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of Statistics 统计学专业留学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统计职业道德,有理想,热爱统计学,擅长数据分析,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与方法,能正确运用统计方法和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和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胜任统计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的专业型和通用性人才。
二、培养要求
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系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发现现实社会中的统计问题,具有获取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具备正确运用统计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一种统计分析软件,具有编写应用统计程序的能力,有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善于交流。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有较强的统计书面表达能力。了解与统计学相关学科的最新进展和应用前景,包括经济学、数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生物学等。具有健康的体魄,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
三、总学分118学分,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课程设置与培养环节 (一)基础技能 38 学分,全校共同课,必修 1.汉语类课程群 14学分 2.中国概况 2学分
3.公共数学18学分 4.计算机教学 4学分
(二)通识教育 11学分,其中必修3学分,选修8学分 全校共同课:
1.新生研讨课 1 学分,必修
2.科学、人文与方法 4 学分,选修 3.原著原典选读2 学分,选修
4.国际小学期全英文课程群 2 学分,选修
课程外学习:
1.经典历史著作阅读 2学分,必修
2.跨文化沟通、学科通识、国情教育等系列讲座,不计学分
(三)专业教育 57学分
1.学科基础课:共 5 门,必修 16学分 2.专业必修课:共 7门,必修 21 学分
3.专业选修课:20学分,其中专业方向选修课程10学分,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10 学分
(四)素质拓展 4学分,其中必修2学分,选修2学分 1.心理健康教育 1 学分,必修 2.职业生涯规划 1学分,必修
3.公共艺术教育2 学分,选修
(五)实践教育 6 学分
1.社会研究与创新训练 2 学分
社会研究与创新训练是实践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科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不少于5000字的社会研究报告,也可参加“千人百村调研”、“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等项目直接申请社会研究与创新训练学分。 2.毕业论文/设计 4 学分
第四学年撰写一篇毕业论文(8000字左右),计4学分,通过论文写作,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发展指导 2 学分
发展指导培养环节既有课程学习也有课程外学习,学生根据个人需要选修。课程学习包括基础技能强化、专业技能强化、就业创业指导、研究生预修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其他兴趣课程等类别。学生必选课程2学分,多选的发展指导课程(非本学科专业)可计入“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群”学分。课程外学习包括各类讲座、助教实践、就业实习、创业训练、国际交流等,不计学分。 五、学期安排及学程规划
学期安排方面,每学年分为秋季、春季、国际小学期三个学期。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分别为19周,包括课堂教学17周,考试2周。国际小学期4周。
学程规划方面,本专业必修86学分,选修32学分。其中,第一学年秋季学期必修19学分,春季学期必修14学分;第二学年秋季学期必修13学分,春季学期必修7学分;第三学年秋季学期必修14学分,春季学期必修12学分;第四学年秋季学期必修3学分,春季学期必修4学分。
选修方面,“科学、人文与方法”、“原著原典选读”、“公共艺术教育”及“发展指导”的具体课程可参见《课程资源总汇》及每学期教务处公布的网上课程选修表。学生可按培养方案要求合理安排、自主完成选修学分。
此外,我校的国际小学期于每年7月份举办,招收国际学生与我校学生同堂上课,其课程对我校学生免费开放,学生应于每年6月上旬在数字人大系统选课。“国际小学期全英文课程群”的具体课程可参见暑期学校网站课程信息。
统计学专业留学生培养计划表(1)
课程设置 与 培养环节 学习内容[课程编码] 新生研讨课[FI101001] 经典历史著作阅读 原著原典选读 科学、人文与方法 国际小学期全英文课程群 全 校 共 同 课 ③②①学分 1 2 2 4 2 ④各学期学分配置 一 1 4 2 4 4 2 2 1 4 4 2 2 1 1 4 4 4 二 2 1 4 3 三 3 四 秋 春 秋 春 秋 春 秋 春 学习学分要求 设置 必修 3 选修 8 跨文化沟通、学科通识、国情教育等系列讲座 汉语类课程群 中国概况[IS101109] 数学分析A[IF100111] 高等代数A[IF100121] 计算机基础[IF111198]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IF111706] 心理健康教育[SD101101] 职业生涯规划[ AC101101] 公共艺术教育 ⑤14 2 12 6 2 2 1 1 2 2 4 4 3 3 必修 38 必修 选修 2 2 学 科 基 础 课 统计学概论[ST101501] 概率论[ST101502] 数理统计[ST101503] 随机过程[ST101504] 实变函数[ST101505] 必修 16 注:①“经典历史著作阅读”属课程外学习环节,计2学分,学习安排、考核和学分认定办法由学生处组织制定;②“原著原典选读”为课程群,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中国传统经典和西方文化经典,由学生自主选修2学分;③“科学、人文与方法”为通识教育大讲堂课程群,包括心理学与生活、传播理论基础、物理学与人类文明、世界文明史等课程,由学生自主选修4学分;④“跨文化沟通、学科通识、国情教育等系列讲座”属课程外学习环节,不计学分;⑤“公共艺术教育”为课程群,由艺术学院、哲学院、文学院等开设,供学生自主选修2学分。
统计学专业留学生培养计划表(2)
课程设置 与 培养环节 学习内容[课程编码] 抽样技术[ST101601] 专 业 必 修 课 回归分析[ST101602] 非参数统计[ST101603] 实验设计[ST101604] 统计计算[ST101605] 时间序列分析[ST101606] 多元统计分析[ST101607] C-程序设计[ST101701] 专业专 业 选修 课 方向选修课程群 统计软件[ST101702] 数据挖掘[ST101703] 最优化方法[ST101608] 现代数学选讲[ST101704] 经济与社会统计[ST103701] 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群 实践 教育 社会研究与创新训练[ST101801] 毕业论文/设计[ST101804] 基础技能强化 专业技能强化 发展 指导 ⑦⑥学分 3 3 3 3 3 3 3 2 3 2 3 2 3 10 2 4 2 一 3 各学期学分配置 二 2 3 三 3 3 3 3 2 3 四 2 秋 春 秋 春 秋 春 秋 春 学习学分要求 设置 3 3 3 2 必修 21 选修 10 选修 必修 10 6 4 选修 2 就业创业指导 读研指导 出国学习指导 心理健康指导 其他兴趣课程 注:⑥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群是指本专业之外的全校所有专业教育类课程,旨在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学院按照“复合知识结构、培育创新潜质、强化就业优势”的原则,学院要求学生选修相关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课程,也可以选修经学院认可的国内外其他高校的有关课程。学院还鼓励学生跨学院选修课程,副修第二学位或第二专业;⑦发展指导培养环节包括“基础技能强化”、“读研指导”等课内外教学活动。其中,“基础技能强化”包括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阅读与写作、英语、计算机和数学等课程教学和课外辅导;“读研指导”指面向获得校内保研资格的本科生开放硕士学位课程及相关指导,具体课程的学习安排、考核和学分认定办法由研究生院组织制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