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 李
内建英LED 郭晓华
智 能梁志照鹏 明姜慧系彬统设计
• 120 •
本文采用STM32F103ZET6处理器和ESP8266芯片WIFI模块为核心设计了
基于WIFI的室内LED智能照明系统,完成了系统硬件电路和软件系统设计,并完成了系统样机测试。系统可以实现Android手机客户端和室内多盏WIFI LED灯之间的操作,完成不同场景下多种照明模式的切换。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照明系统仅仅提供光照功能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基于WIFI的室内LED智能照明系统作为物联网产业的成果之一,既可以节约能源,又可以实现灯光根据不同的场景进行调节,延长灯具的使用寿命和更好满足人们的生活环境的需求。为此,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WIFI的室内LED智能照明系统。
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该系统以STM32F103ZET6为主控芯片完成智能照明系统的控制终端设计。以LM7805作为稳压芯片,产生5V的直流电,给灯珠进行供电。利用控制芯片同时产生四路PWM输出,对四种灯光(红、绿、蓝、白)的亮度进行调控。利用RGB调光原理通过不同的占空比营造不同灯光颜色,利用不同的闪烁方式或者各种闪烁方式的组合打造不同的灯
光氛围,从而满足不同的场景需求。系统可以通过WIFI和个人手机相连,利用手机APP进行操作,发出不同的信号,控制灯光效果。用户能通过手机随时查询自家灯的状态,起到节约能源的效果。在整个运行过程中LED或者开关器件会发热,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的上升,如果温度上升到一定的程度就报警并通过手机提醒用户。
2 系统硬件设计
2.1 电源电路
系统的总电源输入为市电(220VAC,50Hz),经过隔离变压器降压处理,然后经过由四个二极管构成的整流桥和两个大容量的滤波电容,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最后输入由三个LM7805稳压芯片构成的稳压电路,最后在输出端接入一个滤波电容,经过这样简单的处理,就将220V的交流电转换成5V直流电给整个系统提供电源。
图2 整流电路
图3 降压电路
在得到5V的直流电后,通过以SC4519芯片为核心的降压电路。将5V转换成3.3V给主控芯片和WIFI模块供电。设计时要注意输入滤波电容C8、SC4519的地脚和D1所构成的环型电路面积要小。这样就要将滤波电容和二极管在PCB布局时离芯片比较近。2.2 驱动和照明电路
驱动电路采用的是TLP521光耦,防止灌电流过大烧毁MCU,在PWM输出末端用光耦进行隔离;LED照明模块采用的是四色(红绿蓝白)灯照明,每一组颜色的灯对应一组PWM波。通过控制PWM的值来改变不同灯光的亮度,从而完成调光照强度这一功能。同时还可可以改变PWM值的配比
ELECTRONICS WORLD・技术交流(RGB调光)来改变灯光的颜色。如图4所示。图4 驱动和照明电路
2.3 WIFI模块电路
WIFI模块采用的是以ESP8266芯片,通过串口与控制器相连,具体如图5所示。
图5 WIFI模块电路
3 系统软件设计
系统软件设计包括主函数、按键控制、WIFI模块和温度控制等模块的程序设计。其中系统主函数程序流程图如图7所示。4 系统测试
逆变器实验样机:
制作了基于WIFI的室内LED智能照明系统的实验样机,如图6所示。
图6 实验样机物图
对系统进行了联合测试,通过手机APP利用WIFI与系统终端进行联接,实现终端LED的开、关和亮度调节,并可以根据不同场景实现不同的灯光控制。
图7 主函数程序流程图
5 结束语
设计了一套基于WIFI的室内LED智能照明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手机客户端和系统终端构成,能够实现Android手机客户端和室内多盏WIFI
LED灯之间的联系:包括LED灯的动态添加、删除、修改、信息处理、角色识别及密码安全性等。手机客户端能在Android平台上实现多用户共享,信息同步等功能;系统终端多盏LED灯之间具有全局、房间、单灯等模式概念,并且在实现开、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还要具备任意亮度的调光能力。测试结果验证了系统设计的正确性。
课题来源:2017年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资助(546);2019年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资助;湖南省常德市科技局资助项目(2016KZ24);湖南文理学院科研项目(17BSQD29)。
• 121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