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中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初探
(第二稿)
姓名:郭炳南学号:0371207
乡镇中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初探
改革是时代的主旋律,没有改革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创新是人类文明的源泉。人类社会在不断的创新中取得发展进步,人类也通过创新获得了不断的完善与提升。管理是一门科学,科学的管理是我们事业取得成功的保障。近年来,甸阳镇中心学校在各级、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树立了“以常规打基础,以改革求发展,向管理要质量”的理念。确立了“创一流水平,办一流学校”的管理目标。并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效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
1、 以人为本,依法治教
党和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先后颁发了许多重要的法律、法规,学习、贯彻和落实教育法规是我们首要的职责。然而,要使教育管理形成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和具有人性化,仅仅靠熟读,熟读法律法规是满足不了管理的实效性的。长期以来,我们在学校管理中,漠视了教师的生存状态,缺乏对教师生命的完整理解,往往把教师看作是抽象意义上的客体——“工作体”。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确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回归生命,关注生命。从“工作体”向“生命体”回归,就是把谋求教师的全面发展当做管理的终极目标,将管理的视野从教师的工作领域转向生命领域,将教师的发展目标由工作层次提升到生命层次。因此,我们把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深刻认识、探究规律、剖
析学校管理及营造和谐的教师管理文化作为行使教育管理的准则。 一是决策民主化。生命渴求公平、崇尚公平。教育,是直面生命的活动;校园,是生命与生命相融相长的圣地,最敏感、最忌讳的就是不公平。制度要通过民主程序来制定,这样的制度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平。这就是要充分保障教师有权参与事关他们利益的决策过程。因此,在决策时,我们把任务分解给各村完小、中学、各幼儿园。各校园又结合工作实际,组织教导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骨干教师进行研究,提出草案,再让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修正,最后再让全体教职工讨论通过。这样的决策过程,既充分发挥了中层管理者的工作潜能,汲取了全体教师的智慧,加深了学校教职工对决策的理解,又使教师享有“做主”的权利,享有自我发展的权利,是对教师生命体最深切的关怀。通过民主形成的制度才能形成理想化的工作局面,即“当你工作时,制度在工作,当你不工作时,制度也在工作”。
二是审定严格化。中心学校在审定的过程中,把握共性求同、个性求异,上下结合,反复讨论反复修改,小学以村完小为单位,中学以校为单位,幼儿园以园为单位,编印成《学校管理制度汇编》,教职工人手一册。
三是执行规范化。决策的落实,制度的执行,最主要的是规范化。学校领导,身先士卒,是无声的号角,无声的纪律。学校教职工按规章制度办事,一律平等。谁违规,制度就罚谁。因为制度是大家制定的,民主表决通过的,自己罚自己,有怨都不怨,口服心服。当然,对违规者具体处理的时候,要以尊重为基础,以理解为纽带,以沟通为途径,以发展为目的。
各校、园《学校管理制度汇编》的制定,极大地激发了教职工的工作热情,从校长到教师,从职工到学生,充分体现出“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事办,事事有时办”的运行机制,校园逐步变成了生命共生、共存和共同成长的幸福乐园!
2、 增强科研意识,创新教研形式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每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可见,科研之路不仅是兴校之路,也是教师的成长之路,更是教师的幸福之路。但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曾肤浅地认为,只要深入基层、面对学校,面对教学,抓好教研工作就很不错了。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进,使我们渐渐地认识到,搞好教育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但要抓好教研工作,而且要鼓励高素质的教师步入教育
科研,参与教育科研,树立起一种“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思想意识。我们在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润育出了“练内功,抓科研,求深化,促发展”的教学工作思路。传统的学校教研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仅仅将教研的目标停留在的年段和单一的学科上,探讨的问题也仅仅局限于本年段或本学科,割裂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各个学校多为“单兵作战”,致使学校之间的资源难以共享,了学校教研水平的提高。要解决这一难题,教研工作必须突破学校的壁垒,开展区域性联片教研活动,并不断地创新教研形式,丰富教研内容。我们的做法是:以中心学校为依托,设立综合教研组,下设学区教研组,从上至下,形成系统的教研网络,做到层层有人抓,件件有落实。
(一)、开展联谊联研活动。农村学校教师数量少,缺乏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难以发挥同伴之间的互助作用;加之,城乡之间、山区与坝区之间的教育教学质量、师资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依托城区与坝区学校的资源优势,建立学校结对帮扶制度,加强学校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送教上山,送课上山,以强带弱,以点带面,实现资源共享,打破了学校与学校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壁垒。
(二)、以骨干教师作为校本教研的中坚力量。在推进校本教研建设中,我们特别重视发挥骨干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对“教师同伴”的影响力,“以先进带后进”,最终实现人人参与、人人提高。
(三)、定期召开素质教育研讨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自1998年以来,每年定期在5月份召开素质教育研讨会,至今已成功地召开了5次素质教育研讨会,编印了6期《素质教育研究》刊物。虽然我们的研讨会和刊物的水平还不高,但却给我镇教师提供了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平台,极大地提高了广大教师撰写论文的能力。五年前,教师发表的论文可以说是廖廖无几,而现在已有100多篇论文分别发表在国家级、省、市级的教育刊物上。
(四)、深挖学校资源,对薄弱学科音体美进行培训。两年来,我们立足校本培训,选定音体美专业专职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抓课题研究,前十年,我们对目标教学、尝试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运用,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近年来,为了适应新时期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我们选定“自主、合作、探究”为研究课题,已初见成效。
(六)、中小学尝试开展集体备课、同步上课、听课、说课等活动。新课改实施以来,为了使教师能大胆地走向讲台,我们以中心学校为依托,在全镇尝试开展一年级语文学科的集体备课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的开展和校本培训的有效推进,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进,校园内洋溢着团结、善思、创新、和谐的喜人景象。
3、 创建文明学校,优化育人环境
普九验收过去了,今后的教育发展又寻求什么作为依托呢?我们坚信“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事实。在广大教职工中,进一步强化改革意识,机遇意识,竞争意识,人才意识和创新意识,确立了“锤炼普九根基,着抓素质教育,狠抓质量中心,建设现代学校”的工作方针,指导我镇各学校扎实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以教育内部开展的学校等级评估活动为契机,掀起了加快我镇教育发展的步伐。为做好此项工作,我们首先清醒地认识到:不能一哄而上,盲目过关,必须有计划、有步骤,按标准来有序推进。到目前为止,我镇已评定一级小学二所,二级小学四所,三级小学四所;二级幼儿园一所,三级幼儿园三所;大楼中学是全县初级中学唯一已被评定的一所一级学校。与此同时,我们还被评定为省级文明学校一所,市级文明学校二所,县级文明学校六所,市级绿色学校一所。在这些达标晋级活动中,我们十分注重抓学生的养成教育,抓绿化美化校园环境。我们对二级以上的学校做出在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工作时:“地下无果皮、纸屑,墙壁无污染,给予3000元的奖励”的规定,这项规定对达标的后续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我镇的沙坝小学和蒋家小学,在达标晋级和校园美化活动中,发展变化较为突出,在我镇起到了窗口示范性作用,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目前,菖蒲塘小学、人民小学、甸头小学正在积极准备申报等级学校,这三校的绿化美化工作已达到一定的规模和档次。通过学校等级达标活动的开展,学校管理水平、办学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
4、 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发展是改革的必然,甸阳镇中小学校中,山区缺编,坝区超编,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难中之难。2001年6月,《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颁布后,给我们指明了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为我们提供了依据。2001年8月,在、的带领下,在教师队伍中大胆尝试竞争上岗,并取得了成功,受到了县领导的肯定和广大教师的认可。通过竞争上岗,优化了学校教师结构,遏制了坝区教师的膨胀,加强了山区教师力量,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
2002年,教育开始实施上划管理。我们坚持“积极投入,正确引导,平稳过渡,协调发展”的态度,给教师讲清改革的目的、意义和原则,力避偏激,始终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保证改革的健康发展。我们还在沙坝小学尝试建立“家长委员会”,以加强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争取形成“人人关心学校,个个为办好学校出力”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改革,我镇教育形成了在县委、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领导亲自抓,协管领导直接抓,中心学校协调抓的管理机制。近年来,、的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到学校了解教育工作的实际,重大问题及时召开会议研究解决,一般问题当场解决,困难问题尽力解决。形成了从上到下齐抓共管、同舟共济的良好氛围,为我镇教育营造了最佳的发展环境。
乡镇中心学校承接原“教育办公室”对本辖区中小学幼儿园的管理职能,从原来的基层教育行政的管理,转移到法定单位管理,编制压缩了,人员减少了,管理的责任更具体,担子更繁重。我们明显感到“减员增效”的突出效果。历史赋予我们办好学校,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我们面临着:挑战与机遇、改革与稳定、发展与现实等许多矛盾。但是,只要我们继续发扬“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定会谱写出乡镇教育新的篇章。
题目:乡镇中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初探
写作提纲:
1、 绪论:
简要阐述学校管理的重要性,并就此提出中心论点。
2、 正论(从四大方面论述中心论点)
(1) 以人为本,依法治教
(2) 增强科研意识,创新教研形式。(3) 创建文明学校,优化育人环境(4) 深化改革,加快发展3、 结论(再次高度强化中心论点)
内容摘要:
管理是一门科学,科学的管理是我们事业取得成功的保障。中心学校应将管理思考的视野从教师工作领域转变到生命领域,将教师的发展目标由工作层次提升到生命层次,营造管理的和谐文化,并在和谐的管理中创建文明学校,深化改革,加快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步伐,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关键词:乡镇中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