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揭开情绪的面纱》教学目标与设计依据

《揭开情绪的面纱》教学目标与设计依据

来源:爱问旅游网
《揭开情绪的面纱》教学目标与设计依据

收藏文章

(一)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验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

○体会青春期情绪的特点,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

○体会情绪表达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感悟友善、和谐、文明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2. 能力目标

○能够认识和把握自己的情绪。

○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恰当表达自己的情绪。 ○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学会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 ○能够运用情绪调节的方法帮助他人改善情绪。 3. 知识目标 ○了解情绪的分类。

○了解影响情绪的因素和情绪对个人观念和行动带来的影响。 ○了解青春期的情绪特点,积极面对自己的情绪。 ○认识适度负面情绪的作用及调节持续负面情绪的方法。

(二)设计依据 1. 学情依据

本册教材的第一课已初步涉及情绪调节的知识,学生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知道伴随青春期的生理发育,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也愈加丰富,这些变化让学生感到新奇,同时也带给他们矛盾和困惑。在这些学情基础上,本课承接第一课,学生面对反抗与依赖、闭锁与开放和勇敢与怯懦的矛盾心理,情绪上也会出现波动,有时相当激烈、粗暴甚至失控,平常小事在他们那里也可能引起很强烈的反应。他们有时情绪高涨、热情洋溢,有时又消极低沉、孤独压抑。

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本课依据学生青春期情绪发展的特点,聚焦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相关生活事件及困惑,帮助学生了解情绪的多样性,影响情绪的因素及情绪对个人的影响;同时,结合青春期的情绪特点,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掌握调适情绪的方法和技能;在与人交往中学会恰当表达自己的情绪,积极应对青春生活,同时能够感染或帮助他人改善情绪。

2. 课程标准依据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一是“能力”中的“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逐步掌握交往与沟通的技能,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方法”。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二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三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