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心脏原发性肿瘤诊断价值探讨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心脏原发性肿瘤诊断价值探讨

来源:爱问旅游网
伍志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心脏原发性肿瘤诊断价值探讨 《临床应用研究/论著l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心脏原发性肿瘤诊断价值探讨 伍志敏 钦J,i、l市灵山人民医院,广西钦州535400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脏原发性肿瘤诊断中彩色多普勒彩超心动图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钦州市灵山人民医院 2011—03—2015—03收治的心脏原发性肿瘤患者135例,对其应用彩色多普勒彩超心动图(CDE)进行观察。结果 在心 脏原发性肿瘤患者中,黏液瘤患者122例,纤维瘤、纤维肉瘤患者1O例,左室脂肪瘤3例。结论 对心脏原发性肿瘤患 者应用CDE进行检查诊断,能够帮助更好的判定其性质,诊断安全且准确。 【关键词】CDE 心脏原发性肿瘤;诊断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5,22(11):84—85 临床上原发性心脏肿瘤的发生较为少见。在此 瘤,其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同,诊断一致。其 中黏液瘤122例(90.37 ),纤维及纤维肉瘤10例 (7.4l ),脂肪瘤3例(2.22 )。 2.1 黏液瘤 病的早期诊断及性质判别中,CDE的应用极为重要。 为了探究在心脏原发性肿瘤诊断中,彩色多普勒彩超 心动图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收治的心脏原发性肿 瘤患者135例,对其展开观察分析。 诊断发现,135例患者中,有122例患者为黏液 1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及一般资料 广西省钦州市灵山人民医院2011—03—2015—03收 治135例心脏原发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52例, 瘤。其中有1l6例患者为左(右)房黏液瘤,其二维超 声的检查特点主要为:在患者的左(右)房内存在着一 强回声光团,呈现出椭圆、多角形(图1)。光团的回声 及形状大小不等,且活动度、分叶状态、回声分布等均 不相等。较为多见的是胶冻状、云雾状等,附着于患者 的房间隔。有少部分的蒂长、附及面较宽活动度较小。 大部分的会漂浮于患者的左右心房及二、三尖瓣口处, 且血流会沿着缝隙而进入至左(右)心室内。另外还有 女83例;年龄19 ̄65岁,平均年龄(47.2±2.9)岁。患 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悸、浮肿和晕厥等。 1.2 方法 对135例患者应用HITACHI EUH_75O0、GE VIVID7型CDE进行检查,其中HITACHI EUB所 5例形状较大的RV、RA肿块,其大小约为80 mm× 90 mm,形状多为腰鼓、哑铃等。在患者的右房上部右 室至其相关流流道均被肿块所占据,肿块的边界较为 明晰,回声也较为均匀,蒂所处位置于右侧房间隔的 中、下部,约为8 mm,基本上无法活动。右心房的血 配置的探头频率为2.5~5 MHz。检查时患者采用平 卧位、左侧卧位,并对其左室长轴切面、心尖四腔、剑突 下四腔切面、大动脉短轴、左室短轴切面进行检查,对 其身体内部肿瘤的大小、形态、活动状况和血流信号变 化等均实行严密观察。 1.3 观察指标 流将会在肿瘤的缝隙处以高速从右房直接冲人至右室 的流出道,并进入至肺动脉。手术所见与超声描述相 符,病理诊断为黏液瘤。 观察患者原发性肿瘤类型及其与手术、病理的结 果相对比,分析探究心脏原发性肿瘤类型。 还有1例黏液瘤,其蒂生长于患者的左房、二尖瓣 内侧后瓣环根处,形状为云雾状,存在分叶,且较为巨 大。如果有细微活动,那么血流将会游走于肿瘤的边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2.0进行统计学分析,各项参数 以 ±s表示,采用t和 检验。检验水准 一0.05。 缘缝隙处射入至左室。 手术所看到的与超声描述均相符。病理诊断为黏 液瘤。此患者在3年后复发,肿瘤大小为35 mm× 42 mm,活动度较大。 2.2 心肌纤维瘤和纤维肉瘤 2 结果 CDE检查后发现,所有患者均为心脏原发性肿 【通讯作者简介】伍志敏,女,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超声医学 方面的研究工作。 在135例患者中,纤维瘤及纤维肉瘤患者10例。 此肿瘤的超声特点为:形态较为巨大,且占据了RA、RV 及RVOT,回声较不均匀(图2)。患者肿瘤的边界处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