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阅读测试题
一、填空题。
1.犬对 , 对瑟,剑对 , 对赏,繁对 2.天文对 , 对月色,金龙对 对东郊 雷声对 ,麦穗对 , 对千年
3. ,贯双雕。琴再抚, 。 ,廿四桥。 4. 露桃匀嫩脸, 。一椽书舍小, 。 一堤杨柳绿, , 香霭霭, 影煌煌。 5.何处春朝风景好, 。 寒食芳辰花烂漫, 。 6. ,刘伶爱酒每餔糟。 ,尘生边将旧征袍。 7.波浪千层, ; ,惊看雕鹗横秋。
8.文达淹通, 。 永和博雅, 。 9. ,处处舟中争系粽;
牛郎渡渚, 。 10.两曜迭明,日东生而月西出;
五行式序, 。 二、选择题。
1.“郏鄏鼎,武城弦”“击石磬,观韦编”两处典故都和( )有关。
A. 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孙子
2.“白羽频挥闲客坐,乌纱半坠醉翁眠”中的“醉翁”指的是( ) A. 王安石 B.欧阳修 C.欧阳询 D.阮籍
3.“寒食芳辰花烂漫”中“寒食”是节令名,民间传说这是纪念春秋时期晋国( )的节日,因( )死于山火,故这天不能生火。 A.介子推 B.介子堆 C.介子 D.屈原 4.对仗工整是对对子的一个基本要求。“谣”指歌谣、民谣,古代是一种文体,所以它可以和另一种文体“( )”构成对仗。 A.比 B. 兴 C. 赋 D.雅
5.“羞攘臂,懒折腰”中“懒折腰”指的是( )做彭泽县县令,上级派官员来视察,手下告诉他,应穿好官服前去迎接,他说:“我不能为了五斗米的俸禄弯下腰去面对这乡里小人。”说完便辞官而去。 A.谢安 B. 谢灵运 C. 成吉思汗 D.陶渊明
6.“班对马,董对晁”中“班”指( )大史学家( )。
1
A东汉 班超 B.西汉 班超 C. 东汉 班固 D.西汉 司马迁 7.“廿四桥”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诗《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廿”是数字,是( ) A.二十 B.三十 C.四十 D.五十
8.“总角对垂髫”中“总角”代指( )之时。古代男女未成年时,将头发束为两股,形状似角,分置两旁,故称总角。 A.年轻 B.年幼 C.年老 D.中年
9.“何妥难,子云嘲” 中的“难”意思是( ) A.困难 B.灾难 C.指责 D.难度 10.和女子的身材无关的句子是( )
A.舞女腰肢杨柳软 B.风柳舞纤腰 C.露桃匀嫩脸 D.行动似弱柳扶风
11.“淡而如水,实为君子神交”出自( )
A《孟子》 B.《论语》 C.庄子的《庄子•山木》 D.老子的《道德经》 12.“柴门夜永有僧敲”说的是唐代诗人( )骑着毛驴在路上行走,作了“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诗,后又想将“推”字改为“敲”字,拿不定主意,便一边做推与敲的手势一边思考,没注意撞到了当时担任京兆尹的韩愈的车前,韩愈问清是怎么回事后,便停下车,考虑了很久,说:“还是‘敲’字好。”于是就留下了“僧敲月下门”的佳句和“推敲”这个典故。
A.孟郊 B.李白 C.杜甫 D.贾岛 13.“螺髻( )浓,楼外晚山千仞”“鸭头( )腻,溪中春水半篙”“( )驹形皎皎,( )鸟语交交”要填的都是表示颜色的词,依次是( ) A.绿 白 黄 青 B.青 绿 白 黄 C.青 绿 黄 白 D.青 黄 绿 白 14.”墙畔佳人,飘扬竞把秋千舞;楼前公子,笑语争将蹴踘抛”ZHONG “蹴踘”原为占代军队中一种带有习武和锻炼身体性质的游戏,有点类似现代的( ),后来推广到平民之中,成为一种普通的游戏。 A.皮球 B. 乒乓球 C. 篮球 D.足球
15.“刺史鸭,将军鹅 ”“史才推永叔,刀笔仰萧何”中涉及的人物分别是( )
A.韦庄 王羲之 欧阳修 萧何 B.王羲之 欧阳修 韦庄 萧何 C.韦应物 王羲之 欧阳修 萧何 D.韦应物,欧阳修 萧何 王羲之 16.下面的对子中没有隐藏成语的的一句是( )
A.凤飞方翙翙,虎视已眈眈 B.永和博雅,可知青者胜于蓝 C.书生惜壮岁,韶华寸阴尺璧 D.秋凉梧堕叶,春暖杏开花。 17.下列哪一句和端午习俗没有关系?( )
A.人浴兰汤,事不忘于端午 B.楚国大夫沉汨水,洛阳才子谪长沙 C.客斟菊酒,兴常寄于重阳 D.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
18 .下列哪一句不是写景的句子?( )
A.一堤杨柳绿,三径菊花黄 B.花间双粉蝶,柳内几黄莺。 C.一轮秋夜月,几点晓天星 D.宵征方肃肃,夜饮已厌厌 19.下列哪一句和惜时无关?
A.书生惜壮岁,韶华寸阴尺璧;游子爱良宵,光阴一刻千金
B.炉中煎药火,窗下读书灯 C.传信子卿千里雁,照书车胤一囊萤 D.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0.月是永恒的话题,下列哪一句和月无关?( )
A.一轮秋夜月,几点晓天星 B.寒冰三尺厚,秋月十分明。 C.三月韶光,常忆花明柳媚 D.乌寒惊夜月,鱼暖上春冰 三、判断题。
1.“金城三月柳,玉井九秋莲”中“九秋”指秋季共三个月九十天,故称九秋。( )
2.“众丑对孤妍”中的“妍”指的是美好、漂亮。( ) 3.“美刺殊文,备三百五篇诗咏;吉凶异画,变六十四卦爻占。”中提到《诗经》中305篇诗歌,赞美与讽刺各有不同;吉凶不同的卦象,都由六十四卦的不同组合变化而来。( ) 4.“击石磬,观韦编”中“观韦编”这就是成语“韦编三绝”的出处 ( ) 5.贯双雕:一箭射中两只老鹰,形容箭法高超。据《北史》和《新唐书》的记载,隋朝的长孙晟、唐朝的高骈都曾“一箭双雕”。 ( ) 6.“五音惟耳听,万虑在心包。”五音:指的音乐中的五声音阶,古代分别以宫、商、(jué)角、(zhǐ)徵、羽来称呼,统称之则叫五音。另外音韵学上以喉、牙、舌、齿、唇为五音。此处的五音是指前者。( ) 7.“羞攘臂,懒折腰”攘:卷起衣袖。折腰的意思是敬佩,折服。( ) 8.“暗对昭”“昭”是明白的意思。( )
9“垂(tiáo)髫”代指儿童或童年之时。古代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故称垂髫。髫:儿童下垂的头发。( ) 10.“李白能诗时秉笔,刘伶爱酒每餔糟。”秉:持。刘伶:字伯伦,晋竹林七贤之一。(bū)餔:吃、食。糟:带有尚未过滤的渣滓的酒,也指过滤出来的渣滓。( )
11.“势分高下,朝东万水自滔滔。”河流中途可以千回百转,但最终总是流向东方,像君子的志向。我国的河流大多都是流向东边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 )
12.“九牛毛”为“九牛一毛”的省简,意思是数量很多。( ) 13.“玉律对金科。”玉律金科偏重指具体的法律条文。( ) 14.“命驾吕因思叔夜,引车蔺为避廉颇。”是说廉颇在路上遇到蔺相如,总是命令车子绕道而避开他。( ) 15.“史才推永叔,刀笔仰萧何。”’中提到的“萧何”就是成语“成也
3
萧何,败也萧何”中的萧何。( )
16.“楚国大夫沉汨水,洛阳才子谪长沙”楚国大夫指的是屈原,洛阳才子就是东汉的贾谊( )
17.“心侈唐玄,厌看霓裳之曲;意骄陈主,饱闻玉树之赓。”陈主就是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中被讥讽的君主。( ) 18.“白羽频挥闲客坐,乌纱半坠醉翁眠。”白羽,是一个人的名字。( ) 19.古代酒店经常悬挂酒旗作为卖酒的标志。类似于现在商家的广告牌。( )
20.“河水一源形弥弥,泰山万仞势岩岩。”这一对子是化用了《诗经》中的句子:“新台有泚,河水弥弥”“泰山岩岩,鲁邦所詹”。( ) 四、连线题
花间双粉蝶 江汉接天流。 马迁修史记 孔子作春秋 秦王亲击缶 鱼暖上春冰。 峰峦扶地秀 柳内几黄莺。 乌寒惊夜月 虞帝自挥琴
一湾绿水渔村小 礼多君子屡谦谦 绿野耕夫春举耜 何郎鼻上集青蝇 杨子口中飞白凤 碧池渔父晚垂钩 心褊小人长戚戚 万里青山佛寺幽 多槊至三唐敬德 弈棋第一晋王恬 五、简答题。
1.请列举出《声律启蒙》下卷中提到的人物及其典故。不少于三个。
2.“书生惜壮岁,韶华寸阴尺璧;游子爱良宵,光阴一刻千金”请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句话的意思。
4
《声律启蒙》参考答案
答案、一、填空题
1.猫,琴,刀。刑。简,
2.地理,风声,彩凤,北野。电影,禾苗,一日 3.乘五马,剑重磨,八千路
4.风柳舞纤腰,百尺酒楼高,三径菊花黄。暖烟。寒烛 5.谁家秋夜月华圆,中秋佳节月婵娟 6.李白能诗时秉笔, 雨打村童新牧笠,
7.喜见蛟龙行水;云霄万里,惊看雕鹗横秋 8.已咏冰兮寒过水;可知青者胜于蓝。 9.屈子沉江,家家台上竞穿针 10.水下润而火上炎
二、选择题
1.D 2. B 3. A. 4 C 5. D 6.C 7. A 8. B 9..C 10.C
11.C 12. D 13.B 14.D 15. c 16.D 17. D 18. D 19. B 20.D 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四、连线题
花间双粉蝶 江汉接天流。 马迁修史记 孔子作春秋 秦王亲击缶 鱼暖上春冰。 峰峦扶地秀 柳内几黄莺。 乌寒惊夜月 虞帝自挥琴
一湾绿水渔村小 礼多君子屡谦谦 绿野耕夫春举耜 何郎鼻上集青蝇 杨子口中飞白凤 碧池渔父晚垂钩 心褊小人长戚戚 万里青山佛寺幽 多槊至三唐敬德 弈棋第一晋王恬
5
五、简答题
1.击石磬,观韦编 孔子读《易经》,反复翻阅,将编连《易经》的细牛皮绳都翻断了几次(这就是成语“韦编三绝”的出处)
乌纱半坠醉翁眠.宋欧阳修《醉翁亭记》,文中说,欧阳修为滁州太守,与客游琅邪山饮酒,自己“饮少辄醉”(稍微喝一点就醉)“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容颜哀茬,白发苍苍,摇摇晃晃地坐在中间)“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年龄最大,所以自称为醉翁)。乌纱:代指官帽。
苏武节:据《汉书•苏武传》记载,西汉的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流放到北海牧羊十九年,无论睡觉还是劳作,总是拿着象征他外交使臣身份的节,等到他回汉朝的时候,节上的牛毛饰物都掉落光了。后代便以“苏武节”作为爱国、有民族气节的代称 书中还有很多典故。
2.唐朝白居易《晚岁》诗:“壮岁忽已去,浮荣何足论。作为读书人要珍惜这大好的时光,因为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光宝贵,一去不复返.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