006,37(1):57-61.[15]金日显,郭春燕,刘淑芝,等.大孔吸附树脂法富集栀子中栀子苷的工艺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5,11(3):1-2.[16]李茂星,贾正平,胡之德,等.大孔树脂富集纯化藏药独一味总环烯醚萜苷[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7):1743-1747.[17]张庭广,司玫,何进来,等.地黄中梓醇的分离纯化工艺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6):591-592.[18]邱建国,张泉龙,尉丽力,等.工业化提取分离纯化独一味总环烯醚萜苷类成分[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3):32-35.[19]李冲,张承宗.蒙古糙苏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0,25(1):35-36.[20]张涛,阮金兰,吕子敏.马鞭草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2004,31(10):721-723.[21]李辉,汪兰,彭玉丹,等.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纯化杜仲粕中桃叶珊瑚苷[J].食品科学,2010,31(14):58-61.[22]郭伟杰.藏药甘肃马先蒿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4.[23]王艳艳,王英平,刘继永,等.HSCCC法分离制备龙胆有效成分龙胆苦苷[J].中药材,2007,30(7):789-791.[24]郝婷,赵桂琴,张树峰.素馨花中总环烯醚萜苷提取工艺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6):1353-1355.[25]周婷婷,闻俊,佟典承,等.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2):273-275.[26]曾令峰,刘学良,王慧春,等.分光光度法测定地黄中总环烯醚萜苷含量[J].分析试验室,2011,29:210-212.[27]王锦玉,孙晓丽,王智民,等.筋骨草中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测定[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15(8):3-5.[28]丁文雅,张忠诚,刘艳艳,等.六种龙胆科蒙药药材中总环烯醚萜的含量测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5(8):1-3.[29]王玉磊.巴戟天中主药环烯醚萜苷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30]王丹,吕亚丽,刘春生,等.女贞子中裂环环烯醚萜总苷的含量测定[J].科学服务于研究,2012,12(1):52-54.[31]吴靳荣,吴立宏,赵志礼,等.中药秦艽和习用品中5种环烯醚萜类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4):715-720.[32]王永斌.HPLC法测定鸡矢藤药材中环烯醚萜苷含量[J].药学研究,2013,23(4):115-18.[33]彭密军,张敏,周春山,等.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杜仲样品中环烯醚萜含量[J].分析测试学报,2006,25(1):52-56.[34]崔亚君,岳松健,王亚森,等.七种缬草属植物中缬草三酯和乙酰缬草三酯含量考察[J].西北药学杂志,2009,14(4):152-155.[35]明东升,郭济贤.缬草类生药中总缬草素的含量测定[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2003,20(3):210.[36]王雷琛,王秀鑫,周婷婷,等.用二阶导数光谱法测定栀子中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0,10(3):205-207.[37]徐攀,陆扬,白洁,等.UPLC-MS/MS测定醒脑静口服制剂中3种环烯醚萜在大鼠脑中含量及其脑药动力学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2):2351-2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