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三国演义》后的几点思考
前段时间买了电脑,把那些名著经典又找出来品味。又看了痴迷的《三国演义》,有几点不成熟的思考和疑问,今天写下来,和大家交流、探讨。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当之无愧的主角,是英雄堆里卓然不群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物,身上却有许多让人费解之处。
一,诸葛亮一次次北伐,特别是后几次,虽然不能说劳民伤财,但最起码没有从蜀国的实际出发。他满脑子都是“克复中原,恢复汉室”,难道蜀军兵抵长安,就能一统天下了?那东吴呢?魏蜀积怨太深,所以诸葛亮去世后蜀国先灭亡。
二,诸葛亮生前明明知道魏延和杨仪不和,为什么不去调解两个人的关系,难道他不知道祸起萧墙的典故吗?城堡最容易从内部裂开。再之,诸葛亮对魏延有没有偏见或者成见?从魏延投降刘备时起,诸葛亮似乎就对魏延不那么器重,倒是刘备还比较信任魏延。
三,诸葛亮火烧箕萁谷,眼看司马懿父子就要被活活烧死,但天突降大雨,诸葛亮既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难道他没有观天象,不知道要下雨?
这些是我的疑问和困惑,不一定正确,但我的思考还将继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